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也自然有一些批评和质疑,比如说我制造焦虑。
说一句“制造焦虑“是最容易的做法——贴一个标签就完事了,不管看完还是没看完肯定一无所获,反而浪费自己宝贵的时间和心情。
我一般不大回复这样的留言,批评是读者的权利,我也有我表达的权利,只要是真实的而且有价值的,我就愿意如实呈现、努力分享,这也是我写文章和做公号的初心。
如果需要我照顾到所有人的情绪,迎合所有人的想法,恐怕我是连一篇文章都写不出来了,更别说这几年写了500多篇原创、两本书了。
然而让我感动的是,绝大部分家长选择了另一种不大容易的做法,就是展示自己的情况、分享自己的做法、分析自己和别人家的差距、借鉴并学习牛娃妈的做法……
这样的家长和孩子,每天一定能取得更大的进步。我们看一篇文章,看别人的做法,不必求全责备,也不用要求完美,只要能提取出一点对自己有用的东西并善加利用,就是一种收获。
再说说焦虑,其实,焦虑不是制造出来的焦虑是一个客观存在,我不看,我不说,它也在那里,不增也不减。
我以前也说过,产生焦虑除了一定的客观环境因素——中国人多,资源少,竞争激烈的确会造成一定焦虑,但每个人的主观原因也很重要——焦虑来自欲望和行动的差距。
想要降低焦虑,要么降低欲望,要么采取行动。
我写别人家娃,就是让那些想采取行动的妈妈,能看到别人是怎么做的,有什么是值得借鉴的。
当然,需要提醒大家一点,不是别人家怎么做自己就一定要怎么做,也不是书上说怎么做自己就一定要怎么做。每个孩子是有个体差异的,要根据孩子情况有选择地吸收和调整。
比如说每天几点睡觉,完成作业要几个小时,每天课外能加多少量……
就说睡觉这件事吧,我不知道一定要让小学生每天睡足10个小时这个说法是从哪里来的,或许是百度、或许是医学专家——如果睡不够就要补午觉,不然就怎么怎么反正种种不好……
说说花生的情况吧,花生从上幼儿园起,晚上也没别的事,让他9点睡他会睡不着,睁着眼翻来覆去至少要半个多小时才能入睡,睡够9个小时就自然醒。有一次他破天荒8点半睡着了,早上5点不到就起来了。而且,他还不要睡午觉……
(上幼儿园时,晚上极其活跃的花生)
这都怨我……准确的说,是怨我的基因,我小时候只上过两天幼儿园,原因很奇葩,就是因为幼儿园强制我们午睡。我晚上睡觉从来不超过9个小时,白天也不要睡午觉,这漫长的两小时,对我简直是一个刑罚——比起躺在床上装睡,起来玩会儿或看看书多好!
所以,大家不要为了这理论上的10个小时而焦虑,缺不缺觉看孩子的精神头就知道。由于存在个体差异,对成年人来说,一天7-9小时睡眠都是健康的,对小学生来说,一天8-10个小时睡眠也都是合理的。
我们可以照着书养娃,但如果娃的某些方面和书里写的不一样,我们也不能逼着娃和书上一样。
就像睡眠存在个体差异一样,效率这种事,也存在先天的个体差异。
有些人效率就是高,学东西做事情就是快一点,这个我们必须得承认。
牛娃柚子的一天:

牛娃岳岳的一天:
布丁妈就说,人家牛娃一天做的事,布丁要2-3天还不见得能做完。
承认差异其实能减轻我们的焦虑,而不是相反。
但是,存在先天差异,不代表我们后天就无可奈何了,我们还是可以有所作为的。
人家牛娃1天做的事顶我娃3天,这可不全是先天的差异。
先天的差异,其实很可能人家一天只相当于我们普通人的一天半。
那多出来的一天半是怎么来的?
其中多出来的半天,是从努力来的。不然为啥牛娃妈总说:娃没啥特别的,只是比较勤奋。
 剩下多出来的一天,是从
方法来的,特别是时间管理方法
如果简单讲一下,其中半天是靠做加法,另外半天是靠做减法
1
做加法
先说说做加法。
有些妈妈看到牛娃妈给孩子安排了很多课外班和课外作业,就会有点担心,难道孩子就不要运动、不要身体了吗?
真正的牛娃妈,永远都是把娃的身体放第一位的。
除了学校有体育课,这些妈妈会课外班也加上体育类的。
只是什么叫体育类的课外班,可能牛娃妈的定义和分类比较灵活。
布丁的足球班,既是课外班,也可以分类到运动,这大家都想得到。小柚子有舞蹈课,周末要练3个小时,其实不仅能分类到课外班,也能分类到艺术,就是分类到运动也完全没问题啊——这运动量还相当大。
这也就是说,娃做了一件事,相当于同时做两件事、甚至三件事。
家长要多多发掘出这种一举两得、甚至一举三得的项目让孩子去做,这就是时间管理的加法。
比如说练字,市面上字帖很多,我总推荐家长买小学生必背古诗词,这样字练了,诗词也熟悉了;或者选一本语文同步练字帖,这样练了字,也预习或复习了字词。
其实练琴练顺了,在做作业之间弹弹琴,也是换脑子,算是一种积极的休息。花生妹妹是学校乐团团长兼黑管首席,在中小学艺术节获得一等奖后接受电视台采访,她就说:平时乐团每天都会训练,乐团训练也提高了我们管理的能力,一天学习下来,练练乐器也是一种休息。
花生缺少音乐天赋,什么乐器都不会,但是他喜欢运动,他尽快完成作业,就是为了在家能健健身,或是到楼下踢踢球或者打打篮球。运动对他来说不是任务,既是娱乐,也是休息。
(花生打小喜欢球类运动)
我们有时会看原版纪录片作为娱乐项目,同时学了知识,也用英语磨了耳朵。
对于什么是学习,什么是游戏,牛娃妈的定义也很灵活。
编程不是玩吗?围棋也是玩呀!做题也很好玩呀,不和打游戏攻关一样吗?
(小布丁在上乐高机器人编程,非常入迷)
如果家长不先入为主地认为学习是一份苦差,那想让孩子爱上学习觉得学习也很有趣,就不再是一个梦想了。
2
做减法
其实比起做加法,做减法更难,减法不仅仅是一种技巧,更是一种艺术。
或许我们看到一些牛娃一周7个课外班,觉得太多了,应该断舍离一下。但我们可能没看到,牛娃胃口很大,这7个课外班,已经是从本来娃想上的12个课外班里删选下来的。
不是每个娃都有这么大的劲头,那么我们就让娃少学点,专注把一两样学好,这也是很好的。
你不要老想着让娃如何进一步提高效率,每天能有更多时间做事情,而是要跳出原来的思维方式,看看是不是做的事情太多了,是不是可以减少一点,但是质量却提升更多?
像布丁妈和一些牛娃妈,都会觉得一天给娃课外辅导两门学科来不及,来回切换更是影响专注力,所以主动降到一天只做一个学科的课外作业。
付出努力,并学会时间管理的加法和减法,我们娃或许还是比不上那些牛娃,但是差距却拉近了,可能人家做一天的事情,就只能顶上我们两天或一天半。至少,我们让娃活出了更好的自己。
学习知识或技能,一开始可能会有点辛苦,但如果能克服惰性,深入其中,取得进步,渐渐地会获得很大的满足感和成就感。比起偷懒贪玩带来的浅层愉悦,这种快乐会来得更深刻和持久。
我们做家长的之所以鸡娃,就是在努力养成孩子的学习习惯,带他体会到这种深刻并持久的快乐。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