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Daisy
入群解压 | 见文末
上周三我写了篇目睹娃被欺负,我如何优雅发飙并赢得尊重(上)包你读过后,发飙都做到优雅从容,解决问题同时还能赢得尊重。
那篇是(上),这篇是(下),这篇接着那篇写,这段是废话。
如果你还没看过(上),直达链接在此
看完别忘回来!!!
你现在已经读过了(上),我就不啰嗦前因后果了。
代班老师H的处理方法我基本满意,但总觉得还缺点什么,我心里还是有个结没解开。
什么结呢?
一是尽管H严厉教育了那个男孩,但每个当妈的人,多少都还是会有点
不放心。。。
二是人之初性本善,一个不到2岁的孩子,为什么要故意用车轮压我娃的手?是道德的沦丧还是人性的泯灭?他到底是
怎么想的???
为了解开这些心结,第二天一早,我送娃去幼儿园的时候,穿上正装,准备找老师K(饼饼和那男孩的“主要看护者”)进行一次郑重谈话
穿正装是我的恶趣味,说好听点叫金融从业者的后遗症—— 金融狗一个很重要的能力就是装,衣装的装,上来莫问本事,先拼气场。
我不止一次发现,同样的话,穿高跟鞋和穿人字拖说出来效果差别很大。
穿正装可以助我讲话更有底气,甚至更有条理,对方也会感受到一股正气扑面而来。
我送娃到幼儿园的时候,K和代班老师H都在。
我上前对K说,有件事很重要,我想跟你谈谈。
K笑眯眯地说,昨天的事H已经跟我反映过了,放心吧。然后她又对饼饼说,跟妈妈说拜拜啦!
我不理会她,一字一句郑重地说,你什么时候有时间我希望跟你私下聊聊
K看我很严肃,也收起笑容,站起来认真地说就现在吧
我们在一个空房间关上门,坐下后K给我倒了一杯水—— 事情进行到这,我的目的已经达到了一半,从一句简单的“放心吧”到一次坐下来的谈话,她已经意识到我对孩子的事有多么重视
我把前一天发生的事又跟K简单复述了一遍,整个过程依然遵循(上)篇里写到的“优雅发飙四原则”一我不指责任何人;二我不只说我的感受;三我只说我看到的;四我尽量少给建议。
K耐心听我说完,对我讲了一番话。这段话可以概括为三个关键词:逆转,打脸,高级。
首先,K客套感谢我用这样坦诚的方式跟她沟通,并表示完全理解我的感受。
然后,她道出了一个我之前不知道,代班老师H也不知道的秘密——
那个“欺负”饼饼的男孩,其实特别喜欢饼饼。黑头发黑眼珠的亚洲小姑娘,本来就让他觉得新奇,他很想跟她一起玩。
但是,男孩刚来这所幼儿园不久,他们一家也刚搬来德国,他一个德语词都不会说。他在幼儿园里找不到归属感。
有一次,饼饼在花园挖沙子,那个男孩骑着小车,以饼饼为圆心,在距离她几米远的地方来回转圈,不知道该如何接近她,如何表达“我想跟你玩”的意愿。
最后,他想出了用车撞这么个“好办法”。
毫不夸张地说,这个秘密听得我两眼发直。
原来男孩看上去“很坏”的行为背后,是这么一个温暖又笨得可爱的心理活动。而就在前一天,我还义正严辞跟代班老师H说,“他是故意的”。
脸好痛。
这也印证我在(上)篇里总结的沟通原则之一:只说看到的,不要评价—— 尤其不要用成人的经验揣摩孩子的内心,揣摩多了,容易打脸
我的心结解开了一半,但还有另一半在拧巴。
那天我看到饼饼四处躲避他的车轮,眉头紧皱,眼神里都是惊慌无措。
虽然他不是故意欺负我娃,但光我知道没用,我娃不这么想啊!还是会觉得被侵犯,甚至感到害怕。
同时,我又不可能要求1岁多的饼饼理解,他没有恶意,他跟你闹着玩呢。
但一想到男孩单纯的动机,无辜的心理活动,如果每次都让老师严厉警告制止他,好像又有点于心不忍... ...
哎,女人啊!!!
K看我天秤座症状又发作了,她告诉我:
“一两岁的孩子,不会有善恶之分,我们也自然不能要求饼饼理解男孩没恶意。
我会继续教饼饼,当别人做了让你不舒服的事,你坚决地大喊“不可以”。
对于那个男孩,如果我看到他再试图开车接近饼饼,我会这么告诉他——
我看得出你想跟饼饼玩,你可以先从车上下来,你们俩可以坐在一起看绘本,挖沙子,给布娃娃喂饭盖被子,烤面包煮咖啡(过家家)... ... 唯独不是用车轮去压她
听到这,我的心终于放下来了,并暗暗觉得她的方式比H的单纯警告要高级太多了。
在跟K谈话之前,我一直觉得我娃是彻头彻尾的“受害者”,男孩就是“故意作恶”,欠教育。
现在,我甚至觉得受打击更大的是那个男孩—— 好不容易想出一个办法接近喜欢的小朋友,却被老师和妈妈劈头盖脸警告,还被我瞪出了天际。
而K的方法,不是只是告诉他不应该做什么,而是引导他,如果你想达到这个目的,你应该怎么做,并且提出了具体如“给布娃娃喂饭”的建议—— 这一切的前提是她读懂了男孩的内心。
我从幼儿园出来时,又碰到了男孩妈妈,她尴尬地跟我打招呼。
她再次抱歉地说,昨天真对不起,回家后儿子也承认开车追饼饼,她感到很震惊,完全不能理解儿子到底是怎么他平常待人温和,从不欺负别人,这是第一次。
我把跟K的谈话告诉了她。
她恍然大悟,一再感谢我去找幼儿园里最了解这两个孩子的K谈话,才追问出了真相,也让她知道该怎么引导儿子了。连亲妈都无法理解的事,现在终于说通了。
我长舒一口气,今天的正装没白穿。
愿每个孩子的“奇怪行为”都被善意解读,愿每个成人都不再妄自揣摩孩子的纯净世界。
你误读过孩子的什么“坏”行为?在好惨的留言区告诉我吧。

-The End-
欢迎转发朋友圈
扫码入群,缓解带孩子狂躁
(添加备注:“粉丝群”+居住地)
作者 | Daisy
慕尼黑工大金融硕士妈妈
不端不装的非主流育儿博主
讲身边最真实的德国育儿故事
写让人读着不累的海外育儿理念
扫码关注「天赋一饼」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