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人:刘再复
一、人性的两大特点
文学的基点即文学的立足点是什么?如果用一个词语概说,那就是“人性”。一是见证人性的真实;二是见证人类生存处境的真实。文学正是坐落在这两个“真实”的基点上,尤其是坐落在第一个“真实”的基点上。
“人性”有什么特征?至少有两个特征:一是人性具有无限的丰富性;二是人性具有无限的可能性。黑白,好坏,大仁大恶,都是简单化的划分,其实好人并非绝对好,坏人并非绝对坏。好人也有作恶的可能性,坏人也有行善的可能性。俄国文学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们往往把小偷、妓女这些“犯人”拿来“审判”,既审出她们的罪恶,又审出“罪恶”掩盖下的“洁白”(鲁迅谈论陀思妥耶夫斯基之语),从而显示出“灵魂的深”,即人性的深度。
通常讲“人性”,首先是把它作为“物性”和“神性”的对立项来讲的。所以,我们所讲的“人性论”,最初只讲人本,不讲“物本”与“神本”,这是正视人性的自然属性。可是发展到今天,又发现人性也有神性的一面。例如人的性爱,原来只是欲望即动物性,后来变成情爱即人性,而情爱又可发展成灵魂之恋与精神之恋,如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天国之恋”,这便是神性。贾宝玉作为贵族公子,却出淤泥而不染,视权力、财富、功名如粪土,这是神性。文学的功能之一,就是把“人性”往“神性”方向提升。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鲁迅和梁实秋就“阶级论”与“人性论”展开一场著名的论辩。这场论争,归根结底是关于“文学基点”的论争。论争的结果是鲁迅占了上风,因此“阶级论”也成了文学的主导思想,五十、六十、七十年代“阶级论”也成了中国文学的基点。
其实,文学具有时代性,面对普遍的人性,它又有超越性。今天我们的课程就是重新认识人性的无限丰富性与可能性。人性有普遍性也有个别性,既有共性又有个性,仅仅人类群体的人性共相,就令人眼花缭乱,无法划一。我们先讲述一下群体共性中的整体相与分别相吧。
二、人性群体的共相与殊相
人性群体的共相(整体相)就有许多方面,例如生物性共相、宗教性共相、民族性共相、文化性共相等。
以生物性共相而言,男性与女性差别就很大。一般地说,男性更多生理需求,女性更多心理需求。而男性又可分解为父性、子性、夫性、兄弟性等,而女性则可分解为母性、女儿性、妻性、情人性等。男性就其本性而言,一般都不忠诚,即所谓“天下男人皆薄幸”,而女性也常常表现得很丰富。托尔斯泰笔下的安娜·卡列尼娜之所以写得好,就在于它表现出安娜极为丰富的女性:她爱儿子,这是母性;她爱沃伦斯基,这是情人性;她对丈夫有负疚感,这是妻性。她意识到,离情人愈近,离儿子就愈远,这是母性。她正是因为人性的冲突而崩溃,最后卧轨自杀了。
人是会变的,人性也会变。我曾写过一篇短文《女子悲剧五段论》,批评中国的男权主义。文中写道,女子开始是男子心目中的“梦中人”、“意中人”,接下来变成“屋里人”,然后渐渐疏远变成“局外人”、“陌生人”,最后变成“多余人”。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中,少女时期的娜塔莎写得很美,而在结婚后,娜塔莎变得肥胖,忙于各种家务琐事,不可爱了。人性有喜新厌旧的弱点,好作家要善于将人性的复杂写出来。
人性还有许多共相,例如宗教性。在西方,宗教性是比阶级性更大的一个范畴。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三大宗教的差别很大。基督教又分三大派,即天主教、新教、东正教,这是常识。新教刚出现时,被天主教当做异端,老教压迫新教,因此茨威格写作《异端的权利》。在美国,曾有人想发展我为教徒,我说:“我喜欢孤独的上帝,不喜欢有组织的上帝。”我尊重上帝的存在,可以直接跟上帝对话。佛教也很复杂,仅仅中国佛教就有八宗。我喜欢禅宗,不太喜欢密宗。禅宗讲“悟即佛,迷即众”,特别看重悟性。高行健的《八月雪》,里面的慧能就是高行健,高行健就是慧能,这部作品不是宗教戏,是心灵戏。禅性就是审美性,我们从事文学要有禅性,超功利、超集团、超市场。后来,中国禅与儒、道结合,反而不如日本禅那么纯粹。我去日本时,主人用茶道欢迎,那种静穆之真情,令人感动。人性是复杂的,宗教信仰也是复杂的。中国人对待宗教多数不是真信仰,而是利用宗教,跟菩萨做交易。真信仰不掺杂功利。人间本有三个净土:学校、寺庙、医院,可是现在“净土不净”,和尚也滥用信众的香火钱,可见人性多么复杂。
应当承认,阶级性也是人性的一部分,阶级矛盾、阶级冲突是永远存在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区分阶级和如何解决矛盾。比如中国的孔子,在“批林批孔”时代,连“四类分子”都不如,阶级的划分完全被政治化。鲁迅先生接受阶级论,是受俄国文学的启发,他发现人可分解为压迫者和被压迫者,后来主张文学要写出人的阶级性,与主张文学应当写普遍人性的梁实秋论战,甚至对梁实秋进行人身攻击,他的阶级立场过于激进。鲁迅有一句很有名的话,说贾府的焦大是不可能爱上林妹妹的。其实不然。我看到很多故事,宰相的女儿常常爱上穷乞丐。劳伦斯的《查泰莱夫人的情人》,查泰莱夫人因为丈夫无法满足她,而爱上她家的伐木工人,两人爱得你死我活,书里描写得非常细致——这就是林妹妹爱上焦大。还有《三言二拍》里的《卖油郎独占花魁》,“花魁”是最高级的青楼女子,却爱上了非常穷的贫民。莎士比亚的《奥赛罗》,苔丝德蒙娜爱上了黑人奥赛罗,这在英国贵族社会里是不可思议的。还有,苏联作家拉夫列尼约夫的小说《第四十一个》,写两个不同阵营的男女,在一个孤岛上相爱,后来男子所属的白军阵营来了一艘船,男子冲过去想要上船,属于革命阵营的女红军战士就举枪将他打死。这部小说过去受到中国评论家的批判,认为这是阶级调和的修正主义作品。批判者不考虑人性的真实。
人性的共相还有国民性等。国民性,属于深层的文化结构。中国人的国民性与日本人的国民性确实不同,甚至北京人和上海人、福建人的国民性也不同。法国人傲慢、虚荣,常为凯旋门骄傲,但是中国的老子却主张“胜而不美”,主张用葬礼对待胜利,绝无“凯旋”之说。美国人与英国人的国民性也不同,美国人比较坦率、天真,不记仇,比较实用主义;英国人则贵族气较重,也“善于”老谋深算,凡事理性一些。我很喜欢纳博科夫写的《洛丽塔》,讲一个中年男子爱上十二岁的少女洛丽塔,这个中年男子有英国绅士的贵族风度,而洛丽塔则“实用”有加,精明世故,体现的正是美国人的性格。我最近在田家炳中学做演讲,题目是《略谈中西文化的八项差异》,这其实就是人性的地缘区别。因为时间关系,我在课堂上只能简单给大家说说。第一,中国是“一个世界”的文化,西方则是“两个世界”的文化(李泽厚语)。所谓“一个世界”乃是一个“人”世界。“人”之外虽然还有“天”,但中国文化讲究“天人合一”,因此,归根结底是一个“人”世界。西方文化的两个世界是除了“人”世界之外,还有一个“神世界”。第二,西方文化“重先验”,而中国因为没有“神世界”,所以“重经验”,也就是重历史。李泽厚先生所著《历史本体论》,正是把“历史”视为根本。第三,西方文化讲“罪感文化”,中国文化讲“乐感文化”,日本讲“耻感文化”,印度佛教讲“苦感文化”。第四,中国文化讲“和谐”,西方文化讲“正义”。第五,中国文化“尚文”,西方文化则“尚武”。从古希腊斯巴达开始,西方就尚武。美国人对球星、运动员非常崇拜,中国则是文人地位高。第六,李泽厚先生说中国文化是“情本体”的文化,即以情为根本的文化。而西方则是以“理”为根本,或者说是“理本体”的文化。不同的文化心理便产生不同的人性。
三、人性个体的共相与殊相
人性群体的共相即人性的普遍性,其已够复杂,差异已让人眼花缭乱。而人性的殊相即人性的个别性,则更为纷繁多变。每一个体都自成一个世界。中国人爱讲“命运”,“命”是静态的,不可改变;而“运”则是动态的,可改变的。文学面对的就是变化多端的人的命运。这种命运既有常数,也有变量,有静态,也有动态。命运充满偶然,人性也充满偶然。把握“人性的真实”,绝非易事。
会写小说的人,一百零八个人可以写出一百零八种性格,如《水浒传》。不会写的人,千人一面,写一万个也没用。《红楼梦》里面没有大仁大恶,很多人处于第三地带、灰色地带,比如王熙凤说话风趣,深受贾母喜欢,她在贾府“帮凶、帮忙、帮闲”都极为在行。薛宝钗是儒家的精神极品,林黛玉是道家的精神极品,史湘云则是名家的精神极品,这三个女子性格各不相同,不同文化会辐射到人性深处,其个性既有表层之别,也有深层之别,甚至连小丫鬟也都各有自己的性情,无一雷同。《红楼梦》真了不起。
四、对人性认知的深化
西方对人性的认知有三次大发现:第一次是文艺复兴时期对人的发现,发现人的优越性和长处,歌颂人是“万物之灵长”。第二次人的发现,是从十八世纪开始,到了十九世纪叔本华才在哲学层面上得以完成,第二次是发现人的脆弱、荒谬、无知,并不那么好。叔本华认为人类是追求欲望的生物,欲望导致人类的堕落。其实,欲望具有两面性,人类有欲望的权利,欲望可能成为一种动力,但欲望的另一面,也会把人变成贪得无厌的魔鬼,所以人具有无限恶的可能。第三次人的发现,是弗洛伊德“潜意识”的发现。占据人性绝大部分的是人的潜意识世界,人的自我可以分成本我、自我、超我,潜意识的世界基本是在“本我”的范畴。但弗洛伊德的发现是静态的,太科学化了,所以,鲁迅先生将他视作“诗歌之敌”。而高行健的《灵山》则把人性世界动态化,“你、我、他”内在三主体的互动形成了复杂的语际关系即主体际性关系。
中国对人性的认知有两次重要发现值得我们注意:第一次是王阳明的心学,发现了人性的无限广阔性。我写《性格组合论》受到王阳明的影响,用了“内宇宙”这个词,就是受到“吾心即宇宙”的启发。第二次是《西游记》对人性的发现。孙悟空是怎样的存在?非天、非地、非人、非神、非鬼、非妖,但是我要加上些字,孙悟空又是“非天亦天”,“非地亦地”,“非人亦人”,“非神亦神”,“非鬼亦鬼”,“非妖亦妖”。孙悟空是妖身人心,天人地物,其本事又不愧为“齐天大圣”,吴承恩了不起,把人性扩展到这么丰富的境地。
(本文原载于《书屋》2018年第7期)
/提供细密/精致/的阅读体验/
长按识别二维码 购买本期杂志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