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语
哥大里的人
哥大外的事
或热烈、或冷寂;或万众瞩目,或自得其乐
这里有兴趣,追求,信仰,品格
千姿百态,俯仰异观。
知行录栏目将作为展现今天的哥大人生活与精神的平台。我们希望这一栏目能够传递鲜活但多样化的哥大人形象。我们欢迎与本栏目主题相符的任何形式的原创文章投稿,投稿及作者信息请发邮件至 [email protected]
本栏目日后将作为「哥伦比亚的光」子栏目出现,敬请期待更多精彩内容。
第一篇文章授权转载自【思睿说】(Sirui_Threeshow)。

今天是2016年5月17日,明天,也就是美国东部时间2016年5月18日,我就要毕业了,从我憧憬了好多年的地方

图片来源/邵思睿
我想了很长时间这个我从小就想来的地方到底教会了我什么,一直没有头绪,直到毕业前的周六下午在学校看了video storytelling class graduation screening。十部短片,每一部都包含着满满的人文情怀和对社会的热切关注,我才忽然明白,哥大新闻在职业道路上教会我的众多事情之一大抵是把人文主义情怀带入冰冷的视频素材和枯燥乏味的文字之中。
Welcome to the Journalism World
这句话是上学期我的财经新闻教授和我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每当我和他聊起无论是采访还是写作遇见的问题时,他在回答前都会和我说一句“Welcome to the journalism world。”班级里有一个作业是写班内同学的专访,我被分到的是写一个墨西哥姑娘。实话说,我不喜欢电话采访,因为我没有办法捕捉采访对象的表情变化,我对于她和我聊天时的情绪无法精确描绘。恰逢同学那段时间比较忙,但我确定我必须做两次以上的采访,于是开始了和她漫漫的发短信之路。因为想要给文章加一个短视频,所以和她提出想要跟随几个小时采集一些素材。开始答应的她,每一次都在采访开始前都临时爽约,最后视频是我在和她一起上的另一节课上选择了一个距离她不近不远但角度恰好的位置趁她在课上发言的时候用手机抓拍的,采访是约了5次时间以后终于在一个教室里等到了她。最后,我用手里不多的素材很艰难的写完了这篇1500字的稿件。和她做了两次fact check。但我自己很清楚,这篇稿件几乎等同于一篇废稿。最后课上的EvaluationPPT中她写道“作为采访对象我知道了当你的记者annoy你的时候的心情”,我坐在距离屏幕最近的地方满脸黑线。
下课后,我留了下来,要和教授好好聊聊。我们以这段采访过程开头,以一起核对文章里面的细节结束。教授在和大家分别做fact check的时候,我的采访对象给教授写的邮件里说,我至少还有3处事实性错误。我看着邮件,惊呆的说不出话,眼眶慢慢变红。他又一次以welcome to journalism world开头,一开始我并不明白为什么每一次他都要和我说这一句看似没有太多用处的话,可后来慢慢明白这位70多岁老爷爷想要告诉我的是:这是你的选择,既然是你的选择,就要热爱这个选择,无论这中间遇见了什么样的困难和委屈,都是你需要去承担的。欢迎来到这个世界,来享受新闻世界带给你的欢愉和痛苦。
So, What is the story?
自小到大第一次晚交作业发生在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截止时间前两天我收到助教的邮件“Sirui,我强烈建议你和导师申请延期上交,这篇稿子还有太多要改的地方,无论是结构还是内容。”我看见邮件的一瞬间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挫败感。                                                                                                                                                          
在数字化媒体,数据化媒体当道的年代,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虽走在时代最前端但对所有学生文字功底的要求依旧不减。而我一直也认为用简单朴实的文字讲好故事是一名记者的基本技能。我的毕业作品写的是一个当下十分热门的公司,这个公司对纽约当地某行业带来的影响以及该公司用户在纽约遇见的挑战。文章的主线是3个人的故事。从一开始和导师提出这个想法的时候,导师就不断的问我,他们的故事是什么?每一次给他写邮件,他都会继续追问,他们发生了什么新的故事?为了写出更全面的文章,我不断的去拜访他们跟进他们的最新动态,以确定每个人的采访中都是有故事的,而且是有好故事。
什么是故事?什么是好故事?我在心里问了自己很久,后来觉得,但凡我在写这个故事时有按捺不住的激情,大概对我来说它就是一个值得去关注的故事。
而我其他的朋友们,每天被追问最多的问题同样是what is the story?通常大家找到一个故事和教授pitch后,教授会有一连串的问题出来但同样也会给你诸多建议。一个故事不行就换,再不行,再换,循环往复。而这样的思维在我写人物专访做准备工作时给我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仔细研读一遍可搜集到的所有资料后会迅速知道一个人物当前曝光的最有趣的故事在哪里,哪里还可以继续深挖。很多时候采访前一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已经在脑海中模糊出现,只等更详尽的采访让他变得明晰。
这句话其实是中国传媒梦工坊导师央视主持人胜春在梦工坊活动中说的,但这一年在哥大新闻的学习过程中,却让我对这句话不断有新的理解。

这一年虽没有走遍纽约的大街小巷,但也着实听了不少故事。身边每发生一个故事的时候,都会仔细考虑故事为什么发生,之后可能会有怎样的进展。很多事情的发生都不是偶然的,有的是长期发展的结果,有的是情绪的积累,还有的甚至可以归根于人性。
比如在这个竞争的世界里,我们没有办法奢求每一个人都真诚待人。而恰恰是一部分人的不真诚,让这个世界变得更有趣,也更耐人寻味。
曾经我也抱着想要用自己的文字,用自己的报道去改变世界上黑暗之处的梦想。可我深知自己距离“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的修行还太遥远。去年的纽约美甲报道一发布,在纽约的华人社区迅速掀起了一个浪潮。一面是美甲工作者工作中的艰辛,一面是美甲店老板对新出台政策的极度不满,而另一面是报道团队的调查付出。报道团队自认为做出了一篇公平公正的报道,给很多美甲工作者的生活带来了改善。而事实是这是一篇略有偏颇的报道,美甲工作者的生活带来零星改善的同时美甲店老板的利益被侵犯,而事实上,这两个人群都是弱者。报道团队只单纯的站在他们眼中的弱者的角度,臆想着他们做了一篇伟大的报道。因此当团队核心的新闻学院校友回校讲述这段经历时不得不面对大家犀利的问题和种种质疑。而我也的确认为,记者的使命就是记录时代,从不应因一篇无论是否真正有建树的文章而进行道德式的自我感动。
特别标注:美甲报道内容并无冒犯任何人任何报道之意
去年ISIS事件发生后,我报道班级的一名英国女生便在感恩节和圣诞节奔赴希腊拍摄难民,她的专长是摄影摄像,以暗色系为主。在和她一起上课的时候,就可以通过她的作品感受到图片背后的力量,是那么的润物细无声。我报道班级的另一位同学来自中东,在来哥大新闻之前是战地记者,我问他,你之后还要回去吗?他说是的。我接着问,你不害怕吗?他说,必须要有人去报道冲突。我顿时对他肃然起敬。院里还有同学在叙利亚发生骚乱后,立马起身前往叙利亚报道。而从他们身上,我看到的才是真正的记者精神。
无论经历过多少欢愉和苦难,人性终究是一个复杂的名词。恐怕只有耄耋之人才真正的理解什么是人性。而我现在可以做的大抵是用心去记录我想记录的一切,对得起手中的笔,指尖下的键盘,还有自己的良心。
2016年5月18日,邵思睿从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毕业。本文作于作者毕业前夜。
图片来源/邵思睿
毕业快乐!
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
谢谢你让我看见更大的世界,
谢谢你允许我完成了从小的梦想,
谢谢你带我品味有人性有温度的作品,
谢谢你让我有机会去倾听这个世界发生的故事,
也谢谢你教会我准确报道的同时依然具备深爱这个世界的能力。
思睿于纽约
2016年5月17日
声明:本文经授权转载自订阅号【思睿说】(Sirui_Threeshow),内容有删减,排版有调整。如需转发请关注【思睿说】联系作者。

作者:邵思睿 (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 16')
排版、导语:宜晴
责编:慎之


了解更多关于哥伦比亚大学全球中心的信息,包括其所在城市、区域和全球范围的合作伙伴、核心项目,中心重点关注领域、工作人员及办公地点,请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和官方网站。在今后,我们将持续发布关于各类活动及项目的更新信息、受资助项目的规划内容及最新进展等,欢迎关注和联系合作。
Please follow our WeChat account and official website for detailed information on an overview of Columbia Global Centers and updates of our events and programs, including descriptions of local, regional, and international partnerships, programming and projects, center interests, priorities and thematic focus, and center personnel and space.
哥伦比亚大学全球中心 | 北京
微博:@哥伦比亚大学全球中心-北京
扫描二维码关注哥伦比亚大学全球中心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