蜱虫出没,小心!
前阵子青岛出现20余例蜱虫叮咬,导致多人多器官功能衰竭、4人死亡的新闻引起了大家对蜱虫的关注。
在“风平浪静”了几天后,蜱虫又来作妖了!
8月16日,江苏新闻报道了一则这样的新闻:南京一患者在腹部被蜱虫叮咬后,被确诊患有心肌炎和脑炎。
来自南京市第二医院重症医学科的郑以山副主任医师介绍,往年冬季到夏季结束,因蜱虫叮咬而导致的重症患者接诊数量大约在5-6例,然而今年已接诊的病例数已有20-30例,7月以来,已有3例重症患者正在接受治疗。

蜱虫的体型只有芝麻粒大小,且不痛不痒咬人后不易察觉,很多患者甚至都不知道自己被蜱虫咬过,等到急性发病后做血液检查才被确诊。

如果不够直观,那么看下面一张↓↓
向左滑动查看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
蜱虫最喜欢钻进皮肤里吸血,且吸血量很大。没有吸血的蜱虫干瘪如绿豆般大小,吸饱血后,有饱满如黄豆的,也有如指甲盖大的......
向左滑动查看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
被蜱虫叮咬后,很多人没有感觉,是因为蜱虫将头埋在皮肤里吸血时会释放一种物质,这种物质可以麻醉伤口附近皮肤。所以,不疼不痒≠没被虫咬!!
而导致患者们高烧、甚至发生心肌炎的原因,可能来源于它——新型布尼亚病毒。
郑医生特别提醒,布尼亚病毒感染主要通过蜱虫叮咬,病毒通过皮肤传染到体内,轻症的患者患者表现为发烧、血小板轻度减少,病情较重的患者表现为持续高热一周左右、血小板急剧减少。
而对于部分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或体质较弱的患者,就容易引起暴发性心肌炎、脑炎或肺出血。
布尼亚病毒会人传人吗?
答案是,有可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布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治指南(2010)》(文简称“2010防治指南”),布尼亚病毒感染急性期患者血液可能有传染性[1]
早在2012年,我国山东地区就报道了1例因感染新型布尼亚病毒后死亡患者传染至5人的病例报告,感染的5人包括1名ICU医生、1名会诊医生、患者的2个儿子,以及1位殡仪馆仪表人员[2]
听起来是不是很恐怖?
我们该怎么预防布尼亚病毒感染、真的被蜱虫咬了又该怎么处理呢?
小心蜱虫,别乱拔!
上文提到,根据目前多了解到的信息,布尼亚病毒主要通过蜱虫传播,蜱虫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一般在6月到10月活跃,好发于丘陵地带,多生活在森林、灌木丛、开阔的牧场、草原、山地等环境中。
根据江苏省疾控中心的监测结果:南京溧水、淮安盱眙、无锡宜兴、南京江宁和盐城东台的蜱虫密度相对较高,感染风险相对较大。
在野外工作、旅游时,要做好防护,穿长袖长裤、喷洒驱蚊液等,同时注意检查身上有无不明原因伤口。被蜱虫叮咬后,尽量在24小时内就医取出。
针对布尼亚病毒,一旦出现被蜱虫叮咬后发热等症状,应及早到正规医院就医。未确认病因前应避免与他人亲密接触,以免病毒传染。
被咬了之后,错误和正确的方式都有哪些?
错 误 方 式
1.硬拔!硬拔可能会将口器留在体内,口器属于异物,含有大量的细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极容易造成感染。
2.用火烫!1985年,Pediatrics[3]就有一篇关于去除蜱虫的文章,里面明确的提到,使用火柴点绕后,等变红吹灭,直接烫蜱虫背部都不能将蜱虫去除。不管是叮咬3-4天的,还是叮咬12-15小时的,都不能去除,最后还得通过镊子夹除。
3、用酒精或各种油类闷死蜱虫。能闷死,但是需要时间很久。时间越久,感染风险越大,不如早点去医院取出。
正  确 方 式
及时前往医院,在专业人员帮助下取出!
医务人员在遇到被蜱虫叮咬的患者时,注意以下几点:
1、在取出蜱虫时用镊子夹住蜱虫的头,垂直向上拔出,注意不要把口器残留在皮肤内。
图片来源:CDC

2、去除蜱虫后,用酒精或者肥皂水彻底清洁叮咬区域和手。
除了人类个体要注意防护外,家中的宠物也要注意了。
所以,夏天在自家的孩子和狗子出门溜达时,尽量避免到阴暗潮湿、植被茂密的地方,回家后要及时检查孩子和宠物身上有无蜱虫,及时处理!
资料来源: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治指南(2010版)[J].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2011,04(4):193-194.
2.[2]Gai, Z., Liang, M., Zhang, Y., Zhang, S., Jin, C., Wang, S.-W., … Li, D. (2011). Person-to-Person Transmission of 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Bunyavirus Through Blood Contact.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54(2), 249–252.

3.Needham.Evaluation of Five Popular Methods for Tick Removal Glen R. Pediatrics.1985.
首发:医学界心血管频道
来源:综合整理自新浪微博《江苏新闻》、医学界呼吸频道、儿科医生孔令凯
整理:辣酱
校对:臧恒佳

责编:潘颖
‍‍‍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