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中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报道 | 公众号 QbitAI
刚官宣1亿美元C+轮新融资后,PonyAI小马智行更重要的进展今日曝光:
首批搭载其最新一代系统的自动驾驶汽车,正式从标准化产线下线。
这是小马智行在自动驾驶软硬件一体化上迈出的标志性一步,也让更快更具规模地落地车队和RoboTaxi成为可能。

随着第一批下产线,意味着小马智行初步具备了量产自动驾驶汽车的能力。
而更多用户,可以随着小马智行在广州、北京和上海的落地,直接体验到这批全新打造的智能汽车以及智慧出行。

小马智行最新进展:融资和技术都不停

一边是资本认可不停。
2月8日,小马智行官宣1亿美元的C+轮融资,新投资方为文莱主权财富基金文莱投资局(Brunei Investment Agency)和CPE。
这是小马智行在2021年开年来的第一笔官宣融资,隶属C轮次——整体总额达到了3.67亿美元。
在过去的12个月内,小马智行接连完成了三轮融资,总额近9亿美元。
2020年2月,
丰田集团
领投的
4.62亿美元
,让小马智行估值一举超过30亿美元,成为中国自动驾驶创业估值No.1。

2020年11月,加拿大安大略省教师退休基金会旗下的科创投资平台(Teachers’ Innovation Platform, TIP)领投了2.67亿美元的C轮融资,投后估值53亿美元。
加上刚官宣的1亿美元C+轮……
小马智行在其创办4年来,累计融资总额已经超过11亿美元,国际级大基金和整车厂纷纷加持。
无论是中国,还是全球范围内,小马智行都是资本最为认可的自动驾驶创业明星。
而这种资本认可,自然与小马智行马不停蹄的
技术进展
密切相关。

这不,最新最重要的技术进展,直接展现了量产自动驾驶的能力。
2月9日,小马智行宣布,首批搭载其最新一代系统的自动驾驶汽车,从标准化产线正式下线。
这批
雷克萨斯RX450h
,搭载了小马智行自动驾驶系统PonyAlpha X,由专门量产生产线生产,车规级工艺标准和质检后落地。

实际上,去年11月,小马智行就在进博会现场,透露过已经建立了一条专为L4级自动驾驶系统而生的生产线,以及一套标准流程。
这条产线加持之下,其自动驾驶系统在软硬件一体化生产上,规模和效率更甚从前,比上一代翻了6倍。
而且不光是效率上的提升。

这也是小马智行在自动驾驶硬件自主研发、生产、测试、供应链管理等方面的一次硬核肌肉展示,一次面向商业需求打造智能汽车的尝试。
过程中,他们梳理自动驾驶研发痛点,独立设计并研发了24项核心硬件模块,兼顾性能提升和成本控制,软硬件双管齐下……
还从无到有建立了一套精细、严苛,借鉴车规级生产工艺的技术指标规范。
所以小马智行联合创始人、CEO彭军评价:

自动驾驶技术规模化的道路需要循序渐进的探索,从硬件模块自研、全新产线的搭建,再到车辆的批量生产和验证,小马智行再次在空白领域实现从零到一的突破,为后续推进全自动驾驶汽车的前装量产积累全面且独一无二的经验。
而教主楼天城(小马智行联合创始人、CTO)则强调,自动驾驶技术的规模化要求能在足够大的范围内实现自动驾驶,降低成本,满足商用需求……小马智行的这一步又把更安全更高效的出行未来,往前推进了一步。
另外,批量下线的背后,也是小马智行和丰田等合作伙伴的紧密合作。意味着围绕自动驾驶系统规模化生产的产业集群效应,愈加明显。

如何评价小马智行的最新进展?

如今,小马智行在资本认可方面,已经见怪不怪,不断斩获新认可,不断创造新纪录,然后又不断自己刷新纪录。
而资本认可背后,毫无疑问也是基于技术和整体实力的评判。
在马太效应日益加剧的自动驾驶江湖,追涨杀跌、头部聚集之类的现象还会更加明显。
而小马智行,就是被追涨的哪一方,各方资源集聚的那一方,拥有更大势能的那一方。
这次成为首家实现L4自动驾驶量产的创业公司,展现了量产无人车的能力,也是势能之下的领先性体现。
无须赘述的是,自动驾驶的终极落地,离不开大脑,更离不开躯干,越早开启软硬件一体化打造,就能越早实现脑躯一体的智能汽车和智慧出行。

之前,在迈入L4乘用自动驾驶软硬件一体的规模化量产上,Waymo实现了,百度Apollo+红旗EV实现了,Cruise+通用也实现了……但尚无创业公司实现过,小马智行是第一家。
而专用生产线和标准化流程背后,也意味着规模性、安全性和一致性。
据称,从设计、开发,到产线生产与验证,这批车的下线经历了严苛流程,参照车规级标准。仅生产流程就包含40多道生产工序、200多项严苛的质检项目,保证系统一致性。
并且合作方,还是以安全著称的全球第一大车厂
丰田

所以自此之后,小马智行在路测车队、RoboTaxi落地和运营方面,规模和速度,都将不可同日而语。
这也更能理解,为何彭军会说,可以让更多人体验到真正的智能汽车。
小马方面已经表态,未来这批车会率先在在广州、北京、上海开启全天候的自动驾驶公开道路测试,并加入公司Robotaxi车队投入规模化运营。
怎么样,准备好亲身检验小马智行的AI司机了吗?

当然,最近在广州南沙,我们也体验过小马智行的自动驾驶系统,还特意选择了晚高峰场景。
冬季的广州南沙,夜幕来得更急,复杂路况下的长尾场景也一个接一个……
密集车流中穿行:
与电单车、三轮车、卡车以及各种“异型”车辆交汇:
无保护调头:
但RoboTaxi应对得当,处理得很从容。
实际上,在一年半前相似场景中体验时,小马智行的系统就在一系列路况场景中,表现惊人。
但现在,进化和迭代之后,小马智行的自动驾驶系统,展现出一种愈加明显的自信
精准判断其他主体意图,更敢给油加速,更少的驾驶顿挫感,再配合车内专门的UI交互……乘车体验更上一层楼。

而这种“自信”背后,本质上也能反映小马智行在
规划
决策
技术上的进步。

之前在自动驾驶技术的比拼中,更多展现的是感知控制上的显性能力,识别交通中的其他主体,及时刹车和控制车辆……这些能力都不可或缺。
但如果让AI司机展现出“自信”,没有规划和决策上的聪明力,无法实现。
这也是为什么小马智行这批量产下线车,值得试乘和体验的原因。
它们“封装”了小马智行最新最强的软硬件能力。

Two more things

最后,对于小马智行的最新进展,还有两件事值得关注。
第一,既然开始车规级、模块化、兼顾性能、成本和落地来量产L4自动驾驶汽车,是不是意味着除了路测车队和RoboTaxi运营,也能降维释放给乘用量产车?
随着特斯拉在公开市场获得认可。无论是消费市场对智能汽车的渴求,还是更多车厂对于自动驾驶能力的期待,都更为迫切……
以致激光雷达等高级别自动驾驶传感器,也开始成为量产车新选择。
而这条技术路线上,小马智行的方案,是不是有了用武之地?或者这次量产就是一次明确的信号?

小马智行创办以来,披露较多的是用RoboTaxi服务让更多公众感知智能汽车,感受未来生活和出行。
然而,更智能的汽车,也属于这种AI变革交通中的一部分。
小马能不能做?会不会做?
总之,这种悬而未答的可能性,在这次量产车下线后,变得更加明显。
第二,则是另一则已经明确的进展。

除了乘用、出行领域的自动驾驶进展,小马智行在物流货运方向也传出新动态。
在2019年4月首次曝光,2020年11月展现L4级自动驾驶重卡软硬件系统,同年12月获颁广州第一张自动驾驶卡车测试牌照之后……
现在,一家专门的智慧物流子公司已经建立,小马智行明确要加大投入,探索自动驾驶卡车在干线物流领域的应用,提供更安全有效的解决方案,以弥补劳动力缺口,提升物流效率和释放更大的价值。

总之,小马智行创办4年来想要打造的AI司机,正在乘用出行和货运物流两大赛道上,快马加鞭。
—  —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特色内容激励计划签约账号【量子位】原创内容,未经账号授权,禁止随意转载。
推荐阅读
加入AI社群,拓展你的AI行业人脉
量子位「AI社群」招募中!欢迎AI从业者、关注AI行业的小伙伴们扫码加入,与50000+名好友共同关注人工智能行业发展&技术进展
量子位 QbitAI · 头条号签约作者
վ'ᴗ' ի 追踪AI技术和产品新动态
一键三连「分享」、「点赞」和「在看」
科技前沿进展日日相见~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