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 关注我们
4月,《瞭望》将迎来创刊40周年。众多老读者、老作者发来信函,表达祝贺之情,讲述他们与《瞭望》以文结缘、笔谈交心的感人故事。我们选取一些文章刊发于“瞭望见证”栏目,共同回首《瞭望》与您一起走过的40载峥嵘岁月。

作为最具影响力的时政周刊,《瞭望》见证记录了一个农耕大国开启的世界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城镇化进程
帮助读者准确理解中央决策,是《瞭望》办刊的方向
《瞭望》的城市报道鲜活地呈现了中国从乡村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型的丰富表情
透过城市图景触摸时代脉搏
文 | 新华社江苏分社社长 刘亢
  《瞭望》四十年正是乡土中国迈向城市中国的四十年。作为最具影响力的时政周刊,《瞭望》见证记录了一个农耕大国开启的世界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城镇化进程。

  我先后在新华社重庆、福建、江苏三个分社工作。每到一地,我都喜欢走街串巷,沉到城市肌理,感受风格各异的人文。“读城”成了我职业生涯一道清晰的脉络,也让我与《瞭望》结缘至今。

  城市不仅有当下时代的生动呈现,还有光阴雕塑的历史沿袭。行走在每座城极具个性的市井烟火中,你能从缤纷的色彩里看见她联结的历史与可能的未来。沉浸在这些斑斓生动的图景中,我能感知社会的流变、触摸时代的脉动。
直辖改变的城市命运

  时势造城。城市兴衰与其肩负的时代责任密不可分。


  就自然禀赋而论,重庆山高坡陡,不宜大体量建设。重庆能有今天的规模是国家意志的产物。回眸重庆现当代大发展的三次机遇,无一不与国家战略调整布局相关:抗日战争时期,因南京沦陷而设为陪都,撑开了城市格局;三线建设时期,大量企业西迁至此,形成完备的工业体系;1997年,国家设立重庆直辖市,拉开西部崛起序幕。


  作为一个重庆人,我亲历并记录了家乡第三次巨变。


  1996年下半年,重庆正式进入直辖筹备期。当时重庆人很兴奋,终于可以和京津沪比肩而立。而外地人很疑惑:重庆经济实力并不突出,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很多,为何能脱颖而出成为第四个直辖市?


  1997年3月14日,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务院关于设立重庆直辖市的议案。3月17日《瞭望》即推出《设立重庆直辖市的调查与思考》(作者王安、牟丰京、刘亢)万字组稿。这组历时两个多月的调研稿,系统回答中央为什么要将重庆设立为第四个直辖市?重庆直辖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有什么深远的意义和影响?重庆有没有能力完成中央赋予的三大历史性任务?重庆已为设立直辖市做了哪些准备?


  帮助读者准确理解中央决策,是《瞭望》办刊的方向。在《设立重庆直辖市的调查与思考》组稿第一篇《东中西部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中,我们力求讲透重庆直辖对中国经济格局均衡发展的意义。当时东西部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城市化、工业化比重等主要指标的差距在拉大。以长江上中下游为例,长江下游是我国最富庶的地区之一,而上游则是我国最大的贫困地带,共有近2000万贫困人口。这种差距是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发展过度失衡的缩影,而长期的发展失衡将使国家失去持续发展的能力。因此,重庆直辖是我国东中西部协调发展的重要的一步棋。


  当时的重庆,人口3002万,80%以上为农民,8.2万平方公里,分布着40多个县区。摇身变为直辖市的重庆,是一个农民最多、世界最大的复合型城市。我们从这一角度分析,重庆直辖市的设立,是针对我国西部城市稀疏、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的特点,为加速西部城乡一体化的进程而进行的大城市带大农村的重大试验。这一试验将为我国中西部地区农村的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探索一条新路子。


  重庆直辖后,面临的首要难题是三峡工程兴建产生的百万移民安置和大规模的工矿企业搬迁。这一浩大的移民工程主要存在两方面困境:巨量的移民对生存空间的需求与相对狭小的移民环境容量的矛盾;移民的生存发展与保护库区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移民要真正能搬得走、安得稳,就必须在一个较大区域内,以一个具有强大实力的大城市为中心,对整个库区经济的发展重新布局、统筹安排。因此在位于库尾的特大城市重庆设立直辖市,是使移民工程进入科学、有序的良性轨道,为库区实现安居乐业的最佳行政选择。


  这组调研稿不仅从东中西部协调发展、大城市带大农村、百万移民等多个维度,用大量事实和专家观点论证直辖的必要性、可行性,还就重庆直辖市如何起步开局,提出“五破五立”的思考:搞好城乡关系,破除大城市带大包袱的观念,树立城乡共同发展的观念;搞好发展大工业与大流通的关系,破除“泡沫经济”和单一工业经济的观念,树立大工贸观念,建设工贸一体化的实力型经济中心城市;搞好国有与非国有经济之间的关系,破除国有经济要在比例上占绝对优势的观念,树立正确的国有经济主体观念,使非国有经济成为重庆经济的强力增长点;搞好环境与发展的关系,破除高速发展不得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观念,树立发展生态型经济的新观念,在三峡库区建设全国最大的生态经济示范区;搞好支柱产业与非支柱产业的关系,破除“大而全、小而全”的观念,树立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的经济发展新观念,建设效益型的新重庆。


  时任重庆市委书记多次在会上说,《瞭望》这组报道既透彻阐明了中央意图,又理性分析了重庆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不少好的思路建议,这对统一思想、凝聚人心,澄清模糊认识、理清发展路径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期《瞭望》成了当时重庆市各委、办、局和区县理解中央意图、思考直辖建设的首选刊物。


  这组稿件是《瞭望》关注重庆直辖建设的起始。此后在许多重要时间节点,《瞭望》都准确记录重庆发展。这些作品就像年轮一样清晰鲜活刻画出这座城市的日新月异,这是《瞭望》为这个新兴直辖市成长留存的国家记忆。

向海而生的城市性格
  对城市的观察、叙述,既可从国家层面、区域定位切入,也可从历史文化、风土人情起笔。


  到过泉州的人无一不感叹这里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多元。文物专家谢辰生说,“研究中国的历史文化,地下要看西安,地上要看泉州。”作为中原文明与海洋性格的交汇之所,泉州从宋元之际的东方大港到新时代的海丝重镇,一直是世界风云与中国气象的交融地带。


  一千个人有一千种打开泉州的方式。我在泉州住了一个月,在不同时辰感受这里的“古早味”和烟火气。传统人文、民间手艺、古老戏曲……那些只记载在历史书本里的内容,在这里能看到真实的存在。每到春节、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南音、大鼓吹、拍胸舞、火鼎公火鼎婆等闽南民俗活动把泉州变成“古早味”的欢乐海洋,一代代泉州人就在年复一年充满烟火气息的传统文化洗礼中长大。在这里,生活就是活泛的文化,文化就是具体的生活。


  在城市化进程中,不少历史文化名城,要么在衰败中不能自拔,老屋倾圮逐渐消逝,要么在过度的商业改造中,把文脉弄得支离破碎。泉州是如何走出发展与保护的“钟摆困境”的?《文脉复兴的泉州样本》(作者刘亢、许雪毅、刘娟)力求探寻这座千年古城历久弥新之道,找到文化中国的泉州坐标。


  泉州市委书记康涛告诉我们,古城保护一般有三种模式:1.0模式拆了重建;2.0模式留下房子,迁离原住民;3.0模式强调活态保护,突出“留人、留形、留神韵”,力求“见人、见物、见生活”。在他的主导下,泉州在城市更新中,引导各方形成文化自觉,在规划、建设、管理的各个环节,形成薪传文脉的意识和行动,从而推动历史文化与城市发展相融共生。泉州实践回答了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命题:历史文化是城市发展之“源”,城市化是城市发展之“流”,唯有“源远”方能“流长”。


  我曾在泉州九日山上,看见一株奇特的石榕。据介绍,起初飞鸟把榕树种子撒在石缝里,种子扎根其中,并努力发芽,年复一年,根渐渐爬满巨石并把它包裹起来,成为一景。在我看来,石榕就是泉州人性格基因的象征。作为中原移民,泉州人的文化里有一种“慎终追远”的牢固传统,在不停迁徙中,人们通过宗祠、族谱铭记自己来自何方,在敬宗睦族、事鬼尊神的一系列仪式中强化根系与乡愁。这正是这座千年古城历经辉煌、沉寂、复兴,而文脉始终赓续不断的根本所在。


  泉州人除了满怀根的意识,骨子里还有海纳百川的开阔大度。涂门街,是泉州和谐包容最生动的写照。这条仅1000余米长的老街,分布着清净寺、孔庙、关帝庙。在开元寺里,印度教石刻也能与佛教和谐相融。晋江、惠安等地,至今还有很多丁氏、郭氏的阿拉伯后裔。开放包容成就了泉州过去“涨海声中万国商”的繁华图景,也成了当下推进海丝重镇建设的重要牵引。


  从小听着海潮声长大的泉州人有着最鲜明的海洋文化性格。海,总是给予冒险者更多馈赠,这鼓励了泉州人敢闯、拼搏、不服输的个性。泉州人,决定了泉州的城市性格。“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信奉“爱拼才会赢”,讲究“输人不输阵”,血液里流淌着“冒险”与“折腾”的基因,泉州因此成为八闽经济最活跃的地方。《什么是泉州人》(作者刘亢、许雪毅、黄鹏飞)尝试从人文角度解读,为什么一大批草根企业家能从闽南海滨走向国际商海;探究“睡不着的泉州人”是如何演绎众多精彩的创富传奇,创造出全国县域经济样板“晋江经验”的。


  读城,有两个群体必须接触和了解:一个是企业家,他们决定了城市当下的活跃程度;一个是创业者,他们决定了城市未来的发展空间。


  在泉州,我们采访了恒安的许连捷、劲霸的洪忠信、安踏的丁世忠、九牧的林孝发、利郎的王良星、盼盼的蔡金垵……这些起步于草根的企业家都有一个共同的信念“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行业第一,而且是世界第一”。他们勇敢地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冲浪前行,靠着永不止步的进取,成为各自行业的翘楚,也让泉州成为寻路中国经济一个不容忽视的存在。


  2015年6月,艺术家蔡国强在自己的家乡泉州海边,完成了一直以来魂牵梦绕的“天梯”艺术创作。电影《天梯:蔡国强的艺术》再现了这场几乎难以复制的表演:当烈焰沿着500米长的梯子攀向黎明的天幕,宛如“神迹”降临人间。


  “天梯”,正是泉州文化与精神的隐喻。盛放的“天梯”,拔地而起,摇曳生姿;尽情燃烧,臻于至美;始于微末,蔚为大观。

人间天堂的城市盛景

  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检验答卷好不好,不妨回到起笔处。


  1983年2月,邓小平同志在苏州考察“小康”目标的现实可行性,首次系统阐述了小康目标的内涵和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理应认真解析苏州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路标价值和指向意义,探讨思考城市如何让生活更美好。


  去年9月,我带队前往苏州扎根一月有余,努力洞悉苏州如何构建人与城、城市与自然、本土历史与现代气质和谐共生的发展新格局,着力探求苏州怎样从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谋篇,从改革、科技、文化三大动力入手,合理安排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做精做细规划、建设、治理三大环节,科学配置政府、社会、市民三大主体,在发展中追求绿色,在创新中讲究协调,在开放中力求共享。

  在与苏州市委的座谈会上,我说想通过调研求解苏州从可持续发展能力、城市竞争力、城市底蕴、城市宜居四个维度,如何去打造更加绿色的生态之城、更加开放的创新之城、更加包容的人文之城、更加便捷的共享之城?苏州的城市发展逻辑、城市建设逻辑、城市治理逻辑,能为中国城市从全面小康迈向现代化提供什么借鉴和启示?

  时任苏州市委书记蓝绍敏,从城市能级的打造、城市韧性的建设、城市产业的布局、城市文化的传承、城市治理与社会动员、城市发展与区域联动六个方面,为我们解开苏州成为人间天堂的密码。对苏州十个区域板块的深入采访,也让我们从苏州实践中找到中国特色新型城市永续发展的方向。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宋代文人范成大的这句赞叹,置顶苏州近千年。岁月更迭流转,但不变的是,苏州一直住在人们心里,承载着中国人对美好的想象。

  何以苏州?《极致苏州》(作者刘亢、凌军辉)讲述了温婉苏州的生而不凡:至柔与至刚的城市风格,匠心与格局的城市气质,通融与规矩的城市方略,留白与充盈的城市理念,固本与鼎新的城市精神,这些独特的气韵涵养出了苏州生命力,让白发苏州变得鹤发童颜——如今每小时创造2.1亿元GDP,领跑全国地级市,与“北上广深渝”比肩而立。

  产业是城市之基。在描摹城市精神轮廓后,在《内外双修锻造韧性》(作者刘亢、陈刚)中,看“世界工厂”在全球产业重构变局中如何构筑起“苏州高地”,勾画出“中国最强地级市”经济称雄的产业路径,展现苏州的领跑速度。

  文化是城市之魂。在《城以文兴》(作者刘亢、蒋芳)中,我们发现苏州正努力找回“江南文化”核心地位,将文化作为城市发展的内生动力,梳理历史钩沉文脉,用文化展现城市个性,涵养城市气质,引领城市变革。新时代“姑苏繁华图”开始呈现出最江南的气韵。

  宜居是城市之本。世人流连苏州,更多的是向往“布衣暖,菜饭饱,一室雍雍,优游泉石”,不被物质束缚、怡然自得的生活。在《苏式生活》(作者刘亢、刘巍巍)中,我们游水巷逛小桥亲历市井烟火,览园林听昆曲感受匠心雅致;在寻常起居中,体味这方水土的怡然舒适。在苏州人眼里,自己的日子就像贝聿铭在家乡的“封笔之作”苏州博物馆新馆——简单而又纯粹、淡雅而有意韵,用朴素的白描勾勒出世人心中的向往。



  《何以苏州》一组5篇稿件在《瞭望》以封面专题的形式推出后,在苏州全市上下引起强烈反响和广泛好评。苏州市委、市政府专门致信新华社感谢这组报道:用高站位、宽视野、深触角,讲好苏州故事、传播苏州声音,提升了苏州对外能见度美誉度,为苏州发展添彩赋能。


  从西南到东南,再到江南,我穿行了不少城市,也为《瞭望》记录了我对他们的观察,比如《宁德启示》《解码厦门》《问道昆山》《南京更新》等诸多封面专题。这些城市报道构成了我职业生涯值得回忆的片段。这些生动的城市面容,鲜活地呈现了中国从乡村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型的丰富表情。透过这些拔节生长的城市,我能看到中国站立的时代高度,能瞭望到复兴征程的绚丽图景。


  著名学者爱德华·格莱泽曾说,城市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与最美好的希望,城市的未来将决定人类的未来。笔底波澜,纸上乾坤。我将继续记录这些仍在生长的城市,为未来回望今天呈现更真切、更清晰的城市影像。
LW
刊于《瞭望》2021年第14期
长按上图,订阅《瞭望》新闻周刊
瞭望新媒体,给你权威的新闻洞察力
总监制 | 史湘洲
监 制 | 潘燕
编 辑 | 喻千桓

如有收获,请点一下 ↓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