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语
哥大里的人
哥大外的事
或热烈、或冷寂;或万众瞩目,或自得其乐

这里有兴趣,追求,信仰,品格
千姿百态,俯仰异观。
知行录」是哥伦比亚的光」的子栏目。「知行录将作为展现今天的哥大人生活与精神的平台。我们希望这一栏目能够传递鲜活但多样化的哥大人形象。我们欢迎与本栏目主题相符的任何形式的原创文章投稿,投稿及作者信息请发邮件至 [email protected]
本文由谈翔(CC '09)投稿授权发表。文章有改动。
美国的东北部是其顶级学府的发源地,除了斯坦福大学、芝加哥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校区、加州理工等顶尖高校之外,大部分名校均坐落于此。其中包括举世闻名的常春藤八大盟校(哈佛、普林斯顿、耶鲁、哥伦比亚、宾夕法尼亚、达特茅斯、布朗以及康奈尔)、麻省理工学院、杜克大学以及培养出冰心、宋氏姐妹的韦尔斯利女子学院等著名文理学院。
而位处美国东北部的纽约则是美国经济、金融、文化中心,也是时尚之都。华尔街、百老汇、时代广场、帝国大厦、第五大道和联合国总部让坐落于这个大都会里的常春藤八大盟校之一的哥伦比亚大学显得分外低调。哥大见证了我本科时期埋头苦读、努力拼搏的点点滴滴,时隔数年后再次回到曼哈顿,自然要去看看母校,尽管我知道她应该还是老样子。
从时代广场坐地铁到曼哈顿上城116街和百老汇大道交通便利,不出10分钟我便从116街哥伦比亚大学地铁站走了出来。迈入校园,左右两边的罗马式建筑物还是让我再次震撼,右手边是巴特勒图书馆,其建筑顶部刻写着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希罗多德、维吉尔、塞万提斯等古、近代人文巨匠的名字,如此恢宏的气势怎能让人不肃然起敬?接受过哥大本科教育的校友都知道,哥大的本科生读过大部分这些智者的代表作。作为校友,我自然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左手边是学校行政大楼,以前也是图书馆,圆形穹顶配上主体罗马柱式的建筑风格,加上台阶正中央ALMA MATER的青铜雕像,使得其在诸多影片中频频出镜。学校里虽然绿意盎然,唯独不见那爬满常春藤的标志性建筑。或许哥大是八大盟校中唯一一所没有大量常春藤的院校,但这丝毫不影响其常春藤盟校的盛名。
1754年成立的哥大是全美历史第四悠久的学府,至今已经诞生了近百位诺贝尔奖得主,总数高居全球第二。两位罗斯福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富兰克林·罗斯福)、前总统巴拉克·奥巴马、前国务卿马德琳·奥尔布赖特均毕业于此,曾担任哥大校长的德怀特·戴维·艾森豪威尔亦在卸任之后成为了美国第三十四任总统。中国与哥大也有很深的渊源,从哥大的校园中走出来的中国校友数不胜数,近代有马寅初、胡适、陶行知、冯友兰、徐志摩等,八九十年代亦有杨澜、李开复等。
走着走着,我来到了新闻学院,在大门旁的左边墙上刻了几个小字:普利策1912年创办。每年新闻界的“诺贝尔奖”-普利策奖在此颁发。新闻学院这几个字便让我感叹不已,低调,真是太低调了。哥大没有“正式”的大门,更没有在门前耸立的“哥伦比亚大学”几个大字,但是在校园里走动的人,会从空气中感受到这座象牙塔的庄严神圣,她代表了光荣与梦想,诠释了坚守信仰、寻找真理的精神。
因为和当年经济学的导师苏尼尔·古拉提(Sunil Gulati)教授约好会面,我于是便向经济系所在的国际公共关系学院走去。经济学是我的专业,而我很幸运,哥大的经济系有着全美乃至全球最顶级的师资: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Stiglitz,200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埃德蒙德·菲尔普斯(Edmund Phelps),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欧元之父罗伯特·蒙代尔(Robert Mundell)、休克疗法的提出者杰弗里·萨克斯(Jeffrey Sachs),前美国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格兰·哈勃德(Glenn Hubbard)(当年他与伯南克竞争美联储主席一职)。除此之外, 夏威尔·萨拉-伊-马丁(Xavier Sala-i-Martin)教授是我的宏观经济学及发展经济学导师,他的另一个头衔是巴塞罗那足球俱乐部2006年欧冠夺冠的主席,现任该俱乐部经济委员会主席。这些重量级学者是学术成果的主要贡献者,然而在哥大,再大牌的教授也必须要抽出规定的时间给本科生上课,学校对本科教育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古拉提(Sunil Gulati)教授是我的启蒙老师,主讲经济学原理和国际贸易,然而于哥大任教只是他的副业,2006年至今他是全美足球联盟主席,带领美国国家队取得了空前的进步,目前国际足联(FIFA)排名第30位!可以看出,哥大经济系不仅人才济济,还怪才频出。
哥大本科教育的精髓在于其核心课程(Core Curriculum)。本科毕业大约需要124学分,其中核心课程,即必修课,贡献了50-60学分。核心课程包括了一年西方人文文学、一年西方哲学、一年非西方文明、一学期西方音乐、一学期西方艺术,另有多门科学学科及一门外语。
2005年暑假,我在国内准备赴美留学期间,就收到了学校送来的大礼-荷马史诗《伊利亚特》,邮包中还附上了一封至新生的信,上课的第一天将要讨论《伊利亚特》的前两个章节。
开学后我才意识到,核心课程即使对于母语是英语的学生而言也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在校园里,草坪上、图书馆、咖啡店里,随处可见三三两两的学生手捧这些经典著作,边喝咖啡边在书上圈圈画画。虽然这次是暑假回校,校园里显得空空荡荡,但这并不妨碍我视觉上再次被震撼、心灵再次被洗涤。
哥大的本科教育并不是致力于培养专业型人才。通识教育是其核心内容,专业只需要在大二下半学期确定,甚至在大三还可以调整,非常灵活。培养合格的美国公民,或者更确切地说是世界公民,是哥大秉承的原则。我在校期间也有怨言,庞大的阅读量和课业使得我很少有时间光顾曼哈顿的景点,享用这里的美食。然而每每这种情绪产生的时候,只要想到,作为一名合格的世界公民,难道我可以在对这些人类思想瑰宝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心安理得地跨出校门走入社会吗?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强大的求知欲、无穷的正能量。然而,核心课程的本质并非是让学生机械而流于表面地记忆人名、书名和思想流派,而是教会学生开放思想、用批判的眼光看世界、善于提问及博采众长、兼容并蓄的胸怀,这是影响学生一生的技能,是对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于鱼的最好诠释。
除了核心课程之外,地处世界之都的哥大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每年,这里举办的《世界领导人论坛》,总不乏大小国家元首、商界领袖、学界泰斗光顾。各种讲座、圆桌讨论、签名售书活动络绎不绝,学生们也早就习惯于此并会选择性地参加。我在校的四年里,比尔·克林顿、希拉里·克林顿、约翰·麦凯恩、奥巴马、比尔·盖茨、乔治·索罗斯、沃伦·巴菲特、张艺谋、谭盾、杨澜等各界名流相继造访哥大,并且我有幸与其中一些偶像近距离交流。《世界领导人论坛》体现了哥大和美国高校的一种精神-言论自由,百家争鸣。
在众多邀请的嘉宾里,最具争议的一位便是伊朗总统艾哈迈德·内贾德。他演讲的那天下午,全校的课堂几乎都空了,学生们都翘课坐在巴特勒图书馆前的草坪上,紧盯大屏幕,好奇这位被美国标记为“邪恶轴心”国的领导人有何高见。内贾德非常能说,他曾经是大学教授,而且台风甚好,布林格校长对他提出了不少尖锐的问题甚至是责难,他都能太极推手般地一一化解。当被问到伊朗政府迫害同性恋的时候,内贾德的回答是“我们国家从来就没有同性恋”引得众多观众哄堂大笑,这笑声是多重含义的,首先是对这个弥天大谎的讥讽,其次是对不同思想的包容。观众里坐了不少犹太学生,先前他们还在校园里张贴海报抗议内贾德哥大之行。
这场演讲的争议并不止于哥大的校园,而是遍及全美。有反对者激烈地指出,请内贾德来演讲无异于在二战时邀请希特勒,这是在为罪犯创造舆论,有损美国名校的声望。然而,学校顶住各界压力,使得内贾德的讲演成型。布林格校长在致开幕词时说道,“我们邀请内贾德来并不说明我们认同他和他国家的做法。哥大崇尚言论自由,我们愿意倾听不同的声音,当然,对于非正义势力我们会坚决予以谴责和抗争。”
哥大的多元化和对不同声音的保护亦体现在我所在的经济系课堂中。萨拉-伊-马丁教授在讲解非洲接受了无数经济援助却始终无法摆脱贫穷的现象时,尖锐地批评了他本人在哈佛大学攻读经济学博士学位时的导师杰佛利·萨克斯教授。萨克斯教授是哥大地球研究所所长、著名经济学家、联合国千年计划牵头人、联合国秘书长特别顾问。萨拉-伊-马丁教授认为,萨克斯的“贫困陷阱”理论以及其呼吁发达国家一次性捐赠 0.7%GDP给非洲以帮助其爬出该陷阱的解决方案是谬论,过多的援助会催生贪污腐败,并使非洲人变的懒惰。这样的学术辩论比比皆是。在那之后,我也有幸上了萨克斯教授的可持续发展经济课,对于援助非洲的两种主要观点有了全面的认识。
私以为,哥大的教育模式和教育精神值得国内教育界人士仔细品味。最近大家都在谈论中国梦,的确,一个社会有没有希望,第一看人们有没有梦想,第二看他们的梦想能否实现。哥大为学生的梦想创造了空间,为学生实现梦想提供了无数种可能。美国近乎每十年经历一次经济危机,每次危机时美国总能通过在包括军工、科技、互联网、房地产等领域的创新走出来,而且每次危机后的美国都变得空前强大。这种经济的自我修复能力在全球范围内无出其右。这背后是如哥大这样的美国高校为国家提供了强大的支持,输送了创新的大脑。
毕业多年,再度回首。母校依旧恢弘,静听哈德逊河畔的风。

作者:谈翔,2005-2009年就读于哥大经济系(CC ’09),现负责绿地城市建设发展集团投资业务。喜欢游泳、旅游及写作,热衷于青少年财商教育推广。
导语:宜晴
责编:慎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