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不知道,留学英国的我也会一些日语,大概是准备准备可以考N2的水平。
寿司之神他儿子
而当年激发我学日语的原因,就是——《灌篮高手》。
上上周,《灌篮高手》的作者井上雄彦在自己的推上发布了即将制作最新版《灌篮高手》电影版的预告,把我再次拉回了童年那段有些羞耻感的时光……
对于热血篮球boy来说
日语不会 歌也要唱会
那时的我不会日语,但又非常喜欢《灌篮高手》,喜欢里面的片头片尾曲,特别是那首三井寿的BGM《直到世界尽头》。
就是这首歌
于是,我就拿磁带把歌给录了下来,不停地跟着录音模仿,哪段听不清了就反复听,哪段唱不明白了就反复唱……
当然,有些地方实在是纠结不知道怎么发音,现在想想是听力的问题——当时脑海里缺乏日语的语音储备,所以无法识别。
为了解决问题,我就上网搜了那种罗马字母音标的谱子,来帮助我消化听不清的细节,但我并没有完全按照罗马音来唱,而是所有的唱腔和发音都力图跟原唱一模一样……
罗马音标是小伙子们的福音
后来,我又陆续地把灌篮高手的其他几首曲子都唱会了——不瞒您说,直到现在,我的发音细节都跟原唱一样......做作(哈哈哈)。
那时我想,既然都唱到了这份上了,为了避免曲终别人一问三不知的尴尬,干脆去学日语吧,我就求我妈给我报了个班,开始系统地学起了日语。
我先后上过两段比较完整的日语课,一段是初中时,一段是大一大二的周末(真就自己靠着兴趣每周去)……但无论是哪个老师,都说我的发音非常正
举个例子,例如く这个假名,它的罗马音标是Ku,所以很多人会把它读为“哭”这个音。
但事实上,く的发音有点类似Kü,而我之前一直是在刻意模仿日本歌手的发声方式,所以发音一开始就是对的。
通过日语课,我建立了日语的知识体系,明白了如何读写,再回过头消化我之前已经会唱的那些歌里面的词语,简直是易如反掌。
再后来,唱日语歌成为了我学日语的重要方法,效率奇高。
特别是我很喜欢的乐队mr.children和spitz,用词都比较生僻艰深,更是让我学了不少……
简直是生僻词词库
但最重要的收获,是我反思过后,发现自己当年学英语时,走了不少弯路:
当年我学英语的时候,第一堂课就是学26个字母和简单的单词,之前完全没有一个系统的语音输入的过程——有也是自己爸妈带有本地口音的奇妙英语,听上去完全是一门自创语言...
相信跟我年龄差不多的朋友们,很多都有着类似的经历。
曾经拍摄过的地方
她是这所希望小学第一个英语专业考过专八的英文老师
在这之前 这所学校的英文、语文、音乐课你在屋外听是没啥区别的...
但这完全是个大坑、极不科学啊!回想小时候学中文的过程,父母也没上来教咱们汉语拼音和识字呀!
所以说,如今的娃们真的很幸运,有了更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更优教育条件,我们作为父母的,自然应该顺势而为。
什么是语言学习的真谛
学日语和英语的经历对比,让我明白了一个简单而深刻的道理——学语言,绝对应该先听说,后读写。
在幼儿阶段大量输入,装载语音包和思维体系;在时机成熟时开始输出,先会说,然后去尝试认字、读和写。
而对于我们这种英语不是母语的家庭来说,用什么方式装载语音包比较好呢?
在这里,我其实不太推荐发音不好的朋友给孩子直接进行英文教学,因为那样孩子装载的是我们自己的语音包——未来当他们听到老外的发音时,就会很懵,无法识别。
多使用带有英文原版语音的读物,例如用点读笔点读原版绘本,是现在比较有共识的选择——以及,永远不要低估英文儿歌
就像我用日语歌学日语、用Eminem的说唱来学英语一样,用歌曲来学外语有两大核心优点
感受语流——每篇歌词都是一篇小作文,所以唱会一首歌就是背熟一篇课文啊!还是在语句的律动中感受节奏和记忆单词的,多棒!
发音不会跑偏——尽管因为旋律节奏的起伏,词句跟真正的“”是不完全一样的,但毕竟是老外唱的,发音会非常本格;
除此之外,儿歌还有
两大隐形优点

洗脑——儿歌的旋律简单,朗朗上口,形成耳虫效应(学名叫无意识音乐成像),听久了大脑里会一直循环,想忘都忘不了,逼迫着你不断重复、重复......
最近连佐佑奶奶都因为天天被动听我们唱英文儿歌,开始会唱了......
音乐启蒙——无须赘述,一个一石二鸟的收获。
因此,儿歌绝对是学外语的法宝,不只是婴幼儿启蒙,包括到孩子比较大了时候,用歌曲来学外语,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借着兴致,我们再来聊聊,如何选儿歌、唱儿歌。
我分享过的三套儿歌
判断儿歌教材是否合适的重要标准我们可以参考来自美国的“3R”原则,即rhythm、rhyme和 repetition——节奏、韵律和重复它同样是幼儿语言的启蒙方法和评判准则。
之前我在三篇文章中陆续给大家发过三个福利,分别是【Super Simple Song】【鹅妈妈】【Weesing for Baby】,后来我也把它整理成为了合集,后台回复见面礼】即可全部领取。
这三个儿歌(抱歉没用更多的了)都很好,但经过实际的使用,都有各自的优点:
Super Simple Song
这套教材由加拿大Skyship Entertainment公司制作出品,日韩泰国等非英语母语国家的幼儿用于英语启蒙的首选儿歌教材,油管累计播放超过了21亿。
3S包含:计数、字母、语音、颜色、形状等主题,可以说是英文启蒙教材界的通用货币,在佐佑出生前,我老婆就买了他们的书。
新搞到的儿歌点读挂图
3S的优点很明显:
1、顾名思义,超级简单,朗朗上口;
2、题材广泛,互动性强,便于重复;
例如《Bingo》这首歌就是个很典型的例子,我们每次唱可以重复5遍,第一遍的时候把B-I-N-G-O唱全,第二遍的时候用拍巴掌(SSS视频里是拍腿拍肚子,拍巴掌其实是鹅妈妈版的玩法)来代替B,第三遍替代B和I,以此类推——最后一遍再完整唱回来。
这样唱一次,一首歌就复习了五遍,还能跟宝宝玩儿拍手互动,非常之高效。
又比如这首《Head,Shoulders,Knees and Toes》,简直是指认身体的部位的神曲。我们可以跟宝宝一起从头认到脚趾,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跟宝宝一起做运动。
我一般会用类似Burpee的动作来演绎这首歌
顺便锻炼
3S很好——但是吧,还是想小小吐槽一句,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同感,
他们的歌节奏都好慢啊!!
也许对于宝宝学习跟唱是件好事,但对我这种急性子来说,实在是煎熬。
鹅妈妈童谣

《鹅妈妈童谣》(Mother Goose)是英国民间的童话故事集,其第一次出版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7世纪,后来被侧重改编为了童谣集进行出版,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童谣集之一。
目前在国内,我们能买到的《鹅妈妈》有两个版本,一个是廖彩杏老师推荐过的台湾信宜基金出版社出版的版本,一个是红黄两册的英文版本——这个版本一般支持点读笔点读(不确定记得问客服)
鹅妈妈的特点就是历史悠久、“原汁原味”,我们很多非常熟悉的歌曲,例如《Twinkle,Twinkle,Little Star》(一闪一闪亮晶晶)的最初版本,就是来自鹅妈妈童谣。
但原汁原味的另一面,就是它也涵盖了很多欧洲中世纪的“黑暗面”。
曾经的鹅妈妈,包含了不少血腥、残酷、困苦、灰色隐喻的内容,尽管现在我们看到的已经是“净化”后的版本了,但依然可以从个别作品中一窥历史。
例如我们耳熟能详的《London Bridge is Falling Down》,述说了当年筑桥艰辛,以及伦敦桥命途坎坷、曾经多次倒塌的历史,更有传言曲中的my fair lady,指的是在建桥的时候被埋进桥中充当“人柱”的小女孩……
2012年在伦敦实习的我
再比如说《Ring Around The Rosy》这首歌,被一般认为是在描述17世纪英国爆发黑死病,人们相继倒下的惨状。
著名游戏《瘟疫公司》曾收录这首歌作为BGM,听着这首歌,看着病毒一点点地肆虐全球,在当今新冠肆虐的背景下,令人感叹太阳底下无新事。
这些真真假假的传说故事,给这些儿歌增添了很多神秘色彩——我作为一个历史爱好者,对它很是着迷。
我也希望佐佑长大以后,可以按图索骥,从自己会唱的儿歌那里,建立起学习文化和历史的纽带。

当然,对于宝宝的英文启蒙来说,了解这些历史知识还尚需时日,纯从学英语的角度来说,鹅妈妈童谣有两个大的优点——
1、是真押韵啊……令说唱rapper们汗颜的押韵,所以3R理论里的韵律上面没得说;
2、词汇量很大,例如《Jack be Nimble》这首歌,nimble这词没记错得是学雅思还是还是学GRE时才学到的吧,但在鹅妈妈里面类似难度的词语并不少见;
Weesing
哦,我的上帝,它实在是太多了……
我之前给大家分享的只是For Baby的系列,是比较适合小宝宝用于感官刺激的游戏歌和摇篮曲——而这,已经有60多首了……
而Weesing本身是一个大曲库,所以我听了几首就被劝退了……
然而!交流群里的一位宝妈说,我那是没找到正确的打开方式:

于是,本着负责任的原则,我又下单了这几本书,准备再研究一下,之后再给大家补作业吧~

说来说去,我们该怎样选择儿歌呢?
我认为,无论是选哪套教材都可以。
像Super Simple Song、鹅妈妈、Weesing这些,其实都是国外的儿歌的品牌,国内也有宝宝巴士、贝瓦儿歌之类的儿歌品牌——它们很多的歌曲是一样的,只是编曲、呈现的形式不同而已
我用《Bingo》这首歌来举个例子:
Super Simple Song版本——先来一段对话,然后紫衣大姐以慢速演唱。
鹅妈妈版本——一个乡村大姑娘鸡血呈现。
Wow English版本——这大哥很像我平时唱儿歌的路子,比较喜欢用一个曲调Freestlye......
所以你说哪个版本好?
没法说——唯一的标准就是挑你和你家娃喜欢的版本
另一方面,儿歌磨耳朵核心是反复听和重复,不光是给宝宝听,我们自己也需要多听、狂听,然后自己模仿唱给宝宝——就像我当年学灌篮高手主题曲那样。
所以无论是哪套教材,用正确的方法解锁才是关键。
在这里,我推荐把儿歌赋予夸张的表演,给宝宝演出来
为什么要表演呢?是为了更多地赢得婴幼儿宝贵的注意力时间。
美国西北大学认知心理学教授Susan Hespos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她通过测量4-6个月宝宝观看意外事件(例如本该自由落体的物品居然悬空了)和可预期事件(物品落地)的时长,来验证一个设想——宝宝对于事物运行的规律拥有自己的预期
实验的结果印证了她的猜想:

而另一方面也就是说,宝宝在看到超出自己预期和认知的事物时会格外专注,甚至可以多出一倍的时间!
这也是为什么我每次都尽量以不一样的形式把儿歌演出来、偶尔还会搞Freestyle的原因——为了增加新鲜感
这些额外附赠的专注时间,累积起来不容小觑。
流川枫也在磨耳朵
还没有领取3套儿歌音频、视频的可以后台回复【见面礼】
领取。

p.s.
下期我会分享一个很好玩儿的主题,请大家拭目以待~
之后我准备结合自己的经历,分享一下儿歌精听和泛听的经验教训,有兴趣的朋友欢迎点个【在看】,也可以在后台留言
下期见啦~
老惯例,介绍一下——我和佐佑妈妈成立了一个【微信群】,旨在团结咱们号的广大父母同胞,【互通有无、交流心得、排忧解难】。各位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扫下面的二维码添加我的克隆人进群。
【往期精选】
喜欢的话
请关注我们
点个【在看】
转发一下
我们会备受鼓励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