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警察突然把唐纳德·汤姆森带走,并对其指控了强奸罪。
但一经查问,强奸案发生的时候他正在录制一场辩论节目,在场的观众、一同辩论的警官都可以做不在场证明。
是什么让受害人产生了记忆偏差?仅是事件发生当夜,房间里放着这场电视辩论。
我们日日与记忆相伴,没有它,我们无法识别物体、维系关系,甚至于确认自己。
然而,记忆却会在我们不知不觉中发生遗忘、扭曲、混乱,变得难以捉摸。
如何更好地认识这位熟悉又陌生的伙伴呢?一起读读这本《记忆》吧。
《记忆》属牛津通识读本系列,作者乔纳森·福斯特不仅为澳大利亚科廷大学神经心理学临床教授,也是私人执业者,在记忆领域开展研究和实践工作二十余年
得益于数年积淀,他将抽象的“记忆”化为具体的案例与深入浅出的描述,汇集心理学和神经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回答了关于记忆科学的重要问题:
记忆如何发生作用、各种记忆有何区别、什么导致了遗忘,甚至教给我们改善记忆力的方法从理论基础到现实技巧,为我们一一呈现“记忆”的各种面相。
阅读时,你恐也要惊叹习以为常的“记忆”里竟藏着如此复杂的运作过程和各司各部,在探索自我意识和科学世界中获得妙趣。
本书得到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全职教授李量作序推荐,中英双语版本,采用平装胶订,内页为纯质纸,色彩柔和,给予舒适的阅读体验。
__
更透彻、清晰的科学普及
一本好的科普读物,不是为了迎合大众大幅降低水平,也不是堆砌枯燥深奥的理论概念。而是在保证专业度的情况下,也能让读者顺畅地理解和吸收。
为此,乔纳森·福斯特以首章总起,概述了记忆的重要性、形成机制和研究方法等内容,做一个简单的铺垫。
紧接着才开始分章详细阐述记忆的工作流程、体现方式,分析造成记忆丧失、偏差的因素,最后告诉我们高效记忆的正确方法。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大部分有条有理,相互联系,有利于初学者的理解和学习,在阅读中自然而然地将“记忆”的知识融会贯通。
对于较为复杂的概念,比如“工作记忆”,在将其附属系统“语音回路”和“视空画板”都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还配上了简洁的逻辑导图,理解起来就轻松许多。
每章前后还附有章前概述和章后总结,进一步帮助我们梳理内容,读来更觉清晰。
__
更有趣、实用地普及科学
事实上,记忆并不是对事实原封不动的刻录,而是一种动态重建,是客观事实与个人想法、期望共同作用下的产物。
这可能与大多数人的常识相悖:我所记得的不就是我看到的吗?
于是,乔纳森举出一例:当你和朋友一同观看一部电影后,让你们进行剧情的复述,两人所说的几乎不可能全然相同。
这正是个人情感心境、人生经历、价值观念的差异,在回忆时,影响了电影在我们脑内的构建过程的结果。
所以,我们在复述时的侧重点、人物描述、剧情感受都会有所不同。
免去繁杂解释,只需要一个简单的生活例子,我们就能绕出“想当然”的死胡同,理解到正确的概念。
这样的案例在书内比比皆是。
作者用生活例子和研究实验稀释了理论的枯燥深奥,擅于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引着我们一同思考,寻找答案,通过互动提高我们的阅读兴趣。
在一切基础知识介绍完毕后,乔纳森又将科学落地,为读者一一破解增强记忆力的误区,给出真正切实有效的建议。
期望我们在了解记忆后,也能找到正确的努力方向,更聪明地去使用自己的记忆。
除了薄薄一层的“此刻”,我们生命中的一切都是记忆。
它承载着过去,塑造着当下,也带给我们走向未来的底气。
读懂记忆,就是读懂全部的你自己。
点 阅读原文, 购买《牛津通识读本:记忆》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