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桃蛋妈,今天跟大家聊聊我的一位精英朋友。

她是安娜妈妈,家有两个女儿,住在北京海淀万柳地区,也就是传闻中的“万柳妈妈”。我截张地图,大家就能直观地感受到万柳的地理人文氛围——
与北大清华做邻居,既熏陶着圆明园颐和园的清风朗月,又身处在新兴互联网公司的文化浪潮中,更重要的是,周围海淀牛校云集,教育资源在北京首屈一指。
正因为如此,以往提到万柳妈妈,大家都会有一个既定印象:家里不差钱、全职鸡娃、消息灵通、资源强大、执行力一流、牛娃制造者。
但是翻遍整个互联网,桃蛋妈都没有看到一篇真实采访万柳妈妈的文章,只有一个模糊的群像。
如果给万柳妈妈简单概括地贴个标签,她们就是一群有钱且鸡血的全职妈妈么?
安娜妈妈,生子前是精英事业女性,有娃后是全职鸡娃妈妈。

我一直很好奇,精英妈妈退下职场,躬身育儿,是否就是堆资源?烧钱?这些人生成功的妈妈,是否希望孩子将来成为精致的功利主义者?
安娜妈妈的大女儿
说实话,我在跟安娜妈妈聊之前,是做好了“被有钱人暴击”的准备的。

而且我以为,她身处在一个高水平竞争的环境里,就算再有钱有资源,也免不了陷入内卷与焦虑吧?
但没想到,在听她讲述育儿心得和全职妈妈生活时,我感受到的,更多是治愈、平和、思考与共鸣。
她是一位充满力量感、拥有难得通透感的女性,而且她也正在用这种心灵特质影响着两个女儿,培育出了孩子的学习内驱力。
万柳妈妈很多,万柳的牛娃更不计其数,我这位朋友一直强调自家娃不算什么牛娃,但我对在她熏陶下成长起来的两个孩子的未来充满希冀和期待。
也许她的故事,能为万柳妈妈群体拼上一块真实的剪影,也能为大家带来一丝启发。
我们听听她怎么说——

大家好,我是桃蛋妈的好朋友安娜妈,坐标北京万柳,家有两个小棉袄。
老大安娜7岁,在中关村某小上二年级,老二安妮3岁,幼儿园小班。
大概我就是所谓的“万柳妈妈”?(笑)
万柳妈妈这个圈子确实如外界所言,鸡娃氛围很浓厚,全职带娃的比例也比较高。
我自己也算是一名全职妈妈吧,有自己的一点小事业,偶尔需要管一管,主要精力在带娃上,之前的工作,在怀老大时就辞掉了。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这几年鸡娃的心得,和真实的万柳妈妈生活。
先从娃说起吧,安娜从4岁多开始学艺术体操,2019年在新加坡拿了6岁组全能冠军,2020年,在北京市中小学生艺术体操比赛拿了1-2年级组全能冠军和球操冠军。
安娜在新加坡获得6岁组全能冠军

我在朋友圈发了女儿得奖的消息后,桃蛋妈说要跟我取取经,让我跟牛娃成长记的爸爸妈妈分享一下培养牛娃的秘诀。
其实说实话,我没觉得我家是牛娃,因为在万柳和中关村某小,优秀的孩子太多了。一点都不“凡尔赛”地讲,作为妈妈,我虽然为女儿骄傲,但是今天跟大家分享养娃心得,我也不想以牛娃妈妈自居,毕竟人外有人。
在鸡娃这方面,我是有幸运的地方的。
经常有家里娃学舞蹈或学体操的家长问我:“压腿拉筋太疼了,你家娃不哭么?我一看娃掉眼泪就受不了了,你们怎么坚持下来的?”
我得承认,安娜天生就是一个比较“软”的孩子,身体柔韧性比较好。
大家看照片,觉得很夸张很疼的一些动作,其他孩子可能要哇哇哭着才能被老师压下去,安娜没受多大罪,就做到了。
但是有得必有失,“软”的孩子,力量上就欠缺点,安娜就是,在这方面就要下更多功夫去练。
艺术和体育,对天赋要求挺高的,安娜学艺术体操,确实有天生的优势。天赋这方面,每个孩子都不一样,我家妹妹可能就不太适合这条路。
安娜刚开始学球操的时候,完全接不到球,结果一个月后,她在比赛赛场上几乎是零失误,所有动作都能接到,教练们都觉得很不可思议。
安娜球操比赛视频,看得桃蛋妈叹为观止
5岁时候,我开始带她跟俱乐部出去比赛,那会上幼儿园,也比较好请假。
我带娃去了大概八、九个国家,有德国、英国、波兰、奥地利、新加坡……总共比了十几场国际比赛。
安娜的奖牌、奖杯

其实我的目的更多是带娃出去玩,我们俱乐部每次去的孩子也不多,大概也就是八九个,像一个精品小团一样,有教练有家长。
我们一行人边比赛、边训练、边玩,就相当于带娃旅游了,这种旅行我觉得性价比还挺高的。
2020年因为疫情,就没出国比赛,但是在国内也没有停止比赛,一月去了青岛,十一去了成都,十二月去了广州,还有一些线上交视频的比赛,芭蕾和艺术体操这两样的比赛她都会参加,基本上有合适的比赛都会报名。
任何孩子学习兴趣特长,都会遇到困难,会有爆发情绪的时候,虽然安娜整体比较顺,但也经历过。
前面说到我家娃柔韧性好,但是力量不太行,教练就要求她跳绳练力量。
有次上小课的时候,教练让跳绳三分钟以内不能停,不能断,她做不到,老师就要求她一直练。
娃就发脾气了,说:“我不练了,我做不到,做不到。”然后就开始哭。
我跟她讲我们要是做不到只断5次,就先做到8次,然后再做到5次、做到3次,最后做到不断,就给她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安娜也属于比较听话的孩子,发完脾气过会她就好了。
她自己真的达到了教练要求的目标之后,她发现原来我自己是可以的,状态变好了。
后来,我们去广州参加一个芭蕾的比赛,她说:“妈妈我觉得我自己变轻了,我的大跳感觉跳得特别轻松。”
那次在广州的比赛,她拿了现代舞的第一,她觉得自己之前付出的这些努力挺值得的。
安娜还经历过一种情绪,就是比赛时的紧张
那次在维也纳,是奥地利一个体操官方组织举办的比赛,所以孩子年龄都比较大,她是全场大概200多个孩子里面最小的一个。
后来比赛完,我看摄影师拍的照片,我说:“你是不是有点想哭?”
她说:“我是有点想哭,我觉得有点紧张,人太多了,但是我觉得哭没有什么太大的用处,该做的动作也得做完,反正也来参加比赛,比完就好,所以我就自己调整一下,很快就过去了。”
我觉得她自己能体会,这些经历给她带来的帮助,让她的心智得到成长,所以她可能比别的孩子要更早熟一点。
这些年学艺术体操,确实给安娜带来了不少特长以外的收获。
她也渐渐成为了一个把控做事效率的孩子。
在学校,她会比较注意抓紧时间,作业她算是做得比较快的,大多数时候能在学校完成。这样放学后可以先出去玩一会,再开始课外班。
她现在一周要上两次艺术体操课,两次芭蕾,三次钢琴课,还有声乐、德语、PBL,一周还有一次美术和游泳,以及学校合唱团的训练。非疫情时,每个月还会抽空去欣赏儿童剧、芭蕾舞剧、音乐会。
她周末经常在车上吃饭,中午她吃完了就还能接着再睡一觉,自我充电,然后下午再接着上课。
可能大家觉得我给孩子安排得太满了,她现在还是小学低年级,课内压力比较小,高年级估计就不能安排这么多课外班了。
她觉得反正上课也是一种玩,课程中也会有一些有意思的事。
而且因为这些紧凑的课程安排,她的专注力也比较好,她上课的时候,会比较专注地听讲。
现在学校的学习节奏挺紧张的,她现在才二年级,基本上每周都有测试,临近学期末几乎每天都考试。每天都拿卷子回来让我签。
她考不到100分的时候,自己会找原因:“问题在哪?是不是原来老师其实讲过的,因为粗心了?”老师对她整体的评价说专注力还是挺好的。
我觉得孩子之所以能养成这些特质,离不开在体育和艺术上的磨炼和成长。
桃蛋妈问我,当初都给娃试过哪些兴趣班,有哪些放弃了,有哪些觉得比较鸡肋?我就稍微分享一下我个人的经验。
安娜大概从一岁多起,我就带她出去上各种早教班,她天生性格比较开朗,爱出去玩,在家里待不住,先是亲子游泳,然后芭蕾,后来4岁多就开始接触了艺术体操。
我们运气比较好,遇到了比较好的俱乐部,俱乐部的老师是国家队退下来的,她们的教学理念就是:“你们是业余学,但是我们是以专业的态度教。”老师对孩子们要求比较严格。
在试过的这些班里,最贵的是马术,性价比也比较差
安娜当时4岁不到就开始去学马术,我们住万柳,要去顺义上马术课,挺远的,也就一周去一次,没有太大效果。
安娜喜欢小动物,她也不怕这些,但孩子小的时候我还要担心她会不会摔下来,教练在旁边全程陪着,她其实就在马上溜达,没有太多的收获。
当然也有别的小朋友坚持的挺好的。
钢琴还在坚持,我们的钢琴老师比较贵。每次上课我都特别忐忑,不知道孩子能坚持多久,怎么说呢?她可能还没有领会钢琴有意思的部分,或者说能够激励自己的部分。
安娜这个钢琴老师挺牛的,他在我们万柳被戏称为“钉子户”,疫情期间很多机构都倒了搬了,他的机构屹立不倒,还扩张了,至少8年没挪窝了,这老师一周40个小时的课,全是排满的。
他亲自带学生,非常累,现在几乎都没有空位收新的孩子了,很多孩子都排不上。
有人可能觉得我给孩子报的班太贵了,其实我之前也报过便宜的,在这里面踩过坑,比如说芭蕾,我们遇到过不好的老师,不好的机构,在那学两年,你会觉得跟没学一样。
那家很坑的班,孩子确实上得很开心,在那儿玩,家长也觉得挺好的。
但是后来就发现是自欺欺人,一出去比赛就会知道,没有产出,发现原来别人已经学到这种程度了,自己在浪费时间。其实我带安娜参加各种比赛,目的也是为了看看别人都学成啥样了,有个对比。
后来我就觉得,还是孩子的时间最宝贵。
教学阅历长、经验丰富的老师自然价格会贵些,好老师多年的经验加上孩子肯努力,家长愿坚持,更容易达到更好更快的效果,所以从总的时间成本来说,总投入是相等的,出成果的时间会缩短。
再说说全职妈妈这个话题吧,在我们班上大概有一半都是全职妈妈,不止我们班,学校大概都是这种情况。
桃蛋妈家的娃在西城上学,西城同样是教育大区,但全职妈妈比较少,在北京各个区之间不一样的地方还挺多的。
我觉得作为全职妈妈,我更像是孩子的一个副教练和一个经纪人的角色。
我们这些妈妈,平时白天都有很多活动,做做瑜伽,中午会经常出去吃喝,还有跳舞之类的活动,我们有自己的一个舞队,练练爵士、中国舞。
但是时间一到3点来钟,我们这拨人就全散了。现在,白天别人约我都有时间,但是3点以后就不行,我得陪孩子,要安排她们。
周末和晚上放学之后,我们的时间都是娃的,平时白天是我们自己的时间。
有人问,做全职妈妈之后,有没有感到失去什么?
其实因为平时白天可以做自己的事情,所以也没有觉得失去了很多,反而收获倒是挺多的。
我和安娜运气比较好,在跟班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宝藏老师,这些老师的教育理念,还有她们的人生经历,都是非常值得学习的。
我很爱跟她们聊天,看她们怎么教孩子,私底下跟她们聊,一块出去比赛时,会有更多的聊天时间,我觉得挺好的,我也通过这种方式更深度地参与了孩子的教育。
我是比较爱学习的那种人吧,也很爱跟别人聊天,微信聊也好,见面聊也好,想多去了解别人的一些思想和生活方式。
每比一次赛,一次出去的行程之后,我都会觉得自己好像对很多东西又有一些新的想法。
所以不会像别人想象的那种,因为做了全职妈妈,整个眼界变得闭塞了,好像牺牲了自己,成全了孩子那种感觉。
其实我根本没有那样,我周围的全职妈妈也都过得挺开心的。
我们有时还约了一块打羽毛球打网球,会觉得自己时间很不够用,还有妈妈跟那孩子一块学钢琴,学各种特长,可以更深入的了解这项艺术,帮助孩子学习。
再说说全职妈妈在家庭里的“地位”吧,在我家,孩子的教育,主要还是我说了算。
安娜的爸爸几乎完全不管,也没要求,就希望孩子天天出去玩,不要上课,有时也会碎碎念,说我把孩子排的太满了。
其实我俩的成长经历挺不同的,我老公他小时候童年过得挺轻松的。
他说他本来也不想读书的,后来帮家里去种地,觉得太苦了,还是读书更轻松,才开始努力读书的。
后来他考来了北京,算是学霸一枚了,现在在自己专业的行业工作。
我小时候跟他相反,我的妈妈是老师,她教育我,有点像我现在培养孩子这种状态,从小给我订很多杂志,买很多名著给我看。
记得我小时候,家里都不看电视,只让我看书,但是神奇的是,我没有觉得我不快乐,我反倒觉得我好像更早熟一点,比同龄的小朋友更有一些想法。
我老公虽然有时跟我教育理念不同,但他从来不跟我吵这个问题,他觉得,你对孩子付出比较多,就听你的好了,他只是觉得不要把孩子课排那么满,让她出去玩玩。
所以有些时候我也会听他的,给孩子放松一下,出去玩玩。
他经常出差不在家,看见孩子取得很好的成果,他也是很开心很赞同的。
我对他的要求就是,只要不当猪队友就好了,能够支持这个家就好,不捣乱就行了。
在财务方面,上次桃蛋妈写了一篇全职妈妈的文章,我看到说她家是老公每年给她一笔整体的预算,由她来支配。
我家是我自己有一摊自己的事儿,所以基本上都是我自己控制财务这方面。
万柳这边有很多妈妈是这样子的,有开瑜伽馆的妈妈,有开舞蹈俱乐部的妈妈,有做各种事的妈妈,她们用自己平时的时间在做。
能做这些事,也跟这个地方的人员、人脉和资源有关,氛围也在这,她们就比较容易把这些做起来。
万柳这个地方很神奇,原本清华北大人大的老师全都在这儿,老师的孩子都在这儿上学,我慢慢发现这几年不断有牛人、各大机构的老板住进来,有很多互联网公司的也都在这。
我们当初买这边的房子,还是零几年的时候,这里房子每平米才六、七千,现在小户型都到18万了。
那时候根本没想到孩子的问题,这个地方的面貌也跟村里似的,啥也没有。
当时我一个朋友住在这儿,他说这儿房子便宜,那会我和我老公住在蓟门桥,离得不远,所以我们就在这买了,买完之后才发现好像歪打正着买对了
之前桃蛋妈问我安娜学艺术体操和芭蕾,一年得花多少钱?
确实这两样都挺贵的,我之前想给娃报奥数班的时候,去咨询过数学班,然后很惊讶,竟然一学期才两三千块钱,艺术体操和芭蕾大概上两三次小课就没有了。
当时我才感知到,我们学这个东西这么贵,我原来是没有这个意识的。
我大概算了一下,安娜按常规一周两次课的话,一个学期大概是2万多块钱,中途可能要加小课,寒暑假要集训,集训一期1万多,如果要出去比赛,得置装,她们的一套演出的衣服就是3000到5000,小课的费用大概是500~1000左右,一个小时到两个小时,怎么着都得上10次以上的小课,至少10次。
出去比赛都是自费酒店路费,去一趟比如英国、德国,可能往返机票钱就得要1万多,然后团费乱七八糟算起来,五六万一趟。有次过年我们一家4口一块去波兰和奥地利,应该是花了有10万。
所以算下来,一年烧掉20万是肯定的。
安娜在俄罗斯比赛,官方ins报道

我也并不是非要给娃学贵的,只是觉得顺应天赋会比较省力一点,跟天赋违抗地去做,会更累。
比如说我家妹妹,如果她真的压腿好疼,不像姐姐一声不吭就压下去了,我可能就会让妹妹去学别的。
可学的东西也很多,也都各有各的苦,练钢琴、学美术、声乐都挺苦的,我见过那些练围棋的孩子,也挺苦的,你得一直下,然后一直揣摩一直学。
学任何东西就没有不苦的,学习本身也是一个比较枯燥的过程。
其实我觉得在这种枯燥重复的练习过程中,收获小小的进步,带来的那种愉悦,会对孩子的成长很有帮助。
现在社会很浮躁,很多人就得那种声光电很强的刺激,才会觉得很满足,用一些普通的东西,他们已经感受不到美好了,感受不到那种需要仔细品味的力量。
所以我就跟孩子讲,在这种枯燥的学习过程中,她能体会到内心的平静和愉悦,对她的审美和心智是一种熏陶和磨练。
这跟延迟满足还是两码事,这种愉悦就是,我不需要大范围地给她买很多玩具,买很多漂亮衣服,用很多这种物质东西去满足她,填充她。
通过艺术与体育上的进阶和体验,她自己内心慢慢的累积起来的确定感、成就感、愉悦感,是长效而稳定的,她内心会觉得很充实。
所以安娜可能就因为这些原因,在学习上专注力比较好,感觉学习对她而言没有那么苦,也不累。
她也很喜欢看书,有空闲的时候她就看书,她在学校合唱团会跟别的小朋友借书回来看,我说:“你这书从哪来的?”她就说:“我看到她放在旁边,我觉得这个挺有意思,我就跟她借回来看。”我也没有看她什么时候看完的,过两天她自己还回去了。
其实孩子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她会收获一种高级的快乐,高级的愉悦,学习并不全是苦,一点都不快乐。
我们以前有一个芭蕾老师,曾经在加拿大当首席舞者,她说:“特别擅长,就会热爱。”她这个观点说明了一些事情,就是你特别擅长之后,你就会很有满足感,会很有荣誉感。
再说说万柳这边的氛围吧,现在牛娃真的很多,鸡娃的氛围也很紧张,作为家长,要找到自己的节奏和innerpeace。
学校牛娃太多了,很多是没有办法去比的,因为每个家庭也不一样,每个妈妈、孩子本身不一样,性格也不一样,没有办法去照搬别人,没办法看别人怎么做,就跟着去报她的班,这些都我觉得都没有意义。
自己的孩子,得琢磨自己孩子不同的特点,我们家姐姐跟妹妹就不一样,将来可能就以另外一种模式培养,也得看她自己怎么想。
我们万柳妈妈有很多群,其中一个群里大概有300多个妈妈,这些妈妈们除了万柳的,还有东城西城,朝阳顺义的,然后也有一些外地的妈妈,外地的妈妈都觉得北京的妈妈就比较鸡血,经常在群里发各种学习资料。
我的网盘都是存满的,然后存储完了也不看,哈哈,然后群里拼各种学习班,讨论各种孩子考级、学习的,我觉得这种鸡娃的紧张氛围还是有的。
但是我一直强调,每个孩子是自己的,每个家庭也是不一样的,可以借鉴一下,看看别人背后是什么原因,照搬不了。
最后说说我对孩子未来的期望吧。
我希望她首先要善良,然后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独立。
其实我有跟她说一些,我说你看哪个科学家发明了新的东西、谁谁谁给哪里捐了钱,有些人不是仅仅为自己而活的,是为整个人类社会活的。
有人说你跟孩子讲这些东西,会不会太深奥了?
其实也没有,她自己看一些书的时候,比如人物传记,她自己就会问这些问题。
她们老师也会讲钟南山爷爷、比尔盖茨,喜马拉雅有一个叫人文通识的课,陈钢和言亮讲的,她特别喜欢听。
这里面讲很多名人,从中国古代王阳明开始,到现在的马云,她听了就会思考,也会想个人和社会这些问题。
我觉得孩子比咱们更聪明,她的学习能力比咱们更强。
我不希望她将来是一个极度精致的功利主义者,我也不希望她做那种自己穷困潦倒,把所有钱都捐给别人的人,我觉得在中间做个平衡挺好的。
包括我带娃学艺术和体育,并不仅仅是想让她学会“技巧”,我更希望她从中获取感知美的能力,从而成为一个美好的人。
我特别尊重孩子的这些老师,他们也是孩子的榜样。
比如安娜学的美术课程,老师就说:“我小时候学画画,老师就是教技法呀、一棵树要画得多像什么的这种,但我现在教孩子们,不是仅仅教她们怎么去画画,你看现在社会上这么多得抑郁症的孩子,这么多自杀的,整个社会很浮躁,让人觉得很痛心,我教孩子们,从学习美要学会欣赏美,然后要从美里面去吸收力量,汲取营养去过好自己的人生。
我有时候带安娜去听音乐会,带她去看芭蕾舞剧,其实不是为了让她去熏陶这个东西,我只是觉得孩子要去欣赏美,然后确实就像老师说的,从美中获得力量。
生活中,有时我们在东边上完课,回来往西边开回家,堵车疲乏中,突然看到夕阳,会觉得原来生活这么美,一下子内心就觉得很明朗、很满足,有一种重新活过来的那种力量。
这种感觉,有点像《心灵奇旅》那种感觉,我觉得这是一种孩子需要的力量。
这样的话,她将来遇到任何困难也好,挫折也好,或者说不公平的待遇也好,我觉得她都能够去面对去化解。
用另一种方式让自己更强大,这不就很好吗?
我们群里另一位妈妈说得很透彻:“你的心离奖牌越远,你的手就离它越近。”
如果凡事都功利化了,不去注重内心的发展,可能会适得其反。反倒是专注下来认真去做这件事的时候,可能就水到渠成了,收获自然而然就来了。我希望孩子能体验并明白这个道理,并真正拥有对学习的内驱力。
真正好的教育,不是世俗标签化的牛娃不牛娃的这些,而是接受教育同时,让孩子能获得一个丰盈的内心,这是我认为最重要的事,同时我也希望自己在为人父母的路上,和孩子一起修行、探索、成长,完整我自己的价值观,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
安娜妈妈在朋友圈为女儿写下的寄语

这就是我今天的分享,谢谢大家。

即使读过无数育儿文章、了解过各种各样的教育理念,我还是不禁被安娜妈妈感动。
她家娃确实是枚小牛娃,她确实有幸运的地方,很早就发现了孩子的天赋所在,但也不可否认,她是一位真正意义上的“牛妈”——
牛在她对教育本质的思考,牛在她对学习目的的理解,牛在她对孩子心灵的熏陶拔高,牛在她真正培育出了孩子的内驱力。
桃蛋妈多希望,今后定义牛妈、牛娃,也能从这些维度出发,而不仅仅是娃取得了什么杯赛的成绩,进了多牛的学校。
毕竟人生那么长,充满碰撞和试错,也许那些从小被根植于心的东西,更能决定着孩子们往哪儿走、走多远。
你对安娜妈妈的育儿观怎么看?桃蛋妈期待你的留言。
PS:
桃蛋妈会持续给大家提供真实的家长故事和有用的教育干货,同时为了养家养娃,我也不得不接一些广告养家。有时候广告的标题挺惹人厌的,我没有权力改金主爸爸的标题,但至少可以保证接的都是有一定口碑积累的教育品牌,不会恰烂钱。遇到这类广告标题,大家有需要就点开看,没需要直接忽视就可以,在此感恩大家的包容和理解。如果你也想投稿,欢迎发消息给公众号后台联系桃蛋妈。
「牛娃成长记」更多好文:

《做全职妈妈后老公发丰厚年薪给我|

史上最硬气全职妈妈曝光经验》

《10年跟拍10个中产家庭结果扎心:
孩子不能捏成你想要的样子》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