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最后的晚餐,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郭树清
原创:刘胜军
来源:亚当斯密经济学
(ID:adamsmitheconomics)
文章已获授权
01
由财政部财科所所长刘尚希挑起的“财政赤字货币化”争论,让现代货币理论(MMT)为 2020 年度财经界的一大超级话题
兹事体大。已有央行原副行长吴晓灵、央行调查统计司原司长盛松成、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马骏、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中国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财政部原部长楼继伟、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前所长贾康等大一批财经界大咖表态批驳。
尤其是,曾经担任三届央行行长的周小川抛出一句极富“历史厚重感”的话:
我们也不可能逆市场化改革来推进有关政策。
02
在 2020 年 6 月 18-19 日举行的第 12 届陆家嘴论坛上,“现代货币理论”虽然未被列入讨论议题,但阻挡不了嘉宾对其加以批驳的步伐。这次隆重出场的是中国银行保险监督委员会主席郭树清。
△笔者在陆家嘴论坛上
笔者在关于现代货币理论的系列文章中指出:
• 目前在一定程度上采用“现代货币理论”的主要是美国,美国这么做,不仅是因为传统货币政策失灵,更是出于对“美国国际货币地位”的滥用。美国“大方”向美国民众派发支票的本质就是:美国花钱,全球埋单
从郭树清的发言来看,他是“有备而来”,主要瞄准的不是现代货币理论本身,而是“美国的MMT实践”。郭树清认为,作为“世界央行”的美联储制定政策时“只考虑美国的短期利益”:
• 大型经济体应当主动考虑自身政策的外溢效应,自觉平衡好内外部影响……在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中,美联储一定程度上扮演了世界央行角色,对全球经济金融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制定政策时过于“内向”,就有可能侵蚀全球金融稳定的基础,也很可能会透支美元和美国信用
笔者认为,个性软弱的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已在事实上屈从于特朗普的淫威,耻辱地让货币政策为 2020 年大选保驾护航。无疑,这是“我死之后管他洪水滔天”的短期思维。
郭树清说:
• 我们都明白,这不是最后的晚餐,因而需要为未来的日子留下余地。各国已经出台的财政金融刺激措施规模和力度之巨大,史无前例。在初期作用甚大,边际效用逐步在递减。目前来看,疫情还可能在一段较长时期内与我们的生活并行共存。我们知道,不少国家和地区还在谋划出台新的刺激措施。建议大家三思而行,应当为今后预留一定的政策空间。中国十分珍惜常规状态的货币财政政策,我们不会搞大水漫灌,更不会搞赤字货币化和负利率。
△达芬奇《最后的晚餐》
美联储的“宽松无底线”看似稳定了金融市场,甚至导致纳斯达克不顾疫情再创新高。但是事情不会这么简单。笔者认为,如果靠放水就能解决所有问题,白痴都可以当央行行长。过度放水往往只是短期掩盖问题,长期导致更大的问题。郭树清指出:
• 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怎么能够让这么多中央银行开动印钞机,去无限量地印发货币呢?早在两千多年前,无论中国还是欧洲,都已经有过政府滥铸金属钱币导致经济社会危机的教训,更不用说纸币出现以后人类曾经遭受过的多次灾难。金融业内人士不能不懂得,开出空头支票也必须付出代价。
• 当实体经济尚未重启,股票市场却依然高歌猛进、不断上涨。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背道而驰,这样的扭曲空前显著。国外有的专家说,“内债不是债,外债才是债,对于美国来说,外债也不是债。”这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似乎都是如此,但是未来真的能够长久持续下去吗?
• 通货膨胀真得能像某种找到特效药的瘟疫一样,在世界经济生活中永远消失了吗?尽管目前通货膨胀总体还不明显,但考虑到国际供应链恢复还需要较长时间,要素成本会进一步上升,加之货币派生机理变化,通货膨胀也有可能卷土重来。此外,还需要考虑的是,大规模刺激政策将来如何退出。进入的时候,四面八方都欢欣鼓舞,退出的时候可能将十分痛苦。2008 年的“量化宽松”刺激政策到现在为止还未完全消化
03
从周小川、吴晓灵到郭树清,金融界人士对现代货币理论的批驳接力,堪称近些年来罕见的“思想大交锋”。他们之所以如此重视,是因为这是一个关乎大是大非的问题,是一个有可能导致“颠覆性错误”的问题,是我们付出了沉重的历史学费才深刻领悟的金融规律,而不是什么否定理论创新的问题
现代货币理论是对人性弱点的大胆诱惑,堪比希腊神话中海妖的魅惑歌声,我们需要奥德修斯般的定力。
△《奥德修斯的自缚》
在现阶段,中国借鉴“现代货币理论”,既无必要性,也无可行性,更没有美国那样的“国际铸币税”可以图谋。
央行行长易纲说得深刻:
千招万招,管不住货币都是无用之招。
一场由现代货币理论引发的聒噪,如今可以休矣。
关注我们
财经会议资讯
ID:fci0630
长按并识别关注


财经会议资讯:在这里,第一时间,发布中国最顶尖的,线下线上财经会议资讯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