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系列介绍抗法援越的历史故事,共分为三篇:

1、抗法援越往事 枭雄胡志明
2、抗法援越往事 决胜奠边府
3、抗法援越往事 风云日内瓦
毛泽东会见胡志明
美国人很喜欢用地球的“纬线”和“经线”来作为地理标识。
不仅在国内划州界时习惯用,在世界各地划分势力范围时也喜欢用。
比如:朝鲜半岛的三八线。
再比如:中南半岛的北纬十六度线。
二战结束后,越南的局势非常混乱。
混乱到什么程度呢?
此后这片土地上一直打了三十年的仗,至1975年方才实现统一。
本系列我们先来讲这三十年乱世的第一阶段——法越战争(1946~1954),又称“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
19世纪末,中南半岛上的越南、老挝、柬埔寨三国开始沦为法国的殖民地。
这一时期法国人的主要据点设在了西贡(胡志明市)。
他们把从老挝、柬埔寨搜刮来的资本大都投在了这里,将西贡打造成了“东方小巴黎”。
二战是一场大的洗牌运动——法国亡国,日本统治了东南亚。
战后,中国凭借在抗日战争中的巨大功绩成为二战主要战胜国之一。
罗斯福论功行赏,提议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和英国军队以北纬16度线为界,分别接管越南的北部与南部。
于是在1945年8月下旬,云南实力派、国军第一方面军司令卢汉率近20万大军由滇越、桂越边境入越,开赴河内受降。
卢汉赴河内受降。在1945~1946年间,大批国军曾在越南境内驻防
1945年9月14日,卢汉抵达河内。
不久后,蒋介石通过受降外交代表给卢汉传达指示,告诫他越南局势的敏感性和复杂性。
为什么老蒋忧心忡忡呢?
原来当时的越南已经是半个火药桶,老蒋很害怕趟上这道浑水。
罗斯福去世后,继任的杜鲁门一改前任的态度,在会晤戴高乐时明确表示:
“关于印度支那问题,美国政府对于法国重返印度支那一事决不反对”。
这是摆明了允许法国恢复在越南的殖民统治。
机不可失,很快法国远征军便卷土重来,在西贡一带大肆逮捕、杀害越南独立人士。
就这样,美英默许了法军代表英军接收16°线以南的越南地区,并对原属中国接收的北越地区虎视眈眈。
另一方面,卢汉在越南北部还面临着一位硬茬的挑战——越南独立运动领导人胡志明。
胡志明这个人非常厉害。
他在1945年8月日本战败前夕抓住时机成立越南民族解放委员会(实际地位是越南临时政府),领导发动全国大起义,史称“八月革命”。
就在卢汉抵达河内的两周前,胡志明在河内巴亭广场当着五十万人的面宣读《独立宣言》,旨在建国。
当时胡志明部已成为越南国内一股在政治上和军事上都不可忽视的力量,麾下共有民兵六万余人,且深得民心。
面对剑拔弩张的法越双方,蒋介石给卢汉的指示很明确:
1、牢牢掌握老街-河内-海防铁路运输线
2、对越南当局采取不管态度
3、让法军开入越南,不得予以阻挡
9月底,蒋介石再次与卢汉通电,指示其对法越纠纷“严守中立”。
胡志明与法国人谈判
在这一历史关头,胡志明作为越南一代枭雄,其纵横捭阖的实力开始展现。
胡志明自知手下的几万游击队不是国军的对手,所以他敞开怀抱迎接卢汉进城,并借此与蒋介石谈判,希望蒋支持其建国。
蒋的回复很干脆:只要越盟放弃社会主义,就帮助越南独立。
这一点让胡志明很难办。
几十年来,胡志明等越共人员之所以能坚持红旗不倒,背后最大的支持者就是苏联。
让他放弃社会主义,改换门庭,胡志明是无论如何也不会答应的。
更何况你蒋介石的腿也没有斯大林粗。
于是胡志明在思虑再三后,准备下一手“险棋”。
他通过秘密渠道找到法国人,暂时与法国和解,签订了所谓的《六三协议》。
“协议”允许法国军队返回北越,条件是法国承认越南是“法国印度支那联邦下的一个自由国家,可以拥有自己的下政府、议会、军队和税收系统。”
在说服越共高层内其他人和法国和解时,胡志明留下了一句流传甚广的话:
我宁可这几年闻法国人的屁,也不愿意后半辈子吃中国人的屎。
这份协议对于法国人和胡志明来说是“各怀鬼胎”,“一拍即合”。
法国人想挤走中国、独占越南,正愁没有借口登陆北越。
胡志明则是想利用法国人把卢汉这尊佛先送走。
法国人和中国人在胡志明眼中都是爷。
二者相较,卢汉所部二十万大军的驻防区与胡志明的势力范围完全重合,压得他实在喘不过气来,先送走再说。
1946年3月6日上午,法国远东军舰队司令阿巴努不顾中国军队警告,率领海陆军强行登陆海防港,对中国军队发动突然袭击。
法国人吃准了蒋介石的主要精力在国内,不敢与其在越南翻脸。
最后这场冲突以法国舰队司令阿巴努签署协定承担一切责任、赔偿一切损失并保证今后不再袭击中国占领军守地而告结束。
蒋介石在法国人的压力下斟酌再三,决定抛弃北越这块烫手山芋。
两个月后,卢汉所部开始陆续撤出越南,法国军队接管越南北方。
1946年年底,法国人撕毁与胡志明的协议,向越南民主共和国正式宣战,决心全部恢复在中南半岛的殖民统治。
面对装备先进的法国军队,胡志明部节节败退,只能放弃河内,重返丛林坚持游击战。
在游击战时期,法国军队曾一度包围越盟的基地,当时胡志明藏匿在地洞内,侥幸避过被法军生擒。
越南战场上这种“一边倒”的局面延续了近三年,直到1949年底解放军大军平定西南,勒马镇南关。
中越边境友谊关(镇南关)
解放西南之前,由于我军的实力主要在长江以北,对越共并没有什么支援。
1949年12月,期盼已久的胡志明派代表来到北京,要求我党向越共派遣军事干部,并提供三个师的装备和1000万美元的财政援助。
当时正值毛泽东赴莫斯科访问,少奇在京主持工作。
接到胡志明的求援信后,少奇同志给正在西南作战的林彪、陈赓部发去电报,要求他们“侦察由广西与越南胡志明部队联络的道路情况”。
与此同时,少奇同志一边向远在莫斯科的毛泽东发电报汇报,一边回电胡志明,让他派一个可靠的代表团来华负责建立两党联络机制。
考虑到新中国刚刚建立、百废待兴,中方并没有完全满足胡志明的要求,只答应“给越南一部分武器弹药及医药”。
不过电报到莫斯科后,毛泽东指示,不仅可以增援物资,还支持派军事干部去协助指挥作战。
心急如焚的胡志明在接到我方回复后,立即于1950年1月派代表团抵京。
越南代表团的团长、全权代表,就是大名鼎鼎的黄文欢。
黄文欢后来成为越南首任驻华大使、越共政治局委员,是越共内部最坚定的“亲华派”。
1979年黄文欢离开越南来到中国,后长居北京,死后葬在八宝山革命公墓。
黄文欢与邓小平
1950年春,高层几经物色,选中了祖籍广西的壮族将领韦国清担任驻越南民主共和国军事顾问团团长、党委书记。
广西的朋友想必对韦国清的名字都很熟悉,他在建国后的广西历史上是一个很特殊的人物。
与此同时,大批武器弹药被运抵中越边境。
越南人民军直接进入云南和广西的军事基地进行换装和训练,并在边界附近的中国境内设立野战医院。
为了便于指挥,解放军军官顾问先期下派至越南人民军团一级,作战令在解放军顾问同意后方可执行。
1950年9月16日,鸟枪换炮的越南人民军在陈赓、韦国清等人的指挥下主动发起边界战争。
此战的目的主要是打通越南北部通向中国的重要补给线——高平市4号公路,故又称“4号公路战役”。
先前节节败退的越南人民军在此战中展现出惊人的战斗力。
越军先后收复高平、谅山、太原、老街、和平等市镇,歼灭法军及其附属伪军共8000余人,彻底击溃法军在中越边界布置的防御体系。
值得一提的是,此战打响的日子——9月16日,正是美军在朝鲜仁川登陆的第二天。
从此,一个崭新的对手站在了法兰西第四共和国面前。
陈赓、韦国清等与胡志明在越南

上篇完。
后记

春节假期从2月9日~2月16日江宁知府公众号被“强制休息”了7天,现在包括付费在内的功能都已经恢复。

今后我们会以此为戒,对存量文章做一下自查和清理,也恳请读者朋友在留言时谨慎用语。
最后,欢迎大家关注备用号——江宁织造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