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第3786篇原创首发文章  字数 4k+·
· 梁云风 | 文  关注秦朔朋友圈 ID:qspyq2015 ·
近期,东北地区即将放开生育限制的消息不断发酵。
消息的源头是2月1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官网发布对全国人大代表《关于解决东北地区人口减少问题的建议》作出答复称,东北地区可以立足本地实际进行探索,提出实施全面生育放开政策的试点方案。
网上由此纷纷猜测,东北地区将在政策上获得全面放开生育的绿灯,即将成为全国首个实行三胎,甚至一步到位全面放开生育的地区。
2月20日,国家卫健委再次回应,
关于互联网上“东北地区将试点放开生育限制”“生育政策将全面放开”等推测,不是答复的本意。
为什么一个简单的回复,引起了如此多的将首先放开生育的试点选在东北的猜测?猜测背后的原因究竟如何?这就要从东北的人口现状说起。
人才流失越来越严重
离开家乡,成了今天不少东北年轻人无奈的选择。
人随产业走。新中国成立后的几十年时间里,以丰富的资源禀赋著称的东北三省曾被尊为“共和国工业长子”,是中国最重要的重工业基地,都不带“之一”的。但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资源枯竭和国家产业升级转型,东北地区经济在21世纪初曾一度陷入困境,被称为“东北现象”。
尽管国家有“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各种支持政策,但市场的转向太难了,“东北老工业基地”也容纳不了新增的就业需求,新京报据国家统计年度公开数据计算,整个东北三省(黑龙江、吉林、辽宁)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从2015年到2019年减少了250.2万人。大批年轻劳动力无法在本地找到满意的工作,只能流向经济更好、工资更高的地区。
2020年东北三省GDP总和仅有51125亿元,还不到广东(110751亿)的一半,比河南(54997亿)一省还少,而东北三省常住人口1.07亿,和广东人口差不多,人均GDP还不到5万元,也仅为广东的一半。就连曾经GDP挤进全国前三的辽宁也在2020年被“阿卡林省”江西超越,掉到第16位了。
人才流失问题,一直是东北地区的痛,一位从吉林出来的朋友说,从小他们接受的观念就是“考出好成绩,逃出亚寒带”,而这一点从东北地区高校毕业生去向上也可见一斑。
根据东北大学发布的2020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显示,2020届毕业生中,就业流向较为集中的十个地区中,留在辽宁虽然排第一,占比18.6%,但去北京、广东、山东、江苏、浙江、上海、河北、陕西、湖北等九个地区的占了60.3%。以上十个地区,占总体的78.9%。考虑到在前十个就业流向地中,最后一名的湖北占比为2.4%,基本可以确定,东北大学的毕业生中,留在东北三省的也就两成左右。
另一个例子是哈工大,根据哈工大2019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从毕业生签约就业区域分布来看,选择在东北地区就业的仅占17.49%,低于华北地区和华南地区,更远远落后于华东地区。在2019年毕业生去向统计中,仅有不到12%的毕业生选择在黑龙江省就业,有19.5%的哈工大毕业生去广东省就业,去北京就业的毕业生也有17.13%。
这两年,哈工大深圳校区的风头更是直接盖过了本部,而哈工大深圳校区的毕业生中,也少有回东北就业的,根据哈工大(深圳)2020届就业质量简报显示,2020年哈工大深圳校区毕业生就业地点集中在深圳,占60.28%,另外去上海、广州、北京、杭州的,分别占比6.38%、4.26%、3.55%、3.55%,合计占比78.02%。
除了高校毕业生不愿意留在东北,东北本地的年轻人留在东北的意愿也在不断降低。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东北地区长期保持着人口净流出态势,东北三省人口在全国所占比重由1978年的9.01%降至2019年末的7.71%。根据人口普查数据,2010年时东北地区人口净迁出数量达到219.1万人,相当于2000年(40.4万)的5倍。特别是近几年东北人在南方城市,比如海南聚集,以致于有人开玩笑,“放开东北计划生育,只会增加海南人口”
人口越生越少
目前,东北地区主要存在人口问题,除了留不住人,更大的问题是生的少,老的快。
我们在之前的文章中写到过,东北地区长期国有经济独大,使得计划生育政策在这里的执行比其他地区更加彻底,也就导致了当地的人口生育率显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出生人口1465万人,比上年减少58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0.48‰,是2000年至今的最低值。其中,东北三省出生率垫底,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出生率分别为6.45‰、6.05‰、5.73‰。
从总和生育率的指标来看,根据全国普查数据,2000年东北三省总和生育率均低于1.0,至2010年又进一步下降至不足0.8,各省总和生育率在全国列倒数第三、四、五位。
七普数据即将在四月份公布,不过目前各方估计都不乐观。我们在前面的文章中也多次强调,根据国际标准,总和生育率低于1.3时就被评价为“极低生育率”,东北的情况严重程度可见一斑。
低出生率叠加净人口流出,使得东北地区的人口数量逐年下降,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黑吉辽三省常住人口分别减少了21.8万、13.3万、7.6万,合计常住人口减少42.7万人,较2018年增加了13万多,当年黑吉辽三省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别为-1.01‰、-0.85‰、-0.80‰,三省合计人口自然减少9.6万人。
老龄化的严重是东北地区另一个重要人口问题。根据国际标准,一国或地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超过7%,则表明该国或地区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辽宁早在2000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就达到了7.88%,较全国平均水平高0.78个百分点,是我国较早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的省份之一,黑龙江和吉林也在2003年超过7%的线。至2019年,辽宁、吉林、黑龙江65周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分别为16.20%、13.93%、13.8%,超过全国12.6%的平均水平,其中辽宁更是比全国平均水平高3.6个百分点。
从长期来看,低生育水平、人口外流与老龄化带来的影响越来越严重。《大国空巢》作者、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妇产科系研究员易富贤认为,“从目前的数据来看,我国东北地区生育率下降已经超前全国十多年,人口老龄化的问题逼近日本、德国、意大利、葡萄牙、希腊等老龄化严重的国家,导致的结果就是东北经济的衰退,这已经是正在发生的事实。”
放开生育应是第一步
随着舆论对东北地区放开生育的猜测与讨论的升温,2月20日,国家卫健委在官网上作出说明称:“我们认为,东北地区人口长期减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是简单放开生育政策就能解决的。对‘恳请国家全面放开东北地区生育政策限制’的观点,需他们做全面深入的研究论证。据此,我们与代表进行了沟通探讨。”
卫健委的回复,有一点说的非常准确,那就是东北地区人口问题的解决,肯定不可能期望通过简单放开生育政策来解决。新华视点的评论或许更能代表大众的意见,那就是“生不难,养不易,配套是关键”。
腾讯财经以《东北年轻人:在哈尔滨养孩子的花费不低于上海 不想要二胎》为题讲述了两个东北人的故事,对于大多数东北的80后、90后来说,基本都是独生子女,而当这波人到了30岁、40岁的时候,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一个人要照顾两个老人、一对夫妻要照顾四个老人的局面。这不可避免地让人们想到,今天的年轻人,到底是缺生育权利还是养育能力?让东北率先放开生育限制,有用吗?
当然,我们一直在呼吁,放开生育权只是解决人口问题的第一步,我们不能舍近求远,放开生育是人民的呼声。经济学家任泽平团队对2万人生育调查结果显示,60%的人支持放开三孩,24%反对,16%中立。这说明,放开生育基本上是民意所归。
放开生育权之后,接着就要好好想想,怎么提升养育能力。
历史告诉我们,简单放开生育权对提升生育率作用并不明显,即便是夹带了积极的意愿。以辽宁为例,2015年,辽宁为鼓励生育不断简化审批手续。在2016年国家全面放开二孩后,辽宁也迅速修订了《辽宁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规定生育两孩无需层层审批,也无需单位开具婚育情况证明,甚至连流动人口也可在现居住地办理两孩生育登记。2018年,《辽宁省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出台,给出了鼓励生育的“大礼包”。但从2019年的辽宁人口出生实际情况来看,效果并不明显。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张车伟认为,“中国已经进入了刺激生育很难产生明显效果的一个阶段”。
生不难,养不易。因此如何减少养的压力,在“养”字上做文章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人口专家梁建章在接受新京报采访时说,仅仅全面放开生育并不能有效地提高生育率,还需要出台大力鼓励生育的政策。他建议从四个方面进行试点,促进东北地区生育率的提高。一是通过现金补助和减税,比如给多孩家庭支付大约每个孩子每年平均1万元左右的育儿补贴,并进行税收减免;二是通过降价或返还的形式直接给多孩家庭进行买房补贴;三是大力建设幼托设施,为0-3岁婴幼儿入托提供便利,减轻育龄女性负担;四是缩短学制,在中学阶段取消中考,将六年中学缩短为四年,将高等教育分为本科三年和研究生三年。
不过除了第四点,前三条的实施都依赖于当地的经济发展情况,而经济因素恰是东北人口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包括传统计划经济思维遗留的诸多掣肘,营商环境不够理想;产业结构失衡,生态环境有待改良;过度依靠投资拉动,创新能力不足等。
从东北三省自建国以来人口演变过程来看,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
第一阶段(1949~1963年),人口数量快速增长、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第二阶段(1964~1978年),人口数量平稳增长、增长速度基本与全国持平;
第三阶段(1979年至今),人口数量低速增长,增长速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与东北经济发展轨迹是一致的,大概可以认为,经济的问题加剧了东北的人口问题。
因此,提升东北地区的生育率与振兴东北其实是一个硬币的两面。
欲兴东北人口,先兴东北经济。

  • 参考资料:
【1】侯力、于潇:《东北地区突出性人口问题及其经济社会影响》;
【2】新京报:《梁建章:建议东北率先试行买房补贴等鼓励生育》;
【3】腾讯财经:《东北年轻人:在哈尔滨养孩子的花费不低于上海 不想要二胎》;
【4】刘春涛、刘馨阳、王玲:《东北三省人口迁出问题与城市振兴对策》;
【5】杨玲、张新平:《人口年龄结构、人口迁移与东北经济增长》。
「 图片 | 视觉中国 」
秦朔朋友圈id:qspyq2015 开白名单:duanyu_H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内容合作、投稿交流:[email protected]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