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BLM事件持续发酵引发的连锁效应。去年5月,华盛顿市长提议移除或更名华盛顿纪念碑、杰斐逊雕像等有种族歧视“争议性”人物建筑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前总统特朗普不得不以“爱国主义”为名,对这些提议态度强硬的予以反对。
如今,旧金山的学校接过了接力棒,拟将亚伯拉罕·林肯(Abraham Lincoln)、乔治·华盛顿(George Washington)等人的名字从旧金山44所公立学校中“除名”。理由如出一辙:这些人曾是奴隶制或压迫奴隶、黑人、印第安人等种族主义行为的“代言人”,学校里不能有他们名字的存在。
在这一份长长的名单中,除了华盛顿、杰斐逊(Thomas Jefferson)两位奴隶主身份总统外,还有自然学家约翰·缪尔(John Muir)、美国大革命中的爱国者保罗·里维尔(Paul Revere)、美国国歌的作曲者弗朗西斯·斯科特·基(Francis Scott Key)等。
我们来看看这些名单都涉及哪些人物,
约翰·缪尔(1838年4月21日-1914年12月24日)是美国早期环保运动的领袖。他写的大自然探险,包括随笔、专著,特别是关于加利福尼亚的内华达山脉的描述,被广为流传。缪尔帮助保护了约塞米蒂山谷等荒原,并创建了美国最重要的环保组织塞拉俱乐部。他的著作以及思想,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现代环保运动的形成。
约翰·缪尔 图片源自:wikipedia
弗朗西斯·斯科特·基(1779年8月1日-1843年1月11日)是美国律师、作家、业余诗人,马里兰州弗雷德里克人,美国国歌《星条旗》歌词作者。美国1812年战争期间的1814年,35岁的弗朗西斯·斯科特·基目睹了英军进攻时美军英勇抵抗的现场,美国国旗星条旗虽遭受炮击但仍屹立不倒,因此深受感动并获得灵感,创作了几句诗歌,后成为美国国歌歌词。
弗朗西斯·斯科特·基 图片源自:wikipedia
保罗·里维尔(1735年1月1日-1818年5月10日)是麻塞诸塞州波士顿银匠、实业家,也是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的一名爱国者。他协助组建一个对英军的情报与警报系统,他在列克星敦和康科德战役前夜警告民军,英军即将来袭。
保罗·里维尔 图片源自:wikipedia
目前,旧金山教育部门已经以压倒性优势通过了该决定,这意味着市内约有三分之一的学校将会付诸行动,剔除“名人”。
这样的做法自然会引发争论和部分群体的不满,因为一个宣称民主和自由的国家、城市,在清算种族主义这个问题上,是不是有些走得越来越远了,超出了合理边界?
对此,当地教育部门的回应是:这样做绝非是串改或抹杀历史,而是正视历史,只有这样,才能听到更多新的声音。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做法是对种族主义和白人至上主义文化谴责的一种表达方式。学校的新名字还在等待4月份的投票,真正实现“更名”,不可能一蹴而就,会历经很长的时间。
其实,给学校更名的事儿,早在BLM事件期间就已“初现端倪”,但人们的关注点显然更多关注在BLM事件本身。况且,学校更名也不是件简单的事儿,校名改了,一些衣服、帽子,乃至学校体育馆等都需要重新印制LOGO。
举个例子,艾伦·佛莱彻(EllenFletcher)中学,是以纪念生前提倡自行车运动的女议员暨纳粹大屠杀幸存者的人名命名。其更改校名就花费了3年时间,花费更是不菲,达到了6万美元。
相比公立学校,私立学校的更名似乎更快一些。就以普林斯顿大学为例,该校为了移除支持种族主义的前总统威尔逊(Woodrow Wilson)挂名一事,仅是召开了一个特别集会就完全搞定。对于一般的公立学校来说,这样的速度是难以想象的。
据媒体报道,如果旧金山44所公校全部改名,至少需要100万美元以上,然而更多家长表示在疫情反反复复,还处于复课的焦虑之中,流行这样的“更名潮”是否值得,与其只重视校名的象征意义,还不如抓抓学生的实质学习问题。
对此,读者怎么想?
ref:
https://www.nytimes.com/2021/01/27/us/san-francisco-schools-lincoln-feinstein.html
https://www.usatoday.com/story/news/education/2021/01/27/san-francisco-rename-44-schools-racism-slavery-lincoln-washington/4283930001/
https://abc7news.com/sfusd-board-meeting-san-francisco-unified-schools-district-school-name-changes/10076023/
https://edition.cnn.com/2021/01/27/us/san-francisco-school-name-changes-trnd/index.html

    小编插播一条重要信息:如果微信真的在美国地区下架了,为了防止跟读者们失联,我们已经在Telegram建立了
“大纽约生活网频道”
https://t.me/gnychineselife
“大纽约华人华人互助群”
http://t.me/gnychinese
长按二维码进入后,请点击Telegram
近期文章

有奖征稿:

欢迎投稿!投稿请联系舒戎飛(Randi Shu),微信ID:usa001888。加微信请注明:投稿。投稿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如果此文由【大纽约生活网 GNYLife.com】独家约稿、创作,此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否则追究法律责任。如果此文由本网独家整理编辑,取自网络的图片属于原作者。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编辑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部分作品来自互联网,如涉侵权,请联系删除。微信号:NJChineseMedia。
喜欢就点个在看吧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