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孝胥生于咸丰十年 ( 1860年),少年时即有诗文之才,1822年中举,获闽省乡试解元。光绪九年 ( 1883年) ,赴京会试, 1885年,开始任李鸿章幕僚,至光绪十五年 ( 1889年) 考取内阁中书,始步入仕宦。同年,以中书改官同知,分发江南,次年又北上,在京充镶红旗官学堂教习①。光绪二十年 ( 1894年) ,郑孝胥被张之洞邀延入幕,“孝胥之佐之洞也,百政无不预,军事亦参赞机密”。后又入刘坤一幕、盛宣怀幕。光绪二十四年 ( 1898年) ,他还曾以张之洞保举,受光绪皇帝召见,著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上行走,后告假归乡。
目前,对郑孝胥的关注尚且不多。徐临江所写《郑孝胥前半生评传》只涉及1912年以前的生平。李平写过诸多郑孝胥的论文,并于2019年出版《1931年前郑孝胥》。傅道彬与王秀臣发表的关于郑孝胥满清遗老的文章,也有一定的关注度。桑兵教授所著的《走进共和:日记所见政权更替时期亲历者的心路历程(1911-1912)》,花了不小的篇幅来引述和分析郑孝胥的日记。
我们熟悉的交通银行四字作者即为郑孝胥
我之所以对郑孝胥报以关注并选取他作为满清汉奸考的首篇文章,是因为他的思想在保满人士中有一定的代表性,他的这些思想直接表现在他们的言行、著作、日记、诗词之中,便于我们知其本意。
宣统三年(1911),满清为向四国银行团借款,在盛宣怀策动下,将已归商办的川汉、粤汉铁路收归国有。四川铁路的股东,遍布社会各阶层,不仅来自士绅、商贾、地主,还有相当大的部分来自农民。很多农民的积蓄全换作铁路股本,满清夺铁路,并强取川路公司款项,一旦成功,将使无数农民破产。故夺路消息一出,民怨沸腾,广东、四川、湖南、湖北等多省人民起义,集会规模空前,多处达万人以上。
郑孝胥与载泽、盛宣怀等人商议对付四川抗路的办法,他认为:“蜀事似宜严拿罢市罢课之主动者,俟平静后,从宽办结”②。也就是说,郑孝胥的计策是,如果想要处理保路运动,就应该从严抓捕试图引导罢工的领袖人物,到了事态平静以后,再从宽处理他们。
满清调兵镇压保路运动,导致湖北防备空虚,湖北革命党人成功起义。面对湖北兵变的消息,郑孝胥大惊失色,他献策望满清保全铁路,掉军舰攻打武昌,招安革命党人,希望能尽快消灭起义,可是事态不如他意,革命之火反而越烧越烈。
到十月,满清的失败已经成为必然,郑孝胥感慨万千,十月二十六日,郑孝胥在日记中写下:“冥想万端,有极乐者,有至苦者,行将揭幕以验之矣。政府之失,在于纪纲不振,苟安偷活;若毒痡天下,暴虐苛政,则未之闻也。故今日犹是改革行政之时代,未遽为覆灭宗祀之时代。彼倡乱者,反流毒全国以利他族,非仁义之事也。此时以袁世凯督湖广,兵饷皆恣与之,袁果有才,破革党,定乱事,入为总理,则可立开国会,定皇室限制,内阁责任,立宪之制度成矣。使革党得志,推倒满洲,亦未必能强中国;何则?扰乱易而整理难,且政党未成,民心无主故也。然则渔人之利其在日本乎,特恐国力不足以举此九鼎耳。必将瓜剖豆分以隶于各国,彼将以华人攻华人,而举国糜烂,我则为清国遗老以没世矣。”③。
按照他所说,之所以保全大清,至少有四点理由:第一,满清的过失只在于超纲不振,没有对全国人民实施暴政;第二,满清依然可以改良,比如让袁世凯任总理,可以实现立宪开国会的目标;第三,满人与汉人都为华人,不应该改相互攻击;第四,推翻满洲对汉人的殖民,会导致列强瓜分中国。
郑孝胥的这四种观点在保满人士里都非常流行,我将依次反驳这四种观点。
第一点:满族殖民,压迫深重
清末人人皆知,满洲的统治是靠对汉人的武力镇压得来和维持的。
晚清汉民族主义的学者所做的最重要工作之一,就是寻回国粹。在今天,国粹被用来指代传统文化,甚至连《弟子规》这种宣扬奴化的读物也可以被称作国粹。可是在章太炎看来,国粹就是汉族的历史记忆。
柳亚子曾说,他自己“积极收集南明故事,以增强自己的反清意识”。晚清的汉民族主义者还创立《国粹学报》,大力收集明末清初的文献,比如钱谦益、黄宗羲、王夫之等人的作品。由于满清两百多年的殖民统治下的文字狱,这些资料十分不易寻得,搜集资料往往要耗费重金和多年时间,“其艰苦情形可以用邓实(1877—1951)搜集钱谦益的《钱牧斋初学集笺注》及《有学集笺注》为例。邓氏自谓余托书贾物色将近十年,乃今获之。又说钱氏所选《列朝诗集》及文集、尺牍,至今未得,心常怦怦,世有藏者,如能割爱,余固不惜兼金以相酬耳。《国粹学报》中并辟“撰录”一门,专门“征采海内名儒伟著,皆得之家藏手钞未曾刊行者”,他们大量刊印这些秘籍及明末遗民以至乾嘉道咸遗文四五百篇”④。
这些资料让人们知道满清之恶行。比如《扬州十日记》中就有记载:“二妾皆散发露肉,足深入泥中没径。一妾犹抱一女,卒鞭而掷之泥中,旋即驱走。一卒提刀前导,一卒横塑后还。一卒居中或左或右。以防逸逸。数十人如驱牛羊。稍不前即加捶挞或即杀之。诸妇女长素萦头,累累如贯珠,一步一跌,遍身泥土。满地皆婴儿,或衬马蹄,或籍人足。肝脑涂地,泣声盈野。行过一沟一池,堆尸贮积,手足相枕,血入水碧赭,化为五色塘。”⑤
汉人依靠这些资料,寻回了自己的历史记忆,知道了自己的民族,从此自强。
满人是靠屠杀来取得对汉人的统治权的,汉人知此,怎能不反抗。汉人朱峙三在日记中写道:“不过清朝深仁厚泽,汝与贤智已入学,不能效若辈大逆不道云。予笑谓,吾师未看过《扬州十日》、《嘉定屠城记》,乃如此说法。满汉界线严,朝廷二百余年视汉人为奴隶,此与元朝何异耶?程师不欢而去”⑥。吴宓也在日记中记载了当时汉人的情况,他记载,有八十老汉在清华园对公众演讲讲满人之恶行,还有十三岁之幼童欲往武汉参军杀满,以报父祖之仇,孩童说“余此行将欲尽驱胡虏,复我父祖之仇,顾可谓我幼而遂尼我行耶?”⑦。满人为异族,入关杀汉,幼儿都想报仇杀敌。郑孝胥自称满清“若毒痡天下,暴虐苛政,则未之闻也”简直是胡说八道,颠倒黑白。
第二点:不除满族,改良无望
满族为了维持自己的殖民统治,不会真正进行彻底的改良。无它,一旦社会自由,则汉人一定会反抗殖民,满人定然没有好下场。历史上,多少改良都被满人自己所挫败。1898年,满人停止戊戌变法。把北洋六镇中的四镇交给满人贵族控制,把撤掉了张之洞汉人总督。张之洞等汉奸,杀汉人如此之多,以得满人之高位,尤其不能让满人放心。
1911年,载沣宣布清廷中央成立第一届责任内阁,内阁阁员共13人,其中满族贵族9人(皇族又占5人)。《钦定宪法大纲》规定大清皇帝统治万世一系,至高无上,不可侵犯的,立法、司法、行政大权在满人君主手中,海陆军‘’、外交也都归满人君主。满人立宪是假,集权是真。
皇族内阁具体人员名单和职务:
内阁总理大臣:庆亲王奕劻(满·宗室)
内阁协理大臣:那桐(满)
内阁协理大臣:徐世昌(汉)
外务大臣:梁敦彦(汉)
民政大臣:肃亲王善耆(满·宗室)
民政大臣:桂春(满)
民政大臣:赵秉钧(汉)
度支大臣:镇国公载泽(满·宗室)
学务大臣:唐景崇(汉)
陆军大臣:荫昌(满)
海军大臣:贝勒载洵(满·宗室)
司法大臣:绍昌(满·觉罗)
农工商大臣:贝子加贝勒衔溥伦(满·宗室)
邮传大臣:盛宣怀(汉)
邮传大臣:唐绍仪(汉)
理藩大臣:宗室寿耆(满·宗室)
满族自己知道,为了维护对汉人的殖民,万万不可放权,希望满人自己结束对汉人的殖民统治,是没有出路的。
至于郑孝胥将希望寄托于袁世凯身上,历史更是证明了他的荒谬。袁世凯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自己当上了皇帝。他一手缔造的北洋政府,更是不符合汉人的利益。清朝的王室一概不动,袁世凯对满清贵族还屡有加封,1912年,袁世凯晋封哈萨克的第四代库库岱公为郡王,统领七河地区的哈萨克人。很多八旗部门不仅没有铲除,在经北洋改造后反而发挥了更大的作用。
第三点:满汉隔离,满人非华
满人殖民汉人之后,推行满人与汉人的隔离,始终用满人的共同体来压榨汉人的共同体,他们从未把自己当做汉族的同胞,他们也不是中国人。
满人汉人之界,可见于满人自己的叙述之中。出身满族的清宫女作家德龄在其《清宫两年记》一书中提到:“她父亲告诉她,他们不是中国人,但却是中国的主人”⑧。满族乾隆乾隆帝尤其注意满汉大防,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广东按察使富松 “奏对全以汉语,深染汉人习气”,皇帝十分不满,指责道:“伊系富达里之子,久任道员,一味养尊处优,自耽安逸,不复知有满洲旧风”⑨,随即,调此人进京责罚。《清高宗实录》中,类似内容更是数之不胜。比如,“朕思习汉书,入汉俗,渐忘我满洲旧制”⑩。
满人不把汉人当同胞,也出现在外国人的记载之中。《天国之秋》记载,“有一次,一名清朝官员随口说道,他们其实一点都不在意联军舰队会不会炮轰大沽要塞,因为守要塞的军人“全是汉人”。
满人对汉人实施的是殖民统治,从不把汉人当作自己的同胞,他们自称华,不过是迷惑汉人,使汉人不要革命,以至于继续维持汉人的奴隶地位而已。
第四点:若想解放 先除满人
满人殖民是汉族近代如此悲惨的根源。满人与洋人勾结,残杀了自立军,扼杀了义和团,镇压了太平天国。有一件重要但是不太被关注的镇压,也值得我们讨论,那就是拒俄义勇队事件。1900年,沙俄参加八国联军侵华,沙皇俄国以保护铁路为名,占领了整个东北地区,对汉族群众进行屠杀。列宁就在《中国的战争》中记载,“杀人放火,把村庄烧光,把老百姓驱人黑龙江中活活淹死,枪杀和刺死手无寸铁的居民和他们的妻子儿女”。到1903年,俄国进一步侵占东北,还试图把原来的侵占合法化。广大汉族群众当然不能答应,故学生作为主力组织了学生军,称拒俄义勇队。此组织为保卫东北而立,并无革命之意,可是满清毫不留情的镇压了群众。“这个运动把当时站在改良派政治立场上的许多同学大都卷进来了,成为在留日学生中具有空前广泛基础的一次运动但对满清政府说,这种学生运动是托拒俄以谋革命,其用意与唐才常相似。前岁汉口唐才常……托勤王以谋革命,这次也是名为拒俄,实则革命,认为“东京留学生已尽化为革命党,不可不加防备,密令于各学生回国者,遇有行踪诡秘,访闻有革命本心者,即可随时获到,就地正法【11】。
镇压学生运动是不会有好下场的。经过此次运动,很多汉人终于认识到满人的殖民绝对要用武力来打破,很多人加入了革命党,舆论也大为改观。
李泽厚总结当时的舆论。《论说》中正式公开宣布:今而后吾以民族主义”为宗旨,“国亡矣,欧族为主人,满族为奴隶,我为奴隶之奴隶”,要求革命、反满。第4期评《苏报》案。第5期评沈荩案。这期另一篇时评中说:“由是观之,满洲者,大盗也,盗之魁也,军机者,盗之军师也;督抚者,盗之分头目,州县,其小盗也,胥吏差役,盗之喽啰也。”有如《江苏》杂志所一再指出和劝说:呜呼,我留学生何万幸而遽邀革命之名乎?夫有拒俄之诚,而即蒙革命之名,方知自今以往世人之欲效忠于满洲者惧矣。然使昌言革命,而徐图拒俄之计,吾将不知彼满洲者,于我将奈之何?(4期社说《革命其可免乎》)今运动满清政府之方针,既不可遂,则诸君与其为满清政府刀头之饿鬼,何如为革命党之骁将乎?(4期《内国时评》)由拒俄而反满,由爱国而革命,“欲思排外,不得不先排满,欲先排满则不得不先以革命”(吴樾:《遗书》)。【12】
由此观之,很多汉人在当时已经发现,要想解放汉人,必先推翻满人之殖民。满人为了殖民汉人,与洋人狼狈为奸,满人才是汉人的第一大仇敌。
至于说没有满人,汉人自己掌权,中国就要分裂,更是无稽之谈。把人民搞得疲敝不堪的,就是满人。他们为了统治汉人,把汉人的钱财、领土送给洋人。割让汉人的香港澳门台湾,赔款亿万以计数。正是汉人的民国,在华盛顿会议上废除了不平等条约,取得了满人统治下难以想象的外交成果。
批驳这四点,我们可以发现,满族为了维护对汉人的殖民统治,有四样利器:文字狱、改良、中华民族、国家主义。
满清的权力控制到社会的毛细血管之中,对汉族的历史记忆百般消除。乔治·奥威尔曾说“一切都消失在迷雾之中了。过去给抹掉了,而抹掉本身又被遗忘了,谎言便变成了真话”。满人的文字狱厉害无比,钱穆自述他在年轻时居然不知道是满人在当皇帝。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的惨剧更是难见。在找回历史记忆,汉族不知道自己是在被殖民着,没有发现问题的根源就是满清,只以为是几个奸臣。找回历史记忆之后,方发觉问题在于民族,这才纷纷走向革命之路。因此,要维持殖民,必清除汉族历史记忆。或获得解放,必寻回汉族历史记忆。
满人看到汉人革命意识发端之后,用改良才糊弄汉人,以维持殖民。满人对社会的控制松动以后,汉人的民族意识以崛起,满人一定会被推翻。所以满人的改革只会强化满人权力,不会触动满汉二元体制。
满人还自称华族,说满汉同族。满人奴役汉人两百多年,杀汉人无数,严守满汉大犯。满汉的边界如此清晰,怎能是同一民族?满人自称华族,无非是为了阻碍汉人民族意识,维护殖民统治。
满人喜欢讲国家主义。拉栖代梦人如果想让黑劳士安心当奴隶,也可以对黑劳士说,我们都是斯巴达人,应该一起反抗雅典人。只不过拉栖代梦人一点不敢说,拉栖代梦人是斯巴达的公民,而黑劳士是斯巴达的奴隶。美国屠杀了印第安人,或许这扩充了美国的国力,可是美国印第安民族应该为此叫好么?当盟军与纳粹德国战斗的时候,难道有德国国籍的犹太人应该帮助希特勒么?我们应该爱自己的国家,前提是这个国家是民族自己的,而不是殖民统治者的。奴隶首先要做的,就是反对奴隶主。
满族有四样利器:文字狱、改良、中华民族、国家主义,汉人就应有四件法宝:历史记忆、革命、汉族,族高于国。
找回历史记忆,坚决要求革命,认同汉族,支持族高于国,这些就是汉民族安身立命的关键。
韦伯在以学术为业中,将国家定义为“对正当使用暴力的垄断权”。国家,无非一统治机器而已。国家,应该是民族创造出来为自己服务的工具。民族与国家的关系,就应该是主人与奴隶的关系。国家主义是反客为主,最容易和民族主义混淆。所以,尤其要强调族高于国。
郑孝胥身处晚清,他不可能不知道汉族的处境,可是他为什么要支持这些保卫满清的的歪理邪说呢?让我们继续深入日记。
郑孝胥在日记中写到,“时不我与,戢弥天于一棺,惜哉!未死之先,犹能肆力于读书赋诗以横绝雄视于百世,岂能徜徉徙倚于海藏楼乎!楼且易主,而激荡悠扬之啸歌音响乃出于何处矮屋之中,未可知也……官,吾毒也;不受官,安得中毒!不得已而受官,如食漏脯、饮鸩酒,饥渴未止,而毒已作。京师士大夫如燕巢幕上,火已及之。乱离瘼矣,奚其适归。”【13】
也就是说,郑孝胥认为自己才高八斗,,刚刚得到满清的重用,得高官之位。他把受清朝之官比作饮鸩止渴。他十分后悔自己登上这艘破船,以至于现在难以逃生。他还曾写诗自嘲,“以实缺布政使作舍饭寺住持”。
这其中,慢慢是他的不甘,和他对革命党人的怨恨。因此,我们就不难理解此人言论的目的的,保大清求官位,如是而已。卖族求荣,汉奸是也。
郑孝胥后来的言行,更是如此。辛亥革命之后,他对汉族更是仇恨无比,整个流连于满族遗老圈中。张勋复辟之时,他极为赞赏。后来,他帮助溥仪出逃,还担任了伪满洲国总理。他极力劝说溥仪投降关东军,大言不惭道“毋失日本之热心,速应国人之欢心。此英雄之事,非官吏、文士所能解也”。【14】郑孝胥为日本侵略汉族辩护,说;”岂知据万里之沃壤而闭塞之,此乃天道之所不容,其不能自保决矣。为今之计,唯有开放门户,招来合作,为立国之本策,使吾国每年可集数千万之资本,每年可增数百万之人民,尽弃猜疑,尽除阻梗,则天开地辟之变化,不出数年,必成为富丽庄严之世界”【15】。
我们知道,郑孝胥原来极端保守排外,原来号称革命会导致日本入侵,“然则渔人之利其在日本乎”。可是到了伪满洲国,他却又担任伪满洲国总理,为日本人办事,侵略汉族,高呼门户开放。似乎显得言行不一。但是,我们可以说,他没有忘记他的初心,也牢记了他的使命。就是保大清,当汉奸!为了维持满人的地位,为了自己的荣华,他可以今天讲一套,明天讲一套,前后矛盾也在所不惜。
何谓汉奸,出卖汉族而为异族服务者。满族人少,要想殖民统治汉人,必要依赖汉奸。因此汉族为求解放,也一定要认清,除掉汉奸。汉族的事业的完成,也一定要破除国家主义,这种汉奸用来欺骗汉人的话术,这也是我写作满清汉奸考的缘由。
参考文献:
【1】李君.郑孝胥在上海的遗老生活及其社会交往[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2):125-134+170.
【2】中国历史博物馆编,劳祖德整理:《郑孝胥日记》,第3册,1342页。
【3】.中国历史博物馆编,劳祖德整理:《郑孝胥日记》,第3册,1352~1353页。
【4】《王汎森:清末的历史记忆与国家建构——以章太炎为例》
【5】.上海书店,(明)王秀楚,《扬州十日记》
【6】.《朱峙三日记》,辛亥革命史研究会、武昌辛亥革命研究中心编:《辛亥革命史丛刊》,第12辑
【7】.吴宓著,吴学昭整理注释:《吴宓日记》,第1册
【8】.德龄,《清宫两年记》(珠海出版社31~33页)
【9】.《清高宗实录》卷844,乾隆三十四年十月上,第2页。
【10】.《清高宗实录》卷181,乾隆七年十二月下,第12页。
【11】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
【12】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
【13】中国历史博物馆编,劳祖德整理:《郑孝胥日记》,第3册,1352~1353页。
【14】迟伟凡.简论郑孝胥的复辟保皇[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03):75-76.
【15】.《郑孝胥日记》,第5册,第2371页
公众号ID:han_zhi_sheng
汉之声
一个汉民族主义者交流想法的平台
欢迎关注ヾ(๑╹◡╹)ノ"
往期文章: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