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新冠疫情卷土重来,闹得人心惶惶。
其实,疾病一直与人类历史相伴随行。今天的我们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我们的祖先在与疾病的斗争中幸存。同时,他们也把斗争经验留在了文字里。
关于汉字中出现的“疒”,你了解多少呢?
大疫断知音,驴鸣送亡魂
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汉末“建安七子”是小有名气的偶像团体。查阅他们的生平会发现,孔融于公元208年被曹操所杀,阮瑀于212年病逝,剩下的陈琳、徐干、应玚、刘桢、王粲,五人都死在了217年。
那一年有何玄机?
汉末另一位大才子曹植写道:“建安二十二年(217年),疠气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yì),或覆族而丧。”原来,建安五子都是被瘟疫“收割”的。
建安七子
那一年,曹丕收到五子病殁的噩耗,痛哭“知音断矣”。在王粲的葬礼上,他做了个惊世骇俗的举动:号召宾客学驴叫,为爱听驴叫的王粲送行。驴叫声此起彼伏,留下了“驴鸣送葬”的典故。

这样长歌当哭的惨淡景象,在东汉末年并不罕见。汉室衰微,混战持续了几十年,而瘟疫与战争往往如影随形——战争造成的流民会将瘟疫播向四方,战后尸横遍野,更是病魔温床。实际上,汉末大疫并不只是建安二十二年,而是持续了15年之久,造成约2000万人的死亡。曹操名诗《蒿里行》中,“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就是当时疫情的真实写照。
河南南阳医圣祠《张仲景史画》中的一幕,用仿汉代画像砖的浅浮雕手法,描绘了东汉末年疫病流行、百姓死伤流离之状。
关于疫病的文字,早在甲骨文中就有了。小屯殷墟出土的甲骨上有条记录:“甲子卜,㱿贞:疒役,不延?贞:疒役,其延?”㱿(què)是商王武丁时一位业务繁忙的巫师,他在甲子这天卜问疾疫会不会蔓延。“疒”是“疾”的早期写法,“役”则通“疫”。疫字其实就是疾、役两字各取局部结合而成。
古代老百姓大多将瘟疫归咎于鬼怪,知识分子倒是给出了更务实的解释:将疫病流行归结于“阴阳失序,寒暑错时”。一句话,人类活动得顺应自然规律才行。
疾与病
疒字,在甲骨文中有好几种写法:
左边是床,右边是躺在床上的病人(左一);通常还会在病人身上加几点,表示出汗(中);有时还给加个屋子(右一)。还有的时候,会把人的肚子画得很大,可能是表现肚子鼓胀或疼痛的症状:
到了小篆,病人的身躯就与床板合并了,隶定时床腿变为两点,就写成了“疒”。不过
到这个时候,“疒”已不独立成字,而是作为偏旁,其原本意义为“疾”所替代。
疾字字形由甲骨文演变而来,甲骨文字形很明显是一个人腋下中箭:
由字形可见,“疾”最初指的是外伤,后来与“疒”合并,才泛指疾病。
“疾病”本来也不是一个名词,而是指病重的状态
。《说文》解释“病”字为“疾加也”,《论语》也有“子疾病,子路请祷”的记载。

古人常用“疾”“病”等字取名,譬如汉宣帝刘病已、名将霍去病、词人辛弃疾等,均是寄寓祛除百病、平安健康的美好愿望。曾有新闻报道甘肃兰州的霍去病像被游客触摸祈福,遭到网友疯狂吐槽,因为霍去病并不像他的名字那样百病不侵,24岁就因病早逝了。
病名大词典
根据甲骨研究者的统计,甲骨文中至少有近二十类疾病的描述,涉及眼耳口鼻等各个器官
譬如下面这个,是指牙齿遭虫蛀,也就是龋齿的“龋”:
甲骨文中的“龋”,简直跟现代牙医龋齿模型一模一样
蛀牙其实是细菌导致,跟虫无关,只不过用虫蛀来形容比较形象,至今人们还将之称为“虫牙”。

“疒”部的汉字,就更是一本病名词典了。这些病名,有的今天还在用,如指皮肤病的“癣”“疥”,指生疮溃烂的“疡”,指血液不畅通的“瘀”,指肿块的“瘤”等。有的今天已不再使用,如指头疼的“痟”(xiāo)
还有的,今义与古义有别,如“痂”(jiā)过去指皮肤病,现在则指伤口长合时结出的“硬块”;“瘿”过去专指颈部的肿块,现在已经很少用在人身上了,更多地指植物身上类似肿瘤的突起,如树瘿、虫瘿。
“瘿”现在更常见的用法是指植物身上类似肿瘤的增生,比如古柏树干上的“树瘿”。
曾在鸿门宴中对项羽恨铁不成钢,骂他“竖子不足与谋”的谋士范增,后来因为刘邦的离间计,遭项羽猜忌,告老还乡,结果路上“疽发背而死”。
(jū)
字专指一种毒疮,溃烂感染会致命。至今仍有一种急性传染病名为“炭疽热”,症状之一便是皮肤溃烂。

古人对狂犬病也有认识,称之为“瘈”(zhì)。《左传》有“国狗之瘈,无不噬也”,就是说染上狂犬病的狗会发疯乱咬一切。所以还有个成语“瘈狗噬人”,指恶人如疯狗,胡乱伤人。
折磨老年人的风湿病,称为“痹”,引申为麻木之义。嵇康的朋友山涛劝他做官,嵇康拒绝,称自己有七条受不了,其一便是“危坐一时,痹不得摇”——做官要正襟危坐,时间一长便会腿脚麻木。此刻坐在办公室的打工人们,应该对他这话深有同感。
有些传染病在古代夺命无数,令人闻之色变,比如“疟”
(疟疾,俗称“打摆子”)
和“痨”
(结核病)
。但随着人类医学的进步,今天它们已经被抗生素等药物制服。

疒部还有些字,指的不是疾病本身,而是它的衍生物。比如疾病的外部特征“症”、常见症状“疼”“痛”、表示治病的“疗”、病愈后留下的“疤”“痕”等等。“瘦”也从疒,疾病往往令人消瘦,所以瘦在古人眼里自带三分病态。今人以瘦为美,不是因病而瘦,却是为瘦而病(营养不良等),因果颠倒,大可不必。
文字里的医疗史话
商代有“降疾”之说,意思是疾病是上天降祸于人。譬如甲骨文记录“王心荡”,是一种心脏病,也是上天对当政者的警示。
既如此,治病也得靠沟通天地鬼神的人。商代“巫医”连称,巫师也扮演医生的角色。除了祈祷,他们其实也会动一些“外科手术”,比如甲骨文中有字是这么写的:
这是一只手拿着尖锐的针状物,刺向一人肿大的腹部。经学者考证,这是“殷”字,可能是指用针刺治病,比如穿刺脓肿、放出瘀血之类的。
金属普及之前,很多巫医用的是石针,也称为“砭”,成语“针砭时弊”便由此而来。

山东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砭石(石针)
随着医学发展,
到了周代,巫和医已然分流
。历代名医上下求索,攻克了越来越多的疑难杂症。汉字“痘”之中,便藏有一段医学史话。

“痘”就是“天花”,因为患者身上会出现斑疹、脓疱,最后结痂,留下天女散花般的疤痕。天花传染性强、致死率高,不过一旦痊愈,就能终身免疫。清代顺治皇帝就死于天花,据说康熙能继承皇位,也与幼时已出过天花、有了免疫力有关。
后来,康熙大力推广一种天花疗法:种痘法(人痘术)。这是明代医生探索出来的,有好几种做法,比如让还没得过天花的孩子穿病患的内衣,或者用轻症病患的痘痂调配“痘苗”,再以棉花蘸取,塞入接种对象的鼻孔——目的都是引起轻微发病,激发免疫力。
清代“痘衣法”:让健康的小孩儿穿着天花患儿的内衣,引发轻度感染,激发免疫力。
这种思路和现代医学的疫苗接种类似,不过全凭经验,是有一定危险性的。

18世纪末,英国医生詹纳发明了更安全的牛痘法。至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人类已经消灭了天花。
詹纳在为儿童接种牛痘
往期文章回顾
撰文 | 宰予
微信编辑 | 高兴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