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语
哥大里的人
哥大外的事
或热烈、或冷寂;或万众瞩目,或自得其乐
这里有兴趣,追求,信仰,品格
千姿百态,俯仰异观。
知行录」是「哥伦比亚的光」的子栏目。作为展现今天的哥大人生活与精神的平台,我们希望这一栏目能够传递鲜活但多样化的哥大人形象。
我们欢迎与本栏目主题相符的任何形式的原创文章投稿,投稿及作者信息请发邮件至 [email protected]
本篇文章授权转载自【思睿说】(ID: Sirui_Threeshow)。
范海涛
哥伦比亚大学口述史第一人,传记作家
《世界因你而不同》《就要一场绚丽突围》作者
2011年,范海涛辞去财经记者的工作,只身来到哥伦比亚大学学习口述史。
图/范海涛
她说,“一个好的故事可以把你带到故事的现场,你能感受到他的声光电感,三维立体的走到那个场景当中。”
转身
几年前的一天,海涛的先生晚上带回家一本其他作者写的传记作品,放在茶几上,对海涛说,你看一下这本书,我觉得他写的不如你,都可以出一本书,你可以考虑一下往这个方向发展。
恰好彼时海涛遇见事业上的瓶颈,做了几年记者的她想要寻求更大的职业发展空间。她开始考虑转型,综合其能力和人脉来看,海涛觉得或许传记作家相对于其他行业更适合自己。
“其实也受了先生的影响,他不经意的一句话我就记在心里了,”海涛说。
不久后,在一次谷歌的发布会上,海涛遇见了开复,她仔细研究了新闻稿上开复的简介,忽然觉得他可能是一个很合适的对象。于是记者会结束后她单刀直入的和开复说,“开复,我想写一本书,写你的书。”
图/范海涛
那次对话的后的一个月,开复的邮箱陆续收到了海涛发来的很多文件,有她写过的财经文章,有一些博客里写的日常故事,还有一些关于人物传记的设想和心得,当有一天开复打开附件并逐渐发现那些文字的妙趣横生时,他给海涛发了一封邮件,里面写道“我们可以开始了!”
“我其实没觉得能成功,后来他挑选了我,我觉得对我们都是一件比较幸运的事情,”海涛说。
图/范海涛
那是海涛第一次尝试传记写作,她在新书中坦言,当时写到10万字的时候遇见了瓶颈。以前作为记者的海涛写的稿件字数最多四、五千字,她还没有尝试过用几个月的时间完成一个项目。她说前十万字每次写到她不熟悉的地方,她就反复揣摩,把写过的内容翻来覆去的看了很多遍。
“当时稍微有一点泄气,后来在开复的鼓励下,我觉得我人生中第一次学会了坚持,就觉得这件事再怎么难都要继续下去。突破了10万字那个点之后就豁然开朗。其实我觉得当时这种经验能运用到今天,”她顿了一下继续说,确实这种经验今天也在使用。
海涛的写作天赋与生俱来,但直到开始写开复的《世界因你而不同》才被正式激活。
后来,开复在海涛的新书《就要一场绚丽突围》的序中写道:
海涛的写作风格以小见大,以故事见长,她并不是去讲述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用具体的案例何典当欺负的剧情,让你欲罢不能。
《就要一场绚丽突围》/ 图 Alvin
起舞

在给开复写传记期间,海涛接触了开复身边很多优秀的年轻人,他们要么有着出色的教育背景,要么正在从事令人羡慕的事业。日子久了以后,她那个大学以来就有的出国读书的想法便重新在心里扎了根。
“开复开始鼓励我的时候我觉得这件事离我越来越近了。”
海涛没有辞职,她白天上班,课余的时间复习GRE。“一旦你有了这种想法想做的时候就谁都阻止不了你了,但是一旦这股热乎劲儿一旦过了就又不行了,所以我就趁着热乎劲,赶紧把这件事做了。
随着投入的时间精力逐渐增加,机会成本越来越高,出国留学变成了一件必须要去做的事情。
图/范海涛
“美国教育给我带来的比较震惊的一点,就是他会真正的带你去那个环境做项目,”海涛说。
她的口述史教授把学生带到了位于皇后区的服刑人员过度中心采访毒贩,让学生可以置身于环境之中,全方位的观察这一机构从而能够更具象的写好这个故事。也是通过这样的经历,海涛才对美国社会如何管理服刑人员有了初步的了解,比如过度中心会给服刑人员提供工作,会为帮助他们重新走进社会有组织进行职业培训等等。
“即便是美国的一个犯人,和他的交谈也是很自然的,中途会和你开玩笑,而且很坦诚,一切都是自然的流露。”
图/范海涛
两年的时间,七千多条与纽约互动的微博,纽约这座海涛心里的女神之城,一直激发着她的创造力。
她在新书里写到纽约这座城市确实医治了她内心深处的很多东西,比如偶尔的绝望、无力感和妄自菲薄。她说纽约除了日常骨子里有一种高贵,还有一种天然的自信乐观、有着似乎对一切都无所谓的气场。
“如果可以的话我觉得年轻的时候大家都应该在纽约生活一段时间,它有最开放和最包容的文化,你可以看到很多稀奇古怪的事情,它也有全世界最有意思的人。”
突围
海涛在纽约孤身奋斗的那两年她把纽约比作成一个情人,并且满足了其对情人的所有期待。它可以是任何一个类型的情人,她认真的说道。
“我觉得其实在纽约的感觉,就是我去美国留学整个的感觉,就是价值观的感受,人可以不为名利怎么样,人可以真实、本真的活着。”
图/范海涛
毕业后的海涛回国建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她想要把在美国学到的口述史的精髓带回中国即口述史不仅仅要记录历史还要呈现历史。她觉得口述史在国内目前主要面临经费和专业人员缺失的问题,而只有更多人投入这一项事业,才能逐渐把它发展壮大。
回想起在哥大读书的日子,可能唯一的一个遗憾就是没有把她关于华人移民的毕业作品完成的很完善,如果之后有机会海涛愿意采访更多在美国的华人,去了解他们当时来美的经历,去体会他们那时曾经历的坎坷和挣扎,去还原那一段或许快被很多人遗忘的历史。
她也愿意在国内完成一部和医疗相关的口述史作品,见证这些年来医疗系统的发展,和医患关系的改变。
图/范海涛
海涛说一个好的故事要让人有共情之感。作者需要把共情的内容表现的淋漓尽致,能触动人心,能触动对人性的思考。既能把被访者想要表达的东西表达出来,又能把她想表达但是没说出来的内容也表达出来,注重小的细节和时代的大背景融合。
现在的海涛在继续她下一部人物传记的写作,她仍然有一些瓶颈需要逐一突破。
“这个可能是我到现在为止遇见的最难的项目,但是我都没有放弃,我现在觉得很多事真的是咬咬牙你就会看到一片未来的天空。”
声明:本文经授权转载自订阅号【思睿说】(Sirui_Threeshow)。如需转发请关注【思睿说】联系作者。

作者:邵思睿 (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 16')
排版、导语:宜晴、心一、俊良
责编:慎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