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语
哥大里的人
哥大外的事
或热烈、或冷寂;或万众瞩目,或自得其乐

这里有兴趣,追求,信仰,品格
千姿百态,俯仰异观。
知行录」是哥伦比亚的光」的子栏目。「知行录将作为展现今天的哥大人生活与精神的平台。我们希望这一栏目能够传递鲜活但多样化的哥大人形象。我们欢迎与本栏目主题相符的任何形式的原创文章投稿,投稿及作者信息请发邮件至 [email protected]
这篇文章是对4月16日举办的与光同陈沙龙第二期主讲人之一牧笛(TC '15)根据她在沙龙上分享的内容所整理出的一篇文章,不长,却充满细微的情感与不经意间的惊喜。从一堂课到一栋楼,再到绵延校园深处的秘密 - 在纽约、哥大和我之间,太多的人有太多的故事,等待着被发现,被记录,被欣赏
关于作者:LIANG Mudi (TC '15),现任职于某金融监管机构,从事市场风险相关研究工作。本文由作者本人投稿,经作者本人授权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我们。
上纽约建筑发展史的时候,我和与光同陈沙龙第二场的另一位主讲Kailey是唯三非建筑系同学里的唯二。
时隔两年,那些精美的建筑和老房子拆了又建、几番易主、曲曲折折的八卦早已模糊,除了一个事儿:足够好的建筑,往往处处呼应、伏笔、暗示。比如储蓄银行屋顶上的浮雕会极尽奢华、采用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里和金钱有关的雕塑,寓意银行富丽堂皇、富可敌国,大家可以放心大胆让它们打理财富。建筑里里外外的装饰,都在明示暗示这座美丽的楼房的用途。这一点,文化艺术机构与完全面向大众的储蓄银行几乎没有区别,比如在哥大,可以找到摆放在哲学楼前的沉思雕像,还有建筑系图书馆里摆满中国瓷器的橱窗。
我曾循着橱窗,意外发现和旁听了一门艺术史课:哥大的中国艺术(Chinese Art at Columbia),为学校整理几百年来校友捐赠的中国艺术珍品目录。德高望重的Robert Harrist教授,挑选了从殷商到晚明,跨越千年的一百多件青铜器、陶器、石碑和佛像,精美丰富几乎能在国家博物馆举办特展:“哥伦比亚大学收藏里的中国文化史”。我中途加入的时候,青铜器的部分已接近尾声,一切从带着白手套触摸半人高的佛像开始。
每一周的作业都是研究分到自己手里的艺术品。一星期之内,熟悉它,分析它,为它写简介;然后这些文字会成为学校的永久档案。而有的佛像入库时已经丢失几乎所有原始信息。被分配到它的同学,这一星期,就需要补全出这个佛像的大致造像年代、推测出土环境和原产地、查找原始用途、归纳造型风格、对比同时代或者相似风格的其他杰作。我曾很近地凑近半人高的佛像,平视它蹲着。没有平日里在博物馆和寺庙,刻意制造出来的距离,我记得我很少有地感受到了造像、其实是工匠跨越千年的慈悲。一方面因为近,一方面因为绝大多数佛像都高高坐在莲花座上,它俯视我,我仰视它。从前只有看画才体会过的衣冠浅笑,从水墨的二维还原成了造像的三维,温柔又慈悲,让人忍不住触摸、翻转整座佛像。纸上得来终觉浅。和这些艺术品独处,在不同光线和语境下感受它时,我觉得对于千年前人们的精神世界、对佛陀的向往和想象,真实了不止一点点。
这门课是培养策展人的。它在三年前的春天升级了,以前只有吸引我注意力的小橱窗可供同学们在写完藏品目录以后全班分享稍微练手;之后发展到每人可以分到一个橱窗,在整个教师休息室(Faculty Room)里辗转挪腾。布展先要根据主题选展品。然后考察和调整橱窗里的灯光布置,以完全展现展品的美和特征,需要通盘考虑展柜的玻璃、展品的材质、每一组展品的配合。好的布展,要能够让观众在正常的视野里(不需要特意贴近玻璃)注意到这个器物的美。如果没有玻璃,器物本身的颜色又暗,布展人则需要进一步考虑整个展厅的灯光甚至房间基调。
布展凝聚了专家和策展人很久的心血,但是要看真正的宝藏,艺术品仓库还是比展厅里好。大都会的策展人曾经在课堂上透露过一个数字,迄今为止在个博物馆巡展过的藏品只占大都会全部藏品的不到5%。
Avery Hall地面上是建筑系的楼和图书馆,一层进门也是泰姬陵的缩小模型;地底下却更像艺术史和考古系的地盘,价值连城的宝贝和捐赠,皆收藏于此。地库建造于传说中二战时期“曼哈顿计划”留下的哥大地下隧道的入口。带我参观这些地方的校工已为学校服务了四十年有余,他说传说里的地下隧道真实存在,连接了主校园大部分建筑,而且除了商学院底下的部分,其他依然在使用。建筑系图书馆底下的艺术品仓库不大,密密麻麻摆满大小不一的架子,上面摆着从近东到远东、从公元前到20世纪初的各种石雕、画作、青铜器和陶器。架子旁边是铁质的多宝格,每一层抽屉都很大很薄,几乎只有一个关节的深度,整整齐齐码着各地区各时代的材料样品,比如矿石和陶片。
因为时间和专业的限制,旁听完半学期以后,我没有再继续探索和学习哥大其他有关中国艺术的课程。但经过每一座美丽的建筑,看到浮雕墙饰;或者经过博物馆里中国艺术的橱窗,我总是会想起来2014年春天樱花开满的校园,藏在大草坪和大台阶下的艺术品仓库,和我触摸唐代衣冠、凝视宋代浅笑,写下的介绍和目录。数量庞大的艺术收藏,多数都常年存放在仓库里不见天日。我非常好奇,那些陪伴过我纽约岁月的佛像,多年之后传到怎样的另一位选修中国艺术的学妹手里。她会不会和我一样,在强烈的好奇的驱动下敲开主管艺术品地库的校工的办公室,要求亲眼多看一看同时代的宝贝,然后提交将成为学校永久的收藏文档的另一份作业。

作者:LIANG Mudi (TC '15),现任职于某金融监管机构,从事市场风险相关研究工作。
编辑:雁影
导语:慎之
责编:慎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