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提要:《科学》杂志关于巴西疫情的研究,可能是有些并不乐观的预测(点击阅读:《科学》杂志的坏消息:新冠抗体减弱快,自然群体免疫不是选项

前段时间我们写过一篇文章,分析了语文教材变化中的一个让很多家长无奈的点,杜牧的《山行》中的“石径斜”应该怎么读。(点击阅读:远上寒山石径斜,读xiá还是读xié?)
当时有很多读者留言问另外一个和我们小时候学的教材不同的古诗读音,那就是贺知章的《回乡偶书》,里面那句“乡音无改鬓毛”的“衰”字。小时候语文老师教我们这个字应该读“cuī”,但目前的多数教材里则基本都会标注成“shuāi”的读音。(不过前几年看上海沪教版语文书中依旧标的是cuī,不知道是否现在还是如此)
和“石径斜”一样,“鬓毛衰”也成为不少家长吐槽甚至和老师发生明暗冲突的矛盾点。不过这两首古诗的读音变化原因其实是不同的。
我们上次讲《山行》的时候说过,“石径斜”的课本变化,是由于汉字古音、今音的变化,导致原本押韵的古诗变得不押韵。
但《回乡偶书》的“衰”,读shuāi还是cuī,则要更复杂,甚至早就成为了研究古代诗词方面的公案。
我们纠结《回乡偶书》这首诗,基本都是在“衰”字的发音上,但贺知章写这首诗,是在他86岁回到绍兴老家的时候,也就是公元774年。一千两百多年前没直播也没录播,这首诗传抄至今,其实有诸多版本,远不止一个字音的区别。
在过往不同的诗集记载中,这首诗28个字,至少有10个字有不同的版本,比如是“少小”vs“幼小”,“儿童”vs“家童”,“笑问”vs“借问”。我们语文课本收录的,其实是综合成的最常见的版本。
而“鬓毛衰”这三个字,更是充满了各种不同的变数,有“鬓毛催”的,有“面毛腮”的,有“面皮衰”的。而争议最多的,当然就是这个“衰”字。
有些老师在教这首诗里“衰”读cuī的时候,解释这是古音,这其实不太对。因为衰现在也是个多音字,shuāi和cuī这两个都是现在这个字的读音。
我们在讲《山行》的“石径斜”是xiá还是读xié的时候,曾经说过,这两个音都不是真正的古音,汉字是表意为主,同一个字在不同时代和不同地区的发音不同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衰”的shuāi和cuī都是现代汉语普通话的读音,和一千多年前盛唐时期的读音不同几乎是必然的。
普通话发音是基于北方方言,发音和古音区别比较大,所以我们现在用普通话读故事有时候会出现感觉韵怪怪的,就像这首《回乡偶书》,回读huí 、来读lái,所以无论你的“衰”字读shuāi还是cuī,都不会真的有押韵的感觉。
往往这种时候,就需要搬出来南方古音保留比较多的几种方言,比如粤语或者客家话来读,就比较清楚了。
在客家话或者粤语中,“回”读类似foi、fui或者wui的音,“来”读loi,而“衰”读sui,soi或seoi的音。可以宽泛的归于灰韵,读起来就顺畅很多。
所以如果是想靠近古音,那其实更像我们平时形容运气不好时,口语中说的“今天好sui(衰)哦”。
所以如果从古音、押韵的角度来看,shuāi或者cuī都不是古音,而且不管怎么读,都无法实现让“回”、“衰”和“来”三个字都押韵。如果读shuāi,那为了押韵,“回”字就应该读成另外一个常见的“变音”huái ;如果读成cuī,那就意味着要把“来”读成粤语中的loi。
因此如果从押韵,或者古音的角度,都谈不上两种音谁更对,或者谁更好。但汉字不仅仅是音,更重要的是字义。从字义上面,shuāi或者cuī,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那从字义的角度看,读shuāi或者cuī,哪个更好呢?
衰是多音字,读shuāi的时候,当衰败、衰弱、衰老用。而读cuī的时候,表示丧服“缞”,或者是按一定规律递减的意思。
所以如果是鬓毛shuāi,那就是头发逐渐花白,而如果是鬓毛cuī,那就是头发越来越少。那贺知章的头发到底是白了呢,还是秃了呢?
如果是一般的头发,那两者可能都差不多,毕竟贺老先生荣归故里时已经80多岁了,头发可能又白又少。
不过既然是特指双鬓的头发,那白的可能性要比少的可能性大很多
,毕竟这“鬓角”不是脑门,这部分的皮肤发囊受到雄激素的影响较少,基本上是很难秃的。

从古代文学和诗词的常用形容方式来看,用“鹤发”等头发花白来表示老人是最常用的手法,相反,却很少用秃头来表示年迈。所以更可能是用“鬓毛衰”来表示头发花白,而不是头发变少。
所以从衰的字义上看,shuāi比cuī更适合。
当然中文圈子里还有另外一种解释,认为“衰”是“催”(或者“摧”)的误传,后人整理的唐诗文集中,这首《回乡偶书》,的确有好几个版本是“鬓毛催”,目前网络上也有很多网站收录的是这个版本。

“摧”或者“催”字的确可以解释为催人老、头发斑白等等,但在唐诗中“鬓毛+催”的组合基本没出现过,而“鬓毛+衰”却是比较常见的用法,比如:卢纶的“山在门前登不得,鬓毛衰尽路尘中”,严武的“但令心事在,未肯鬓毛衰。”
而且从既往的论文论述逻辑来看,“鬓毛催”流派的逻辑大多是,因为这个字读cuī,所以应该是写错字了。这个逻辑其实有点刻舟求剑,预设前提了。
所以从字义的角度来看,“乡音无改鬓毛衰 ”,这个“衰”字读成shuāi要比读成cuī更合适,因为表示的是头发斑白,诗人已经衰老的意思。
扯远一点说,有时候不吵架就会死的网民们,往往会拿普通话和方言出来互撕。但问题没有那么复杂和极端,普及普通话,保证中国人可以有共同的语言沟通自然是重要的,但这不代表方言的存在就没有意义;相反,保护方言的传承也不代表就要方言教育优先,普通话不重要。在一穷二白的年代,教育要以扫盲普及为根本,而现在社会发展阶段已然不同,教育的意义可以更丰富,更深入全面。
比如语文教材的变化,也是可以从只教普及普通话标准读音,变为稍微涉猎一些今音古音、方言学等内容,相信可以引发孩子更深入学习中文的兴趣。
最后,我们请讯飞同学、一位朋友,和一位小朋友,帮忙录了一段粤语或客家话的《回乡偶书》,大家可以大概稍微感受一下,不需要纠结“衰”字读shuāi或cuī的时代,这首诗听起来大概如何。
回乡偶书 
作者: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讯飞版粤语
客家话版
小朋友版
突然想麦兜了。

我们新增了日常提问咨询的入口,如果你有什么问题,可以点击我们公众号下方工具栏的【提问沟通】告诉我们:

与语文教育相关的文章,也可以点击工具栏里的【文章查询】,在搜索栏里输入“语文”来进入相关的文章列表:
  • “既”和“即”,怎么让孩子分清不容易混?(周末的语文课)
  • 死记硬背还总出错的“笔顺题”,背后是舍本求末的语文教育
  • 从扫盲教育到文化教育,2020之后的语文教育变局
  • 别用弟子规来绑架国学教育
  • 别用识字卡破坏孩子心中的汉字之美
  • 修改读音没问题,只要高考别再考拼音题
  • 汉字启蒙中总被忽视的重要一环:偏旁
  • 为什么幼儿园教识字却不让教拼音?
  • 家长对学拼音的焦虑,源自哪些误解和错误
  • 给孩子选择标拼音的注音版书籍,要谨慎
  • 在被弟子规这些污名化之前,真正的国学教育应是怎样的
  • 认字的基础方法,就在“文”和“字”两个字中
  • 天秤座能不能读成 “天píng座”?
  • 如何让孩子分清“三点水”和“两点水”的汉字
  • “熊”的爪子在哪里
  • 一个、一起、一二三的“一”是多音字吗
  • 总写错的“舔”和“添”,为什么右下比“小”多一点【周末的语文课】
  • 为什么不需要区分“的、地、得”?
  • “着”为什么比“看”多两个点
  • 远上寒山石径斜,读xiá还是读xié?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