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偶然在知乎看到一个很冷酷的问题:
  “如果每年高考的最后的2%会被处死,那么会出现什么情况?”
  比这个问题更值得思考的是,问题下的许多回答虽然否定和批评了这种设想,但批评的角度却是“这么做会导致政权崩溃”、“社会会不稳定”、“青壮年会严重损失”、“考试成绩有偶然性(学霸也可能考差会被误杀)”等等。那么也就是说,只要能保证上述后果不会发生,那么这种东西原则上也是可以搞的(至少可以在小范围内试验一下),或者可以制定一个这样的规矩但不去执行。
  我虽然觉得这问题很残酷,但我不觉得这个问题是完全脱离实际的,因为对淘汰率的残酷审美在中国是一个普遍的现实。

  在大部分的中国高中,弱势学生被歧视、被侮辱,没有任何自尊和隐私是非常常见的现象(这些侮辱的下限是可以非常低的,当然很多人对此已经习惯了)。考虑到几乎没有人能始终保持极好的成绩,因此这里的“弱势群体”实际上包含了绝大多数学生。然而问题的关键还不在于有这样的不平等现象(这种现象本身是任何一个社会不可能完全避免的),而在于这些现象是否能够通过进一步强化现有框架予以缓解或解决的。但我们很快会发现,歧视和侮辱并不是游离于制度之外的偶然存在。事实上,不平等是结构性的,甚至是维系这个结构运转的核心所在。各种不平等的措施不仅不被当做一种有待于消灭的现象,反而被看做是一种正向的积极的动力,越残酷越能出成果,越残酷越美!而这种残酷审美必然不会仅仅局限于学校(推荐一本书《中国女工》)。
  很多中国人都有这样一种观点:平等与效率是天然的敌人。这种观念据说是从中国历史中总结出来的一条宝贵教训,因为据说在某个年代,人与人之间太平等了,都吃大锅饭,没有竞争和激励机制,所以也不愿意努力奋斗,结果社会发展停滞,出了很多问题。因此可以自然而然地推断:只要为了效率或者某个更高的目标,人为地制造不平等的残酷竞争,甚至是蓄意地抢劫、伤害、掠夺也是可以的!我们暂且不说这种历史教训是对那个年代的种种不平等现象极其无知的表现,实际上,平等和效率根本不是敌对的,这不需要引用什么高深的理论,只需要从常识出发就能发现,平等可以促进人与人的信任,能够凝聚共识,而这正是一个社会组织高效率的关键所在。竞争出效率的前提是竞争是有底线的,底线便是对公平正义最起码的信仰,在这个底线的基础上,组织成员之间才会有信任并进行合作。在没有平等底线的恶性竞争当中,组织成员之间只会发生零和博弈甚至负和博弈,这样的组织只能够靠暴力和对暴力的恐惧来维系起来,其制度成本是极其高昂的,更不用说有什么效率可言。
  另一个事实是,平等能够真正激发个体的潜能。有人会反驳说只有不平等才能激发潜能,但事实上靠恐惧和皮鞭只能激发非常低级的潜力,比如说士兵害怕不敢往前冲被上级拿枪逼着就一口气冲了过去,再比如人在极度恐惧之下即使身上有伤口也不会感到那么疼痛(忍耐疼痛的潜能)。然而,人的高级潜能,如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记忆能力,是只有在安全的环境下才可能产生,绝无可能靠恐惧逼出来的。这些高级潜能的重要性,不论是对个体的学习效率还是对一个组织的效率都无需多言,但在中文互联网上,人们一说到竞争与市场,动辄就是“碾碎”、“碾压”、“粉碎”、“吊打”,似乎是人越像动物就越有战斗力。因此说我们就能理解,许多恶劣的现象,并不是因为在正确的轨道上走得还不够坚定,其实是因为压根就没有走在正轨上。
相关文章: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