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第3757篇原创首发文章  字数 3k+·
· 贾铭 | 文  关注秦朔朋友圈 ID:qspyq2015 ·
上周五(1月29号),一条名为教育部答复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提案的话题冲上了热搜。24小时内阅读量超过12亿,评论数超过21.5万。
作为一个小学、中学、大学——读书期间亲身经历了几乎所有重要教育改革的“学生”,我的第一反应是:教育部又双叒叕出什么新改革措施了?第二反应是:标题起的好啊——不用花钱就能上热搜的那种“好”。
再仔细一看,自带光环的教育部这次竟然不是主角,还是被“捎带”的。
那么,这个提案为什么能激起这么多人的关注和反对?男性真的女性化了吗?这又有什么危害?为什么性别议题成了舆论焦点,碰着就炸?
澄清误会
先替教育部澄清误会:
第一,这次被动热搜,只是教育部对2020年5月份的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4404号(教育类410号)提案的例行答复,不是正式文件,不代表赞同或者反对提案内容;
第二,教育部并非是答复“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它答复的对象是“提案”,并且只涉及提案中与教育相关的部分;
第三,教育部复函主要讲的是加强青少年体育锻炼,没有强调性别。“阳刚之气”是全文唯一与性别有关的词,但也没有单独突出说只培养男生。
当然,在传统的语境中,我们大多数用“阳刚”形容男性,用“阴柔”形容女性,但“阳刚”和“阴柔”只是中性词,并没有褒贬含义。这两个词本身的含义也没有特别精准。所以,不能把“注重学生‘阳刚之气’培养”等同于贬义。
其实,通读原文,教育部这封复函总体风格还是比较谨慎的。例如,针对“网红现象”,只是说教育部在“加强研究”,并没有给出定性描述和政策指导。
这复函挺中规中矩,甚至还有点小机智,其实没有正面回复委员提案中与性别相关的部分。但还是被媒体和网友送上了热搜。
打谁板子
每年政协会议,政协委员们都会行使“参政议政的职能”,提出各种提案,凡是提案涉及到具体部门的,相关部门都必须予以答复——当然,答复本身不代表反对或者接受。
从每年的政协提案中,可以看出来,委员们确实都很用心,也很踊跃。
但因为政治协商机制要尽可能涵盖社会的各行各业,方方面面,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所以提案内容自然也涉及方方面面,有保护环境的、关注农村的,还有倡导多建电影院的、持“合格父母证”上岗的、克制医疗机构为只身女性冻卵的……
客观的说,有的议案提的有代表性、可行性,切中社会痛点。有的议案提的也很重要,但是代表性和可行性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但不管怎么说,委员们都有自己的出发点和思考。
所以,对于政协委员出于为提高公共福利而行使的合法权利,我们要虚心聆听,对其中合理可行的部分认真听取或者加以进一步的研究。对其中错误的或者有争议的部分,要认真解释,消除误解,保护委员们参政议政的积极性,不能一棍子打死。
如果我们对所有不具备代表性和可行性的议案都打板子,那谁还敢再提议案呢?
“皇叔爱哭”
该委员在《关注和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趋势》的提案中称,他通过观察发现现在中国的青少年有柔弱、自卑、胆怯等现象,追求小鲜肉式的奶油小生,他称之为男孩子女性气质化
该委员由此进一步认为,中国青少年的“女性化”趋势,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治理,必将危害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
事实上,“男性女性化”并没有一个确切的分界。
比如,在三国演义中,与“过关斩将”的关羽相比,“羽扇纶巾”的诸葛亮是不是男性女性化?
而“刘关张”三人中,刘备简直是个“爱哭鬼”,如果用现在的标准进行三人对比,刘皇叔无疑是“女性化的男性”,但如果与现代人对比,刘备绝对算得上“阳刚猛男”:
平定黄巾起义时期,刘备几乎亲临每场战斗——初战之时,就射伤张角之弟张宝,“玄德发箭,中其左臂。”攻打宛城,射死黄巾将领孙仲,“玄德张弓一箭,正中孙仲,翻身落马。
而刘备的主兵器是剑,短兵器。
俗话说一寸短一寸险,用短兵器对阵长枪大戟,这个水平,约等于中国男乒用光板虐菜,或者左冷禅捏着剑尖打岳灵珊。所以,我们误认为刘备“软弱”“爱哭”的背后,其实是皇叔中等偏上的武力值。
你看,在不同的年代,评价同一个人,因为参照系不一样,所以结果截然不同。
其实,男性作为审美对象的阴柔化是全世界范围都在发生的现象,并不仅仅是中国。
大陆这两年有一批流量明星确实符合提案里提到的“小鲜肉”“奶油小生”的特征。
但台湾早在2001年的《流星花园》《情深深雨蒙蒙》时代就开始了。甚至1998年的《还珠格格》,照现在的眼光看,“永琪”也是奶油小生。
香港,1987年“哥哥”张国荣在《倩女幽魂》中扮演的文弱书生“宁采臣”,是不是小鲜肉?还有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谁又敢说梅兰芳先生不温润儒雅,俊朗风流呢?
而日韩“奶”得比中国更早。
承平日久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其实就是承平日久
动荡不安的年代,社会尚武,阳刚占据主流;
和平富足的年代,社会崇文,阴柔进入视野;
这种例子太多了。比如“貌比潘安”中的“潘安”,“神瑛侍者”贾宝玉。而文坛璀璨时的“魏晋风骨”,除了文采词章,还有药与酒,姿容和神韵——是的,魏晋时期大家不仅“嗑药”“酗酒”,还“以貌取人好打扮”。
而在现代人心里只记得“斗兽场”的希腊罗马,在极盛时期,也盛行“阴柔”审美。比如,伯罗奔尼撒战争时期的政治家和杰出将领阿尔西比亚德斯,也是个唇红肤白的“小鲜肉”。
在打仗的时候,或者在整个社会处于战争边缘的时候,人们当然会推崇更阳刚、更威猛乃至更粗粝的男性形象。但这更多是一个应激反应,即对于个人和社会的生存受到威胁和挑战时的应激。到了和平年代,大家都过上好日子了,生存威胁变小了,自然就不流行这一套了。
从历史上看,这一现象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
社会参照
性别议题成为舆论焦点,与参照系和情境有关。
我几乎每年都会参加学术年会。有一个国内很好的研讨会设置了专门的“女经济学家分论坛”。
一年年会的茶歇期间,我跟一位教授交流,他就认为:经济学家就是经济学家,研究的都是经济问题,何必分什么男经济学家女经济学家?单独用性别划分一个群体,本意是为了支持和鼓励,但其实反而突出了她们的弱势,某种程度上强化了她们的刻板印象,或许并不利于她们的发展。
我当时思考的是:从词性来讲,“男孩子或女孩子”和“男经济学家或女经济学家”,都是双词性,本身既可以作为名词,也可以拆成“形容词+名词”。比如,男经济学家,除了做名词,还可以拆成:男(的)经济学家;女孩子,除了做名词,还可以拆成:(性别为)女(的)孩子。
那为什么我们平时形容一个女孩优秀的时候讲“优秀的女孩子”的时候,就没人在乎,而在讲“优秀的女经济学家”的时候就有人介意?
答案或许与每个人的“参照系”和“情境依赖”有关。
我们平时私下里经常说:普林斯顿大学女经济学教授某某,但我们没有恶意,只是为了增加信息量,告知别人,对方是女性。别人也不会觉得冒犯。但在公开场合划分男女论坛,即使本身是好意,也会触动“性别”的那根敏感神经——因为情境变了,判断标准也就变了。
比如这个教育提案,如果不是在公开场合探讨和回应,私下谈论的双方可能都不会觉得有问题。但放在公开场合,情境变了,判断标准变了,问题也被放大了。
同样的在公共场合,有的人觉得“论坛分男女”没关系,有的人就觉得不合适,这就是每个人的参照系不同,跟判断刘皇叔是不是猛男的道理一样。
刚柔并济
从生物特征上,依据染色体、荷尔蒙和内外生殖器官,可以把人分为男性和女性。
但体现在性格特征中,其实男性和女性都具备对方的特质,很难截然分开。
我们通常认为,男性应该阳刚,女性应该阴柔;男性性格更豪迈大气,女性性格更细心体贴;从统计学上看,或许确实可以识别这种特质,但具体到每一个人,男性和女性都有刚毅和温柔的一面,女性在遇到危险的时候也会勇敢地保护孩子;某些时候,男性的同理心也不比女性更弱。
所以,真正的“阳刚”,不在外貌形体,而在责任担当。
微博上有个叫@亚尼大帝的说:
“男孩子不够阳刚之气是因为啤酒肚、油脂多、没担当、没责任感、迎难而退、推三阻四、油嘴滑舌、虚头巴脑、磨磨唧唧、嘴贱脸大、搬弄是非。不是因为‘女性化’。退一万步说,就算是女性化了,也比家暴、杀妻、砍人对社会来得安全。预防‘暴力化’‘爹化’比预防‘女性化’重要的多,刻不容缓。”
除了我不认为“脸大”是个问题,其他的我表示都同意。
  • 作者介绍:贾铭,青年经济学者、自由撰稿人。研究领域为行为与实验经济学,关注政治经济学、国际关系、政商关系、博弈论。
「 图片 | 视觉中国 」
秦朔朋友圈id:qspyq2015 开白名单:duanyu_H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内容合作、投稿交流:[email protected]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