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图书解读稿全文
请扫描上方二维码,点击“每日读书”菜单
水木君说:
晚上好,亲爱的朋友。今天要给大家解读的书是《愿你慢慢长大》。
《愿你慢慢长大
刘瑜,周国平等
为什么我们决定要孩子呢?有人回答说是为了让人生完整。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作为父母的我们深深体会到了拥有孩子的甜蜜和教养孩子的苦恼。
印度有一部电影《起跑线》,真实的再现了父母们养育孩子的焦虑情绪。电影讲述了印度德里一年一度的最盛大比赛即将开始,那就是幼儿园的招生。在1400所幼儿园当中,排名前五的名校入学名额相当紧张,很多父母从怀孕时就已经开始做准备。
这个印度电影传递出来的父母在子女教育上的焦虑状况,和我们常常说到的一句话“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谋而合。
的确是这样,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卓尔不凡,他们做出来的事情让我们心中充满骄傲和自豪。
但是这样的教养方式真的完全正确吗?
著名的作家、学者,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的刘瑜,和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的著名作家周国平连同其他文坛名家共同写了一本特别的书——《愿你慢慢长大》。
这本书提出来我们应该等孩子慢慢长大,欣赏孩子的平凡。即使这个时代节奏很快,作为父母的我们也不能急,要让孩子按照自己内在的节奏,慢慢的生长起来,让孩子成长的世界好过我们今天的世界。
这不仅仅是一本写给孩子的书,更是一本写给天下父母的书。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让我们和孩子一起慢慢摸索,慢慢开创未来生活的美好。
1.
写给孩子的心里话
孩子从出生到成长,他们一路走来,勇敢的面对了人生的各项挑战。同时作为父母的我们也需要面对观念的更新和迎接更多的育儿挑战。
好的养育孩子方法是什么呢?那应该是家长轻松,孩子也快乐。父母能够从浮躁和急躁中让自己慢下来,静下来。然后陪伴孩子慢慢长大。
作家刘瑜对自己的孩子温柔的说:愿你被很多人爱,如果没有,愿你在寂寞中学会宽容。妈妈希望你来到这个世界上,不是白来一趟,能有愿望和能力领略它波光涟漪的好,并以自己的好来成全它的更好。
她说人的本质是无穷绽放的,人的尊严也应该是体现在向着真善美无尽奔跑的过程中。
在更多的家庭中,母亲承担的教养责任更多一些。刘瑜认为我们不应该埋怨,因为孩子,生活变得劳累。而是应该感谢孩子,是他们让我们的生命变得更加完整,让我们体会到了生命中的爱。
她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能幸运地找到自己的梦想,找到人生的方向感。她认为成功就是一个人对自己所做的事情有敬畏与热情。
希望孩子是一个有求知欲的人,对什么都能保持好奇和探索之心。希望孩子将来拥有优秀的品格,不要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以后,要学会珍惜当下。
著名作家周国平写给女儿的话中则强调孩子的心灵比我们认为的要细腻的多,敏锐的多,作为父母的我们一定不要低估。
他的女儿和他说自己不想长大,周国平突然意识到孩子小,但内心也有自己的情绪,面对身边亲人的离世,也会有一种忧伤。
当孩子表露了这种大人也不堪承受的生命忧虑时,当他们提出了这种大人们也不能解决的人生难题时,作为父母的我们应该怎样去安抚孩子呢?
周国平说,首先我们要学会留心和倾听,倾听一下孩子内心的苦恼。
其次,需要鼓励孩子,让他们知道他想的问题是很重要,很有价值的。也希望父母们不要把自己的恐惧情绪传染给孩子,不要当他们提出死亡的问题,就大惊小怪、慌忙制止。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