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米粉,2020年已经接近尾声了。不知道大家在这一年都有什么收获。

米粒妈身边的好多朋友都对国外的教育很感兴趣。米粒妈觉得,国内教育体系注重学术能力,欧美教育体系注重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好奇心。这两种教育各有优点,如果能结合在一起那就是再好不过的了。
刚好米粒妈有对好朋友Luke爸、Luke妈,他们真的是我见过的把中西教育结合的最好的父母(没有之一)。最近他们开了个公众号“
教授妈妈在美养娃记
”,分享了超多有价值的育儿干货。

Luke爸妈都是理工博士,妥妥的学霸+学霸组合,Luke妈在美国大学当教授,工程教育学博士的她,既有工科生的思维也有教育学的理论支持。Luke爸在政府机构做工程师,日常鸡娃与宠妻齐飞,毫不违和。
在这个号里可以看到各种教育干货和美国日常生活分享。更特别的是Luke妈奉行偷懒到底的原则,从小学习"不努力"却能在33岁拿到美国大学终身教授。力求“花最少的力气,鸡最快乐的娃”。想鸡娃又怕费麻烦的家长一定不能错过!
对于Luke的教育,Luke爸妈总能结合中西方教育的优势,实行“快乐鸡娃”,Luke在语言、数学、科学等方面都在被爸妈“套路”,不管是乐高还是桌游,都悄悄被爸妈“阴谋利用”,鸡娃于无形
关于鸡娃干货他们写了:

关于育儿思考:

还有各种好玩儿的美国日常生活分享:

作为一名教书育人的教授,Luke妈积极为大家准备了各种美国的教育资源,希望更多的宝贝能享受到海外教育的第一手材料:
各种主题的英文填色游戏、迷宫游戏
英文数学启蒙

英文逻辑思维游戏

可实操的家庭科学小实验礼包

英文启蒙描图资源
戳下方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并回复“教授妈妈”拿资源
除了这些,Luke爸妈几乎每次都能找到新的资源分享给大家,宝爸宝妈们千万别错过
文章经授权转自:教授妈妈在美养娃记(ID:ProfMum)

欢迎来做客。

我是Luke妈,美国某高校工程教育硕士、博士。
目前在美国西北部一所大学教书,33岁那年拿到终身教职,下一步就是退休。
我和Luke爸出国前一直生活在天津,到现在已经在美国生活十多年了。Luke爸是一个环境工程师。
小学前的Luke妈
我家有一个四岁多的男孩,名叫Luke。
Luke和很多男孩子一样,活泼、好动、充满好奇心、精力无限。
有时候令天生懒惰的老母亲很沮丧,节奏完全跟不上。
每次说到我懒,身边总有人不相信,懒还能做到大学老师。。。亲爱的,
我懒的是有方法的好吗。
方法一:总结规律找捷径
我初中是在一所区重点念的,中考的时候因为懒得换学校就没有去更好一点的高中,继续留在本校高中部。
高二的时候一直喜欢文科的我因为不愿意背政治而选择了理科。作为一个文科叛徒,我感到非常羞愧。
虽然选了理科,会考却。逃不掉历史,还是要背大题,我就把所有大题汇总了一下,发现其中很多都是让我们概括或阐述某一时间段的事件,其它小部分题呢是分析历史事件的特点或者原因、教训。
从出题老师的角度出发,这种会考肯定是不让我们概括阐述的,因为“素质教育反对死记硬背”。于是我果断把分析类的题挑出来、背熟。一共才六七道很好背的。
开始我告诉我同学这些他们还不信,后来几次模拟考都没有跳出我的范围
,渐渐的很多人都拿着练习册让我给“划题(划重点)”。
高三那一年,为了能在我最讨厌的数学和物理(我是理科生的身子文科生的命啊)上多考几分,就拿了几套题研究了出题的特点,还换位思考去分析出题老师的心理。
记得之前网上流传那些“三长一短选XX,三短一长选XX”,那些东西姐二十年前就研究出来了。
除此之外,为了提高分数(注意此处不是提高数学物理水平而是分数),我还总结了一套答题的模式,比如花多久时间答选择题,多久时间第一道大题,第二道大题,最后一道大题。什么时候放弃,放弃之后怎么乱写能得分。
这些东西在当年还是很少有人用的,因此效果出奇的好。
高考完毕,我又考了年级第一。成绩本身不是特别高,离北大清华还差一些,不过去个985+211绰绰有余。

方法二:找个勤快的伴侣
我的前男友(现老公,Luke爸)是一个
有追求爱折腾
的人。作为我所有文章的男二号(男一号是我儿子),
他每天给我洗脑、打鸡血

就拿出国这件事来说吧,他当时本科毕业一边读研一边准备出国,天天说出国怎么怎么好,怎么怎么能提升自己。
我嘛,当时已经工作了。其实也并不是喝了他的鸡汤,只是觉得虽然他不是特别优秀吧,不过分开了也蛮可惜的。
与此同时,Luke爸提供所有他备考GRE(美国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资料、方法和复习心得体会。Luke爸自己准备了一年才考试,我只用了三个月。
除此之外他还帮我报名、陪我考试,帮我准备推荐信。有了他的助攻,我才能顺利的完成申请的全过程。
Luke爸妈所在大学

我们都喜欢篮球。我只是喜欢看,而Luke爸喜欢打。来到美国之后有了便利条件去看了好几场NBA比赛。
波特兰开拓者主场


每次看比赛我只要出现就好了,其它的细节都会被Luke爸精心计划好。
犹他爵士主场,那时候科比还在湖人

我们都喜欢旅行。因为我懒得花时间策划行程就全权交给Luke爸去做,而这个正是他所享受的。利用硕博期间没有娃但有时间的优势去过好多地方。
佛罗里达
夏威夷


旧金山


看过很多不一样的风景,体会了很多不一样的生活方式,让我们更加
open-minded
(有包容性)。

我怀孕前也是各种顾虑,怕生娃之后要失去自由、失去自我。带娃太累了,我懒。。。和Luke爸交流之后他立刻立下保证:以后我主要带娃!我又在他不断的洗脑、鸡血和对年龄的恐惧中下定了决心。
怀孕9个月


我怀孕后Luke爸就开始了育儿的研究,给我准备了胎教音乐,还每天对着宝宝说话。Luke出生后他每天给娃换尿布、洗澡、哄睡。
刚出生的Luke

Luke一岁

我到现在也不太会哄小娃睡觉,就是因为Luke小时候大部分时间都是爸爸哄。现在Luke大一些了,Luke爸爸更是经常和他“单挑”,给我创造了不少一个人的自由时间。
和爸爸划船


和爸爸学中文


方法三:逃避之歌
不知道你们知不知道在《脱口秀大会》上王勉唱过一首“逃避之歌” (没看过的强烈推荐哈)。就是通过逃避一件事而有动力做另一件事的故事。
我听的时候一边笑一边感叹:这说的不就是我吗?
很多人都说我选了个好专业,工程教育(Engineering Education)即使在美国也是新兴专业,我加入的时候才是项目正式设立的第二年。
当时全美只有五所大学(包括普度和Vergina Tech)有这个专业。
而我选他的初衷就是不想做实验,当时Luke爸天天泡实验室,比上班还累。
正好看到有这个专业,挺新鲜的,反正不用做实验就好开心。再说一家两个工程博士多无聊,这又不是要开实验室。。。。。
开始求学后,因为我不想用家里的钱(念书太贵了)就开动大脑分析机能,快速找到一条生存之路。导师都给了不但给了全奖(生活费)并付了全部学费。
我用不到五年就念完了硕士和博士。
毕业典礼


接下来的一个人生难题来了:找工作。在这个问题上我继续发扬逃避的精神,全面分析了自己:
我不想做科研不想做科研,压力太大了。
我不想去公司不想去公司,放假太少了。
我不想做博后不想做博后,赚钱太少了。
在我投了很多简历都石沉大海之后,终于收到一个面试的通知,是一个教学为主的大学,不用做科研又有寒暑假。
我的内心非常激动,带着以上种种不想作为动力,准备了我的第一轮面试,内容是给远程面试我的人讲课。
因为会议室的灯是自动感应的,我在面试中长时间不走动后就会自动熄灭,而且发生了不止一次。
当时我心里的灯也灭了
内心的OS是:我不想再面试不想再面试,准备的太累了。。。。
那时无数羊驼从我脑子里飞驰而过,而脸上呢,只能保持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后来证明面试官们有不同的解读),并且说“This is modern technology, just like what I teach” (我教的就是现在科技,结果被它上了一课)。
面试之后我有点伤心,准备工作白费了。我在Google上搜了rejection email after interview (面试后拒信),为自己做了很多心理建设。
过了不到三天吧,收到一封面试学校HR的邮件, 邮件主题是Second/Third Interview (第二/三轮面试)。开始我以为我看错了,点开邮件读了四五遍,然后才告诉Luke爸。
下一轮面试是要亲自去学校的,我见到学校的主管,其中一个面试我的老教师还特意告诉我喜欢我在面对灭灯时一笑而过的表现,我心想这都行

回到家也第三天,系主任就给我打电话给我offer。
我内心很激动,假装镇定的说嗯,谢谢。我需要几天考虑一下,可以吗?系主任的回复是:当然了,给你一周时间好吗?我说可以,谢谢你哦。
放下电话我已经开始飘了,为自己创下面试百分之百的成功率而得瑟起来。
至于为什么不立即答应,原因是我“考虑”期间可以和雇主各种谈条件,比如工资水平,搬家成本那类的。
我搬家学校是付了全部费用的,包括路上的吃住和租车、油费。
我当然愉快的接受了这个工作,原因主要是我不想再找工作了,真麻烦。第一个工作就让我中,这是上天对我的暗示,而我,给老天爷这个面子。
目前状态
疫情期间大家的生活工作状态都不同往日。现在除了工作,大部分精力都放在陪娃鸡娃上。Luke很小就开始跟我们旅行。
Luke两岁在圣地亚哥海洋世界

现在虽然不能旅行但还可以带他去参加其他户外活动。
农场采南瓜


好多南瓜

疫情期间不一样的生活方式给了我们动力,去创造不一样的嗨娃模式。

仔细想想当老师和做家长其实是相似的。我对每门课都要定时更新,同时要根据学生的反馈来调整,删掉不好的加入好的,有时也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方法给出不同的引导。
做家长呢,教育理念和方式也是要根据孩子的兴趣和特点来选,并且看孩子的反应调整策略。这是一个难度很大但很有成就感的工作,比当老师难多了。
还好懒人如我
,自创了很多育儿的好点子。如果你们鸡娃累了,Luke妈很愿意把自己的“江湖生存宝典”分享给你们!
作者:Luke妈,美国某大学终身教授,爱生活更爱鸡娃。想看更多中西教育结合的鸡娃秘笈,请关注:教授妈妈在美养娃记(ID:ProfMum)
Luke妈积极为大家准备了各种美国的教育资源,希望更多的宝贝能享受到海外教育的第一手材料,包括:
各种主题的英文填色游戏、迷宫游戏
英文数学启蒙

英文逻辑思维游戏

可实操的家庭科学小实验礼包

英文启蒙描图资源
其中的科学实验是Luke爸妈经常带着Luke在家玩的。对于Luke来说,妈妈平时做饭用的东西终于可以给自己拿来玩游戏啦,兴趣爆棚。这些实验不但在设计方面专门针对孩子,而且材料也是厨房和日常生活可以找到的,既安全又有趣,不用担心玩坏了什么伤到孩子!
戳下方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并回复“教授妈妈”拿资源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