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全球媒体聚焦缅甸,该国军队在周一凌晨发动政变,关押了国务资政昂山素季和其他政府高官,并宣布军队掌权。
而在拜登政府内,白宫和国务院都发表声明,密切关注缅甸局势。值得注意的一点是,缅甸的正式名称是Myanmar, 然而在拜登政府的所有官方文件都称缅甸为Burma。
本周在被记者问到这个称谓时,白宫发言人莎琪(Jen Psaki)说,美国的官方立场是使用Burma,但是在交流时可能为表外交礼仪使用Myanmar。
记者追问这个立场是否表达了拜登政府对该东南亚国家不够礼貌,莎琪没有直接回答记者的追问。
美国为什么不承认这个国家的官方名称?这也许没有一个简单的答案。
这两个名字的分歧产生于1989年,当时执政的军政府将该国的名字从Burma改成了Myanmar, 同样改名的还有最大城市仰光的英文拼写。
军政府认为Burma一词仅仅涵盖了缅甸最大的缅族(Burman),而没有包涵其他134个少数民族群体。如果以其主体民族的名字来作为国名,这含有种族歧视的味道。
另外一个解释是,Burma是英国殖民时期对于缅甸的称谓。缅甸军队为摆脱英国殖民时期的痕迹而为国家改名。
就在军政府改名前一年,1988年的民主示威和军队镇压成为缅甸历史的分水岭。
从该年3月到9月,全缅甸成千上万的人走上街头,争取民主。然而他们遭到镇压,数千人被军队和警察杀害。
1989年的改名受到了联合国以及其他包括法国、日本、中国等国的承认,但是美国和英国拒绝承认改名。他们认为改名并没有经过人民的同意,所以新名字是没有法律效力的。
其他国家,例如澳大利亚则采取混合策略,将Myanmar和Burma交替使用,以表示在尊重外交礼仪的同时,提醒缅甸他们没有忘记该国在1988年对人权的侵犯。
政治倾向
西英格兰大学(University of the West of England)的语言学荣誉教授理查德·寇兹(Richard Coates)对美国Z音说,选用哪个国名称谓是政治敏感话题,代表“站哪一边”。
“Myanmar 这个称谓是军方提出的,所以如果拒绝使用这个称谓,那么就表现了这个国家反对军政府的政治倾向,”他说。
人权组织英国声援缅甸(Burma Campaign UK)的马克·法马内尔(Mark Farmaner)对英国广播公司说,观察一个国家使用Burma或是Myanmar,通常能够看出这个国家对军政府是否采取较为温和的态度。使用Burma“会挑战军政府的合法性”,他说。
语言学家寇兹补充说,Myanmar其实早就有了,19世纪时Burma是Myanmar 的口头语,然后在英国殖民时期发展成国名。现在的实际情况是,缅甸人在口头上称自己的国家为Burma,而在正式官方书面文件中一般会使用Myanmar一词。
昂山素季:随你挑
目前被拘押的缅甸国务资政、民主运动领袖昂山素季就曾公开表示,她喜欢称自己的国家为Burma。
“有些人因为我坚持称呼缅甸为Burma而不是官方名称Myanmar意见很大。我已经多次解释过了,这是因为国家名称的改动并没有经过人民的同意,” 
昂山素季2013年9月在新加坡论坛上说,“而对我来说征求民意是最基本的。如果缅甸真的要成为一个民主国家,首先就要学会如何尊重人民的意志。如果其他人选择Myanmar这个称呼,我其实一点也没有意见,因为民主正意味着选择权。意味着拓宽人们的选择面,让我们中更多的人能够做出更多样的选择。
在2016年她出任国务资政之后,她再次强调说,国家宪法上没有明文规定必须要使用哪个名字,因此外国可随意选用这两个名字中的一个。
她说她自己习惯使用Burma, 但不代表其他人必须效仿。为了让他人更舒服,她也会在需要场合使用Myanmar。
“我想这就是外交,我们必须学会包容”,她说。
下面的视频号是军事动态为主,希望能活的长一点,敬请关注交流。
(张老师公众号:HISTORYCA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

风沙太大,敬请关注备用账号:Usa-look 写历史比较敏感,难以把握,防止失联请关注!可以加张老师聊史个人号:
skmm2015
或扫描下面二维码备份一下防止失联,有些文章发不了就发下面号朋友圈了。

长按二维码关注张老师海外聊史公众号:HISTORYCA  每天更新历史及全球新闻大事件,喜欢文字阅读的敬请关注。
搜索公众号canada-zh2 ,视频版世界各地资讯尽在掌握,也可扫描下面二维码添加,喜欢观看视频请关注。
关注公众号:Usa-look,每日推送美国Z音首发《美国观察》原汁原味视频,也可扫描下面二维码添加每日更新视频,喜欢正宗美媒视频请关注
谢谢支持
大选过后需要疗伤,激荡的心需要重新平静,关注下面音乐号,抚平创伤:SleepMusician
也可扫描下面二维码添加
3小时长音乐欣赏:平静、放松、睡眠、冥想
-------------------------------
-------------------------------
往期文章:
-------------------------------
-------------------------------
-------------------------------
长按二维码关注张老师海外聊史公众号:HISTORYCA,每天更新
=============
============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