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成功后嫌弃父母”是中国文化里一个常见的意象。从“父母在,不远游”的古训(“游必有方”是特殊情况,一般情况还是落在“不远游”),到今天众多充斥着荧屏的婆媳剧、家庭剧,都体现出了人们对分离的恐惧和对那种亲子双方心理都不成长、互相干涉式家庭生活的迷恋。

  在中国影视作品中,我们很容易看到“儿不嫌母丑”的价值观。例如《恰同学少年》中毛在湖南一师的同学刘俊卿,电视剧为了突出他是反面人物,描写了父亲对他含辛茹苦的养育,而他则因为恐惧被同学耻笑贫穷,在开学时把给自己挑担子的父亲说成是雇来的挑夫。以此来印证“不认父母”必然意味着将来要干更大的坏事。
  1975年四人帮拍摄的电影《决裂》也有类似的情节,一位农村大学生的母亲到城里来探望儿子,硬要儿子穿上自己做的布鞋,儿子怕别人笑话他土气拒绝了,母亲很伤心。电影想要用儿子开始看重自身形象,做出独立选择作为大学已经走上修正主义道路的标志,而永远依偎在母亲身边,做母亲的好儿子才是正确的选择。
  在当今中国的婆媳剧中(也是现实的中国),婆婆常对儿子儿媳的生活习惯、审美趣味横加干涉,儿子在居中调停时常用的和稀泥策略便是:她虽然无知、土气,可她毕竟是老人,儿子不应该嫌弃母亲。
  在电视剧《亮剑》中,李云龙把田雨喜欢的钢琴扔掉,把油画换成了领袖像,原因是“这些东西哪里是劳动人民喜欢的”,“泥腿子有泥腿子的好”,其背后的逻辑依然是:虽然这些东西没有油画高雅,但自己作为一个“劳动人民”和“领袖”的好儿子,绝不应该背叛自己的母亲去喜欢高雅艺术,而应当永远与土融合,一旦不这样做就是忘本了!
  中国的家庭叙事里,分离和差异从来都不是一个必要的环节,反而是令人厌恶和恐惧的。因此,那些诱惑儿子想要分离的力量则常常被看做可怕的(比如漂亮时尚的异性,富足的生活等等),败坏人心的,因为它们都可能让儿子嫌弃原来的生活,而只有互相依赖,没有界限,没有差异的人际关系才能教养出好人
  互相干涉同样也是传统中国政治哲学对“人”的设计思路,历朝历代都不乏有文人墨客想象出一个“有钱同使、有衣同穿”,人与人在思想上毫无差异的桃花源,而儒家士人所醉心恢复的也同样是一个没有差异的大同社会,这和马克思的理想社会(即自由人的联合体)有根本区别。因为在许多人看来,差异必然意味着混乱,而混乱必然意味着邪恶、压迫和不平等,于是为了遏制邪恶滋生,压制差异反倒成了一种正义之举,才会产生“平等就是没有差别”这样的观念。我们在今天也经常看到某些不成长的男性在被女方拒绝求爱后说:你就是看不起我土,瞧不起穷人,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然而,这种说法是不理解现代人格观念的表现。
  现代人格观念建立在人与人之间是异己的,有权界的基础上,在权界发生冲突时可以通过谈判、妥协、对抗来解决,但前提是要明白每个人的成长首先是每个人自己的事情。诚然,人格平等绝不是说现实中人与人财富、智力、能力上也是平等的,但也正因为人格是抽象的超验的,务虚的,它才不因为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存在的差异而失败、失效,才能给每个人提供超然于等级、智力、财富之上的属于人的尊严和不断超越现状的勇气。儿子拒绝母亲的布鞋,女孩拒绝求爱的小伙,不是因为前者尊,后者卑,前者瞧不起后者,恰恰是尊重后者人格的表现,因为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本身就不应该指望另一个个体在情感上无条件的依附自己(这意味着助长了对方的不成长),对方的拒绝正是在提醒自己界限何在,也给自己提供了一个认识现实的机会,那就是:人与人之间本身就是异己的,因此应当先拉开一条无限的距离,不论你如何自欺地说对方就是自己身上的一块肉,如何用暴力、威胁、道德绑架,也无法真的让他的思想和你同一。
  其实,“儿不嫌母丑”的价值观也同样害了许多母亲,因为它默认了母亲就应该是没有魅力的,为生活操劳的,它甚至隐含着这样一个论点,那就是只有母亲越没有魅力,才越能考验出儿子的孝心。于是在现实中,我们很难想象出一个典型的中国父母可以公开宣称自己对美和自由的追求,自己有独立于孩子之外的兴趣和爱好是什么样子。可为什么父母一定要围着孩子转?一定要为孩子的事业、婚姻操劳?中国式亲子关系真的只有互相干涉或反目成仇两种宿命么?这是值得每一个中国人思考的问题。

欢迎关注公众号:死理性派。

“死理性派”是一种信仰,致力于从荒诞中寻找理性,从虚无中看到实在,从枷锁中发现自由。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