文 | 黛西
1
之前带娃坐邮轮,我和队友趁娃睡了,溜去邮轮上的游戏厅打电动。
游戏厅很满,我们在一帮7、8岁的小毛孩后面排队,等得我没耐心了。
队友说,快10点了,这些小孩很快就会被爸妈捞回去。
果然,没一会儿,家长陆续来了,但是那个占着我最想玩的摩托的小男孩,说啥都不肯走。
爸爸不是叫你去睡觉,咱们去看节目,太阳马戏团表演!之后还有烟花party!
不去!
为什么啊?
没劲!
你看都没看过,怎么知道没劲?
没劲没劲!一听就没劲!
2
你跟两三岁的小娃,说起一样ta闻所未闻的东西,问ta要不要试试,ta的回答一定是要要要!
你能看到ta的眼里有光,心里有火,尽管ta都不知道你说的是什么东西,怎么试,会发生什么。
如果换成大人呢?
恐怕的第一反应是,我不会,忙着呢,没兴趣。
于是我们总说,孩子都是充满好奇的,孩子的好奇心比成年人强。
这个说法有一定道理,但不总是成立。
如果没有丰富的探索环境,满足求知和探索欲的互动,孩子的好奇心会在4岁后急剧退减。
甚至在更小的年纪,如果娃的好奇不被领会和重视,总被忽视和敷衍,慢慢地,他们就会放弃继续好奇。
这个结论来一个实验,在我看来有点残忍。
一岁多的小婴儿,正是学语言的敏感期,喜欢用手到处指东西,意思是问爸爸妈妈,这玩意叫啥?
A组娃的妈妈给出及时反馈,向娃解释介绍,用丰富的语言跟他们充分交流。
B组娃的妈妈乱说一通,或者嗯啊敷衍,甚至不给任何回应。
一段时间后,A组的娃越来越好奇,看到陌生的东西就指着问。
B组的娃呢,慢慢都不再指了,婴儿的好奇心由于得不到大人的反馈和回应,消,失,了。
所以,当我在邮轮上看到7、8岁的毛头小孩说这个没劲那个没劲,一点都不觉得诧异。
3
我们总是想当然,觉得这个世界对孩子来说有那么多未知,那么多新鲜的东西,他们怎么会没有好奇心呢?
那可不见得。
最简单的例子,队友们聚在一起,聊NBA聊吃鸡,能聊一下午,你啥感觉?
这有什么好聊的,没劲!
我队友是工程师,跟同事聚会吃饭,三句话不离自动驾驶人工智能,我啥心情?
NBA,吃鸡,自动驾驶,人工智能,这些对我们来说都是未知啊,都很新鲜啊,我们为什么不好奇?
因为人类面对未知,本来就不是非要探寻个究竟,这就是人的“无知而快乐”心理。
放在孩子身上也一样,你觉得他们面前有一个崭新世界等待探索,不代表人家一定有那个心情去探索。
4
现在问题来了,如何让孩子保持好奇,stay hungry,stay foolish?
有一本不那么热门的书叫《好奇心》,里面提到的一个观点,我越实践越觉得有道理,可以形象地叫做——
撕开知识的一个小缺口。
举个例子。
如果我跟你说,来来来,咱们了解一下人工智能,展望下未来科技... ...
你啥感觉?
你会说,我活得好好的,有空吃个火锅唱个歌不香吗 ,了解这些干什么?
但是,如果我跟你说,你知道吗,在未来,人工智能可能会取代智人... ...
你啥反应?
你脑中可能会有一抹光嗖地闪过,啥?那我们人咋办呢?
可你依然提不起兴趣,因为你觉得这个事太遥远了,太玄乎了。
但是的但是,如果我跟你说,等你娃以后找对象,可能不会再像我们一样,看眼缘看条件看感觉,而是会问谷歌,让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替她选对象,也就是选你未来的女婿/儿媳妇... ...
你现在啥感觉?
是不是一下子来兴趣了?
你特别想知道这个人工智能到底是干啥的,有啥能耐,它选的女婿/儿媳妇靠谱么?
这个过程,就叫“撕开知识的一个小缺口”
如果这么说不够直白,再举一个育儿的例子。
我在粉丝互夸群潜水,看到有人说,给娃买了百科书,我这个中年母亲都觉得有意思,但娃提不起兴趣呢,咋办呢?
说实话,换我是娃,我也没兴趣。
你之所以有兴趣,是因为你见多识广,百科书里的知识,可以从你的生活经历中找到关联。
你曾经对某个事情很迷惑,但一直懒得找答案,而现在鸡娃顺道变得博学了,这种好奇心被满足的过程,是可以产生大量多巴胺的。
但对孩子来说,他们的生活经历有限,你想跟他们讲“菌类”,可他们日常中都没见过几次活的蘑菇,没兴趣才是正常的。
就像我从来没去过西藏,你跟我空讲西藏有多美,藏民有多淳,纳木错有多空灵,那画面再美,我也想象不出来啊!
百科书本来就是工具书,不能像绘本一样从头到尾顺着读下来,而是要像字典那样,在撕开知识的一个小缺口后,再带娃从缺口跳进去,一探究竟。
有一次,我跟饼饼在游乐场玩,看到一堆漂亮的蘑菇。
饼饼说哇!蘑菇!好漂亮啊!
然后就要去摘。
我有点慌,别碰!这货可能有毒!千万不能放嘴里!
饼饼蒙圈了,有毒?什么叫有毒?为什么不能摘?
有了这种蒙圈,也就产生了好奇。
这时候,我再跟娃讨论反问几个来回,然后搬出镇宅的大百科,讲蘑菇是怎么一回事,哪些是可以食用的,哪些是有毒的,看各种各样蘑菇的图片。
“蘑菇”的知识就好比一个包得很严实的大箱子,娃没兴趣打开,也没有能力打开,但你如果在箱子上撕个小缺口,娃就会忍不住往箱子里窥探,看看里面究竟有什么。
5
《人类简史》中的一个细节特别触动我。
为什么人家哥伦布航海,麦哲伦航海,要么开疆拓土,要么引发变革,给欧洲带来巨大进步和文明,后来甚至称霸世界。
郑和也是同一时期的人,七下西洋,跑老远呢,无论是阵势还是技术,都甩了哥伦布几条街,怎么下完以后就没有然后了?
▼ 郑和下西洋的船(大)和哥伦布船(小)的等比例缩小模型
(哥伦布:船比船得扔!)
我家爱豆尤瓦尔·赫拉利在书中说,因为欧洲的航海,是带着好奇心出发的。
欧洲的冒险船队,都是国王和贵族赞助,他们带着军队,带着科学家,因为他们要先征服异域,然后让科学家去探索。
当人们对未知世界带着好奇、探索掠夺的野心,他们就有大量收获和发现。
而郑和下西洋时,中国文明很强盛,他被派航海目的也有不同的说法,有的说是为了寻找建文帝,有的说是为了“耀兵异域”,让别人知道我们有多强,不敢入侵。
不管出于什么目的,郑和出国七圈,光顾着把文明传给别人了,既没有带回来先进的技术,也没有带来异域的思想文化。
由此可见,“做事”和“带着好奇心做事”,结果有多么不同。
6
我们总是坚持认为,智力是影响娃成绩的最重要因素。
而我读到伦敦大学金匠学院的研究说,好奇心对学习成绩的贡献,与责任心基本相同,而这两者相加对人的影响,甚至超过了智力。
研究人员还说好奇心可能是三者中最重要的因素,因为它将智力、坚持和对新事物的渴望结合在了一起。
我们多数人的好奇,都是消遣性好奇,刷抖音,听八卦,看综艺,在肤浅信息层面走马观花,浪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
我们稀缺的是认知性好奇,它可以带来价值,引发创新,是我们希望孩子拥有的心智。
而让孩子保持好奇的前提,是我们自己先对这个“无聊”的世界,重新好奇起来。
与你共勉,诚意互赞!
黛西@法兰克福
正在团
近期文
我不要当宝藏女孩,我要你点赞在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