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华社、@新华视点、央视新闻、“新闻联播”公号、“新华国际头条”公号、“北京日报”公号
  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我国在海南岛东北海岸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射升空,飞行2000多秒后,成功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开启火星探测之旅,迈出了我国自主开展行星探测的第一步。
  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新闻发言人、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刘彤杰表示,此次火星探测任务的工程目标是实现火星环绕探测和巡视探测,获取火星探测科学数据,实现我国在深空探测领域的技术跨越;同时建立独立自主的深空探测工程体系,推动我国深空探测活动可持续发展。
  “此次火星探测任务的科学目标,主要是实现对火星形貌与地质构造特征、火星表面土壤特征与水冰分布、火星表面物质组成、火星大气电离层及表面气候与环境特征、火星物理场与内部结构等的研究。”刘彤杰说。
  我国火星探测作为开放性科学探索平台,包括港澳地区高校在内的全国多地研究机构积极参与研制过程,并与欧空局、法国、奥地利、阿根廷等组织和国家开展了多项合作。
▲ 视频丨“中国首辆火星车”长啥样?
飞行约7个月抵达火星,“环绕、着陆、巡视”将一次实现
  天问一号探测器由运载火箭送入地火转移轨道,飞行约7个月抵达火星。经历火星捕获、火星停泊后,着陆巡视器将与环绕器分离,进入火星大气。着陆巡视器成功着陆后,火星车驶离着陆平台,搭载的科学载荷开机,开始火星表面巡视探测。
  此次火星探测是我国行星探测阶段的首次任务,也是我国深空探测领域全新的里程碑,将一次实现“环绕、着陆、巡视”3个目标。这是其他国家第一次实施火星探测从未有过的,面临的挑战也是前所未有。
火星车如何工作?“眼睛”“翅膀”助力全方位探测
  到达火星后,火星车将在火星表面工作90多天,除了要进行探测作业,还会将它在亿万公里之外的所见所闻传回地球,帮助我们认识火星、了解火星。那么,火星车在火星上到底是如何工作的呢?
▲ 1:1着陆平台(右)和火星车(左)
7月22日,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1:1着陆平台和火星车亮相。记者在现场看到,火星车最引人注目的就是竖立在前端的桅杆,顶端的方形设备就像机器人的脑袋。而顶端的方形盒子就是火星车的“眼睛”,上面有帮助火星车避开障碍来实施前行实时探测的全景相机,还有识别矿物质成分的多光谱相机
  火星车上还装有4个“大翅膀”,就像一只展翅飞舞的蝴蝶。专家介绍,和玉兔号月球车一样,火星车的能源获得也是依靠太阳能,而这4个翅膀正是太阳能电池板。但是,由于火星距离太阳更远,表面的大气对阳光也有削减作用,所以,火星车比“玉兔”多设计了一对“翅膀”。
  除此之外,火星车还配有探测雷达、磁场探测仪和气象测量仪,可以对火星进行全方位的探测。
  如果把火星车比喻成一只蝴蝶,桅杆与相机是它的头和眼,那么尾部则是用来和地球取得联系的机器设备,不但可以从中获得动作指令,更能通过它来将在火星上探寻到的珍贵资料回传到地球家园。
着陆平台将搭载火星车落地火星表面
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中,着陆平台将搭载火星车着陆到火星地表,迈出中国火星探测的第一步。

  着陆平台,也叫着陆器,和火星车加起来是1300公斤,它载着火星车要完成进入大气减速下降,落火,延伸坡道,随即火星车就可以走到火星表面,开展探测作业。
  着陆平台载着火星车,从进入火星大气层到降落到火星地表只有短短7、8分钟,却被人们称为“恐怖7分钟”,因为这过程中电磁信号是完全被屏蔽掉的,要完全依靠着陆器的自身本事。
▲ 视频丨着陆平台是如何完成太空运输工作的?
“火星季”来了
  火星距离地球的最近距离为5500万公里,最远距离为4亿公里。与探测38万公里以外的月球相比,探测火星的难度要大得多。
▲ 这是美国航天局发布的火星图片。新华社/美联
  由于地球和火星的公转周期不同,两个行星大约每两年“相遇”一次,即地球与火星之间的距离最近,在此期间从地球上发射火星探测器可以缩短抵达火星耗时,节省燃料,降低“探火”成本。
今年7月至8月迎来两年一次的发射窗口期。
  • 7月20日,阿联酋首个火星探测器发射,也是今年发射窗口期启程的全球第一个火星探测器。
  • 7月23日,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发射升空。
  • 美国航天局“毅力”号火星车计划30日发射升空,并将携首架火星直升机“机智”号一同前往火星。其任务包括寻找可能在火星上存在过的生命迹象,探索火星的气候和地质特征,收集样本以备未来送回地球,为人类登陆和探索火星探路等。
  原本,今年计划探测火星的还有欧洲航天局和俄罗斯航天局。双方合作的“火星太空生物学”项目第二阶段任务原计划将“罗莎琳德·富兰克林”号火星车送上火星,但由于新冠疫情等因素影响,计划受阻,已推迟到2022年秋季。
延伸阅读
长按上图,订阅《瞭望》新闻周刊
瞭望新媒体,给你权威的新闻洞察力
总监制 | 史湘洲
监 制 | 潘燕
编 辑 | 唐朵朵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