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导语
「知行录」作为展现今天的哥大人生活与精神的平台,将传递鲜活且多样化的哥大人形象 - 或热烈、或冷寂;或万众瞩目,或自得其乐。这里有兴趣、追求、信仰、品格,千姿百态、俯仰异观。
本期知行录是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工作学院教授、哥大中国社会政策中心主任高琴教授送给2020届毕业生的临别寄语。高琴教授从自己的人生经历中归结了几点重要的经验教训,与毕业生分享、共勉。
本文写于2020年5月16日,经高琴教授授权哥大全球中心转发,阅读英文版全文请点击文末左下角阅读原文。我们欢迎与本栏目主题相符的任何形式的原创文章投稿,投稿及作者信息请邮件至[email protected]

又到毕业季。往年的此时,总是与毕业生或短暂交流寄语,或推心置腹长谈,依依不舍又充满祝福地送别他们。今年疫情笼罩,没有了近距离接触的机会,网上的毕业典礼虽然也精彩隆重,但想说的话好像表达不到。从我的经历中撷取一些经验教训,分享给各位毕业生,共勉。
人生不易,道路漫长。未来属于勇敢又有实力的人。祝你们精进实力、勇敢行动、把握自我、开创未来
学业与事业发展所需要精进的实力,往往集中在听、说、读、写这四项看似基础却又博大精深的能力上。
听就是聆听,能够听懂、记下、领会别人说得话,能够察言观色听到言外之意并作出相应的反应,不论在工作还是生活中都不容易做到。聆听的能力、愿意去聆听的谦卑和勇气,都需要敏锐的捕捉和持久的修炼。
说是沟通的能力,是对信息的提炼和表达,是情绪和感受的有效传递,是能够让听者愿意听、专心听、被感染的能力。有勇气说、说得清楚、凝练、精彩、动人,需要长期的练习,而练习的机会,往往要自己去创造和把握。
读是接触真善美最简单直接又深入的方式。读书让我们跟天地古今连结,让我们感知世界的美妙与多样,让我们知道真理的纯粹、逻辑的坚固、文字的优美、创造的珍贵,让我们不孤单、有动力、有勇气。
写是书面的记载、表达与沟通。在很多行业,写作能力是展现自我最重要的方式,也是事业进步最重要的阶梯。写作即思考。写不清楚往往是还没有想清楚,而写下来的过程往往对想清楚有极大的帮助。好的写作是改出来的,修改的过程就是自我提升的过程。不怕写、愿意写、经常写,才会越写越好。
实力相差无几的人事业发展也可能会有极大差距,究其原因,一个关键的决定因素在于是否勇于行动。祝愿毕业生们在以下方面多一些勇气。
勇于尝试。试了也许会失败,但不试永远不会有机会。有时候形势混沌,有时候阻力重重,这时候听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找到自己的诉求和原动力,勇敢地迈出第一步。犹疑怯懦时问问自己:如果不害怕,你会做什么样的决定?(What if you were not afraid?)
勇于自荐。很多机会不是别人提供的,而需要自己去发现、去创造、去争取。关键时刻推自己一把,给自己一个机会。在适当的时候锋芒毕露,才能让自己的实力、才华和梦想得到展现。
勇于发声。你所经受的不公正待遇,比如被忽略、被歧视、被压迫,如果你不发声抗议,也许别人永远不会知道,很多人就算知道也装作不知道。只有通过言说、沟通和呼喊,才会得到关注和改变。为自己发声,为比自己弱小的人发声,而不是吞咽、忍耐或等待救世主的出现。
勇于示弱。人人都希望自己是强者,但事实是人人都很脆弱。直面自己的内心,袒露自己的无知、脆弱、困境与失败,往往比勇往直前、冲锋陷阵更需要勇气。在脆弱时伸手求助,往往会带给我们绝地逢生的机会和柳暗花明的惊喜。
勇于放弃。人生长河中总会遇到一些不合适的人、地方、项目、机会,常常我们坚持努力、想办法应对,但是别忘了,有一种很好的选择是果断放弃。放弃不容易,但放弃不但会解放自己,还会带来别开洞天的可能性。有失才有得,放弃是为了更好地拥有,放弃才能真正拥有。
新冠病毒让今年的毕业季有一种苍茫未知感,祝愿毕业生们在苍茫中看到希望在未知中把握自我,提升实力,锻造勇气,开创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本文图片来源:
Columbia University School of Social Work Facebook

Columbia Alumni Association

作者简介
高 琴
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工作学院社会政策和社会工作教授、哥伦比亚大学中国社会政策中心主任。高琴教授的研究关注中国福利政策及其对贫困和不平等的影响、中国低保政策的有效性、中国农村向城市移民和亚裔美国移民的福利与服务等,并对多个国家社会政策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
相关阅读
哥伦比亚大学全球中心成立于2009年,由哥伦比亚大学校长李·布林格在全球九个城市发起设立。哥大全球中心网络致力于让全校师生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开展跨学科、跨地区的教学和研究,为迎接21世纪全球化所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搭建一个重要的联动平台。
哥大全球中心 | 北京旨在发挥哥伦比亚大学卓越的学术研究能力,在中国地区开展丰富的学术项目,并为区域发展提供建议、评估和策略方案。中心将哥伦比亚大学带到中国,加强哥大与中国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同时也将中国的最新发展动态和人才带回到哥大的校园中,催生新的学习和研究。
微博:哥伦比亚大学全球中心
头条、搜狐、知乎、澎湃:哥大全球中心
+86-10-82483997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哥大全球中心公众号
哥大全球中心小助手
“在看”吗?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