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祖宗的食谱》,我们为大家介绍一道清代《调鼎集》中记载的菜肴——法制牛肉。这也是这本周历中唯一的一道牛肉菜。

难道古人不吃牛肉吗?的确,很少吃。究其原因,倒是应了今天这道菜的名字——有法制,不牛肉!
怎么可以吃牛牛!
法制牛肉里的“法制”,不是你以为的法制社会的那个“法制”,这完全是两回事。
法制牛肉的“法”,不当法律讲,而是方法或者标准的意思。所以这道菜如果用今天的话来说,应该叫“巧酱牛肉”,或者“正宗酱牛肉”。
我们复原的古菜:法制牛肉
图片来自:《祖宗的食谱》2019年周历
不过在古代,吃牛肉的的确确是和“法制”大有关系,甚至在一些时候,吃牛肉是要被判刑的。这也不难理解,牛在古代是耕田的主力,有牛就有粮食,牛出问题,全国挨饿。
这还是表面原因。牛身上有几样宝贝——牛筋、牛皮、牛角,那可是严格受国家管控的资源。牛皮可以用来制作盔甲,而牛筋和牛角更是制作弓箭的必备原料。
四川省博物馆馆藏 明代彝族牛皮铠甲
在古代战场,弓箭就是AWM啊,三级头一枪倒,这东西岂能落在老百姓手里?
所以,杀牛吃牛都是禁止的。
尤其是唐宋以前,生产力不发达,所以牛非常珍贵,老百姓“丧牛甚于丧子”(苏轼同志说的)。
别说法律禁止,就算法律放开,又有几个人舍得为了一时的口腹之欲,就杀掉这么重要的生产工具呢?牛可是个吃饭的家伙儿啊。更何况大部分农民根本就没有养牛的能力,牛是“国家和集体所有制”的。
纵观汉代到清代的史书和菜谱,吃牛肉的记录凤毛麟角。反倒是秦和秦以前的记录较多,大概和当时牛耕技术不发达有关。慢说平头百姓,就算皇上娘娘王公贵族,也是不敢大张旗鼓吃牛肉的。
《寻秦记》里就出现了牛肉汤
唐朝的皇帝为了吃口牛肉,大动脑筋,只有在极尽奢华的“烧尾宴”上才能吃一道“水炼犊”——牛犊做的汤菜。
为了掩人耳目,皇帝居然以“牛犊不算牛,不影响生产”这样中二的理由来搪塞,擦边球打得相当没技巧。
到了清代,虽然生产力发达了,但是法制更加严苛。
大家都知道清宫有个“满汉全席”,其实并没有哪场宴会明确叫这个名

不过从“千叟宴”、“万寿宴”、“九白宴”几场重要宴会的菜单看,上百道菜几乎一道牛肉都没有。就连后世相声艺人附会的“报菜名”里,也没有什么牛肉制品,可见清朝皇帝的自律的确不是盖的。
千叟宴 部分菜谱
宋代英雄有口福
唯一的松动,出现在宋代
名义上,宋朝人也不许杀牛吃牛。不过生产力的极大提高让牛的珍贵程度有所下降。牛不再可遇不可求,而人的兜里越来越有钱,黑手伸向牛牛就只是时间问题了。
据《夷坚志》记载,宋代僧人、商人、术士、官吏、平民皆好食牛肉,看起来真不是个别问题。
图片来自:《天龙八部》
有市场就有供给,法律想拦都拦不住。
慢慢地,牛肉的“黑市”出现,有些“悍勇之徒”甚至专门做起了屠杀牛牛的生意——只要和官府混得不错,报个耕牛“自然死亡”就能蒙混过关了。
图片来自:全景网
朝廷和地方政府也不瞎,吃牛的“歪风邪气”一再滋长,老爷们开始坐立不安了。法律压不住人,洗脑总好使吧?于是官方开始找文人编各种故事,流传民间。

比如有个故事说封丘有一个人叫陈贵,屠牛为业,一辈子杀了上千头牛。有一天他突然就疯了,在田野里爬,吃禾苗。死前牛吼数日,死的时候还长了尾巴。
这下没人敢吃牛肉了吧?搞笑!食色性也,口子一开,再关可就难了。
有的地方吃牛肉的行为实在太猖獗,地方官见反正也管不了了,索性收税,吃肉交钱。
有的地方官员看不下去了,上表奏与宋仁宗,仁宗表示:你吃饱了撑的干点正事不行吗?税不许收,肉吃不吃的……逮不着就算了……

图片来自:《水浒传》
《名公书判清明集》记载,南宋“店肆之间,公然鬻卖(牛肉)……原来不但在郊关之外,而城市之中亦复滔滔皆是 ”。
禁牛令的力度和现在行人闯红灯差不多,确实不合法,但真管不过来。
所以我们在《水浒传》中经常看到英雄们到酒肆里吃牛肉——李逵还“只吃牛肉”,他也真是生逢其时,搁其他朝代早就死八回了。
李逵吃肉
图片来自:《水浒传》

对了,小时候大家都学过辛弃疾的名作《破阵子》,里面有一句“八百里分麾下炙”,这个“八百里”就是牛的意思。《世说新语》里说“晋王恺有良牛,名‘八百里驳’”,之后“八百里”就成了牛的代名词
辛弃疾这么著名的人公然在作品里写想把牛肉分给大家吃,可见这真不是什么大事。
好肉未必成好菜
到了今天,牛肉已经是很容易购买的食材了。但我们还是发现,家庭烹饪中牛肉使用的几率仍然不高。究其原因,很多人会说——牛肉炒不烂。
这的确是困扰很多人的问题。记得最早学做饭的时候,总被妈妈教育:“你这肉欠火候,还不烂”,或者“这肉火大了,嚼不烂”。
What?火大也不烂,火小也不烂,这么难伺候的吗?
图片来自:全景网
其实,肉的嫩、烂、老,背后有一套科学道理,尤其是
牛肉,纤维较粗,结缔组织较厚
,更是需要高超的技术才能烹调得当。

除了牛的年龄和身体状态所带来的差异之外,牛肉的老嫩主要和部位有关
如果是牛腩这种部位,有比较多的筋头巴脑——结缔组织。这些组织的主要成分是胶原蛋白和多糖,还有些脂肪细胞。虽然难嚼,但是可以水解,长时间在水中加热,就变得软烂。所以这个部位的牛肉适合炖,而且时间不能太短。
咖喱胡萝卜炖牛腩,使劲儿炖
图片来自:全景网
如果是精嫩部位,比如里脊、黄瓜条等等,主要的构成元素是肌肉纤维。按说这些肉口感最好的时候就是生的时候,最嫩。
可毕竟不是人人都能吃生肉,还得加热,这一加热,肌肉细胞里的水分就会大量失去,口感也就老了。所以像爆炒牛肉片、水煮牛肉之类的菜,都要大火快搞,或者裹上浆粉,最后放盐,避免失水过多嚼不动。
水煮牛肉
图片来自:全景网
牛排更是三分熟就好,全熟就没法吃了。

三分熟的牛排
图片来自:123rf.com.cn
而像牛腱子这样的部位就更难处理了,纤维粗没法爆炒,只能炖。
但是肌肉又不同于结缔组织,炖得过火就会把支撑细胞的蛋白纤维(细胞骨架)炖“塌了”,细胞“破碎”,再炖也只能越来越老,越来越柴,回天乏术了。
图片来自:123rf.com.cn
所以酱牛腱子、炖牛腿肉的时候,切忌冻肉,如果是冻肉也要自然解冻,不能加热。焯水之后不能入凉锅,必须用热水继续煮
。这些都是怕快速冷热交替把细胞搞破。

可即使掌握了这些技巧,火候也合适,酱出的牛肉也还是很难嚼,只能用横丝切薄片的方法来骗过牙和舌头了。
酱牛肉
图片来自:全景网
最后,我们一起来做古菜“法制牛肉”。
有一点我要说明一下,这道“古法酱牛肉”出锅时,菜谱上说要放大量的醋,这和今人的口味不大一样,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少放或不放。
原料:
牛肋肉1000克、黄酱100克、香油100毫升、黄酒500毫升、八角10克、花椒10克、葱头2个、醋100毫升、盐20克
步骤:
1.牛肋肉切大块,用冷水泡一夜后捞出,挤压出肉内血水,备用
2.将黄酱、盐倒入肉中,用手搓匀,晾半小时
3.倒入香油、黄酒后拌匀浸泡一夜
4.将肉与腌料一同入锅,并加水没过肉
5.大火烧开后,撇去浮沫转小火,炖煮2小时
6.待肉软烂、汤汁挥发一半后,加入八角、花椒、葱头和醋
7.转大火再炖煮10分钟,关火即成
随堂考
相关古菜菜谱
号内搜索
《博物》微信公众号开通“号内搜索”服务啦!
只要进入“博物”公众号首页,点击左下方菜单栏中的“精彩内容”,再选择第一项“号内搜索”,即可进入搜索页面。输入你想要查看的关键词,所有相关往期内容都能看到哦。
撰文 | 信浮沉
微信编辑 | 高兴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