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龙虾竟然又降价了!
出口受限不仅让澳洲本地消费者
享受到了“龙虾自由”,
而且还在自由这条路上越走越远了。
自从去年开始,
澳洲各种产品对华出口屡屡受阻,
澳洲农民的日子真的是不好过。
对此澳洲农民还特地算了一笔账,
对华贸易受阻加上疫情影响,
损失还真的是不小…
#01:
澳龙价格仅$25/公斤,
3成相关从业者失业
澳洲龙虾大降价相信大家都知道了,自去年11月以来,澳洲再也没有对中国卖出一只龙虾。
大批出口转内销,如果不是刚好碰上圣诞节加上超市的助力,龙虾价格可能早就绷不住了。
尽管如此,圣诞之后,澳洲人对龙虾的需求开始降低,疯狂购买的热度过去以后,龙虾的价格还是不可阻挡的崩了...
(图片来源:the australian)
有媒体报道称,南澳岩龙的售价现在已经降低到了25澳元/公斤,这个价格是龙虾出口禁令前的三分之一,比基本的捕捞成本还要低。
之前就有人预测过,圣诞之后,龙虾价格会降低。
前面说的25澳元/公斤,可能是南澳龙虾产地的价格,或许到了墨尔本和悉尼这样的城市,价格有所提升?
但其实也并没有,看一下墨尔本现在龙虾的价格:单只32澳元,两只一起买每只30澳元,如果买的多,一只最低只要28澳元。
而且这还不是超市出售的那种20一只的小个头龙虾,拎起来比成年人小臂都要长...这么一只大家伙,现在便宜的只要28澳元一只。
再看看悉尼,有新闻指出,悉尼一间知名华人餐厅的龙虾出售价格比之前足足便宜了80澳元...
餐厅的龙虾价格都能下降这么多,可想而知市面上龙虾的售价会有多低。
临近春节,本土的龙虾市场随着华人消费者的涌入,即将再次迎来继圣诞节之后的新一轮高潮。
不过这个美丽的价格,对于消费者来说还真是捡了一个大便宜。
虽然买不起回国机票,
也吃不起$71.99/kg的姜,

但是这回龙虾可能要吃到腻了…
看看之前龙虾的辉煌,谁能想到只是一个贸易限制就让我们实现了龙虾自由呢。
但是对于整个龙虾行业来说,降价是迫不得已,这么低的价格,可能卖着卖着那些龙虾商户就要垮掉了…
业内人士透露,想要达到基础的收支平衡,不说赚钱,龙虾的价格必须提高到25-39澳元/公斤。
(图片来源:the australian)
可从另一方面来看,按照面的市场价格,龙虾只能通过进一步降价才能刺激购买。
也就是说,
只要出海捞龙虾,
每一只都是在赔钱。
可不捕捞龙虾呢?那相关从业者可能就要失业了...
自龙虾出口受阻以来,相关产业已经进行了多次裁员,如果情况仍无法改善,全澳范围内数千名从业者中,至少有33%的员工都将在本月内失业。
(图片来源:smh)
为了能让更多人不至于丢掉饭碗,也让龙虾出口产业不会就此衰落,澳洲一直在努力寻找其他市场代替中国,可收效甚微。
不仅海外市场无法扩张,本土市场也在进一步萎缩,捞一只赔一只还不得不降价出售…高兴的是消费者,苦的是那些出口商们。
#02:
澳洲农民算了笔账:
贸易摩擦将损失$369亿
从去年开始,澳洲的各种产品出口中国屡屡受限,澳洲农民们生意惨淡,终于忍不住算了一笔账。
这不算不知道,一算损失的数字能把人直接吓一跳。
根据金融时报报道,澳大利亚农民已经发出了警告,他们表示澳洲与中国的贸易关系变动以及与新冠病毒大流行相关的供应链中断,将在未来10年给该行业造成高达280亿美元(369亿澳元)的损失。
(图片来源:FT)
在上周五公布的一份预算前报告中,全国农民联合会(National Farmers’Federation,NFF)呼吁政府投资35亿澳元,以支持一项旨在实现澳大利亚出口市场多元化和改善供应链的贸易战略。
该机构警告称,除非澳大利亚政府提供更多支持,否则该行业到2030年将农业产值提高至1000亿澳元的目标将受到贸易中断的“严重挑战”。
过去18个月,澳大利亚的农业部门一直受到对华出口贸易中断的影响,其中包括大麦、海鲜、葡萄酒和其他出口商品。
(图片来源:FT)
中澳贸易关系的变动,迫使这些澳洲出口生产商们不得不寻找其它市场,并有可能导致(澳)农业计划——利用迅猛增长的中国需求将澳大利亚发展成亚洲的“饭碗”——彻底化为泡影。
澳大利亚主要的全国农民游说团体NFF的首席执行官Tony Mahar表示:
最近的中断将在这个10年里给该行业造成369亿澳元的损失。
为了应对这些不利因素,必须制定一项长期贸易战略,深化现有市场、使出口目的地多样化、改善供应链并建立国内增值能力。
NFF已向澳洲政府提交了一份未来4年的融资申请清单,其中包括10亿澳元用于贸易相关活动,如改善出口供应链、增加市场开发活动,以及增加政府资源以改善农业市场准入。
中国对葡萄酒和大麦出口征收关税,以及紧急叫停牛肉进口和增强海鲜检疫,受到打击最严重的许多农业部门,正竞相向海外多元化发展。
Bruce Tyrrell的家族自1858年以来一直在悉尼以北的猎人谷酿酒。他表示,中国政府征收的反倾销关税对于澳洲的红酒出口商来说,在某种程度上就是直接关闭了市场大门。
中国是澳大利亚最大、最赚钱的市场,因此受到了巨大冲击。去年7月反倾销调查开始时,我们立即开始开发现有市场和新市场。目前,还没有哪个国家能取代中国,但它起到了作用。
Tyrrell已经在美国和加拿大扩张,在斯里兰卡重新开放,并进入乌兹别克斯坦市场。
(图片来源:Grain Central)
一些农业部门在为以前销往中国的农产品寻找替代市场方面取得了更大的成功。
上月,谷物生产商CBH Group表示,已向墨西哥出口了第一批麦芽,并将重新开放沙特阿拉伯的饲料大麦市场。
不过,农业分析师表示,由于农业的规模和盈利能力,中国市场的流失仍是农业部门的一大担忧。
对于农民来说,作为全球第四大农产品出口国,农产品是澳洲除了矿产品外的“最赚钱商品”,而中国买家又是澳洲农产品的“最大金主”。
东西卖不出去农民就没收入,况且农产品还有“保质期”的问题,一旦长时间找不到新买家,那真的是赔得底儿掉…
#03:
澳洲积极寻找方法,
与中国进行对话
中国一直是澳洲非常重要的出口市场,但是在去年澳洲出口到中国的商品屡屡受挫。相关行业面临巨大压力,澳洲经济也受到严重打击。
对此,澳洲总理莫里森也是非常积极地想要寻找方法,与中国进行对话。
此前就有澳媒报道,莫里森已经就如何与中国打交道征询了前总理霍华德和陆克文的意见。
并且,莫里森并没有完全排除工党建议他聘请前总理担任外交特使的可能性。
(图片来源:AFR)
在工党领袖Anthony Albanese给莫里森写信,提出建议的两天之后,莫里森表示他对那些在这些领域有经验的人始终持开放态度,这两位前总理都是在这些领域有经验的人。
他还说,中澳关系是前总理霍华德和他在很多场合讨论过的问题。
(图片来源:网络)
甚至近期,莫里森还与陆克文总理就中澳关系进行了接触。
 我对那些在这些领域有经验的人总是开放的,这两位前总理都是在这些领域有经验的。
莫里森强调,中澳关系是重要的和宝贵的,将抓住机会促进这一关系。
他还说,将保持绝对开放的态度,随时举行会议,讨论存在任何问题。
但是如何做到这一点,莫里森表示将继续以现在的方式去做。
除总理莫里森以外,新上任的澳大利亚贸易部长也已致函中国政府,希望可以打破当下的僵局。
澳大利亚财政部长Treasurer Frydenberg也表示,澳大利亚将继续维护国家利益,但他希望中澳的紧张关系能得到改善。
他还说,中国一直是澳大利亚非常重要的市场,对中国的出口有助于提高澳大利亚的国民收入,这是增加收入和创造就业的重要来源。
最后
澳洲农民算完这笔账之后,
恐怕心都在滴血,
耕作已是不易,
结果还成了贸易摩擦的最大受害者。
不管是哪个出口产业受阻,
最终影响的还是普通老百姓。
希望通过积极的沟通,
中澳贸易能够再次回到正轨。
长篇大论看起来太麻烦?
“澳微”视频号上线了!
半分钟纵览奇闻异事、新闻资讯、美食美景,
还有各种你不知道的澳洲冷知识。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