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不能发电”是许多人拿来嘲讽“爱比钱重要”的梗。
  但如果没有爱,我们不可能有电。
  有电的前提是现代科学。现代科学是“爱智慧”的结果。因为有那么一群人热爱真理、不断对世界本源、所见的一切现象进行刨根问底,才有了现代科学及一切附属产品。
  “爱智慧”的前提又是,作为拥有自我意识的人类,在感受到世界的奇妙时会产生一种包含了惊异、恐慌、敬畏、喜悦等丰富情绪的美感爱的感觉
  同时也是人与人之间互相承认、互敬互爱的结果:正因为一些人秉持“我觉得你(科学家)天天捣鼓那些奇怪的东西像个疯子,但我尊重你选择自己活法的自由,并愿意用一种友爱的方式对待你”的想法,那些历史中的天才们才有了发展自己天赋的可能,世界才拥有了许多伟大的发明创造;与之相对,这世界上许多地方的人对于“异类”很不宽容,这些小众人群自保尚且非常困难,每天光顾着小心翼翼地藏起自己与他人的不同,玩“创新”无异于自寻死路。
  “爱”是一切的前提。
  对于孩子来说,没有什么比“我爸妈很相爱(所以当然很爱他们爱的结晶)”更能给他们安全感。
  幼儿/猫咪在探索世界时会经常回头看妈妈(第一抚养者),如果妈妈表现出不安,他们会回头先安抚妈妈;如果感觉妈妈可能会离开自己,他们会回去粘住妈妈;但如果能确认妈妈一直在关注自己,他们会有勇气走得更远、做更多冒险的行为,进而创造奇迹。
  许多有孩子或者宠物的人在想到suicide的时候没有执行的原因是“我爱我的孩子/宠物,他们给了我继续活下去的希望/我不想失去他们的爱也不想让他们失去我的爱。”
  许多看起来像是“恨”的事情依然与爱有关,比如扬言“今天你瞧我不起,明天我要让你高攀不起”的人,表面上是为了“复仇”,内心依然是想要获得那个重要他者的承认与爱。
  “自爱”又是一切爱的前提。人总是会从他人身上看到自己。人也只能通过“以己度人”的方式来理解他人。因为人是有限的。一个总是“舍己为人”、“不考虑自己的感受只管他人”的人也很理解他人的感受,很难理解他人到底想要什么样的爱。
  “爱是舍己”在逻辑上也是缺乏普适性的:如果一位妻子说“我的一切都是为了舍己为他,他的幸福就是我的一切”,按这位妻子的逻辑,丈夫应该做的事情应该是“努力让自己幸福以实现妻子的愿望”,但再“爱是舍己”的逻辑,丈夫似乎又应该牺牲自己以成全妻子,在这种“人人都需要舍己”的道德环境下,“舍己”就失去了“利他”这个目的(任何人只要幸福地接纳他人的献身就是不道德),也就自我取消了。
  比如在那个广为流传的故事中,丈夫卖掉自己的怀表只为了给拥有秀发的妻子买一只梳子,妻子卖掉自己的秀发只为了给丈夫买一根表链,在这“人人都想默默献身”的氛围下,每个人都成了牺牲品,集体资源也被白白浪费换成了“本来可以是财富现在却成了垃圾”的东西。他们本来只想要幸福,想要“让ta知道我有多爱ta”,这本来靠沟通就好,通过沟通,或许他们有可能会发现梳子与表链都并不是对方想要的,也有可能发现其他实现目的的途径,比如两人一起买木材雕刻一只梳子,编织一根材料特别的表链,甚至在做这手工的过程中,他们或许会发现许多比之前更好的创收的方法。
  人在自己情绪状态不好的时候很难关心他人的感受,更难实现“爱别人”,所以即使是为了让我们所爱的对象感受更好,我们也需要关注自己的感受、让自己的内心宁静而温暖。
  人在痛苦时需要倾诉,只有幸福的人才有耐心听别人以类似祥林嫂那样的方式倾诉,并从这倾诉中看到“我”、看到“她”与“我”共同的善与美来。
  我曾在一个圣诞节夜晚与一个睡在天桥下的年轻流浪汉聊天,他身形矮小骨瘦如柴没有学历所以找工作非常困难,勉强用乞讨、捡垃圾及短工的方式挣得了一些钱财,他告诉我他在老家有个7岁的小姑娘,已经上学了,很用功很懂事,他这年攒了6000块钱,过年要回去给女儿买新衣服。天气很冷,我对他讲国家图书馆是对所有人开放的,只要有身份证就能进去,里面暖气很好。他眼睛亮了一下又暗了下去。我觉得他可能因为自卑不敢自己进国图,但未来有可能在穿上体面衣服之后带着女儿体面地进图书馆。
  我曾在一个大年初一与一位患Alzheimer症的老太太聊天,她已经不记得许多东西,但她对我说,年轻时因为总怀不上孩子,她抱养了一个女儿,女儿长大后她忐忑地告知了“不是亲生”的真相,对女儿说想回那个家也可以,结果女儿说“我只知道你陪我度过所有的快乐与不快乐,我只认你一个妈。”老太太在叙述的时候脸上闪着柔和的光芒。
  我曾与一位正在办离婚的女士聊天,她说“我也曾想过,如果不带孩子重新开始一段生活,其实还是可以暂时掩饰‘离异有子’的真相,更快地找到另一份爱情的,但孩子那天对我说‘妈妈我爱你,我不要跟奶奶过’,我的心都化了,我会拼尽全力将孩子争取过来。”
  我知道我爸爸比妈妈更爱我一点,不是因为他“付出”更多,而是因为他更能接受自己的情感,接受自己的有限性,接受自己“不够爱妻子、许多事情只是取舍的结果”的事实,所以他才会在面对我与家人的不同时内心更加理解,也表现出更多包容,还在近60岁的年纪学会了对我说“慧敏我爱你”。(写完这句后我给爸爸发了条信息:“我也爱你。只是之前每次都不开心,所以暂时还不想回去,以后或许会去看你。”)
  ……
  当我回想这些细节,我感受到的是,每次当我感觉被别人多倾听一点点、多接纳一点点,我就会对世界更温柔一点点,会多有兴趣听别人讲他们的故事。是他人对我的“爱”让我成为一个内心温暖的人,又引领着我自然地发现世界更多的美好。
  所有这些爱都是以“自爱”为前提的。
  从认识的角度,“客观世界”是否存在永远是可疑的,因为我们没有办法证明自己不是缸中脑,或是某人电脑中的一堆数据,或单纯只是一团能量或什么不可知态。我们拥有的只是自己的感觉、思维、自我意识之类精神性的存在,我们感受到声音,颜色,线条,喜悦,痛苦,辛酸,对这些进行思维,最后发现自己是独立的精神。而“他人”、“外物”、“客观世界”等都通过概念的方式成为“我的世界”的一个部分,或者说,从来都没有“别人”,只有“我”,一切“人际关系”最终都是“我”与“我”的关系。我爱我的猫或爱我的孩子或是伴侣,最终都是在爱自己。(这从根本上解决了“对他人之爱与对自己之爱的冲突”问题。)
  从实践的角度,因为我爱我自己,我希望自己拥有美好的生命体验,希望快乐的活着,希望从世界获得爱,所以我爱我的伴侣或孩子为的是体验生命自然流动的美好和我们爱的回流互动的美好,爱我的名叫皮皮虾的猫是因为在与他逐日增进理解的过程中体验到了认知的愉悦、情感的享受以及拥抱的温暖——与皮皮虾相处得越多,越是感觉他除了智力水平略低之外与我没有本质的不同,我们都是自我实现着的精神。
  当人们谈到“动物性”的时候,一般说的都是“饱腹、温暖、逃避天敌”,但我发现皮皮虾在觉得自己不够被爱的时候会拒绝进食,每天还要花很长时间踩奶或单纯求摸摸,在进入陌生环境的时候他会因为恐惧而全身发抖,但即使这样他还是不会停止探索世界,知道回到妈妈的怀抱会很舒服还是强忍着不适、迈着颤抖的四腿向远方进发,这些本质上都体现了他的精神需求而非物质需求。(所以我经常会想,如果我的皮皮虾因为什么神奇的原因拥有了千年的寿命,或许真的会成为一只很有智慧的妖精。
  我在万事万物中都感受到生命的张力,这让我在情绪情感上也愈加深刻的感受到爱的存在。但这“生命的张力”是我的认识的结果,本质上仍是“自爱”的外在投射。
  当我们将“爱己”当作终极意义,那么,不管一位parent选择流产还是将孩子送人还是全职陪子女还是出去打三份工,ta都是同样值得尊重的,因为人不需要为任何他者“舍己”,不管ta选择怎样的行为,都是自我实现着的。
  而我们对孩子们表现出的每一点耐心与信心、胸腔中涌动的每一丝爱的情感,都会最终转化为孩子的自信与创造力,最终转变为现实的有创造力的产品——关于“电”的理论、发电机、及其他。
李慧敏,2019年11月6日。

我是人本主义心理咨询师李慧敏,我相信每个人在当下就有理性,不需要被引导,只需要被喜欢。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