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周二的文章中,F同学成功申请到了本硕应届生就能申请的defer MBA项目,然而作为曾经的一枚“小透明”,他如何自信大方的融入美高和美本的社交圈?在今天推文中,他将与我们分享这一路的成长蜕变。
点击回看

文 / 申请菌

采访者 / F同学
弗吉尼亚大学,达顿工商管理学院
Future Year Scholars Program录取及半奖
BeBeyond学员
01
踏出舒适圈后
“孤独和无助,总要想办法解决”
16岁的我独自一人来到异国他乡,我尤记得在出国前我爸找了一家机构测试我的托福水平,当时我仅考了30多分,你便能知道接下来我在语言上会遇到多少困难。
语言是刚到美国是对我最大的困扰,由于我们高中课程中有history的学科,需要有扎实语言做基础,导致我当时每天花大量时间攻克语言,也由此我几乎不会和国外同学有任何的交流,基本只和国内的同学待在一起。
△当时在高中时参加Cross country team
除了语言外,另一方面就是人际交往方面,由于我的第一个学校在countryside,local的生源质量也不算太高,再加上也许我是Asian面孔,他们对我并不是特别的友好,我记得有一次我去上厕所,之后他们就把我堵在厕所里不让我出去,类似高中生经常会欺负同学的trick,当我把这件事告诉老师后,他们也只能无奈告诉我:yeah,that's who they are。I'm sorry about that,but at the school we cannot do anything with that。
孤独和无助是那段时间的常事,好在我的第一个住家对我特别的好,这位爷爷原来是美国的foreign ambassador,自己也游历过很多国家,整家人都非常educated,会给我很多学习的空间,也会push我去了解和融入美国的local culture。
在第一个学校上了大概半年多后,我感觉学校本身的教育环境和地理位置会限制我的发展与视野,于是便让第一个住家帮我联系了一所在DC的高中,我便转学到了第二所高中。
来到第二个学校无论学习和生活上都比第一个学校好了很多,比较大一个原因是我语言上没了太大的压力,勇于地参加了很多sports team和社团活动,很大的一个改变是:我会记住他们每个人的名字,在路上看到他们也会主动热情地打招呼,于是逐渐交到了不少的美国朋友。
△高中时候参加sports team
高中的时间一晃而过,来到美国算是一次阴差阳错的机遇,但同时也让我看到了更广阔的天地,并且让我脱离了自己的“舒适圈”——曾经在成都重点高中的我觉得自己还算优秀,而且身边更优秀的人也大有人在,然而来到美高后,我第一个高中的国内同学全是武汉中考前10名,第二个高中国内同学是北京高考前10名,和他们相处的过程中,突破了我对“优秀”原有的看法。
在这样学习环境下我也潜移默化地发生了改变,很明显地我不会像以前去思考“考第一给自己压力太大”这样的问题,和他们相处的过程中,我意识到优秀从来不仅有成绩这一项指标来体现,更多在思考模式,行为逻辑和自律。
02
内向腼腆到自信大方
“别人和自己的眼光,都别太在意”
刚步入大学的我也陷入了迷茫中:我要过什么样的人生?我要继续读研还是工作?是否要去参与社团活动?还是一心一意扑在学业之中?
扑面而来的问题让我手足无措,而高中那段经历在心底隐隐地提醒着我:别想那么多,先勇敢地去做。
若仅靠想,那我只会被这些问题困在原地,问题只会越来越多,迷茫也会更加迷茫,“我都没有尝试过,又如何做出选择呢?”于是我告诉自己:“既然我不知道这些问题答案,让过来人告诉我好了。我希望通过一切的social activities去拓展我的人脉圈,从他们的人生经历中做出适合我的选择,尽管在一开始我很担忧是否能融入他们,或应该以什么形象和他们交流等等问题,但我告诉自己别想那么多,做永远比想更重要。
△在credit union 我的teller class
于是大一期间我便参加了很多社团和social activities,不过这仅只是第一步而已,当我迈出自己第一步去参加社交活动后,新的问题又接踵而至:我该和他们说什么?我的意思他们能理解吗?我的发音和用词准确吗?我如果太外向会不会不好?我的观点不符合他们价值观怎么办……
然而social activities的存在,本身就是来解决这些问题的。
在每场social activities中,不必抱太强的目的,比如一定要收集人脉或发展自己的专业技能,去体检就好了——每场活动中和其他人交流,倾听他们的故事而已,在活动结束后,如果有聊得不错的朋友我们还会到宿舍就某个领域的话题深层次的交流彼此的看法,比如自己的政治观点、市场理解或哲学话题,在这样的交流中,我们便对彼此有了更深刻地认识。
△去参加一个印度文化体验的social activity
如果你不表达自己,没人有义务来了解你。”这是社交的第一点经验。
事实证明在social这件事上,你只要迈出自己那一步之后就会容易的多,我们一生会遇到很多社交场合,但有些经验总是不变的:就比如我大二时候来到了credit union,当时对social已经不会有太多疑虑的我在这么一个多数都是白人圈里,依然会认为文化壁垒会是一个社交难题,但就是凭借我以往的社交活动经验,在我们不同的表达自我和观点碰撞中,自然而然地也就融入了他们。
△当时在credit union和世界银行行长Jim Kim(左二)合照

包括之后我去卢旺达实习,去牛津和悉尼大学留学都是抱着体验的心态,比如去卢旺达的原因,我知道这辈子都没机会在非洲工作,如果能了解那里的文化和历史,去认识那里的人,去理解那里的商业运作那么一定是个非常好的机会,正好乔治城大学有一个奖学金——申请到的学生可以到发展中国家去生活和工作3个月,于是我就申请了,经过了3轮面试,最终被录取了,所有的费用都由大学支付。
△和我最好室友,在去卢旺达之前的party合影
至于牛津和悉尼大学的留学生活,我完全就是想去不同国家体验它们的教育制度,从不同的教育制度和理念下反思我自己学习的成长路径,也能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学习模式,这对我而言意义非凡。
△左:在牛津大学 右:在悉尼大学
很多国内的同学会惊讶于我的变化,经常会问我“现在怎么变得那么自信与健谈?”,而这里我会告诉你第二点社交经验:别太在意自己的眼光,也别太在意别人的眼光。
这个观点看起来很抽象,其实我举个例子大家就能明白:
试想如果你现在要参加一场social activity,你会怎么办?
  • 情绪:紧张、担忧、还会夹杂着一些兴奋。
  • 产生问题:参加活动有哪些人?他们性格怎么样?如果问到我的观点时要怎么回答?外向点吗?还是内向点好?我该如何塑造我的人设?我要怎么表达我自己……
  • 负面情绪:要是他们不太友善怎么办?要是我被嘲笑怎么办?我的观点和他们不符合怎么办?留下不好印象怎么办……
你会想到的这些问题,其实每个人都会想到。
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一种心理活动,我们不需要去克服它,我们要克服的是在这种心理活动下自己预设的负面结果:我们怕自己出糗、怕丢脸、怕让别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这种负面结果预设除了会让我们越来越不自信,唯唯诺诺和不敢表达外,对我们毫无积极正向的影响。
但我们都还没参加,为什么就预设那么多坏结果呢?
回到最开始,我们的担忧和焦虑的根本原因是我们对未知的恐惧,然而我们再仔细想想,我们真的是恐惧别人对我们的看法和眼光吗其实并不是,我们恐惧的是但凡糟糕的情况真的出现,我们没办法面对心中的自己。
那些被众人嘲笑的画面,指指点点的声音,尴尬地不知所措的场面……作为曾经一枚内向患者,我太清楚这些糟糕感受带给我们的伤害,后来在我自己突破心魔时和朋友讲起这些事来,他们竟完全不记得,反而觉得我当时表现的很真实和可爱。
我才发觉阻碍我社交的原因,根本不是别人的对我的看法和眼光,而是我放大了事物将出现糟糕情况而产生的焦虑情绪,在这种情绪无限放大的同时,遮盖住了我对事物出现美好情况的视野。
墨菲定律告诉我们:如果事情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以我参加过那么多social activities的经验告诉你:尽管现在我在social活动中已然驾轻就熟,但依然会会有人不太喜欢我,提出各式各样反对的声音,甚至对我指指点点。
但没人能做到被所有人喜欢不是吗?反对和表达意见是别人自由和权利,但若因此阻碍了我们在社交中发现更广阔的视野,从别人故事中汲取优秀经验发现更好的自己,那则是我们最大的损失。
所以,别太在意自己的言眼光,也别太在意别人的眼光,从你勇敢地say hi那一刻,你和别人生命的交集,由此开始。
03
迷茫无助不知所措
“换个环境,会看到一片新天地”
回顾这几年我的成长,有时我也会惊讶我自己的改变。
这样的改变不是因为某件事,也不是因为哪一个瞬间,在不同的环境下,我潜移默化地就发生了变化:
比如我的第二个住家——美国典型的蓝领家庭,父亲维修空调,母亲是接线员,两个孩子哥哥找了个开货车的工作,姐姐是subway里的cashier,在这个家庭我就能感受到经济情况带给他们在生活中的挣扎感:比如去超市买东西他们都会考虑买size更小,更cheap的商品,和他们的对话也成为了我选择MBA项目切入点之一。
就像他们去超市不会用Self check out machine(自助结账机),因为他们觉得机器代替了人的工作,如果去用就会有更多的人下岗,后来在做industrial revolution时我也思考了这个问题:how technology is changing business,how technology is changing the way we work(科技如何改变商业和我们的工作方式?)大部分企业家都会从一个consumer角度去思考,但很少会站在一个employees角度去思考。
像我第二个蓝领家庭,由于low-economic背景让他们没有机会接触high educated,也就没办法找到更好的工作,然而automation technology进一步的压榨他们的生存空间,Howto incorporate human proactivity and creativity into business operat ions down to every rank of an organization(如何将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融入企业每一个环节)成为我选择MBA项目的一个重要原因。
比如大三暑期来到BeBeyond的workshop,认识了很多driven & hard working people,他们大部分人要面临考试&工作,同时还要兼顾整体的申请,我记得刚来到workshop时有个女生直接说今后想去McKinsey,她的坚定的语气感染了当时对求职、就业和规划没有任何概念的我,和他们交流中让我清楚感受到他们申请MBA项目原因,并清楚他们将在MBA会的收获,我自己的career path便在一次又一次交流中逐渐也明确和清晰起来。
和asian american student association的littles
像这样的变化在这几年中还有很多,比如刚到美高遇到的国内同学,比如在Asian American Student Association/credit union/Dean’s office的经历……不同的环境变化中让我接触到了不同的人,和他们相处的过程中又潜移默化的改变了我人生的轨迹。
不能说变成了更好的我——因为我无法定义更好这个词,就像如果我当时没来美国读高中,在国内一路平稳的读下来,也是一种“更好”的定义,每个人对“更好”都有着自己的诠释,但能肯定的是:我发现了自己更多的可能性,并在一条我喜欢的道路上继续前行。
所以,如果你现在陷入迷茫无助的状态中,想要改变却不知从何做起,也许是周遭的环境限制了你,换一个新的环境,或许能给你提供新的思路。
然而换环境并非一定要远走他乡出国留学,也不一定要世界各地旅游工作。
去踏足城市从未被你发现的一遇,倾听陌生人的故事,在不同社交活动表达自己,迷茫和无助在每一次新鲜的探索中会有新的解决思路你的人生,还有无限可能。

-END-
迷茫是每个人在成长路上都会遇到的问题,而BeBeyond始终坚持让每个申请者发现真实的自己。
如果你也曾和F同学一般对自己的未来手足无措,扫码预约1v1咨询,人生无限可能,从这里开始。

BeBeyond
1999年成立于芝加哥,专注于个人发展(Personal Development)的留学咨询机构。
长按二维码关注BeBeyond
周一 英国申请分析
周二 留学申请故事
周三 嘉宾讲座预告
周四 留学新闻精选
周五 咨询案例分析
回复2查看100个学长学姐的分享合集
回复咨询预约一对一咨询
了解BeBeyond服务如何基于你个人情况
进行申请竞争力评估和规划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