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第3747篇原创首发文章  字数 3k+·
· 舒时 | 文  关注秦朔朋友圈 ID:qspyq2015 ·
在刚过去的一周,港股气势如虹。
随着连续多日的南下资金入市,港股强劲上扬。尤其是上周四(1月21日),当恒生指数突破3万点关口时,市场异常振奋。
从历史往绩来看,3万点对于恒指真不算什么高位,如果考虑到全球量化宽松这么多年,3万点甚至还有些落伍的感觉。
但就这两年的发展势头来说,恒指上周表现的确令人刮目相看。这也是香港在经历了两年的抑郁之后,首次升至2019年4月以来的最高位,的确令人鼓舞。
伴随着恒指上扬的,是南下资金不断加码入场的消息,也可能正是这个原因,在个别微信群里,有人提出了“南下炒港股,争夺定价权”的口号。
其实看到有人再提定价权,我的心里是有点怪怪的!
第一次听到“争夺定价权”这个说法,是在2015年。当时,内地公募基金获得南下买港股的许可,随后香港市场出现一波资金南下的高潮。其实谁也不知道是真正的南下资金买起了港股,还是香港本地蛇托起了久违的泡沫,等着高位出货;到底是真的公募资金南下,还是内地炒家跟风入场,抑或两者兼有,也没有人知道。
反正当时港媒和内地财经媒体一唱一合,均唱好南下资金,认为它们带来了巨大的流动性,令恒生指数出现多年未见的罕见大行情。
当年,一个炒A股多年的内地朋友,正是在2015年初,跟着“公募战队”首次进入香港。
第一次进入港股,无论是T+0,还是不设涨跌停限制的交易,抑或是券商提供高达近6倍的高融资杠杆,都令他兴奋不已。
初入港股市场,他仍然用着A股的习惯玩法,到处收集所谓的“内幕”消息,重仓了一批中小股。随后恒指暴涨,但他的中小盘却几乎纹丝不动。但他仍然很有信心地对我说,随着公募基金的南下,内地资金将会夺取港股定价权,而他手中的票子,一定会令他暴富,因为给他消息的人士“非常靠谱”。
这是我第一次听到所谓夺取港股定价权的提法。
其实在香港,很多有点投资经验的港股投资者都知道,想夺取香港股票的定价权,要么是违规,要么是搏傻。说违规是指有操纵股价的嫌疑;说搏傻,是因为港股和A股有许多机制上的根本差异,再“靠谱”的庄家也信不过。例如,港股上市公司大股东手中的灵活配售权允许他们高位配售,还可以允许他们有更灵活的其他操作,都足以令那些想“夺取定价权”的炒家成为大股东的鱼肉。
随着内地资金越来越多,港股从2015年3月中开始,在短短不到1个半月时间暴升近5000点至28588.52点,一些名不见经传的中小股,也开始逐步成为轮番炒作的对象。我朋友手中的中小股,居然也有个别出现了暴涨,令他更加相信,“香港中环的天,是解放区的天”。
碰到这种情况,我反而觉得害怕,觉得港股已经出现极为不寻常的现象,劝朋友需要提高警惕,特别是中小票应该赶紧放手,以防止大户散货结束时,来不及撤退。
我的这个朋友认为大盘还会再升,不用担心。对于我提出的“指数上扬,但是个股普跌”的奇异现象并没有放在心上。对于他身边不少港股投资顾问提出的“大户散货,越卖卖高”的谏言也没有予以足够理会。
在他看来,香港和海外机构投资者过于重视传统经济下的所谓市盈率指标、市净率指标,以及现金流量指标。他认为这些并不能充分反映高科技、新经济之下高成长企业的未来价值——是的,他坚信自己还是一个价值投资者,只不过是香港的估值方式有待改变,所以需要由内地资金来“争夺定价权”。
随着恒指不断攀升,我朋友坚信,港股的定价权很快会掌握在内地资金手中——不过遗憾的是,尽管恒指节节上升,他手中的中小盘股票并没有给他带来暴利,相反,个别股票反而是时不时来一点暴跌,然后再小幅拉升——有人跟他说,这是典型的庄家在“震仓”,劝他赶紧撤离这种妖股,但他仍然觉得可以再搏一搏。
我对出现这种玩法的股票一点兴趣都没有,也劝这个哥们赶紧收手,把钱转去大盘股,还是求稳为妥。
可惜,很快,港股在短期之内激升5000点之后,开始疲态尽显,特别是在A股的急剧调整之下,很快便出现了剧烈的波动。从2015年4月开始,恒指在近10个月的时间(2016年2月)里重挫近万点,直跌至18278点才企稳。我的这位朋友如今已经很久不再踏足香港市场。
买港股莫争定价权
回忆完历史之后,我们回到现实。
过去两周的“北水南涌”,是真的要争夺港股定价权吗?还是看好港股的后劲十足,抑或还有其他的原因?
定价权之说显然只是一个笑谈。但是港股后劲的确不俗。我在此前的文章中提及,恒指市盈率并不算太高(截至2020年12月31日,标普动态市盈率36.7倍,上证指数是16.2倍,而恒指是15.6倍)。即便目前“北水”汹涌,截2021年1月26日,恒指的动态市盈率也只升至17.6倍,离历史上的危险区域还有一定的距离。
当然,短期之内升得过急,恒指一定会出现调整,但从全年来看,并不需要过于担忧。毕竟全球疫情缓解、各国经济复苏、美国维持量宽、人民币升值以及港股公司盈利普遍好转等因素还没有完全体现,因此港股大概率在调整之后,还会有下一波的行情,届时走势会更健康。
但这个判断并不意味着近期恒指的调整就无大碍。恒指逼近3万点大关时,RSI指标已飚升至85以上,指数抛离50天移动平均线多达11%,这是非常明显的两大深度超买指标。而且RSI的日线图在1月25日呈现出非常明显的“逆向分歧”(即股价创新高但RSI却回落),这个是我个人认为最强的逆转信号,没有之一,因此恒指出现调整势在必行。
从流动性来看,北水的净流入量也连跌了3个交易日,上周五更是在2021年以来,首次低于100亿港元。这说明北水对港股的配置已经接近尾数,或者至少是说明内地机构投资者在等待更多的信号出现。考虑到即将进入业绩公布期,有可能机构投资者需要更多时间判断下一步的资产配置。
港股的走势历来与美股不可切割。我们看近期美股走势,也能对港股的表现有一个了解。
拜登上周宣誓就职美国总统之后,美股标普指数、道琼斯指数、纳斯达克指数和纽交所指数齐创历史新高,也是牛气冲天。在美联储量宽的大背景之下,加上美国政府短期内打算再推万亿救市措施,以及财政部长(前美联储主席耶伦)的鸽派作风,都令美股气氛保持炽热,走势相信短期内仍然会维持大涨小回的格局。如果这种趋势维持,港股的外围也不会差到哪里去,仍然可以放心买入并持有绩优股。
需留意大市与个股差异
尽管我认为中长期看港股还有机会,但近期港股升势过急,调整恐怕不可避免。而且,投资者也要考虑,即便未来港股再次向上,也要小心并非所有的股份均能受惠。
一个明显的例子是,港股通资金开年以来,在上周出现了单周近千亿港元、单月超过2300亿港元净买入的规模,打破自从有“沪港通”政策6年多以来的所有流水纪录,但是我们会发现,其实“北水”的流向过于集中,并非看好港股全面发展。
例如从2021年1月数据来看,截至本周一(1月25日),南下资金主要流入腾讯(00700.HK)、中移动(00941.HK)、中海油(00883.HK)、美团(03690.HK)、小米(01810.HK)、港交所(00388.HK)及思摩尔(06969.HK),仅7只股份已占北水净买入超过六成。
更有意思的是,根据方正证券的统计,近500只南下资金可买的港股当中,其中30只的净买入规模已超越总数,意味余下的400多只,事实上累计录得净流出。这一信号显示,南下资金有抱团或是过度集中的倾向,所涉猎的港股甚至连恒指成分股都无法覆盖。
对于港股投资者来说,这种情况到底是意味着港股的其他股份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还是要注意避免过度拥挤造成的相互踩踏?
这个问题留给大家思考。
  • 作者:舒时,港漂,博士,资深另类投资者。曾任中资资产管理基金经理及投资总监等职。新著《重新定义金融:加密货币与数字资产》。
「 图片 | 视觉中国 」
秦朔朋友圈id:qspyq2015 开白名单:duanyu_H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内容合作、投稿交流:[email protected]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