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活在当下与活在未来,我想到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是吃西瓜,活在当下的感觉就像是从中间开始吃瓜,每一口都是最甜的;活在未来的感觉像是从瓜皮往中间吃,每一口都是在整个过程中最无味的。

  先甜后淡的人中的一部分当然有可能在吃到后半个瓜时会有一些难过的感觉,哀叹美好的过往一去不回来,但如果从一开始已经开始学会“慢慢品尝当下的美好”,他们会发现即使是不甜的瓜皮其本身也有一种美好的清香,同样是值得珍惜的;
  先淡后甜的人既然已经做出了“我现在承受的一切都是为了享受最后一口甘美”的预期,这种思维定势就很难让人想到“无味的瓜皮也有其价值”,因此他们在吃瓜时便很难不狼吞虎咽,很难真的体验到“甜有甜的味,苦有苦的味”。心理学研究也表明,人在焦虑/缺乏安全感的状态下更容易加快进食速度、选择重口味的食物、更容易长胖(因为吃得太快所以在饱腹感来临之前已经摄入大量食物)、更容易看到事情消极的一面(从而很难认为“当下”是美好的)。而“活在未来”正是许多人焦虑感的源泉——他们认为“幸福在未来”,为自己设定了种种诸如“我需要有钱才能喜欢自己”、“我只有找到另一半才能幸福”、“我只有考研成功才能放松自己”的圈套,一直将目光锁死在虚幻的“未来的美好”,对于当下,便是“怎么凑合怎么来”,但许多机遇恰恰隐藏在看起来并不美好的当下。
  当然,人生不是吃西瓜,其游戏规则要复杂得多,变数也多得多——比如准备好先甜后淡的人可能在中途受不了那种无味感而创造了各种调料,从而让后半段旅程如之前一样美好甚至更精彩;比如原想要先淡后甜的人,也可能在吃到一半时游戏中止了,一生都没有体验过真正的甜,没享受过一刻精彩的人生。
  “活在当下”绝不只是一种物理的存在状态,更是个体心理对于自己当前状态的感知与承认(“我能感受到自己当下的身体与情绪的变化,觉得所有这些都是好的,虽然不完美,但有其价值,是值得被尊重、被喜欢的。”)。
  “活在当下”意味着对当下及过去的全部自己的接受与喜欢。(为了逃避一直未能释怀的某个痛苦而沉浸于某个譬如工作、考研、考公务员的“正业”中的人不能算是“活在当下”,因为他们害怕改变当前的状态而变得“不务正业”,害怕“不务正业”之后众叛亲离的孤独。只有完全宽恕了自己的人,才可能既喜欢自己劳碌的样子,也享受休闲的时光,不害怕回首往事,也不害怕当下碰到“会勾起自己往事的人”,不害怕身边人否定甚至指责的声音,从而安宁地活在每一个当下。)
  “活在当下”绝不意味着“今朝有酒今朝醉”,那代表着一种对当下和未来都毫无希望的虚无状态,而是充分感受到复杂的自己,接受自己想要放纵的欲望、对爱的渴望,接受自己对于未来的担忧、对于财富的向往,倾听自己所有的心声,与自己耐心交流,给自己拥抱,等待自己情绪平稳之后自然地做出让当下的自己最满意的抉择,自然地向前走,在时间中流动,感受。
  (想到某天与一位朋友聊及近况,我当时说的是“觉得现在就是一个没有执念的状态,自然地在时间中流动,感受接触到的一切信息与情感”。说完之后自己也觉得很喜欢,同时更加确信自己当前看似“慵懒”的生存状态确实是非常美好的、是有价值的。)
  那些将“活在未来”当成自己座右铭的人没有意识到的是,他们所谓的“未来的幸福”也是需要自己在未来的某个时刻停下来感受当下才可以把握到的。不管是大量的财富还是美好的爱情都有不完美的一面,如果我们没有提前训练好“喜欢完整的自己”的习惯,到时的我们依然会为别人眼中完美的生活中的细枝末节的瑕疵而痛苦不已。
  从这个角度,训练自己“活在当下”、“喜欢此刻眼前的一切”的习惯,是我们能带给未来的自己最好的礼物。这训练的核心就在于,停下来、慢下来,让自己适当“脱轨”,感受脱轨时自己的恐惧,感受长久以来积累的诸多负罪感、羞耻感,找人将这所有的感受讲出来,慢慢发现过往一切经历的意义所在,彻底相信那些曾让自己羞耻的事情并无可耻之处,即使是那时的自己也是好的,是值得被喜欢的,这才有可能在当下每一个回忆起往事的时候都不至于被那种想要补偿的心理、或是所谓的“执念”所掌控,真正成为一个活得真实、坦坦荡荡的人,成为自己生命的主人。
(图片来自互联网,侵删。
李慧敏,2019年7月15日。

我是人本主义心理咨询师李慧敏,我相信每个人在当下就有理性,不需要被引导,只需要被喜欢。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