躲过了秋季腹泻,避开了冬季流感,却逃不掉春季传染病。
一到春天,很多宝宝会出现咳嗽、鼻塞、流涕、呕吐等症状,孩子一生病,全家不淡定,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各种神推测、乱支招。要是遇上发烧这个终极大boss,不止老人急红眼,爸爸妈妈也心慌意乱的。
关于宝宝生病那些事
1
什么是春季传染病?
春季是小儿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常见的有: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风疹、猩红热、手足口病等。
2
为什么宝宝春季更容易生病?
春季昼夜温差大,尤其宝宝抵抗力弱,适应不了气温剧变,病菌乘虚而入,引发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及春季传染病。
3
宝宝生病就代表免疫力差?
人的免疫力不是生下来就完善的,是在与疾病的斗争中建立起来的。宝宝比大人更容易生病,不是免疫力差,而是免疫力不完善。
深入了解春季传染病
1
流行性感冒(流感)
流感≠普通感冒
 流行性感冒 普通感冒
症状
起病突然,高热、畏寒、头痛、乏力、全身酸痛、鼻塞;婴幼儿还会伴有呕吐、腹泻等症状;
发病有过程,咽喉痛、打喷嚏、咳嗽、鼻塞等症状;部分人会发烧或干咳严重;
病因
流感病毒引起,传染性极强;
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引起的;
传播方式
飞沫传播、或接触流感病毒污染物后,触摸口鼻眼睛受感染等;
空气传播为主,通过咳嗽和打喷嚏喷出来的病毒传染;或接触有病毒物体,并通过眼耳口鼻带入体内;
潜伏期
一般为1-7天,多数为2-4天;
感染病毒后,一般1~2天发病
病愈时长
需对症下药,通常持续2-3天后减退。
对症处理,多喝水多休息,一般5-7天能自愈。
预防方法
接种流感疫苗(6个月以上宝宝可接种,有效期一年);注意卫生,少去人群密集处,谨防交叉感染;
感冒的原因是因为人的抵抗力下降,感冒病毒乘虚而入,平时注意休息、讲卫生,多运动。
2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能够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多达20多种。
1
传播途径:
粪便、体液、唾沫、皮肤、粘膜疱疹液,或被污染了的毛巾、玩具等物品;
2
临床症状:
起病突然,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斑丘疹、疱疹, 可伴有发热、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
3
护理方法:
  • 患病后,及时就诊;
  •  注意消毒,谨防交叉感染;
  •  对症处理,1-2周可多数自愈。
4
易感人群:
  • 6岁以下婴幼儿,大人感染一般不发病,但会传染孩子;
  • 得过手足口病的人,仍有再次感染的可能。
5
预防方法:
  • 勤洗手、勤通风、多喝水、晒太阳;
  • 少去人群密集处;
  • 接种EV71疫苗预防EV71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并不能预防其它肠道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
6
警惕重症:
宝宝小,不懂表达自己感受,所以家长要判断宝宝的症状,出现以下情况及时就医:
①持续高热:腋温高于39°C,持续高热两天以上;
②身体异常:精神差、呕吐、头痛、惊厥、烦躁不安、呼吸困难、手脚冰冷、出冷汗等;
3
水痘
水痘是由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传染性极强!
1
传播途径:
由飞沫传染和接触了被水痘病毒污染的食具、玩具、被褥及毛巾等的接触传染。
2
临床症状:
  • 中低发热;
  • 先出红色斑疹,后变丘疹,迅速发展为清亮的卵圆形的小水疱;

  • 出疹过程瘙痒难忍;
  • 24小时后水疱变浑浊,易破溃,然后从中心干缩,迅速结痂;
  • 红色斑疹、丘疹、水疱、结痂可同时出现;
  • 身体躯干最多,然后是面部,四肢比较少。
3
护理方法:
  • 避免病损处皮肤摩擦或碰破水疱,保持清洁;
  • 给宝宝剪短指甲,避免挠抓,以预防继发感染;
  • 可涂以炉甘石洗剂止痒。
4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尤其是未接种过水痘疫苗和未得过水痘的宝宝均会受到攻击;
5
预防方法:
  • 做好隔离和消毒工作;
  • 水痘出疹前5天到所有水痘完全结痂期间(10天左右)都有传染性。接种水痘减毒活疫苗,易感人群接触水痘后3 天内接种可获得保护。
4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由病毒引发的传染性病,最大的特点就是导致腮腺肿胀。
1
传播途径:
通过飞沫传染或者接触感染者唾液的污染物。
2
临床症状:
  • 腮腺肿胀,摸起来或吃东西感觉疼痛,尤其带有酸味食物,会特别疼痛;
  • 部分人会发热;
  • 或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呕吐、抽搐、睾丸疼痛等症状;
  • 警惕并发脑膜脑炎、胰腺炎、睾丸炎及卵巢炎等,及时就医。
3
护理方法:
  • 及时隔离,注意多休息、多喝水;
  • 准备质地软、易咀嚼吞咽的食物,别吃酸味食物;
  • 1-2周能自愈,不需特别用药,但出现肚子痛或浑身乏力,男孩子蛋蛋疼,一定要立刻就医。
4
易感人群:
该病多发生在5-15岁的儿童和青少年。
5
预防方法:
除了注意个人卫生,少去人群密集处外,最有效的手段是注射麻腮风三联疫苗进行预防(宝宝18~24个月接种,在4-6岁时接种第二剂)。
5
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俗称“出疹子”。麻疹对于婴幼儿来说危险性极高。
1
传播途径:
麻疹病毒通过感染者口、鼻、喉中的飞沫传播;
2
临床症状:
  • 中度或高热,体温可高达40~41°C;
  • 咳嗽流涕,眼睛充血以及口内出现白色小点;
  • 发热后2~3天,由脸部向颈部开始出现皮疹,并逐步向下蔓延。
3
护理方法:
麻疹没有特异性治疗方法,多数人在发病后2~3周内康复,只能在发病时给予支持疗法:
  • 注意个人卫生,摄入新鲜果蔬,多休息多喝水,室内要干燥通风;
  • 3个月以上可用对乙酰氨基酚,6个月以上可用布洛芬进行退热,避免服用阿司匹林;
  • 轻微咳嗽可给予雾化器加冷水,在房间内雾化治疗;· 腹泻时注意补充液体及流质食物;
  • 给予维生素A有可能减少麻疹的严重性,并发症和死亡。(维生素A应给予以下人群:6月龄以上宝宝有缺乏维生素A的危险性,免疫缺陷、营养不良或发生麻疹并发症)
4
易感人群:
多生发5岁以下儿童,特别是1岁以下的婴儿;
5
预防方法:
  • 父母和宝宝都必须接种麻疹疫苗;
  • 保持室内干燥通风、卫生清洁;麻疹病毒对干燥、日光、高温敏感,室温下存活 2 小时,一般消毒剂能使其灭活;
  •  勤洗手,病人和照护人需戴上口罩,避免患者接触你的眼耳口鼻;
  • 孕妇、婴幼儿、老人或免疫力低下的人给予免疫血清球蛋白,能预防麻疹或减轻症状;
宝宝生病,不仅宝宝辛苦难受,全家人都要折腾受罪。希望爸爸妈妈们,都能及时了解各种传染病的知识,做好防护措施,避免让宝宝受感染。万一,宝宝真的不幸中招,不要自乱阵脚,对症处理,及时就医才是最好的处理方式。
希望每个宝宝吃饭香香,身体棒棒,跟爸爸妈妈一起快快乐乐享受明媚的春光。
参考资料:
《美国儿科学会健康育儿指南》、
丁香医生、
裴洪岗《在孩子下次生病前》
END
你好,我是echo小茵茵,90后辣妈,家有2岁小子,擅长用漫画记录宝宝的日常和带娃心得。全网有超过100万妈妈关注。
成为妈妈这两年,共创作了超过500+篇漫画文章。有妈妈们最爱的情感共鸣漫画,也有和专业人士合作的育儿科普。
关注我,和百万妈妈一起来讨论带娃路上的酸甜苦辣。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