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鸣鹤园中的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图片来自互联网)
记者高 照林星宇李欣怡
殷雪丹 黄子珮
北京大学(以下简称“北大”)西门北侧,鸣鹤园内春色正好,烂漫的春光掩映着其中古典雅致的仿古建筑。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以下简称“北大考古博物馆”)就坐落在此,静静独立于园内新生的绿意中。
北大考古博物馆是中国高等院校中第一所考古专题博物馆,馆内展品多与考古学科相关。场馆内部是一个四合院形状的环形展厅,中间打通,形成一体。一层用作展览,二层用于办公。近期,馆内正在举办主题展览《大师印记:从丢勒到毕加索》。此次展览是博物馆创馆20周年的纪念活动之一,展出了诸多西方传统与现代艺术大师创作的艺术品。
时值周末,参观者却寥寥无几,让原本不大的展厅显得空空荡荡,只有馆内陈列的巨匠作品同馆外燕园热闹的春色遥遥相望。
校园里的博物馆
高校博物馆,顾名思义就是开设在大学校园内的博物馆。据中国高校博物馆专业委员会统计,目前全中国大约有280所高校拥有自己的博物馆。虽然这些高校博物馆规模有大有小,质量参差不齐,但总体数量已十分可观。
为了加强高等学校博物馆之间的联系和合作,进一步推动社会各界对高校博物馆发展的关注和支持,中国博物馆协会设置了分支机构——中国高校博物馆专业委员会。中国高校博物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宋向光是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同时也任北大考古博物馆副馆长。
根据宋向光教授对高校博物馆的研究,截至2008年,国内高校博物馆的藏品总量已超过故宫、国家博物馆、上海市博物馆等国内七大博物馆内的总和。高校博物馆的藏品不仅数量巨大,而且种类繁多,其中不乏许多优质藏品。
成立于1993年的北大考古博物馆,目前拥有约两万余件的考古教学典型藏品;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是中国北方地区惟一展示台湾高山族文物的博物馆;北京服装大学民族服饰博物馆,珍藏着全世界保存最完整的赫哲族鱼皮衣;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物馆珍藏了30余架新中国成立前美、苏等国的飞机,馆内的“黑寡妇”战斗机全世界仅存两架;北京中医药大学博物馆里“藏”着镇馆之宝仿宋针灸铜人。
中国地质大学(以下简称“地质大学”)的地质博物馆的馆藏多与地质学相关,各类地质标本共三万余件,其中自然界罕见的珍品就有近两千件。每件展品的展牌上表明标本号、年代、产地和采集人,展品中不乏19世纪三四十年代西南联大、北京地质勘探队的发掘成果。
不同于大多数社会博物馆,高校博物馆多依托于校内相关学科,旨在辅助师生的教学与研究,所以具有专业性强的特点。宋向光教授表示:“比较多的国家的博物馆还是历史类的。而高校博物馆很多是自然科学类藏品,如地质标本、生物标本,一个馆就要十几二十几万件,主要为高校科研教育来服务。此外,高校博物馆专业性都很强,跟学校一些学科的发展紧密结合。与高校科研和教育关系密切,与实物结合密切。”
正是因为高校博物馆藏品数量大、专业性强,其定位也与社会博物馆不尽相同。地质大学博物馆副馆长、北京市高校博物馆联盟负责人周洪瑞教授表示:“高校博物馆有两项功能,两个“面向”。一个是面向学校的科普教研活动,一个是面向社会的科普教育。而社会博物馆没有第一个面向。”
北大考古博物馆是中国高等院校内第一所考古专题博物馆,宋向光教授透露其开办是考古系努力争取的结果。馆内展品多与考古学科相关,在北大考古系的同学经常要在博物馆里通过实际接触化石标本来学习考古知识。
北大师生挖掘出的距今28万年的金牛山人化石,被学者们通过扫描等电脑技术分析、研究,展示金牛山人大致的脑容量,增进了学界对早期人类的了解。北齐高洋皇帝墓中发掘的仪仗陶俑,骑马俑上有清晰马镫,这一发现更新了原有观念,对了解骑兵发展具有划时代意义。“这种亲自实践基础上的学习非常重要,能使同学们获得书本上得不到的体验。”宋教授说。
正因为高校博物馆对相关专业学科教学科研有很大帮助,很多院系同北大考古系一样积极争取开设博物馆。宋向光教授表示,现在大多高校中的博物馆都由一些学院或系自己承办,学校方面提供一定支持。
“夹缝”中的博物馆
高校博物馆因其根植于校园这一特点,在众多博物馆类型中自成一脉。然而,现如今高校博物馆往往少有人知,其运营管理也面临着诸多困难。
一项依托全国高校博物馆育人联盟(成立于2012年的高校博物馆联盟)平台,针对其72家会员高校博物馆展开的调查显示:61家高校博物馆免费开放,11家收取5元至60元不等的门票,免费开放率为84.7%;这72家中,28家经过国家/省市文物部门登记,占比为38.9%;被调查的高校博物馆平均拥有编制人员7名,但负责宣传教育工作的平均不足1人且多为兼职;年均参观在3万人次以下的高校博物馆占75.5%,逾3/4;年均每馆仅开展(包括组织、参与以及协作)不足3场展览、4场讲座,育人活动的数量、质量都不能满足公众和高校师生的需求。
建立并管理一个博物馆需要不菲的资金投入,很多高校难以负荷。
一个博物馆成馆时至少要完整配备空调系统、照明系统、防盗与防火报警系统和闭路电视监控系统。成馆之后,藏品的维护保养和场馆日常运行也需要不断的资金投入。不同高校博物馆自身需求不同,投入也有很大差异。周洪瑞馆长表示:“我们的日常运行费用一年大概是二三十万块钱,标本购置费也是二三十万。”而北大考古博物馆因为并不需要经常更新展品,以一次性投入为主,所以建立之后支出主要是照明监控等设备用电费用。
在学术性强的博物馆内,专业讲解人员也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目前北京大多高校博物馆常驻工作人员以日常登记人员和安保清洁人员为主,馆内难以见到专业管理人员和讲解人员的身影。
宋向光教授表示很多高校因为缺少相关的制度,所以校方很难满足高校博物馆的人员需要:“一般的高校招聘(制度)要博士在学校工作。但实际上很难找一个专职的博士在下面做讲解。对人员要求上,有时也不是很合理。讲解员的话,其实大学本科就可以。”
不止北大考古博物馆,很多高校博物馆都面临这样的困境。大学固定的人事招聘制度,使很多有专业知识背景的人才望而却步,高校博物馆也因此陷入专业工作人员缺乏的尴尬困境。
为解决这一问题,北京很多的高校博物馆会招募并培训学校相关院系的学生志愿者。北大考古专业的成时羽同学是一名学生志愿讲解员,她是通过北大青年志愿者协会进入讲解团队的。她表示作为志愿者,他们的讲解时间不固定,通常是有集体参观时才会临时组织他们来志愿讲解。地质大学博物馆的情况稍有不同,馆内每个展厅门口都有一个值班学生,负责登记访客和打扫卫生。他们参与国家勤工俭学项目,每人每周负责半天,每小时8元。
此外,一些高校也会通过安装高科技导览器代替部分讲解工作。如中国传媒大学传媒博物馆可以提前预约导览器。地质大学博物馆也有较完整的导览设备,但在参观人数少时,设备通常不开。
除上述问题外,高校博物馆还面临着知名度不高的窘境。各高校博物馆虽然藏品丰富,但知名度相较国家级的各大博物馆要低得多,不只社会公众,就连很多本校学生也不知道学校内博物馆的存在。
宋向光教授表示,大多数北大同学不知道考古博物馆,经常一天也没几个人参观。在中国地质大学地质博物馆,距离闭馆时间还有25分钟时,十二楼的地球物质展厅的玻璃门已经锁上。该层值班学生解释说:“因为参观人数太少,往往不到下午五点半的规定时间,展厅就陆续关闭了。”
对于高校博物馆面临的这些困难,宋向光教授表示,归根结底都是“制度”的问题。
宋向光教授认为,高校博物馆办得成功与否,校方态度尤为重要。大多数高校博物馆在高校中都是边缘化的存在。
“对学校来说,(高校博物馆)基本可有可无,或者说是锦上添花的事情。政府划给学校办教育的经费,学校自己再安排资金,随意性比较大一点。学校领导比较重视就发展比较好,不是很重视就发展困难。”
宋向光教授还指出,很多大学博物馆没有被纳入到高校发展整体计划,目前高校博物馆发展是比较局部的,具有偶然性:“实际上在高校的发展,学科的建设中,在整个科研教学中应该考虑到博物馆的建设。应该将高校博物馆发展建设纳入到规划里面,有了规划就有了保障。资金、人员什么就都不是问题了。”
宋向光教授解释,如果是高校所属部门如教育部提出要求的话,校方往往会认真去执行。例如,教育部对大学校区图书馆建设、学生住宿面积有细致规定要求,所以校方往往会优先考虑相关设施建设,安排固定的资金投入。但由于教育部对高校博物馆没有这样的规划要求,所以很多大学不重视。
与很多被高校校方视为“鸡肋”的高校博物馆不同,地质大学的地质博物馆却几乎没有资金压力。周洪瑞馆长表示,地质博物馆的运营费用在地质大学校方常年资金安排中是有预算的:“你成为了这个学校里非常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单位,那你需要的时候问学校要钱就不会是个难题。”
地质博物馆除了承担教学任务,还作为学校窗口发挥作用,是反映学校整体教学水平的一个微缩景观。如果地质大学举办重要活动或者接待重要来宾,都会组织参观地质博物馆。“各地领导来得多了,看你这个办得好,他看到这些觉得这么现代化的东西你都有了,那教学设施也应该有吧。那学校领导觉得,这个钱花得也不冤枉,花得值,你再要就好要了。”周洪瑞说。
如今,高校博物馆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成为衡量一个高校实力和水平的指标之一。各大高校也在建立自己博物馆的资金投入和产出影响上仔细地权衡着。
路在何方?
北京市高校博物馆联盟(以下简称“联盟”)是在北京市教委的倡导和支持下成立。作为政府和高校博物馆之间的联系平台,联盟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推动首都高校博物馆的对外开放。
在各方酝酿已久后,去年6月,由北京市高校博物馆联盟、北京市高校博物馆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传媒大学承办,首都15所高校共同参与的“高校藏珍—北京高校博物馆巡展”活动在中国传媒大学传媒博物馆正式启动。北京各高校博物馆联合起来,希望可以借这个活动提高知名度,吸引更多来自校内外的参观者。
主办方之一北京市高校博物馆联盟的负责人周洪瑞教授大致介绍了这次宣传活动的内容。每个参展的学校需要做一个介绍该校博物馆情况的纸质展板和电子版的图册,这些展板在各个参展高校间轮流展示。但资金、场地的缺乏使这种宣传活动难以在社会上推广。
对于开展类似宣传活动,宋向光教授表示期望不大:“现在大家都说人少,宣传一下,让人来参观。其实是很‘可爱’的想法,再宣传也没用。宣传要你愿意说,人家愿意听。”目前对于大多数高校博物馆来说,很少有人感兴趣这些宣传活动。
他坦言高校博物馆由于自身专业性和学术性很强,一般相关专业的同学会感兴趣,但不太相关的专业的同学通常兴趣不大。“大学生学习目标比较专一,对非专业知识,没精力,考古的可能知道一点。赶上学化学地理计算机的,嗤之以鼻啊,什么考古博物馆,这个也能理解,”宋教授说,“但过了这个阶段,同学们进入社会后,可能就知道博物馆对生活的作用。人家以后也会来的,不一定在大学期间来。”
宋向光教授进一步表示,每个学校都有图书馆,但很多学校没有博物馆,这和人们对知识的认识,对高校根本作用的认识有很大关系。“很多人认为知识就是书本知识,大学的任务就是传授知识,但是实际上很多知识都是从对客观世界观察实践中获得的。大学不应该是简单传播知识的地方,更是创造知识的地方。”
“已经好多了,随着教育现代化,大家对高校博物馆作用会认识越来越深刻,推动它去发展。”同时他也表示近几年国家的态度给高校博物馆的发展指明了一个方向。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提出要大力推动文化发展与繁荣。2011年,文物局和教育部发布通知要求加强高校博物馆建设与发展,要将高校博物馆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纳入博物馆事业发展规划。
据《光明日报》报道:在刚刚结束的全国政协第十二届二次会议上,上海网友董书维向全国高校博物馆育人联盟会长马德秀委员提出问题:“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不少高校博物馆‘养在深闺人未识’。我们应该从何着手去破解这种尴尬?”
马德秀委员表示功能、作用定位不清,阻碍了高校博物馆的投入、管理、业务发展和服务社会等作用的发挥。应该将高校博物馆置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来系统考量和谋划其功能定位,促进高校博物馆以更开放的姿态融入社会通识教育和终身教育中去,这对于推动高校博物馆自身以及与社会文化的共生发展至关重要。
他也表达了未来对于促进高校博物馆进一步发展的设想。一是将高校博物馆作为特定门类纳入博物馆建设序列和评级体系;二是要厘清并明确高校博物馆文化育人、传承文明功能的定位;三是具体考核高校博物馆开展的育人活动;四是对已成立的全国性、区域性高校博物馆育人联盟加强指导,同时推动各地宣传、教育、文化部门联合成立区域高校博物馆育人联盟。
生存在高校中的博物馆,本应依托高校获得更好的发展,现在却因为其特殊的存在方式面临重重困境。也许随着体制的不断完善,高校博物馆的管理会真正条理化、制度化,高校博物馆这道“失落的风景”才可以走入人们的视线。//107调查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