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语
哥大里的人
哥大外的事
或热烈、或冷寂;或万众瞩目,或自得其乐
这里有兴趣,追求,信仰,品格
千姿百态,俯仰异观。
知行录栏目将作为展现今天的哥大人生活与精神的平台。我们希望这一栏目能够传递鲜活但多样化的哥大人形象。我们欢迎与本栏目主题相符的任何形式的原创文章投稿,投稿及作者信息请发邮件至 [email protected]
本栏目日后将作为「哥伦比亚的光」子栏目出现,敬请期待更多精彩内容。
《在纽约,翻过夏天就到冬天》经王彧本人授权发布。
阅读完本篇文章大概需要这一首歌的时间
对我来说,纽约是血液,时刻涌动在身体里。
二零一四年八月,刚从大学毕业的我,拎着我全部的家当——两个大箱子,怀揣着对于教育行业最质朴的憧憬,来到了纽约。房子是在国内就找好的,跟另外四个未曾谋面的哥大女生合租,蜗居在纽约曼哈顿上西区学校附近的一所小小公寓之中。一共四间很小的卧室,连客厅里都住了人。纽约的房租太贵,贵到我只能住在一间8平方米的小屋之内,放下一张床和一张桌子之后,就只剩下那么一小块地方让我栖身。这也是很多在纽约的中国留学生的生存方式,毕竟攻读学位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大部分时间都要在图书馆里度过,住处无非就是个可以睡觉的地方而已。

纽约的家
九月,我正式开始了学习。周围的一切都是陌生的。陌生的城市,陌生的生活,陌生的专业。走在大街上的每一步都带着异乡人的诚惶诚恐,这总会引来各色行人搭讪,而我又不知道该如何回应。
物价很高,随便吃一顿饭就要十几美元,不但很难吃,而且吃不饱,所以只能自己开伙,而我在来这儿之前连炉灶都没有用过,水都没有烧开过一壶。再加上每周还有上百页的英文文献要读,好几篇文章要写,时间几乎完全被占用,唯一的乐趣就是琢磨该烧什么把自己喂饱。每天都要喝掉好几杯咖啡,然后带着自己不甚整齐的心跳、不太清醒的头脑和极度亢奋的精神支撑着学习。头一个月尤其漫长,分分钟想要逃到温暖熟悉的过去里。我无法像一个旅行者一样,把所有的一切都当作是体验生活,因为我逃不开,我知道我接下来的两年、甚至更长时间里都将生活在这儿,这些陌生的带着些微痛苦的事情,将成为我接下来两年生活的主角。
一个月之后开始习惯了起来。眼神里终于褪去了初时的惶恐,变成了大都市人眼中常见的漠然,行人也终于分辨不出你是不是这座城市的新人。能够照着菜谱做出能吃的菜来,终于开始不嫌弃自己的厨艺。也能翻过几百页的文献和书本,找出主要内容和逻辑来,写出令自己满意的文章,终于敢在大家课堂讨论的时候发言。也终于能从功课中抽身开始探索纽约客的生活。
那时候是漫长的炎炎夏日,纽约是个秋天很短暂的地方,夏天一过冬天便来了。十月底是万圣节。纽约人也同样为每个节日都提前一个月做准备,早早地就摆起了南瓜灯和骷髅的装饰。万圣节当天,正值纽约很短暂的秋天,天气已经转凉,但却没有冷到刺骨,正好可以穿着各种奇装异服活动。每年曼哈顿中城和下城都会有万圣节的巡游队伍,各色人种有的扮小丑,有的扮女巫,有的是蜘蛛侠,有的是吸血鬼,还有中国人扮成白娘子和许仙的,都走在游行的队伍里,形成了一场盛大的狂欢。忙碌的城市需要这样的狂欢,白娘子和吸血鬼,许仙和蜘蛛侠,女巫和小丑,学生和流浪汉。

2014年10月万圣节前
夏天过后就是冬天。人们认为纽约是个派对城市,平时压抑紧绷的神经需要酒精和狂欢才能慢慢松下来,冬天的寒冷或许也只有酒精和狂欢才能驱散。周五傍晚的街上总是有很多醉酒的人不知道在说些什么,还有在冷风中穿着亮闪闪短裙的年轻姑娘有说有笑地走着。然而这些跟我都没有什么关系,因为此时我正从图书馆里走出来,想着要回家煮碗面吃。因为此刻,只有面条的热气才让人感到幸福。
平时不忙的周末,我会去大都会博物馆(Metropolitan Meseum of Art)或者现代艺术馆(Museum of Modern Art)来打发一天的时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学生证可以免票,不过最重要的还是这两处艺术殿堂奇特的魔力。运气好的时候还能碰上爵士乐团在大都会里面各处的即兴演奏。

同样知名的是现代艺术馆,在这里你可以看到从小美术书上画满了的毕加索、莫奈和梵高的真迹。同样有趣的,是来这里参观的人们,穿着时尚,标志着自己的新鲜和与众不同。MoMA时常会有特展,都是些很前卫的艺术形式。我曾看过十几人分布在场馆各处的行为艺术,和用笔与地图记录自己逃亡路线的视频艺术,无一不精,无一不在拷问着艺术本源的问题。

地球人都知道的画,藏于MoMA
在我来这里的第一个冬天,有幸体验了一次在教堂的婚礼。女生是在查经班里认识的信徒,男生并不信教。他们在十一月份的感恩节认识。第二年春天还没来之前,就在学校的小教堂里举行了简单而温馨的婚礼。为了爱人,男生也在考虑信教。那天,我的一位室友很兴奋地接到了新娘的捧花。直到现在,她还漂泊在纽约的城市里,苦苦寻找着鲜花所指的人。
Wedding @ Saint Paul's Chapel


冬天最热闹的莫过于圣诞节了。纽约的圣诞节是白雪皑皑的。街上人不会很多,因为就像中国人过年一样,圣诞节也是家庭团聚的时候。此时孤身在外的我们,早就把彼此当作了自己的家人,我们会凑出时间、一起买食材和酱料,对着窗外的寒风在家里煮火锅吃。大家忙着互相给对方捞肉片和丸子。低头一看自己碗里的东西,似乎都不是自己盛上的。酱料用市面上能买到的那么几种东西自己调配,卖相都很糟糕,可是大家都吃得很香,而且不住地赞着好吃。吃完饭大家会一起收拾碗筷,洗盘子,倒垃圾,擦桌子,然后再一起窝在长沙发上看鬼片,然后一起被吓得尖叫。外面天寒地冻,其他人家合家欢乐,但被火锅余温包裹着的我们,并不会感到孤独。


2015年2月春节的火锅
过年的时候我们也会有同样的活动,不同的是会加上包饺子的环节。一起剁馅儿、和面、擀面皮,一起包出一个个硕大的饺子来,看着它们在锅里煮得膨胀起来成了怪物,可还能吃得很香。
怪兽饺子
好像过了很漫长的一个冬天,漫长到不知不觉当中羽绒服穿了好几个月之后,突然就暖和了。
纽约的春天很短暂,好像刚脱下棉袄没多久,街上就出现了穿短裙的姑娘。3月份是我们学校的春假,为了可以在春假的时候远足,此时的图书馆里,总是坐满了通宵自习的学生们,疯狂地处理期中作业。
然后,一晃眼,这座城市又了夏天。期末结束之后,如果不急着回国的话,就可以好好看看这座城市的夏天。作为时尚都市的纽约,每年初夏的Met Ball让人们疯狂。我有幸看过2015年镜花水月和2016年科技与时尚两年的展览,现场的震撼程度无法描述,只有此刻身处大都会时才最为强烈。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2015年特展:镜花水月
当把四季都翻了一遍,我终于慢慢读懂了这个城市。我看到了这座城市白天的冷漠严肃,夜晚的热情和奔放;我看到了人们可以严肃地工作,又玩世不恭地懈怠;我看到过细微至极的美好,和背后人们冰冷的生活。周末的夜夜笙歌,不知藏着多少寂寞孤独的灵魂。坐在冷风中喝酒抽烟的女孩们,才能体会到这大都市吞噬性的力量。

楼道里某天突然贴上的字条,声称楼里有人是IS成员
在纽约这个个人主义蓬勃发展的城市里,每个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选择生活方式,不用担心今天的穿着他人能不能接受,不会害怕自己放肆的大笑会有损形象,不必因为怕引来别人无端的猜想而吝啬自己的赞美,甚至可以在地铁里肆无忌惮地大哭,绝不会有人投来异样的目光。然而在这个人主义的繁华背后,每个在此生活的人们都体会过精神上巨大的空洞,在一个个寒冷或炎热的深夜里,咀嚼着孤独。漂泊在纽约的人们都还年轻着,而在纽约的这种光荣的贫瘠,也是他们青春岁月里的美好桥段。
2016年毕业典礼后,于奋战过无数个昼夜的Butler Library前
我想,过满一年四季的地方就可以称作家,而我在纽约过满了两个四季。对于纽约,我不会像故人一样去怀念,也不会像旅行者一样去描述,因为这座城市曾是我生活的全部,现在也必定以某种方式存在于我的神经里,我的胃里,我的血液里,在我思考时、吃饭时,在任何无意识的时刻,它无不涌动在你的身体里面。
我不会怀念,因为我从未离去。
王彧小传:
6年以来,辗转于北京、纽约和南京,学了3个八竿子打不到一起的专业——北大的大熊猫级专业菲律宾语,人手一份的经济学双学位,和哥大教育学院的教育认知心理学硕士。岛国语言已然快忘光,经济学偶尔被拿来当作谈资,也早已宏观微观不分,无颜面对北大父老。现供职于北京某大型民营教育企业,做线上课程产品推广,也算是跟教育心理学沾边。帝都生活不易,前途迷茫,唯一能肯定的,就是未来无论以何种形式,从事何种工作,必然扑腾在教育行业里,不离不弃。
原文首发于微信平台:微电影创研中心,经王彧本人授权发布。
文中图片由王彧本人提供。

编辑、排版:Nathan
校对、导语:宜晴
责编:慎之


了解更多关于哥伦比亚大学全球中心的信息,包括其所在城市、区域和全球范围的合作伙伴、核心项目,中心重点关注领域、工作人员及办公地点,请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和官方网站。在今后,我们将持续发布关于各类活动及项目的更新信息、受资助项目的规划内容及最新进展等,欢迎关注和联系合作。
Please follow our WeChat account and official website for detailed information on an overview of Columbia Global Centers and updates of our events and programs, including descriptions of local, regional, and international partnerships, programming and projects, center interests, priorities and thematic focus, and center personnel and space.
哥伦比亚大学全球中心 | 北京
微博:@哥伦比亚大学全球中心-北京
扫描二维码关注哥伦比亚大学全球中心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