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电影《波斯语课》
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文/远岫
调查显示,2021年春节档观众满意度得分85.2分,成为2015年开始调查以来观众最满意的春节档。 然而,今年春节却是我看电影最少的春节,也许是听烦了王宝强捏着嗓子的声嘶力竭;也许仅仅只是年纪大了,受不了嘈杂。
网友力荐德语电影《波斯语课》,一个人静悄悄看完已是深夜,竟辗转反侧难以入眠,有句话一直在耳边回响: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1
电影讲述二战时期,德军大肆抓捕并处决犹太人,在被拉往刑场的车上,男主用面包换来同类一本波斯语书。机枪扫射之时,男主急中生智,举着书大喊自己是波斯人,不是犹太人。士兵当然不信,但恰巧集中营的一个军官想学习波斯语,一直在物色人选。为了得到军官十盒肉罐头的奖励,士兵把男主带回去送给了军官。
为了保命,男主只好现编现造词汇糊弄军官,并告诉军官自己只会听说波斯语,不会读写,军官居然就真相信了,命令男主每天白天到厨房干活,晚上教他波斯口语。
从此,男主在集中营过上了极度紧张兼绝望的日子,每天不但要现编一些根本不存在的单词,还要把自己编造的单词记牢,因为军官学习很认真,每天都会背熟男主教他的单词,男主一旦弄混便性命难保。
幸好男主写得一手好字,军官命令他抄写犹太人名单。从此,男主用犹太人的名字作单词,开始了这场长达两年的、独一无二的“波斯语”授课。
整部电影的色彩、场景沉重压抑,男主时刻命悬一线,我则时刻提心吊胆。随着男主渐入佳境,我刚稍稍放松,这时,集中营来了一位真正的波斯人,士兵要将两人带一起对质,男主又面临绝境。
在此性命攸关之时,真波斯人死了。这个情节应了我们中国的一句古话:行善积德有福报。男主利用自己与军官的关系,给牢房里一个犹太人生病的哑巴弟弟弄了肉罐头,救了哑巴弟弟一命,哥哥自是感激万分,等士兵拖着男主来和真波斯人对质时,犹太人已经杀死了真波斯人,以报救弟之恩——哥哥自然也被暴怒的士兵杀掉。这两个人的死,在男主心中掀起狂风暴雨,自此,他不再畏惧死亡,后来甚至自愿替哑巴弟弟去死。
观影过程很自然地会想起《辛德勒的名单》,因为同是二战题材,同是纳粹屠杀犹太人,同是改编自真人真事。时代背景下,这些普通人的真实经历,将战争和人性之间的矛盾冲突融为一体,有时候你甚至会恍惚,分不清对错。
《辛德勒的名单》剧照  来自网络
《辛德勒的名单》中,主角辛德勒,也是纳粹党员,好女色,好享受,私德有亏。他从最初的使用便宜劳工牟取暴利,到后来的良知呈现、散尽家财拯救犹太人的生命,在这个过程中,整个人得到了一种升华,最终成就了一种大义。
《波斯语课》中的纳粹军官,其实只是一个厨师,他的人生追求就是制作美食。仅仅是因为在街上看见纳粹党员们的服装很帅气,稀里糊涂就加入了纳粹,他根本不懂得入党意味着什么。他只是负责后勤,对战争和抓捕屠杀犹太人也没有兴趣。他最大的心愿就是战争快点结束,到德黑兰找到自己的兄弟,开一家餐厅,做一个好厨师。在这个过程中,他做的任何事都是没有意识的,他最终救出男主,也无关良知,只是因为男主教他波斯语,他答应过要保他周全。
男主替哑巴去死的路上,被军官从将死的犹太人群里追了回来,这时候他们有一场精彩的对话。
军官:“为了这个哑巴,你愿意跟这些无名之辈一起去死吗?”
男主:“因为你不知道他们的名字,所以他们才成了无名之辈,但他们并不比你差,最起码他们不是杀人犯!”
军官:“我不是杀人犯!”
男主:“但你负责让杀人犯吃好喝好!”
军官不再说话。联想到军官熟背牢记的2840个犹太人名单,这真是个绝妙的讽刺。军官虽然无语,但他内心认为自己是无辜的——我本是一个善良平凡的普通人,战争让我成为今天的样子,这个责任,难道要我来承担?
军官逃离集中营时不忘承诺,带走了男主。这一幕被正在执行就地枪决命令的士兵拜耳看到,拜耳找到指挥官举报:报告首长,上尉带走了囚犯!这时候的首长自顾不暇,忙着烧毁犯罪证据,哪有空搭理他,训斥一句“竟敢擅离职守”就把他关到了门外。拜耳颓然坐到院子里,身旁是急匆匆奔跑的纳粹官兵、耳边是牢房里不绝于耳的杀人枪声——镜头推近,呈现出的,是一张无辜的脸,和一脸的茫然。这是一架不会思考、只会服从和执行的战争机器,失去了指令,便无所适从。
《波斯语课》剧照  来自网络
这让我想起那个著名的“柏林墙射杀案”,以及由此闻名于世的一句话“枪口抬高一厘米”。
1989年,20岁的东德青年与同伴试图翻过柏林墙逃往西德,被守卫士兵射杀,成为东西德分裂对峙时期偷越柏林墙的最后一位遇难者。
柏林墙倒塌德国统一后,这个士兵成为被告,受审并被判刑。广为流传的,是法官怒斥被告的一番话:“作为士兵,不执行命令是有罪的,但开枪打不准是无罪的。你有权把枪口太高一厘米,这是你应该承担的良心义务。”当然后来证实这话并非出自法官之口,而是民众根据自己的心愿演绎出来的。它代表了民众的期待——当良知和法律冲突之时,良知才应该是最高的行为准则。法律本由人制定,人类社会正是通过对各项行为准则的不断修正和完善,才得以不断地更好地发展。
电影的结尾也并没有放过这位军官,他在德黑兰机场,面对真正的波斯军官,操着一口谁也听不懂的“波斯语”歇斯底里,被当场逮捕。此时,男主正在盟军军营里,悲痛欲绝地背诵2840个犹太人的名单。
2
德国有个不起眼的小城叫索林根,人口稀少,面积狭小,却以制作刀剑著称于世。因为这里有一种特殊的矿石,经过提炼可以直接锻造出优良的刀具,连名扬天下的瑞士军刀,也要从这里购买原材料。
希特勒手下名将,被称作“索林根军刺”、“杀人恶魔”的阿道夫·艾希曼便出生于此。
艾希曼出生于1906年,同年,汉娜·阿伦特出生在德国汉诺威一个犹太人家庭。成年后,艾希曼响应号召加入了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简称纳粹,并一生致力于灭绝犹太人,成为纳粹魔头;阿伦特则一路读书读到哲学博士,并于战乱时期走出书斋,主动帮助犹太人、共产党人和社会民主党人逃亡,后花费十年时间写出巨著《极权主义的起源》,成为著名的哲学家、政治理论家。
1934年,负责管理达豪集中营的艾希曼,因为冷酷和残忍受到了上级的赏识。仅用三年时间,他便从一个微不足道的士兵,成为了纳粹犹太处处长。
1937年,艾希曼受纳粹派遣,专程前往海法与开罗,研究把德国犹太人迁徙到巴勒斯坦的可能性。回到德国后,他向纳粹最高当局提出:这样的移民花费太大。当局采纳了他的意见,决定为了省钱就地屠杀犹太人。
1941年,希特勒下达了“最后的解决办法”命令:将犹太人彻底灭绝。艾希曼立刻投入到紧张的杀人工作中,他数次亲自指挥押解成批的犹太人到城外开枪处决,但仍然觉得效率不够高。
1941年秋,艾希曼兴建了煤气室,每天都可以不费一枪一弹而毒死1.5万人。
后来,艾希曼还担任了臭名昭著的奥斯维辛集中营主要负责人——仅这个集中营就处死了20万犹太人。
德国战败,纳粹投降,艾希曼居然成功逃脱。一直到1960年,隐居在阿根廷的艾希曼,由于儿子追求附近的漂亮犹太女孩,女孩的父亲便是集中营的幸存者,对艾希曼儿子不经意的谈话产生怀疑,检举揭发查证......由此,艾希曼在阿根廷被捕。
以色列决定对其进行公审。1961年,阿伦特飞到耶路撒冷,参与了艾希曼的庭审。
庭审现场,阿伦特感到非常震惊。她看到的不是想象中的恶魔,而是一个从外形到言语,都再正常不过的普通人。在这里,纳粹魔头艾希曼面对法官和证人侃侃而谈,理性而内敛,他把一切都归咎于执行上级的命令,而且无懈可击。他甚至一脸无辜地说:“没有丁点的个人意图,只是在遵守命令,而遵守命令是品德所在。每个官员都曾在就职时宣誓,谁要是违背了誓言,谁就是卑鄙小人。正如我站在法庭上,宣誓来讲述实情一样。在任何时候,誓言就是誓言。”
为了弄清楚这个犯下滔天罪行的人到底是不是正常人,法庭请来好几位著名的精神科医生进行诊断,结论:艾希曼是个正常人。法庭最后认为:艾希曼所犯的罪行与信仰没有任何关系,这个人其实根本没有信仰。他对纳粹党毫无兴趣,既不知道纳粹的党纲,也没有读过《我的奋斗》。
坐在旁听席上的阿伦特无法理解,究竟是什么力量,让一个人在看起来一切都正常的时候,却已经失去了支撑其成为一个“人”的理由?
阿伦特  图片来自网络
平庸之恶——她觉得只有这个提法能差强人意。平庸之恶,是指一个人在极权体制中不具备或者自我放弃了思考、判断的权利,成为一个不自知的犯罪者。后来,阿伦特把艾希曼的庭审故事写成了一本著名的书,叫《耶路撒冷的艾希曼》,“平庸之恶”则做了副标题。
在我看来,莫言小说《蛙》中的“姑姑”,也算作是“平庸之恶”的代表性人物了。小说中,“姑姑”也认为自己只是执行任务,想不通错在哪里;结尾处,年老的“姑姑”也在日复一日的良心折磨中学会了忏悔,但回溯她前半生那些触目惊心的冷血追杀,我想读者感受到的只能是“报应”二字,而绝非原谅。
有这么一句话: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觉得自己有错。你看,《波斯语课》里的军官,还用男主教给他的“波斯语”写了一首小诗,抒发对和平的渴望:瞧,我也不想发生战争,但我无法阻止雪崩,我只是随波逐流。可他恰恰忘记了,那些机枪扫射后倒地的人堆里,有兄弟,有父亲,有丈夫,有妻子儿女,他们也哭过、笑过、爱过、恨过,他们都有活着的权利。
我们一直太关注时代和社会这样宏大的命题,而忽略了这个时代和社会,是由一个个有血有肉的小人物所组成,没有个体,哪来的整体?个体的悲欢,才是最重要的——就好像2840个犹太人的名字值得铭记。
昭昭前事,惕惕后人——铭记,是为了更好地前行。
~the end~
“二湘空间”视频号开播了
作者简介:
远岫,70后,喜欢有故事的人生,愿以草木之心,常怀悲悯。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平台无关。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