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点击上方材料科讯 关注我们---
昨日(2月5日),《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发布,该纲要由2021年1月30日浙江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规划和纲要提出:
1:将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联动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和制度创新,打造“互联网+”、生命健康、新材料三大科创高地,构建具有全球影响力、全国一流水平和浙江特色的全域创新体系。
2:为建设高素质强大人才队伍,实施“鲲鹏行动”
等引才工程,大力引进国际一流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鼓励企业布局海外"人才飞地",支持外资研发机构与本省单位共建实验室和人才培养基地。

3:百名顶尖人才聚集行动将引进200名左右在科技和产业发展前沿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顶尖人才。千名领军人才集聚行动将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万人计划、领军型团队计划等各类人才计划,集聚领军人才5000名以上,争取其中1000名以上入选国家级人才工程、500名以上入选国家级人才工程青年项目。万名博士集聚行动将补齐博士后工作短板,新引进(留浙)博士5万名以上,累计招收博士后5500名
以上。百万大学生集聚行动将打造大学生实习应聘、就业创业全链支撑体系,累计新增大学生500万名以上。

4:
人才高峰支持行动将在重点研发计划、基金项目、创新平台和人才计划等方面支持三大科创高地的优秀人才。

5:
集中力量建设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支持杭州高新区、富阳、德清成为联动发展区,打造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区域性创新高地。深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加快建设宁波甬江、嘉兴G60、温州环大罗山、浙中、绍兴等科创走廊。谋划建设湖州、衢州、舟山、台州、丽水等科创平台。

6:要加快培育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构建新型实验室体系,全力支持之江实验室、西湖实验室打造国家实验室,推动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建设,加快建设甬江等省实验室。支持省重点实验室开展多学科协同研究,探索组建联合实验室和实验室联盟。充分发挥西湖大学、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
等新型研究型高校和研发机构的作用。完善产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等重大创新载体布局。围绕三大科创高地,加快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7:支持浙江大学等建设世界领先的基础理论研究中心,增加高校院所基础研究投入,探索与企业设立自然科学联合基金,加大对企业应用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优化基础研究领域多元投入方式。积极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开展国际科技合作载体提升行动。全面推进“尖兵”“领雁”“领航”
等计划,实施重大科技攻关专项,积极承接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滚动编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清单,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8:
加快培育一批“瞪羚”“独角兽”企业,促进初创型成长性科创企业发展,形成一批有影响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支持企业牵头建设高水平研发机构、院士专家工作站、创新联合体、企业共同体、知识产权联盟和重点产业技术联盟,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着力打造“头部企业+中小微企业”创新生态圈。

9:加快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以国家和省实验室建设为牵引,推动数字技术核心领域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重大科研装置、 产业创新平台取得突破性进展。建设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新型基础设施产业链, 培育清洁能源、 前沿新材料等 10 个以上新型基础设施产业基地, 培育 100 家以上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标杆企业
, 形成产业链上下游和跨行业融合的新型基础设施生态。

10:推进之江、 良渚、 西湖、 湖畔、 甬江、 瓯江、 东海等省实验室项目。争取国家在我省布局新建若干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
11:实施海内外名校“筑巢引凤”工程, 加快建设中法航空大学, 谋划建设一批高水平大学。全面完成独立学院转设工作。到 2025 年, 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省, 力争 60 个左右的学科达到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标准, 部分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行列, 推动浙江工业大学、 浙江师范大学等一批省属高校在各自类型、 领域进入全国前列, 初步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
该规划和纲要总共有122页,部分摘录如下,感兴趣的读者可点击阅读原文仔细研读全文,有的时候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来源: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Material (Mater) News 材料科讯 诚意推荐
分享、点赞、在看 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扫以下小编微信二维码可进材料科讯群: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