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语
哥大里的人
哥大外的事
或热烈、或冷寂;或万众瞩目,或自得其乐
这里有兴趣,追求,信仰,品格
千姿百态,俯仰异观。
知行录」栏目是作为展现今天的哥大人生活与精神的平台。作为「哥伦比亚的光」子栏目,我们希望这一栏目能够传递鲜活但多样化的哥大人形象。
我们欢迎与本栏目主题相符的任何形式的原创文章投稿,投稿及作者信息请发邮件至 [email protected]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是吾忧》经“哥大的故事”微信订阅号授权发布。
事情概述:春节期间,哥大出现“门牌名”事件。每个宿舍中,写有明显中国人姓名的门牌被撕去。
(哥伦比亚大学多元文化事务管理办公室于春节期间发送给学生社团的邮件👇)

正文:
坦白讲,我没有想到哥大“门牌名”事件能如此备受关注;甚至说,会让这么多中国学生一起站出来表态。在很多外国朋友的心中,我们一直都是默默无闻的形象。我们很少提及在中国读书时的故事,我们很少提及在中国居住时的趣事。我们对于自己的身份与来历一直掩上了一层布。在介绍自己时,更会倾向于用英文名而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久而久之,中文名开始淡出了视野。乃至我们彼此之间也以英文名相称,偶然被叫出中文名时还会惊呼“叫我大名做什么”。
但所幸红旗依然在心中飘扬,这也是为什么我一直觉得这次的”门牌名”事件反倒是一件好事。至少让我自己重新正视了这个问题— 为什么不介绍自己的中文名?
刚来哥大时,就有朋友问我为什么不介绍自己的中文名。我的理由一般很统一,因为麻烦。还得解释发音和含义,不如直接来个英文名你懂我懂大家懂。当时就被怒斥了一番,认为我这样非常的不好,也让他们非常的不解。我也不以为然,秉持着怎么方便怎么来。我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也许作为异乡人,我们会习惯去入乡随俗,我们会希望去融入他们的文化,我们会习惯为他人着想,所以名字自然是一个始发点。但有些时候我们自己的重视也显得颇为重要。
比如他们对我们的误解。其实认真思考,大多数外国人对于中国这个东方古国还是充满着好奇与探索之心。他们对于那片土壤的兴趣可能远大于我们自身。而我们,作为留学生,则是他们眼中获取信息的地方。只不过有些时候,当我们用上委婉的语言时,让他们在匆忙中产生了误解:就像撕我们门牌名的家伙,也许并没有想到我们会有这样过激的反应。
所以当看到脸书上清一色的刷屏时,我还是很激动的。私下跟朋友开玩笑时,还用上了“民族振兴指日可待”这样的词句。但不得不说,身处他乡,对于祖国的牵挂很容易显于形。
其实这次“门牌名”事件中,最有趣的不是哪些被撕了,而是哪些没被撕。比如一扇门上,贴着六个中国人的名字。只不过有五个用的是英文名,而只有一个是中文名。所以也只有那一个中文名被撕了下来。脸书上的刷屏可以说开始于一位“幸免者”。我们特意去询问了她的感受,她(海歌 CC '19)如下说(节选):
最近学校发生的事,让我和身边的人逐渐意识到,我们的中文名对自己是多么重要。
那天法语课早到,和旁边的以色列小哥聊起来。他问我为什么有个法文名字,有个英文名字,又有个中文名字。我说,我每学一种语言就起一个这个语言的名字。他又问,那你的中文名叫什么。我告诉他,我姓“海”,意思是the sea,名“歌”,意思是the song。他略带惊讶:“Song of the sea! Is that what it means?”得到了我的肯定,小哥很兴奋,说这么好听的名字,你为什么不用,让人家叫你“Heidi”?
在这次事件上,我都不知道自己的“幸免于难”算不算一件好事。如果当事人收集或毁坏的目标是所有中文姓名,那我也应该在受害者的行列,我也有一个中文姓名啊。只是我一直将它珍藏,出于一种保护欲,没有拿出来与人分享。我这样稀罕自己的名字,想必许多中国同学也是一样的。看到自己的名字被人撕毁,甚至有些是三番两次,心里的难过不言而喻。
我们中国人的名字多是爸妈或者重要的长辈起的,包含他们的冀望。我们的名字不光讲究发音好听,还有深刻的含义,有的是按字辈取的是家族的印记,有的引经据典,有的诗意朦胧,都不是一拍脑袋想出来的。通过这次事件,我反思,要让不懂我们名字深意的人尊重我们的名字,最好的方法是像他们介绍,告诉他们我们的名字有多美。
最后,送上她给大家的期许:
希望大家能把这种自豪的态度一直保持下去,即使事件平息了,也不要忘了向别人介绍自己的时候顺带一句,我有个很好听的中文名
下面是闫呼和(哥伦比亚学院 19届 CC' 19)制作的视频:
事情发生在农历新年前后,住在学校Shapiro宿舍某楼的学生发现所有中国学生贴在门上的名牌都被撕掉了。在把这件事汇报给校方后,又陆陆续续有来自各个宿舍的学生站出来反映有类似的事件发生。学校的多文化事务办公室(Office of Multicultural Affairs)首先做出响应向校内哥大相关学生组织发出慰问邮件并承诺进行调查。邮件发出后几小时内在学生间发酵开来,包括中国学生社和亚裔学生联盟在内的学生组织也发表了联署声明,谴责这一歧视行为。
所谓独在异乡为异客,母上大人劝我考虑回国工作的时候总是搬出这一套说辞。在美国融入得还算不错的我总是抱着走一步看一步的态度,也一直没有太当回事,毕竟从高中到现在一直都声称要做世界公民。可能是哥大和纽约的自由主义氛围让我一直都过得过于舒坦,这次的事情也是一下戳到了痛处。
生活在今天的美国,这样的事情发生在全美思想最为激进的校园(没有之一),我们不得不把它和晨边高地以外的大环境联系起来。都说中国大学是社会的缩影,可能美国大学也不例外。禁穆令和步步收紧的签证与移民政策鼓动着仇外的气候,也在挑战着平凡美国人的基本价值观。这样的大气候下,哪些价值根植人心不可动摇,又有哪些是政治正确语境下一些人不得已而带上的面具,一目了然。
这样的事情拿到台面之上,哥大的其他学生是一边倒地站在亚洲学生这一边的,人人脸上都写满了愤慨和震惊,无一不费解21 世纪接受着世界顶尖的教育的年轻人怎么还会有基于种族的偏见。但同样还是这帮学生,台面之下,只因教授的亚洲口音千方百计想要找一节“会说英语”的教授的微积分课,在派对上几盅龙舌兰下肚便开始大谈特谈偏向亚裔的性癖好,一个学期下来可能还叫不出同班的日本同学的名字。
没有谁说时间和教育一定可以终止歧视与偏见。时间干的最漂亮的是吞噬抵抗的声音,而精英教育的目的本来就是加固守卫精英的社会围栏。可喜的是,一代又一代的人已经突破万难跨到这一围栏里面来了。里面种种不理想的现状大家也都是亲眼所见。 我的问题是,你要选择在这更名改姓然后转身去给那围栏添砖加瓦,还是斗胆对围栏内的价值发起挑战?
然而看似二选一的命题却被所谓“中庸之道”走出了第三个选项: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的沉默。沉默之下闷头的干劲让亚洲人成了移民中的三好模范。沉默之下“吃亏是福”的荒唐逻辑却也最终让亚洲人寸步难行。
中国人起英文名,本是为了“方便”外国友人,为了以名字发音的方便来交换本来就有限的话语权。但似乎在隐匿了自己自我认同的一部分之后,我们只是助长了人们对我们核心身份的轻视。现在反倒是用拼音写自己真名的人被觉得不顺眼了。如果连名字都可以怎么方便怎么来了,我们再去谈其他的实在站不住脚。
即将来美国读书的你也可以花点时间琢磨琢磨怎么做自我介绍。实话说,Tom明天把名字改回Jianguo可能并不会有多大影响。但好歹下次你再歧视我的时候可以下点辛苦叫我大名?
笔者在巴黎修学时曾发生过这样的趣事:在一个很偶然的情况下,被一位欧洲朋友问及是否发过火。好奇之下得知,不仅欧洲朋友有这样的认为,来自美国的朋友(三十好几的兵哥哥)也声称,生平中没有见过有任何中国人发过火。
我们可以没有脾气,但我们不能没有态度
声明:本文经“哥大的故事”订阅号授权转发,如需再次转发请联系“哥大的故事”。

导语:宜晴,慎之
排版:俊良
责编:慎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