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了吗?你的身上“疑点”重重:

打开电视,你会自然地对眼前的人物、风景产生好恶评价;
背诵复习,记住前一句,忘记后一句,睡前勉强背下来,隔天考场全忘记;
发表观点,本是信心满满,一听众人全是反观点,内心便开始不受控地自我怀疑与摇摆。 
我们为什么会产生这些举动或情绪变化呢?答案都藏在这本小书——《生活中的心理学》中。
有人说,心理学不就是研究人的心理,我们自己最清楚,还需要学习吗?
其实不然。正因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心理学被大部分人简单地等同于常识,缺少正确的认识和学习,往往就走入了“想当然”的误区。
心理学源于生活,却又是一门高于生活的科学。为了让大家了解真正的心理学,更好地走近自己、理解他人,“牛津通识读本”系列推出了这本《生活中的心理学》。
本书不仅由两位心理学领域专家:英国牛津大学沃尼福德医院临床心理学家吉莉恩·巴特勒和英国牛津大学精神医学系认知治疗研究人员弗雷达·麦克马纳斯共同执笔。
还得到当代中国心理学家黄希庭作序推荐,是极具权威性、专业性的高质量读本。
虽然篇幅不长,却较为完整地为我们介绍了心理学中重要的概念、发展历史、主要学派、作用与未来,对复杂概念也做了简化处理,深入浅出,十分贴近入门读者。
书内引用了最新的观点、最寻常的事例和最有趣的研究发现,不晦涩、不深奥,让我们在轻松的阅读中获得实用的心理学知识。
作者将心理学“预测、控制和调整”的作用贯穿全文,在科普的同时直面学科尚存的不足,希望随着心理学的完善和发展可以帮助到更多的人们。
本书为中英文双语版,采用平装胶订,内页为纯质纸,色彩柔和,给予舒适的阅读体验。
__
简约明晰,不乏洞见的入门小书
近年来,“抑郁”一词频繁出现在大众视野,甚至到了滥用的程度。
没有生病的人,以此吸引焦点,哗众取宠;而生病的人不知如何求医,病症愈为严重。
这些情况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源于大众对“心理学”的认知不足。
我们不需要人人做学术研究的专家,但拥有对心理学的基本认识,对自我、他人、社会都大有益处。
为此,《生活中的心理学》并未被编成一部大块头,而是一本简约明了又覆盖基础点的小书。
作者以科学的态度、易懂的文字介绍了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心理学的性质、知觉、注意、记忆、思维、动机、情绪、发展心理、变态心理、社会心理和心理学的应用。
又用各种研究成果、生活情景作为分析案例,将知识与生活相融合,不仅帮助理解,也加深了我们的记忆。
比如害怕被拒绝的人,更容易感受到不友好的征兆;在饥饿的人眼里,食品的图画比别的图画更为光彩夺目。
这都是因为我们在感知某样东西的时候,触发了一系列认知过程,开始了信息的加工,这就是感知的处理,也是我们记忆和学习的基础。
因此,我们不能肯定地说我们的感知与现实世界完全相符,也不能确定我们和他人所感知到的是否吻合。
这样想来,那句“人类的悲喜本不相通”,是不是也不无道理。
除此之外,作者在资料的选取上力求反映新近的研究成果,引用过的资料都列入在参考文献里,便于感兴趣的读者从中了解到某些心理学研究的新进展。
__
循循善诱,由点及面的布局方式
作为介绍者,两位并未以教科书的形式进行科普,而是循循善诱,善用引导,大到全书的布局,小到一个知识点,都带领读者一同思考,一同学习。

“知觉”是“原料”,是后续所有工作的起点,为此,作者将它作为首章,以此为点,铺陈开来:如何运用原料——思维、推理和沟通;为什么我们会做我们所做的事情——动机和情绪
在捋清心理学内部重要概念后,才从心理学整体出发,介绍其主要流派与研究内容,最后探讨研究意义,展望未来。
全书条理清晰,安排得当,即便是刚入门的读者,也能在指引下逐步建立起对于心理学的整体认知。
在谈及智力测验时,他指出了测验的不确定性,一方面是可以通过练习提高成绩,另一方面是后天因素的影响。
而后天因素又包括了饮食、学校、家庭父母、环境等多种因素,对此他一一做了假设和分析,自然而清晰地将“智力”这个概念完整呈现。
但也因心理学研究具有其特殊性:难以测量的感知和多种不确定因素影响,他在行文中很少下肯定结论,也为我们留下了巨大的思考和探索空间。
正如朱自清先生将《经典常谈》比作小船一般,《生活中的心理学》也如同一只引导的小船,如若读者继续乘着它驶向更深的海中,那小书便成就了大意义。
研究心理学并不能成为“读心神探”,神乎其乎地猜测出你所思所想,操控你接下来的行动。
它不是画好的幸福蓝图,不是带来温暖和光的太阳。
但却可以成为一把钥匙,打开误入歧途少年的心;可以成为一把伞,为抑郁的人们遮遮阴雨,一同等待光明。可以成为一座桥梁,引导你走向自己,走向他人。
未来的路上,心理学依旧会不断地产生问题,但同样的,它也不断地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成为我们无法割舍的伙伴。
点 阅读原文, 购买《牛津通识读本:生活中的心理学》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