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在公众号1月19号发布,可以去公众号历史信息中查到】
文章的正确开启方式:(1)订阅 (2) 转发朋友圈 (3)点“正在看”
这篇文章会有麦教授对美国股市的判断,会报告对美股的最新的研究,但是
请勿
以此作为投资参考。也不要相信
任何人
的预测,凡是说自己能预测未来的都是骗子。股市有风险,投资(或不投资)需谨慎。

本文其实就两个结论,
(1)有美股的,可以减仓避一避,
(2)想冒险的,可以做空一下。


2020年的美国有很多大戏要上演:总统竞选大闹剧,Trump正在走弹劾流程,美国刚刚捅了伊朗的马蜂窝,和中国的贸易战局势远未明朗,美联储量化宽松带来了增持流动资产的压力,政府收入的减少导致了迅速上升的国债,下降的GDP,和2000年初一样的近似沸腾的新一轮的泡沫...

那么美股2020年会是什么样的呢? 我先说说我们做的研究,之后写写我的判断。
麦教授的团队一直在做金融量化交易的基础研究。
这种基础研究和证券公司,投资银行的研究不同。他们的研究主要是看看公司基本面,对市场大环境做出统计和判断。而我们团队的基础研究则是用严谨的数学模型来深刻理解金融市场的本质。
我举几个例子:
例如:一个中国期货市场的报告可能长这样:

JP Morgan的分析报告是这样的:

而我们的分析是这样的:

以后有时间麦教授可以仔细的讲我们对金融市场的理解,但是最终最终还是需要很强的数学功底才能把这些想法变成模型落实下来并计算出结果,而这部分工作并不是随便雇一些码农就可以做的。(那天和朋友聊天,他问我既有麻省理工博士学位,又有中国证券基金从业资格的能有多少个人,我猜不会太多吧。-- 如果满足1.美国名校博士毕业,同时2.有中国证券基金从业资格的,欢迎私信联系麦教授哈!我们弄一个club
那么问题来了:
1.这么复杂的计算后面能有什么对金融市场的惊天动地的理解?
2.假设理解和计算都是对的,股市会发生什么?
我一共有三个层次的回答,一层比一层深刻一些。最后的结论是美国股市应该很快有一次股灾。
1. 第一层理解,见下图:

假设有三个人ABC。红色表示这个人得一种病的概率,A得病的概率是95%B得病的概率是30%C得病的概率是50%。那么哪个病人更严重呢?或者说哪个病人患病风险最高呢?
答案是A。但是如果我问哪个病人的不确定性最高呢?答案则是C
在金融市场的分析里,这两个概念往往被混淆起来,大家经常认为过去历史波动率大的股票是不确定性最大的。但是历史波动率只能衡量股票在过去一段时间是不是靠谱(也就是下行风险),但是并不能衡量不确定性有多大。我们往往需要担心的并不是A那种一看就会跌的股票,而是市场信息很不明朗,基本没法做判断的C那种股票

从概率分布上讲,如果面临的是一个上图的平均分布,我们得到的信息就很少,只有拿到了下图的类似正态分布的图,才可以说有一些信息。所有的量化模型都是基于某一种对底层分布的假设。
2.第二层理解
: 那么金融模型底层的假设是什么样的呢?


可以看到SP500的收益率实际分布是那些蓝色的线,而用了数学模型,用一个正态分布来描述这个分布就变成了那个红色的线。股票市场的分布(蓝线)大家都知道是“尖峰厚尾”的。但是没有很好的“尖峰厚尾”的分布来完美描述它,所以大部分模型只能用不完美的正态分布(红线)。这样得到的结果就是:这样的分布既不能很好描述最多发生的情况(比较靠中间的区间),也不能很好描述比较少发生的情况(比较靠两边的区间)。 
于是我们经常讨论的一个词就是“尾部风险”。所谓尾部风险的意思就是,有些小概率发生的事件在实际中却常常发生。所谓“黑天鹅”事件应该很少见,但是现实中却非常常见。
有人建议用更“厚尾”的分布替换正态分布,但是这样的分布又有他们的问题。
3.第三层理解:基于上面两个基础,我们认为正确的金融市场的模型应该(1)从数学层面去描述不确定性,而不是简单的拿历史波动率当做风险;(2)不能继续用正态分布来做统计推断,而是用一套全新的体系来做。
数学模型的建立和推导我就不赘述了(也是团队的机密,所以没有paper,也没有PPT,就不用跟我要啦),直接给结果:
点击可以放大

我们用美国数据做了一个指数,就是图中的蓝线。图中的橙线是VIX,就是市场恐慌指数(隐含波动率)。绿线是收益率,绿线上相对平滑的红线是实际波动率。每次股灾发生的时候,绿线(收益率)会大幅下降,红线(波动率)会上升,橙线(恐慌指数)会大幅上升,19871019号的股灾,VIX涨了5倍多。
仔细观察蓝线,发现在每次股灾时在VIX飙升的时候蓝线都会有一个升高,这个不奇怪,但是奇怪的是在每次股灾大约半年到一年之前,蓝线会有一次上升和下降的波段变化。如果用这个做判断,我们可以算出一个统计概率的临界值:0.091。每次这个指数从很高点降下来的时候,一旦穿越了这个临界值,那么下次股灾就很接近了。
上面的图我在最近几次被邀请出去做演讲的时候都展示过,不过指数一直远远高于0.1,所以我会开玩笑说如果什么时候这个指数跌到0.1以下了,我就会通知朋友们赶快出清美股了。
没想到这个时候到了!
18日,在我们团队的研究群里,出现了这个message

那个图我放大一点可以看到,离我们的临界点已经非常接近了。

过去三十年的时间里美国有8次比较大的股灾,在历史数据中用这个临界点可以识别到6次。

那么问题就很简单了,怎么利用这个研究的结果赚钱?
我们立刻成立了“空袭华尔街”的群,选中了几个标的资产:JNUG, SPXS,EDZ, SQQQ, TVIX。其中最重要的是TVIX,这个是每日两倍波动率,当VIX飙升的时候,它也会一下子涨起来。还有SQQQ是三倍做空Nasdaq-100。就是当Nasdaq-100跌一点的时候,这个指数会跌3点。
直接做空就可以了吗?显然不行,主要有两个问题。
1.我们的指数只能指出美股要暴跌,但是无法告诉我们什么时候暴跌。从历史数据看,从指数达到临界值到暴跌,需要经历从2周到10个月不等的时间。
2.更大的问题是TVIX这个指数,它是通过动态买卖VIX期货的方式获得的,每个月卖这个月的期货,买下个月的期货,但是一般来讲远期期货的价格要高于近期期货的价格,所以这样的买卖会导致TVIX一直下行。

过去的一年这个指数从$568一路降到昨天的$39。所以如果股市一直不跌,手里买了的TVIX就会一直很厉害的跌,跌到让人怀疑人生
我为什么知道?因为我们买了,1月8号太激动了,立刻就买了这个指数,两周之内跌了接近15%,这让我想起电影《大空头》里面那个哥们,他就是在赌股市暴跌,每天等,每天都在赔钱,每天面对投资人给的巨大压力,最后终于等到了。如果我们有deep pocket,一定会double加注,继续等,可惜我们没有,所以在不知道还要等多久的情况下,我们先撤出了。
凯恩斯说过:The market can remain irrational longer than you can remain solvent.这简直就是说给我们听的。我们没法保证这样下去8-10个月后还能保持 solvent。
所以不建议大家买TVIXSQQQ
实际上因为这个是纯数学模型推导的结论,我们并不知道这次会不会真的有股灾。
当然如果真的未来几个月内有股灾的话,我们团队的研究成果就太厉害了。因为之前所有人猜股市跌,都是用的主观判断的方法猜的(包括Robert Shiller 2001美股和 2007年房地产那两次)。
如果真的能有股灾,我们团队做的研究应该史上第一次同时做到以下两点:(1)对金融市场深刻理解,(2)放弃了正态分布,用数学模型推导出来的。
我随便搜了一下美国的主流媒体,CNN和CNBC最近的一些观点和我们的结论很接近呢。
CNN说美股会有一次头晕目眩的暴跌
CNBC说股市达到1980年以来的虚高
市盈率与增长比率(The price-earnings to growth ratio),也就是平时说的PEG 比值达到了1986年美银开始计算这个比值之后的最高值。市场的市盈率达到了18.5,也是2002年股灾之后的最高点。
事实上,得过诺奖的股灾预言家Robert Shiller在半年前也说过类似的话,他说,高估值会侵蚀未来的收益。美国股市的CAPE比率目前处于29的高位。CAPE比率,即经周期调整的市盈率(Cyclically adjusted price-to-earnings ratio),考察的是投资者为10年期间经通胀因素调整后的平均收益支付了多少钱。这一指标显示出剔除短期扭曲因素后市场的成本有多高。
“现在CAPE为29,这种情况在历史上只发生过几次,”Shiller说,“我们到了1929年至30年代中期的水平。

无独有偶,2019年11月,大名鼎鼎的桥水(也就是我很多朋友都在追捧的达里奥 Ray Dalio的公司Bridgewater)用了15亿美金的资金做美股的看跌期权。桥水的对家是高盛和摩根斯坦利这样的投行。如果2020年3月底前股市跌了,这几家投行就赔惨了(最惨的情况要赔上千亿美金),但是如果没跌,那么他们就赚了桥水这15亿美金。
桥水不承认他们看空美股,这15亿美金只是他们1%的资产,所以也有很大可能就是对冲一下他们的看多策略。不过从结果看,这个deal不错,如果美股没跌,也就是损失了1%资产的额度而且能从多头赚回来,一旦美股暴跌,那他们就赚翻了。
这个世纪大赌局,我们可以一起吃瓜观望。
持有美股的亲,是时候避险了;想冒险赚钱的亲,可以开始空美股了。(怎么空美股?我有时间会写一篇文章告诉你)。
想远离这些让人心跳的交易的,给麦教授私信,来投有稳定回报的私募基金吧。
2020119日,麦教授

文章的正确关闭方式:(1)订阅 (2) 转发朋友圈 (3)点“正在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