שטיסל

我家住在耶路撒冷

Shtisel

豆瓣点评高分:8.5
导演: Ori Elon
编剧: Yehonatan Indursky
主演: Michael Aloni / Doval'e Glickman / Ayelet Zurer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以色列
语言: 希伯來語 / 意第緒語
首播: 2013(以色列)
集数: 12
单集片长: 45分钟
又名:谢迪瑟之家

简 介
最近透过以色列电视剧Shtisel,对于极端正统派犹太生活有些反思,这部2013-2016年拍的连续剧,一共两季,描述了在耶路撒冷极端正统犹太区里一个Shtisel拉比家族里发生的大小事,题材非常特别,又拍得很真实,演员没话说的强大。
剧情内容:
第一集就出现的连续剧角色有点多一开始有点复杂所以来介绍一下这一大家族的人:
  • Shulem Shtisel,爸爸:在小学教塔木德的拉比,丧偶一年,有2男1女,Zvi Arye、Giti、和Akiva
  • Akiva Shtisel,男主角,小儿子:喜欢画画,跟爸爸一起住,也刚到爸爸任教的学校当教塔木德的拉比,准备要结婚
  • Giti Weiss,大女儿:坚强的年轻妈妈女生,刚生第5个孩子,老公就离弃她
  • Zvi Arye Shtisel,大儿子:每天的生活就是念妥拉,很想要被认可
  • Malka Shtisel,奶奶:住在养老院,每天最喜欢做的事就是看电视
一开始的节奏有点慢,剧情主轴基本上就是住在极端正统派犹太社区Geula帅气男主角Akiva的人生。他梦到他刚死去的妈妈在平常小餐馆吃饭,但是却说她很冷?!我本来以为这是犯罪片(找他妈妈真正的死因之类),但其实整个连续剧穿插的就是整个家族人之间的羁绊关係,以及思念。
这个连续剧很特别的地方在于,我们对极端正统的「生活」面知道的太少了,剧中人物有如真实的人有各自生活那样,他们各自有自己的小剧场,虽然一开始,每个角色看起来都只是穿著「制服」的极端正统犹太人,但随著每一集的发展和各自碰到的困难,会发现每个角色有自己个性,说穿了就是人啊!
从互动、眼神和口气,甚至是措辞,感受到那份因为「关係」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期待(和失望)。
Akiva的寻找自我
Akiva的角色是一个27岁左右的男生,他对自己的能力和价值一直都还在摸索中。只是整个极端正统派的社群,有些传统或默契,是不允许他有这些选择…. 有时候他会照著社会期待去做对的事,但又会突然放弃,然后全家人又会对他的任性生气。
影片纪录了很多人与人之间那种大部份时候说不出来的关係。好比说,一开始Akiva去相亲时,其实对方对他很有好感,也欣赏他「的朋友」的画画(当时Akiva还不敢承认自己爱画画),但他就是故意跟那个女生说他还在缅怀丧母之痛,然后结婚以后,要跟爸爸一起住,直到爸爸死掉… 然后女生当然就放弃他了。看起来是似乎Akiva自己不想结婚,但后来他第一次订婚时,他还特地去找舅舅来跟他爸一起住,就是不想要让他爸孤单。又好比说,有一次他自己上课时,凶了一个小孩,结果他爸告诉他那个小孩是个「孤儿」(在他们的定义裡单亲家庭的小孩就是孤儿), 结果才丧母一年的Akiva很生气的顶回去说:「我也是孤儿啊!」 或许透露出,失去了挚爱的母亲后,即便是成人,他心裡的状态还是一样难受。
Shulam,作为父亲的霸道
他爸爸Shulam,是个非常在乎妥拉,也非常以自己的标准来「照顾」家人,甚至是到不可理喻的地步。Akiva跟极端正统派小孩一样,在13岁被送去读妥拉学校时,他打整晚的电话要找他妈妈,他妈妈也焦虑等了整晚的电话….. 但原来他爸故意把电话线拔掉,目的是训练他「坚强」。他也直接逼Zvi Arye放弃唱歌的才华,但Zvi Arye其实不开心,因为长大后的他并没有成为出色的妥拉学者。Shulam也拒绝借女儿Giti的丈夫钱去投资,逼他只好去阿根廷做生意。他后来还直接在Akiva得到艺术奖的颁奖晚宴上,抢在儿子向父亲的谢词后,利用那个机会和场合说,对犹太人来说艺术没有用,因为在审判那天这些都没意义,还不如拿奖金的钱去盖教孩子妥拉的学校。某种程度来说他不是错,但他在影片中常常是很伤人的角色。
另外,这些角色都非常重面子,Shulam可以在儿子的婚礼上提供双主菜,而且还增加到450个客人(根本不需要)。新娘想要的乐团,他也都很乐意支付。他女儿Giti因换钱事业遭歹徒攻击,他可以拿1万shekels给他女儿,让她不要再冒险。
Giti的爱面子
Giti的丈夫到国外后,一通电话都没有打回家,接下来就听到宰牛场的老板说他跟外邦女子跑了,离开犹太教了。Giti硬是自导自演,跟宰牛场老板说丈夫打电话回来了,请不要编造故事。她担起养5个小孩的责任,自己到耶路撒冷新城去打工,也都不跟任何人说她丈夫跑了,后来被强劫时,也是硬跟她爸说没问题。后来丈夫回心转意,Giti也同意了,本来她也很挣扎要不要离婚,但另一区的犹太拉比跟她说「这些都是猜测,跟梦一样」,她就用这个方法,即便后来丈夫很想跟她道歉,她却假装她丈夫未曾对她出轨,直到她自己有天在买衣服时情绪崩溃,歇斯底里地在商店裡打一个外国游客。后来Giti的小孩Ruhami,受不了家裡这种气氛,才15岁就根据犹太法律的结婚方式,把自己嫁给一个勤学的犹太男孩。Giti是说什么都要她女儿离婚,也不允许她戴已婚妇女的帽子。相对来说,反而是Giti的先生比较能怜恤Ruhami。
犹太人的「利用」
由于是以色列自己拍的影片,所以大概不会被贴上反犹标签吧。Giti拜访宰牛场后,老板娘来访和表达关心,问Giti有几个小孩,Giti说5个。结果当晚社群内互助募款的喇叭车,跟大家公告有个寡妇和她「8」个孩子需要被帮助。后来Giti为了面子,大概也没拿到这笔钱。
Akiva的画廊老板是很有名的艺术家,但他其实不是自己画画,而是雇用类似像Akiva这种有天份的艺术家来作画,然后挂上他的名字去卖画。
另外有天Giti的先生在报纸上看到有个遗孀出价要买婴儿的名字,她自己没有小孩,所以希望这个男婴以她死去的先生命名,长大后每年为他的先生祷告一次…. Giti先是不愿意去,后来愿意去,但后来又说为了神的爱,她愿意她的孩子用这个富婆先生的名字,并且不收费。而后来,Giti的丈夫居然瞒著她去跟富婆要钱!!原来开价是5万美金,他让富婆意思给,大概也不会拿到太少!之后Giti改变心意,说要让富婆找其他小孩,丈夫硬是说她反悔已经答应人的事不好,然后送妻子去8天的月子中心,在婴儿8天后命名割礼上硬是违背Giti的心意,依旧用富婆丈夫的名字。
总体评价:
整个影集真的满推荐的!喜欢追剧的人,每一集都很精彩,而且演员很强大,剧本又是我喜欢的,编剧有认真赋予每个角色自己的故事,运镜什么都很艺术,但可能节奏慢了一点 (不知道是不是以色列拍电影的习惯,我好久以前看过一部关于特拉维夫单亲妈妈的电影,节奏也是慢到一种境界,加快10秒了演员都还在眼神交会)
同时也会发掘出极端正统派的一些小习惯和文化,像是平常都穿有繸子的衣服、或是夫妻分床睡、或是安息日都穿好漂亮的衣服、杂货铺兼男的媒人店、不能自由恋爱、一定要相亲、几乎人人都是拉比、守寡一年后再嫁再娶都很正常、对婚礼预算的大方、说阿们时要赶快说,不然乾脆不要说、喝水和吃东西一样都要先祷告~
超好看!!推荐!
↓ 第一集: 
此剧为两季,共24集,获取更多剧集观看,请添加微信:17753618714

↓ 相关链接
图片 | 网络
介绍 | 约阿咪

版权归属️ © 原作者
谢谢您的支持 一同向往锡安
长按图 前往赞赏支持

以色列原产地

号 角

长按下图二维码或阅读原文
进入锡安帐幕微店
·文末随机广告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