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嘉宾】史珺秋
文字整理】麦妈
【语音整理】海嘉
【文字校对】清风霁月
【公众号编辑】风继续吹

【讲座嘉宾介绍】
史珺秋
高中毕业于苏州德威国际高中,2018年开始在美国爱荷华大学读言语治疗专业(speech and hearing sciences)并辅修心理学。
目前是爱荷华大学的一名荣誉生,GPA3.93,并预计2021年夏毕业。
爱自己的专业之外,平时空余时间喜爱舞蹈,热血动漫以及一切让自己充满斗志的事情。

【讲座内容】
Hello,大家好!我是史珺秋,先跟大家打个招呼。
很高兴今天能有机会来和大家分享我的大学生活和经历。
一开始接到邀请,我是非常惊讶的。
我猜想邀请我来分享的契机,估计是今年年初我妈妈转自群里的一条我和她对于寒门、豪门教育所做的一番讨论吧。
当时据我妈妈的反馈,群里的家长大多反应都是:哇,这娃三观好正啊!
不过想想也是,好像从小到大,大家对我的评价都是成熟、懂事、好孩子。虽然当初讨论的文章已经删除了,但如果大家感兴趣的话,分享结束,我也可以把我们当时讨论的结果放上来。
不过,当我真正开始思考所要分享的话题时,整个过程是非常艰辛的。
毕竟想想,群里大家大多都是爸妈,平时来做演讲的也是各行各业的专家,和大家分享的都是实时的讯息和育儿之道。
而一开始邀请我来做演讲的小姐姐告诉我:大家普遍关注的话题都非常的宽泛,主要有孩子学习的自发性、专注力、抗压能力、心理健康等等。虽然对于我来说,我的经历肯定讲上三天三夜也没完没了,但是我左思右想之后,决定分享我日常两个铭记于心的tips,它们让我明确未来的目标,激励我不断努力,并能够时刻调节我自己的状态。
我这一次的分享内容十分简单,大概有十分钟左右,我希望能够留给更多的时间和大家讨论交流。
这次主题一共可以概括成两点,也就是我刚才所说的两个tips
第一个是把握大局、拥抱变化。
第二个是操之于我,不同自己谈判。
首先,说到把握大局
对于我来说,是在有了具体的目标之后,做出一个长远的、宏观的规划。通俗点来说呢,就是要时刻脑子清醒,拎得清。既能够保证我的努力是有方向的、可以检测的,但同时呢,又不会盲目地去压自己。
我清楚什么时候这些事情是必须做的,什么时候我是可以划水的。
举个例子,我在大学选课的时候,一部分是选修课,一部分是专业课。
如果一个学期要学满六节课的话,一般来说是非常繁忙的,但是我会相对的选一些通俗上来说水课,就是要么是平时已经有相对经验的,要么就是已经有一些答案或者练习题已经流放出来了,我可以提前做好很多准备,这样会极大的缩短我对这门课的准备时间,那么就可以很好地平衡一些水课和一些真正需要我拼命努力学习的专业课做出的努力。
下面来讲一下我具体是怎么做的,我把大局观简要概括成三个问句:
1. 目标:*******我以后想做什么?
2. 计划:为达到这个目标,我具体要满足哪些条件?
3. 回顾总结:我如何检测我自己的努力同目标的距离?
这就是我三个问句,我来读一下。
第一个是我的目标,我以后想要做什么;
第二个是我的计划,为达到这个目标,我具体要满足哪些条件;
最后是最重要的回顾总结,我如何检测我自己的努力同目标距离。
大家可以看到我在第一个目标后面打了一连串的*号,说明这是整个概念的重中之重。同时大家也可以尝试问自己:我以后想做什么,这个问题没有具体答案,可以拓展成我以后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做什么工作?在哪里生活?甚至是我梦想一天从早到晚是什么样子的?
这个办法能够让我真正倾听自己的声音,了解自己真实的冲动和追求。
具体来说,从初中开始,我妈妈经常带我去听一些有关留学出国的讲座,那时候我也是开始思考,我以后除了参加高考之外,我还可以选择出国。我的人生会有不一样的路径,我有自己选择未来做什么的权利。
一开始我决定是学药剂,就是pharmacy。但是直到我最后拿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那一刹那我才决定,我还是要追求我最开始的初衷,就是言语治疗speech and healing science
举个例子,除了我自己非常遵循目标之外,我和朋友们也常常会聊到这个话题,但是大多数人他们对自己的想法和自己的未来一般都是很迷茫的。我们聊天的时候,他们一般都是说,我没想好我要干什么,我觉得什么挣钱我就做什么吧,想要找稳定点的工作,我想要以后能好找工作的,我想做轻松一点的活。
不可否认,身边的声音和意见的确会影响我自己的决策,但如果一旦我清楚的知道我对什么感兴趣,我擅长什么,和我希望以后做什么,这些问题时,我的内心是非常平和的,并且对未来是充满期待和动力的。
我不再轻易地被别人的意见所左右,我知道真正爱我的人会支持我的决定,如果这个决定真的是遵从我内心的渴求的。
这么看来,如果想要把路走顺了,首先就得知道自己要往哪里走,这也是我认为大局观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明确的遵循自我内心的目标。
不过所有的事情都是相辅相成的,当我一旦有了一个明确的目标之后,我会时刻提醒自己要去拥抱变化,毕竟生活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突如其来变化不仅会让我日子过得更为有趣,也会让我不断接近真实的自己,让我知道什么是我想要的,什么是他人希望我做到的,我又怎么样在这两个之间保持平衡。这就是我第一个目标的回答。现在到了怎么样做计划和回顾总结。
不过我觉得我就不一一再赘述了,因为我相信大家都非常擅长做计划,注意一点就是只要把计划做尽可能详细,要提高实操性,并且要记得定期总结,这样做事就能事半功倍。
好了,我现在来讲第二点叫:操之于我,不同自己谈判。
这点乍一听可能有点摸不着头脑。什么叫不同自己谈判呢?
我先举个例子,我之前有个特别不好的习惯,就是我想要的,不会自己说出来,我要么憋着,我要么拐弯抹角就去试探和暗示别人。有时候也特别不好意思麻烦别人,一般都是自己脑子里思想斗争一番之后,搞得自己精疲力尽,计划破产。
比如说我很想去吃日料,但是我那天爸妈已经吃过晚饭了,我就开始想:他们吃过一顿,估计不太高兴出门跟我一起了,但是吧,吃饭还是要几个人一起比较自在,我一个人又不高兴。想想这甜品吃糖肯定特别多,吃了要长痘。但是我不吃,出国之后吃不到,我怕又是要后悔。
我就像这样陷入了无限的自我斗争。
但其实,对我爸妈来说,他们根本就不知道我自己想要干什么,可是我自己又心心念念惦记着要吃。结果最后既搞得别人莫名其妙,我自己也不高兴,其他事情还做不来。
当然,不同自己谈判不仅仅是能够及时的把自己的想法反馈到其他人,同时,也可以体现在除了日常之外的事情上,在学习和工作上也可以有所体现。
比如说可能常常纠结,老师能不能帮我看看全篇的文章,来帮我做个总体的修改和意见呢?但是我如果给他整篇文章,好几千字,可能会有太过麻烦,而且他可能不太高兴泄露关于成绩的一些具体的意见和建议。
所以我要么最后只是一段一段地问,或者压根儿就不去问。
到最后,我总是提醒自己:有什么想法就立刻告诉别人,虽然答应或拒绝是别人的权利,但如果不说的话,我连这个机会都没有。
第三,它也可以体现在自己的及时行动力上,就是你想到什么,或者计划玩什么,你就能马上去做的能力
如说我看到了喜欢的舞,我想尝试一下,之前很多次我都是会担心会不会占用学习的精力,所以我一般都会拖到周末再去学。但结果通常是好几天都沉迷这个舞蹈的视频,花在上面的时间是一分都没有少。
现在我想到了,我下午就会立马下完课就去做,这样既能放松精神,又满足了内心的希望,跳累了反而更容易转换到学习上去。
这一点同样改善了我的拖延症。有的时候,自我的主动性已经帮不上忙了,我就会尽可能地利用他人或者转换环境来督促,或者逼迫自己,立刻、马上去完成我自己的任务,这是学习上的例子。
虽然我非常喜欢写文章,但是万事开头难,一开始的草稿是最为痛苦的,而往往我会因此拖到截止前一周,迫于压力狂写。这虽然效率很高,但同时也不能做到尽善尽美。
去年由于当时一个冲动,预约了每周一次写作辅导。事后因为每周都要完成一定的写作量,每次碰面前我都后悔,好几次想取消预约。但也得益于预约的压力,我每次都完美地按照计划在走,讨论完之后也是神清气爽,思如泉涌。
以上可以看到,无论我前期的布局多么完美,不做出行动,一切都是零。所以我现在时刻要谨记这一条。
但有一个想法是:我不再纠结地思考得失可能的后果,而且想到什么立马就说出来,马上就去做。或者实在不行,最好当时约个时间,不然等到那个劲头下来,很难有冲动再继续下去。
好啦,简单来说,这就是我今天一共想要分享了两点。
最后总结一下,第一就是找到自己为之想要奋斗的目标。第二就是想到就立马去做。
演讲最后,我想给大家分享两本我受益颇多的书,如果大家感兴趣的话也可以去参考一下、阅读一下: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史蒂芬·柯维(美)、
《美好人生运营指南:哈佛MBA写给你的人生管理课》


【讲座现场问答】
1、能把上次讨论发给大家学习一下吗?
我觉得那篇阶级论其实就是给出国打个广告。把国外看的太好,国内看的太差,也把快乐和成就定义的太过于简单了。
我先不太同意他以演讲的例子来影射私立公立的教育,从而强调所谓的寒门、豪门的差距。
凡事没有绝对性,国内和国外总的环境的不同造就了教育模式的不同,因此以国外的教育放在国内来看,缺乏了一定的可比性和借鉴性。
他举了个英文演讲的例子,从本质来说对于两者的起点就有所不同,更无公平可言,那又是如何对比出两者教育的优劣呢?
国际学校,同学们上课一直沉浸在英文的环境里,自然英语学的就会较好,那若是讨论数学语文呢?
若说现在大家都和国际接轨,英文至关重要。但语言不过是交流思想的工具,最终看的还是脑子里有几斤几两。你看国家主席交流时也没见他说英文呀!
其次,或许欧美国家的学生更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且显得更为外向,但外向并不等同于更善于社交,中国人的圆滑处事也是国外人难以理解和复刻的。
另外,对于社交的需求也和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所过的生活有关。表面上看着和所有人都好,也并不代表有求必应啊。而且自身能力突出后,别人求我不也可以么?
最后他对于父母的评价我着实不敢苟同,甚至有些愤怒。
父母生我养我,独立之前能够长大成人不都靠他们的功劳和努力么?我们一味向往国外少年们的生活自由,却忽略了自由的代价。被管的时候抱怨他们思想落后,手伸太长,吃家里的饭、睡家里的床,问父母要学费的时候怎么不吭声呢
确实,父母想法可能不能适应新的潮流,但没有尝试过沟通靠自己的努力去解决思想上的代沟就怪罪父母不显的有些可笑嘛!
确实,好的家庭背景能够让孩子从牙牙学语到步入社会之前得到一个更为高价的教育,但这并不是评判一个人一生的标准。
哪有一帆风顺的生活?成功失败、快乐沮丧是必要的因素。但人活一辈子,过自己的日子才是最重要的。
我觉得首先要看清自己。其次说话做事不愧于自己的良心,认真努力,不浪费自己的时间,乐观积极关心自己的家庭,爱自己,爱家人,善待周边的人,日子过得值不值总归是自己说了算的。
2、谈谈国内学生,来美大学初期的挑战。有什么最可能要挑战适应的?
我认为国内学生的话要分为几个部分,首先最直接就是看自己的英语本身水平。比如说有普高的,比如说有国际学校的。
平时英语的水平和生活环境都不太一样,那么你转到留美学习的话,第一个就是要跟当地的沟通,然后上课你要保证课堂你能听懂,能及时地做出反馈。因为上课的话不仅是要听,而且你要讨论、要讲。
另外你要明确,开学比如说一个月或者第一个学期,你最主要的目标是什么?比如说你要保持一个良好成绩,还是你第一个学期专注于探索不一样国家的新生活?
那么,你要根据你这一个目的去重点地提高你这方面的能力。
3、13群:能具体谈谈你是如何设定人生目标的吗?比如说你现在的目标跟你最初的目标之间有哪些相同,哪些不同?在这个过程中是什么促使了你调整你的目标?你现在的目标会是你最终的目标吗?
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也不是一开始就非常明确目标,而到现在我也时刻不断在调整我对于未来的期待。
首先最开始应该是说初二的一个契机,我去听一个关于加拿大留学讲座,一个学长就向我分享了一个关于言语治疗的专业。
那时候我对于未来想要干什么还是非常迷茫的,但是听到他,我觉得这是非常适合我的。因为我个人比较内向,但是我又特别喜欢小团体的或者是一对一这方面的沟通。
我有思考过关于理疗、关于心理治疗、关于言语治疗等等,这就是我当初的一个目标,我当初也做了一些调查,发现爱荷华那时候是全美排名第一的。我觉得他总体的排名七十几位,比较容易申请,但是他专业排名非常的高,我觉得是非常适合我当初的预期的。
后来上了高中之后,我其实又开始陷入了一个相对迷茫阶段,我对于未来这个规划又开始有一些不太确信了。
因为那时候大家都会比较考虑未来就业、未来工资,一些比较实际的问题。那时候可能是2016年到2017年左右,在国内这个专业还没有兴起,所以对于未来的发展,我是不太确定的。
于是我就决定转向学生物化学,我觉得以后学药剂也是一个不错的专业。
但最后决定我为什么要选择来到爱荷华读言语治疗专业的时候,是在我所有申请完大学拿到录取通知书之后的一刹那,我决定的。
那时候我申大学也是非常戏剧性的,一共十所大学,我申的九所都是关于生物化学,或者是单独的生物或者化学,只有一所我申请了爱荷华的言语治疗。因为当初我觉得如果言语治疗这个最好的专业不要我的话,那我就会选择药剂这个专业。
但当我拿到言语治疗这份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我感觉整个身心是热血沸腾,我心跳得非常的快,我觉得这就是我想要的。
但是具体的其实也没有什么,只是我那一瞬间感觉到了我内心的冲动,我觉得我还是要遵循我最开始的想法。
不管大家有什么顾虑,因为第一点我很年轻,我有很多机会去尝试新的不同的新鲜事物,然后最后还是想要遵循我最开始的想法,我想要去尝试一个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的专业,很多人都不确信是不是适合我,是不是可行,是不是未来发展前景好,但是我非常感兴趣,我也坚信我能够胜任的一个专业。
而事实证明,我现在的决定是不错的。学这门专业我觉得非常快乐,我也非常适合、非常擅长这个专业。
但最后回应一点,这个目标当然是有可能变化的。
我当初的计划是在爱荷华既完成本科又要读完研究生,但是我现在认为到一个大城市会对于我有关双语的发展会更加的好。
所以我希望研究生的时候,我可以到一个更加繁华的城市,有更多国际性的交流机会。
我以后会有想到回国发展这个专业,但同时当然可能有变化。
我可能在美国工作一年之后,我觉得我想要在这边继续工作下来,积累经验。有可能我没有机会来这里,那我就必须得回国。
这一点就是关于我的拥抱变化。
就是因为生活的一些不确定性,所以才让我现在追求那么的努力,那么的希望产生变化,让我更加明确我以后到底想要完成什么,到底想做什么,到底想过什么样的生活。因为真正陪伴自己的只有我自己而已,每个人的生活都是自己过的。
(未完待续)


【BHSE赞助广告】
请联系微信号:panli100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