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失联,请关注我们的微信号哟
觉得投缘的朋友,就请顺手给我点个“在看”“点赞”,点过几次在看后,机器人就通过大数据,觉得你和我有互动,以后才能将我的文章推到你眼前。或者,就对我这号星标,点击左右角“直隶读书”,再点右上角三个点点点,选择一下“设置星标”就好了。
文 | 难得君
首先申明,我不是饶毅的死忠粉,但这并不妨碍我对他的尊重和敬佩。
我写过好几篇关于他的文章,仅存为什么要保护饶毅?其余都已经被风沙。
我很佩服他作为一个高级知识分子的刚正不阿敢于追求真理、坚持真理不与邪恶同流合污的气节面对庞大势力的压迫绝不屈服、敢于死杠到底的勇气和决心
在泥沙俱下的当下,他就是知识分子群体里的一股清流
也正是因为他的独立特行,衬托出了学术界知识界的整体腌臜。
那些攀附权贵、为金钱和名利四处走穴,处处附庸风雅的所谓砖家,泰斗对他恨之入骨,他几乎成了学术界的公敌。
以他在国内生物科学领域的成就和地位,评选院士时却输给了涉嫌造假者。
生物化学界的顶级科学家王晓东施一公都为他鸣不平,就连方舟子都直言:“他什么话都敢说,得罪了很多人。”
施一公评价他:“饶毅是忧国忧民的科学大家,光明磊落的正人君子,犀利耿直的现代鲁迅,我行我素的半老顽童。
“无论你是否喜欢他,他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启蒙中国社会,也注定留下重要影响。”
这个现代鲁迅,誓要揭穿学术界的黑暗,他公开发言:
早在两年前,饶毅就将反对学术腐败,反对学术造假的响箭射向了李红良裴钢(院士)耿美玉
对李的举报是:十七年如一日明目张胆的造假。
三只响箭射出两年之后,去年9月,李接连失去了武大三项行政职务。
2020年1月21日,饶毅在他主办的公众号“饶议科学”上,再射一箭,直指裴学术不端。文章标题及链接:“正式举报林-裴 (1999) 论文涉嫌学术不端
裴钢,是什么身份?
堂堂知名院士,就是省长约见,那也得提前预约。而作为同济大学前校长,妥妥的副部级。
在权力和学术领域,裴都是顶尖人物,普通民众心目中神一般的存在。
在高校行政化、学术行政化的时代,凭饶毅想去撼动这种权势倾天的大人物,犹如蚍蜉撼树
但饶毅果然有现代鲁迅的风骨,毫无惧色的发出世纪绝响:
“谬误不会因为裴钢一人在中国有权势就能变成真理。
没错,在学术上,谬误从来不会因为一个人有权势就能变成真理!
事实上,在任何一个领域,谬误都从来不会因为一个人有权势就能变成真理!
什么是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的核心就是批判和质疑。
只有质疑,才有真理,所有的真理都是在质疑声中不破不立。

这不仅是科学的精神,更是知识分子精神的精髓。
中国要强大,现在最需要的就是科学精神,需要创新和探索,需要在科学领域去抢占制高点。
正是基于此,科技部在饶毅发文前,曾经出了一个《有关论文涉嫌造假调查处理情况的通报》:
这个通报,对几位涉嫌造假的科学家论文,进行了调查和处理,其中,有3人涉及图片误用。
这里的图片,可不是我们文章中的配图,用错了往往并不影响什么。学术论文中的图片,尤其是生物化学等领域,图片就是学术核心成果之一,图片误用,是个冠冕堂皇的词,简单说,就是造假!
而其中未发现造假的就是裴刚和饶毅。
而恰恰,《通报》中的裴、李、耿正是2019年饶毅实名举报中的三人,详见下图:
李、裴、耿
也就是说,这个由21个相关部门参加的、由科技部、教育部、卫健委、中科院、工程院、自然科学基金委,组建的高层次复核专家组,已经代表了官方最高规格、最权威的机构。
而这篇《通报》就是对饶毅一年多前举报信的一个官方正式的回复
很显然,对于裴刚的调查结论“未发现有造假”,饶毅表示强烈的不服。
所以,在这个通报发布之后,饶毅在公号上再次发文,讨伐裴刚
饶毅挑战的,不仅仅是学术界的某个人,而是整个学术界的权威。
这才是真的勇士。
中国要成为世界真正的科技大国,路漫漫其修远兮!
如果没有刮骨去毒的决心,没有直面淋漓鲜血的勇气,钱学森之问将永远存在!
有人说,学术和我小百姓有什么关系?
病毒疫苗、手机芯片、汽车芯片...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它们都是科学研究的成果。
只有科技强大,国家才能强大。
这个时代,敢于站出来发声,揭露黑暗,倍受打压依旧不屈服的人,值得我们支持!
保护饶毅,不仅是保护一个公民的自由,也是保护一个读书人的良知!
保护饶毅,就是保护我们国家,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为众人抱火者,
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
为自由开辟道路者,
不可使其困顿于荆棘。
恳请大家,如果你认同文章,请“转发”到朋友圈,我们一起为饶毅呐喊助威。
许多年后,假如有人问我,当年你为社会做过的贡献是什么?我会说:我传播了很多充满人性、良知、散发着正义光芒的文字,我拒绝了与邪恶同污合流。
——这句话,据说是柴静说的,无从考证,但说得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