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每周一菜的时间,本周的古菜名字相当文艺,叫“自爱淘”。
只听菜名,有点不知所云吧?那就继续往下读吧,从这道菜说起,后边能扯出整个南宋时候的美食大地图。
· 美食格局千年定 ·
在南宋的首都临安,车水马龙,人烟稠密。尤其是北起盐桥,南至清冷桥的这一条商业中心带上,店铺一家挨一家,酒旗招牌鳞次栉比。路边推车担担的小贩更是你来我往,招揽生意。
在《清明上河图》上,你大概早就领教过了宋朝之盛。不过那是记载的北宋汴京。临安虽然偏安一隅,但商业之兴旺,比汴京也不遑多让
《清明上河图》局部
尤其是当时的餐饮,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甚至可以说,和今天的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相比,一点都不差。
我们在细读《都城纪胜》、《梦粱录》这些古书的时候,甚至可以发现,现如今城市餐饮业的格局,在南北两宋已经定型,近千年来只是规模变大、产品升级了而已。不信我们就来比比看。
图片来自:《追寻宋金时代的别样生活》
在临安,最顶级的就是高档酒楼,而且还分官办和民营的,仅仅官办的大酒楼就有二三十座,于当时的城市规模来讲就算不少了。当然,随着定都日久,这些“国营”酒楼日渐萧条,民办的则蒸蒸日上。
说到底还是自己的买卖上心啊!
《清明上河图》中的国营酒楼
不要以为大酒楼就是最奢华的地方。临安有一种“宅子酒店”,外表看就是普通的上层人家,进去才别有洞天。这和今天的各种“会馆”如出一辙。这种酒店安静清雅,消费一般不低。

这之下要算“花园酒店”,“城外多有之,或城中效学园馆装折”,环境优雅,能吃能住,大概就是今天的度假村。
再往下就是“肥羊酒店”,专卖羊肉美酒,在宋代极为流行,甚至打出了“后市街口施家”、“马婆巷双羊店”等名字号。这和今天也差不多——平时聚会想不起来去哪儿了,就奔“海底捞”或者撸个串,这种酒店就跟这种火锅店、大型串吧类似。
《清明上河图》中的“孙羊店”
剩下的还能称为酒店的,那也就是卖炒菜的了,虽然谈不上豪奢,但也可以宴请宾朋。宋朝的炒菜主要是三个流派——南食、北食和川饭
看看今天的大城市,也是鲁菜(包括分支东北菜)、粤菜、川菜三家独大,只是当时的川饭还没有辣椒。

比酒店再低档的就是各种专营店了,这些地方“不甚尊贵,非待客之所”,是中下层人民的主要消费场所。比如专卖“盦饭”的“衢州饭店”。虽然这个字读“安”,但是你理解成“盒饭”其实也没错,大体就是卖盖饭的,还身兼外卖。

《清明上河图》中的外卖小哥
也有专门的“包子饭店”,卖各种鸭鹅包子和肠血粉羹,类似今天的“沙县小吃”;“分茶”有点商场大排档的意思,是饭、面、粥、茶的综合饭馆,还有专门的甜品档口。

《清明上河图》中吃包子的百姓
最底层的坐商就是面食店。
饱(饣达)店专卖大燠、燥子、(饣乞)(饣达)并馄饨,菜面店专卖菜面、齑淘、血脏面、素棋子、经带,或有拔刀、冷淘。”这些都是宋代的面食种类。
就不一一介绍了,百度都有。
图片来自:《追寻宋金时代的别样生活》
说了这么一大圈,终于在最小的角落里出现了今天的主角——南宋《山家清供》当中记载的“冷淘”
并不是我要故意占篇幅,只是有了宏观认知,大家才能真正感受它的存在。

· 小小滋味万里传 ·
啥是冷淘呢?就是凉面
我们知道,那会儿的人管面食叫“饼”,各种热汤面都叫“汤饼”。唯有冷淘有个自己的名字,因为它有别于其他面条,是凉面,更具体说是凉拌面。
其实“冷淘”这个名字已经出卖了它——煮熟捞出来在冷水里一淘,不就是凉面了嘛!
图片来自:《追寻宋金时代的别样生活》
久而久之,这个名字的来源被忽略了,各种的凉面就统称 “淘”,“银丝淘”就是豆芽凉面,“笋燥齑淘”就是笋子肉末拌面。

可别小看这碗凉面,帝王将相也都青睐于它。倒退几百年,唐朝有一道名吃叫“槐叶冷淘”,就是用嫩槐叶汁和面做的凉面,看着青绿宜人,吃着清凉可口,拌点醋酱,呼噜呼噜一大盘。
现代人做的“槐叶冷淘”
在朝会繁忙的时候,官员也免不了饿肚子,所以
政府在朝会之所给他们设立了简易的小食堂,冬天供应粥羹,夏天就专门供应冷淘
,九品以上官员可以自助取食。

杜甫有一首诗,就叫《槐叶冷淘》,诗云:“青青高槐叶,采掇付中厨。新面来近市,汁滓宛相俱。……万里露寒殿,开冰清玉壶。君王纳凉晚,此味亦时须。”
看,不光大臣爱吃,皇上也爱吃。
大吃货苏东坡同志当然也喜爱冷淘。他在诗里夸它“青浮卵碗槐芽饼,红点冰盘藿叶鱼。醉饱高眠真事业,此生有味在三余。”

还在连夜赶稿的老信看到最后一联真是怆然涕下……
冷淘当然不止是槐叶这一种。宋代诗人王禹偁还记载过“甘菊冷淘”——“随刀落银缕,煮投寒泉盆。杂此青青色,芳草敌兰荪。”
看起来这道冷面用的不是菊花,而是茎叶,青青色嘛,思路和槐叶冷淘也差不多。

甘菊冷淘,看着跟槐叶冷淘没啥区别,都是绿的
再后来,冷淘的品种开始逐渐丰富。当然了,面是没什么好变的,变化主要在浇头上。元代的冷淘就有以鲈鱼、鳜鱼之类的硬货做浇头的,明清就更多了。

如果您要想体会古人的冷淘,还得去临安——也就是杭州了。杭州美食至今保留着很多宋代的遗迹,比如东坡肉、宋嫂鱼羹都是古籍里明确记载的宋朝菜
东坡肉
图片来自:全景网
和这些大菜齐名的还有一道“片儿川”,是杭州独有的,翻译成普通话就是——雪菜笋片肉丝汤面。
别看简单,味道极佳,我在杭州奎元馆有幸吃过,确实极占江南山水之鲜。

片儿川
图片来自:全景网
杭州人管一类面食叫“川”,其实是“汆”的流变,指的就是现炒浇头的面条。而“川”里的一大类就是“拌川”,比如虾爆鳝拌川、猪肝拌川等等,这可真是宋朝遗风。
现在包邮区有的馆子号称杭帮菜,拌川却做成了炒面,可就大错特错,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了。

猪肝拌川
还有一处冷淘遗存,是在千里以外的日本。
日本受唐朝影响之大自不必说,据日本博物学家青木正儿研究,日本的代表食物烧拔——荞麦面,很有可能就是唐代面食漂洋过海的产物,而烧拔最正宗的吃法就是冷吃
日式荞麦面
图片来自:123rf.com.cn
我有幸在日本富山县的大山里,尝过一位老太太的手艺。这位老太太是当地的一宝,相当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平时并不经营,请都请不到。我是参加当地一次市长招待宴会才蹭尝到的。
老太太的荞麦冷面和在日餐馆吃的真有天壤之别,口感极韧,麦香极浓(荞麦是蓼科的,其实并不算麦类,恕我龟毛一下),火候也讲究。
吃时不拌任何佐料,只放一点点姜末,连盐都没有。然而吃起来唇齿留香,真有绕梁三日之感,比起我在日本吃的任何美食都惊艳。
盛极一时的冷淘经过千年,飘扬海外,仍然光辉灿烂。而国内,它也摇身一变,成为了街头巷尾最流行的小吃——烤冷面。
噗,开玩笑的,根本不是一个东西,更不是一个凳次。

没有说烤冷面不好的意思,它好吃
好了
下面教大家做《山家清供》里的“自爱淘”
自爱淘
图片来自:《祖宗的食谱》2019年周历
至于为什么叫这个名字,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林洪在菜谱上特别注了一句“食后须下熟面汤一杯”,大概有自珍自爱,原汤化原食的意思吧。

嗯,其实煮豆燃豆萁也挺自爱的不是吗……

原料:
切面200克,葱100克,北豆腐50克,奶豆腐50克,醋10毫升、黄酱10克,糖10克
步骤:
1.葱切丝备用,锅中做油,油多放
2.油温5成热(100℃)左右下葱丝,转小火,慢炸葱丝
3.当葱丝变色变焦后,捞出,留葱油
4.碗中倒入醋、黄酱和糖,拌匀后加入切成碎丁的豆腐和奶豆腐
5.锅中做水,水开后下面,煮熟捞出后过凉水
6.将调好的汁拌入面中即可
更多古菜菜谱
号内搜索
《博物》微信公众号开通“号内搜索”服务啦!
只要进入“博物”公众号首页,点击左下方菜单栏中的“精彩内容”,再选择第一项“号内搜索”,即可进入搜索页面。输入你想要查看的关键词,所有相关往期内容都能看到哦。
撰文 | 信浮沉
微信编辑 | 高兴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