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2015年傅高义教授在北大斯坦福中心举办讲座
        12月20日,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前主任、社会学家、汉学研究学者、美国著名中国问题专家傅高义先生(Ezra F. Vogel)在美国马萨诸塞州的一间医院去世, 享年90岁。
        傅高义教授与北大斯坦福中心颇有渊源,曾于2015年作为中心明德学者来访数日,在中心开展学术研究并举办数场交流讲座。过去的五年多来,傅高义教授也一直是中心的常客。儒雅的风格、谦和的态度、对中国事务炙热的好奇心以及兢兢业业的工作作风给中心同事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傅教授原已预定在2021年初再来斯坦福中心访问,很可惜上苍的“眷顾”使我们永远失去再为他服务的机会。
        傅高义教授的离世给关注中美交流的国际社区带来了巨大震惊 。在即将告别2020年之际,附上中心同事个人的随笔一篇,作为斯坦福中心同仁对这位学富五车、穷毕生精力促进中美友好的前辈的衷心致意。教授千古,精神永存。
忆傅高义教授二三事
       2020年的冬日早晨,国外的朋友发来了一则消息:“傅高义教授逝世,享年90岁”。我从床上猛坐起来,一边追问消息来源,一边心存侥幸地想着,媒体爱炒作,名人“被死亡”,被逝世个几十次也是有的。但很快,我就知道这次并不只是一个恶意炒作。国内媒体开始争相报道。

       时间回到五年前,我和傅老师第一次在北大见面。那时我刚到新单位工作,对一切人和事都毫无头绪。一天,领导跟我说有一位美国学者要到中心访问,让我接待一下。我拿着领导给的信息和邮件地址,热情洋溢地给对方发了一封邮件:“ Dear Ezra......”。没过一会儿,领导走到我的房间想了想说:“Peggy, 我觉得你还是不要直接叫他Ezra,  他是一位年长而又资深的学者,你应该称呼他Professor Vogel更合适。”通常说来老外不会对称呼那么敏感。到底是何方神圣,我顺手百度了一下,这才反应过来,原来 Ezra Vogel 就是鼎鼎大名的撰写了《邓小平时代》的傅高义先生。
       傅老师似乎却并不在意我怎么称呼他。到达当日,正好中心在举办Martin Whyte 教授的荣休纪念讲座。Martin Whyte教授也是当今国际学术界研究中国问题的知名学者,执教于哈佛。从关系来讲,他还是傅老师的学生。荣休纪念讲座是学术界很正式的一个活动,象征着一位德高望众的学者荣誉学术生涯的小结。下午在帕卡德公寓接到傅老师,活动已经开始了。刚从机场奔波而来,放下行李,就让我带他去活动现场。我看着他疲惫的身影,委婉地表达了一下您是否需要休息。傅老师笑着摇头说,不了,要抓紧时间。
        Martin Whyte 教授的荣休纪念讲座很成功,到场的还有诸多学术大牛。大都是国际上响当当的社会学系泰斗或者研究中国问题的知名学者。宾客相谈甚欢。晚饭前有一个小小的reception,在花园层古香古色的会客厅中。厅中有一架古筝,大家兴起让我弹一曲古筝助兴。我的脸刷就红了,想着我三脚猫的琴技,今天这脸肯定是丢定了。众人注视下,我挪动脚步坐在琴边。正在内心无比抓狂之际,突然有个人推过一张板凳,在我面前坐下,然后打起了拍子。我感激万分的抬头一看,傅老师!他可能看出了我的一脸窘相,便从围着他的众星捧月的人群中走出来,坐在我面前,微笑着向我示意。顿时紧张褪去,简单弹奏一曲。众人鼓掌,晚宴继续。
      在傅老师身边工作了一个月。他每天来的很早,离开的很晚。总是有见也见不完的人。经常是前一拨还没走,后两拨就在门口等着了。80多岁高龄的他乐此不疲,热衷于和时间赛跑。可总是有身体撑不住的时候。有时谈着谈着,他就一脸抱歉地对来宾说:“真不好意思,我可能要休息五分钟。我是个老人了,身体没有原来好了。”于是,我会把客人带出去转转。傅老师在房间闭目养神五分钟,回来会谈再继续。傅老师说他这次来中心,主要是想完成一本新书,关于胡耀邦,他觉得非常有价值。他在中心这段时间也会见了诸多相关的人物。胡家亲属,秘书,官员,研究学者,甚至是浏阳家乡来客等。这些人形形色色,有的谈吐不凡,有的却拄着拐棍,连普通话都说不利索。傅老师多向他们提问,少有评价,耐心地听着来者的叙述,然后和助理一起用笔记录。不多一会儿,满满的手稿就摆满了桌面。周而复始。临行前夕,我帮傅老师把资料整理邮寄回国,一个月下来,除去不必要的,还有整整32公斤的手稿书籍。治学态度,可见一斑。
       随行从事新书工作的助理,傅老师叫他小窦。可是小窦一点也不小,目测年纪也是一个50后。八十年代时傅老师研究广东省课题时,地方政府为了提供便利,给他委派了一位年轻干部助手,就是这位小窦。时间一晃过去三十年,小窦变成了老窦,却成为了傅老师的特别助理,一直跟随他做着研究。小窦老师比较严肃,几乎每次见到他,都在沉思,少有微笑,说话也会斟酌再三。相比之下,傅老师更像个年轻人,热情,爱笑,有空就会和我们聊天。中心很快就为傅老师举办了讲座,他挑的题目是<<China-Japan Relations: The Long History>>,  活动发出去前,傅老师问我,Peggy, 这个活动中文名字叫什么好呢?我想了一下说,中日关系:源远流长?傅老师听了微笑着点头说,很好。小窦老师听了严肃地想了想说,好吧。直到最近,我才知道窦新元老师因心梗突发,在前两年离世。17年的春天,我路经波士顿去傅老师家做客时,他也正好住在傅老师家,还与他又有一面之缘。没想到也是最后一面了。傅老师离世,小窦老师离世,想来这本书要无限期搁置了。实在惋惜。
       日子过的很快,转眼访问之期就要结束。一天,我在外开会,突然接到数个同事电话,说傅老师一上午来了几次找我。我急匆匆跑回去办公室,傅老师见到我,拿出一本书,在上面写了一段话,说:“Peggy, 非常谢谢你这一个月的帮助。我们就要回国了,我写的这本书送给你做纪念吧。”我着实有点意外,还以为是什么重要事情,原来是傅老师惦记着送书给我。我拿着这本有名的《邓小平时代》,心中感慨,就开始聊起来,聊了我对这个时代感受, 聊了我父亲1979年参加这个时代的对越自卫战,聊了一个中国的小家庭如何在这个大时代中被影响。那天傅老师挺开心,后面想来,这也许也是他喜闻乐见的。他写这本书也不光是为了学术研讨,更重要的是他希望每一个人都能理解。上处庙堂,下至江湖,都能在这本书里找到自己的体会。而平凡如我,因缘际会之下,和他本人坐在这里探讨自己的读后感。想必也是对作者一种别样的反馈。
       傅老师回国后,我们每年的春节也会通个新春快乐的邮件。17年,正值斯坦福大学的一个内部项目自身停运,媒体的误解报道,在国内着实引起了一场风波。傅老师专门邮件向我问询中心近况,十分关切中心及我个人的发展。再后来的两次相见,都是在哈佛。18年的哈佛中国论坛,我也在现场,会上有一个傅老师和某位前驻美大使的对话环节,主题是中美关系。时间已久,我也记不起具体的内容。只是记得当时他们对着台下年轻的莘莘学子说了一段话。大意如下:“二战后,在中美关系彻底崩裂的时刻,是我们这一代的人,共同推动了中美关系的正常化,打造了一个中美互惠的黄金时代。如今,如何修复中美关系,就是你们这一代人的责任了。我们这代人在那么艰难的环境中都做到了,那么我相信你们也能做到。” 使命传承的殷殷期许,溢于言表。
        然而,事态并没有向乐观的方向走去,随之而来的中美关系连连降温。傅老师数度通过媒体,论坛发声,希望增强两国的理解,缩小分歧,扩大合作。在美国朝野惴惴不安,麦卡锡主义似有回流的之际。2019年,傅老师牵头执笔, 在《华盛顿邮报》网站上刊登题为“中国不是敌人”的公开信,倡导美国应以更理性和平衡方式对待中国。2020年,他又与近百位美国前政府高官、专家学者一同呼吁美国与中国开展合作。在日渐凝重的国际氛围中,这一切显得格外珍贵。三月份,我从疫情大爆发前的美国返回国内,在天津隔离期间,正好也看了他在几个活动上的讲话。屏幕里的他精神矍铄,说话思路清晰。我还惦记着春节的时候给他发去新年问候。只是不曾想等不到今年的春节了。
       接连几日,看到网上数篇学术大佬缅怀傅老师的文章,乃至外交部也发声,赞许他的学术成就以及为人。我并不做学术研究,也只是一个无名小辈,却有幸能与傅老师结识。他是一个充满善意的人,他的研究及倡导也充满理解。也许做国际社会研究的多一点像傅老师这样睿智的学者,国家之间也更容易互相尊重。棘手的国际问题是不是也更容易解决一些?多好!
        往事浮动,寥寥数笔,纪念一下傅老师。窗外依旧寒风凛冽,我又想起那年的冬天。白雪皑皑,我拿着刚买的单反相机在中心练习拍雪景,傅老师走过,我便请他当我的模特。他爽快地答应了,微笑着站在雪地里。他的笑意在寒冷的冬日,显得格外的温暖。
照片摄于2015年北京大学斯坦福中心
作者:Peggy 邹政
北京大学斯坦福中心(SCPKU)是斯坦福大学为其学者及学生在京提供研究、教学以及其它学术活动的平台。斯坦福中心坐落在北京大学内,为斯坦福大学的学者在中国进行学术交流、办公、会议提供场地及行政方面的支持,为学者们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中心是斯坦福贯穿东亚地区学术网络的聚点,将经验丰富的学者和新一代的年轻研究人员聚集到一起,组建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交流与合作中心。
The Stanford Center at Peking University (SCPKU) is the university’s platform for faculty and students engaged in research, teaching, training and outreach activities in China. Located on the campus of Peking University, the Center provides an excellent environment for academic exchanges and serves as a focal point for building academic and educational networks throughout East Asia, bringing together established researchers and a new generation of young scholars to create a vibrant and dynamic hub of intellectual exchange and collaboration.
欢迎扫描二维码关注斯坦福中心微信公众号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