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关注公众号,加群/查看更多内容 


疫情前的美好回忆——那段温馨的时光
作者 | 浅耕夫
作者简介:
浅耕夫,教过书,办过报,做过公司高管。在这个变化的世界,行了一程又一程,一直在路过自己。捎着文字,载着思考,永远在路上。
我们是19年11月来到湾区的,那时还没有疫情,一切都那么美好。连倒时差都没出现强烈的生理反应,各种原因吧,好的心境或许也与干净利落的自然环境和舒适的人文环境有关。
虽然已经深入冬天,这里仍然以晴朗天气为主,偶尔变个模样,也是阳光伴雨。看来,这个岁末年尾就是这么明媚了。
基调一定,天空就开始泛蓝了,深深的,刺刺的,蓝得让你毫无防备。拌匀阳光的湛蓝和掺入寒气的天蓝,无边无际的。白云喜欢这背景,像是蓝色的吐露、表白,交头接耳之后,云们手牵着手漫天蹓跶。
我们的住处,就座落在伯克利市prince st,这个季节,一直掩映在彩色的林间。其实,整个湾区也只有旧金山、圣何塞和澳克兰三处才能见到高楼大厦,各城市都隐身于野。彤红的枫树,金黄的银杏树,还有不知名的异域草木,借着阳光,骚首弄姿,持续斑阑着,占领了抢眼的空间。而这些世界闻名的城市,却若隐若现,保持着低调的奢华。
伯克利市位于湾区的东北部,每条街道枫树成荫。枫叶红了的时候,会让一个冬季都鲜艳无比。置身其中,会错把加州当加国,同在北美,气候土壤都亲近,景致雷同,发生点视错觉,在心理上,有美景折叠的感觉。
湾区的旧金山等名字,在上个世纪初就为国人熟知了,到现在也是华人最集中的地方。唐人街、华人超市、华人商铺和华人餐馆等,林林总总散布其间,华人社团协会也很活跃。
这些原籍为港台和大陆和东南亚国家的华人华侨,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时间段来美国讨生活、求学、做事业的,个个经历不凡,每人身上都有一个说来话长的跌荡的故事,与我们有着完全不同的人生。虽然其貌不扬,衣着普通,当知道他们的身份后,都是那么令人乍舌。或是名校博士、教授,或是当年的显族之后,为避战乱或动乱,漂洋过海而来。他们的为人处事待人接物,还保持着那种久违的、有年代隔离感的真实,热情而友好。我在心里对比,是在美的华裔没进步呢,抑或是我们堕落了,冷漠了。一位伯克利大学的老教授,是抗战川军将门之后,一口地道的成都话,非常高兴认识我们,非要让我们安排出时间去他家,宴请我们。老教授八十多岁了,还亲自驾驶一辆商务车,与老伴一起来我们住处,看望我们,品茶聊天。老伴是香港人,她的姓氏很有年代感,仍然是按老规矩嫁人后随先生的姓。他们都是儿孙满堂的人了,老乡见老乡还那么激动,还用乡音与我们交谈。虽然听得出来,那乡音来自几十年前,那乡情却一直热度不变。看着他们,让我浮想联翩,慨叹历史的风云变幻,幌若隔世,我们似乎有一段时间把世界弄丢了,或是世界把我们弄丢了,本该坚守的东西却缺失了一大块似的。
这让我忽然想到了孩子,是她的梦想把我们照进了不太真实的现实,让我们有缘结识了这许多异国的朋友,扩展了看世界的眼界。只有以这种最民间最人性的方式接触这个世界,才会看到世界之大,感受到认知的无边界。而不致于像以某种预设的身份,背着口井出来,角度局限,到哪里都还是井底之蛙望井外。从某种角度来说,是孩子们为我们打开了一道门,带进一个重新认知的外部世界。
推己及人,联想到孩子的同学同事朋友,也都年龄不大就远离家乡,远离父母,来到异国他乡闯荡打拼,很不容易。于是决定,用我们拙劣的手艺,尽最大努力,做出最接近正宗的川菜,来款待犒劳这些海外游子们。虽然加州也有中国餐馆,毕竟味道要迎合当地,有所改变。我们搜肠刮肚,用心回忆,翻看菜谱,搜索视频,使出浑身解数,连续两天,请来两拨孩子,用满桌的川菜,让他们真正体验一次家乡的老味道。看到他们惊讶的表情,看着他们吃一阵歇一阵,一顿饭要发起两三轮解馋会战的样子,我们又是高兴又是心痛,这些孩子们多难呀,都是些小牛人,有的在斯坦福、伯克利上学的,有的在攻读第三个学位的(美国自由体现在各个方面,只要愿意,申请攻读,拿多少个学位都可以),有的在硅谷高科技公司上班。还有同学在华盛顿上过班,进入了政府智库,与国内重要人物直接电话连线过,正在申请哈弗林肯政治学院立志要进入联合国工作。
孩子们到了国外都非常团结友好,在离实现梦想最近的地方,在对思想的解放、智慧的开发、才能的发挥等最少限制的地方,他们互相帮助、互相扶持,经常搞一些聚会,开展一些活动,新一代的华人青年,正在为在美的华人世界增加一圈新的年轮,植入新的现代华人的因子。
- END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观点。
• 原创及转载声明:本文为作者授权于本平台原创首发,如无本平台授权请勿转载,
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 投稿:分享候鸟生活/作品/感悟/知识等
欢迎长辈们以各种形式分享自己的生活感触、生活方式等内容。
敬请添加「北美候鸟」小助手好友,与大家一起交流分享。
• 加入候鸟社群:
候鸟长辈群、老乡群、各类生活群、回国群、来美群、带娃回国/教育群...
• 了解候鸟生活及来美指南:
在美就医、美国法律、在美生活必备学习、在美养老、来美/回国攻略... 
请扫码添加「北美候鸟」小助手好友

▼向下滑动,查看精彩内容
「候鸟长辈生活感受分享」
《岁月如歌》如花美眷
《回味知青岁月”正月初三那些事儿“评论汇集
《我和候鸟平台英语群》如花美眷
手绘漫画《漫话隔离日记》开心王
《情之恋》小礼
《你要又暖又明亮》赵萍
《难忘的告别》寇会萍
《在这里》虹韵
《我在美国看病 2》翟小雨
《圣诞节日话孔子》董葛
《暮年,怎样舒服 怎样过》何大银
《芝加哥的四季之美》回佳
《归来仍是冬季——我的2020》听见花开
《2020湾区碎屑》黔中李晓
《重阳,髦耋老人话养老》吴珏章
《我在美国学英语 2 ——同班同学》如花美眷
《相见时难别亦难》老朱
《那些人生中的故事与共鸣,赵萍《人生如画》精彩评论集锦

《永怀一颗感恩的心》马莎
北美的秋《彩林赞》 何大银
《我在美国看病 (上)》翟小雨
《我在美国学英语——英语老师》如花美眷
《太浩湖快乐之旅》小礼
《回国心曲及在美生活诗词十首》人到中年
《回国的感觉真好》陶春莲
《疫情前的美好回忆 — 纽约初雪》浅耕夫
《人生如画》赵萍
《归期为新冠所误歌 | 七绝· 客乡秋思 | 五绝·杂吟六首》杨必智
《旅美随笔:归去来兮(上)》章笑非
《旅美随笔:归去来兮(下)》章笑非 
《行走在路上》马莎
《2020,那些刻骨铭心的遇见与改变》黑妹
《达拉斯的春天与秋天》杨铁峰
《我的2020》如花美眷
《家》小礼
《善待暮年》周梅
《谢幕的荷》韩莉华
《疫情中的万圣节》董葛——暨2020在美万圣节摄影及作品展
《相隔太平洋 | 此时  即天涯》牧歌
《”疫”行万里》微微
《我想回家》杨铁峰
《归期 | 思念在风中飘荡 | 双节感怀》作词:无心插柳,作曲&演唱:子健
《煲整鸡汤》赵萍
《致我的爱人》月亮
《嘀嗒嘀嗒》黑妹
《隔进小窗的日子—上海隔离14天日记》浅耕夫
本文包含作者3篇诗词:《归期为新冠所误歌》、《七绝· 客乡秋思(四首)》、《五绝·杂吟六首》杨必智
《北美川渝候鸟的领头雁——杨洁》浅耕夫
《远去的云》茅琦夏
《简爱 | 青春易逝 气质不老》赵萍
《红叶赋》何大银
《先斟满自己的杯子》马莎
《爱,在咫尺天涯》 周梅
《疫情下的“候鸟”之旅 》福哥
《等我们老了》 杨铁峰
《滞美团圆节忆母亲》小礼
《简单着就快乐着》马莎
《艰难的归途》寇会萍
《在美种植百香果的妙处》于玲
《道别不是再见》快乐兔
《诗词歌赋绘生活,记诗人、词作家刘文海》
《华人长辈作品展 | 候鸟诵中秋》
《别样的中秋节》月亮
《天涯共此时》如花美眷
《候鸟的快乐与艰辛》小礼
《女人如花,盛开在时光里》马莎
《俱乐部里女人花》北美过客
《逆流而上》周梅
《归期》如花美眷,沉默朗诵
我的66岁健身纪录和人生新目标》许聪明
《我从哪里来 ?又往哪里去?》马莎
《普吉特湾捕蟹纪实》金龙
《美国城镇之巅的微型婚典》陈光
《苦与乐》马莎
《老美种草我种菜》何大银
《经历》如花美眷
《放飞女儿》周梅
《活得有趣》马莎
异域有芳邻》周梅
 《习惯》青荷
《黄花猫“皮艮”》孙明启
《七夕遥念父母情》远方的守护者
已近古稀之年》候鸟
《但愿月明人团圆》Masha
《我的 “锅碗瓢盆交响曲”》Masha
《思乡》如花美眷
西雅图日记,和滞留一起记录下来的碎碎念》曼陀罗
《疫情三月,他写了一本诗集》知足常乐
《用100张照片讲述大雁的生活》吴旭东
《读书—亲近人生的一种方式》原上草(马莎)
《在美生活之奇闻趣事》上善若水L
《候鸟生活中的美好和小确幸》开心王
《加州生活散记》青荷
《候鸟生活感受》吴敏
「智者思源」读书会及好文分享
《【说文解字】 从“胡说八道”说起》孙明启
《读一本书,看一个节目有感》天意A
《南渡北归》枯木逢春-北卡-北京
《从无字句处读书》北美过客
《肖申克的救赎》快乐兔
候鸟研究:海外候鸟老人到底有多难?
「候鸟日记专辑」
《岳阳女子在美国——疫情日记》专辑

  • 哔哩哔哩: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nz4y1U7gu
  •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hry58EB08Q

  • 腾讯视频:
    https://v.qq.com/x/page/s3227k7gk24.html

  • 爱奇艺:
    https://www.iqiyi.com/v_23w010qaf7c.html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