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的读者看到这样的标题,一定会骂小编脑残。可这是曾引起巨大反响的《瞭望》报道,时间是1987年
◆ “我虽然早已离开《瞭望》,但回想起来,还是对我在瞭望周刊社的13年难以忘怀:在这里,我和同事们一起,以一篇篇经济报道,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之初的激情岁月”
◆ 作者林晨1982~1995年在瞭望周刊社工作,曾任《瞭望》经济部主任、副总编辑,退休前为《中国证券报》社长兼总编辑
见证改革潮起时
文/林晨
  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走过40年。
  1982年,我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入职《瞭望》,跟随老一辈新闻人,参与《瞭望》新闻周刊的创建和运营。
  今天,《瞭望》已成长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时政期刊集群和国家智库。我虽然早已离开《瞭望》,但回想起来,还是对我在瞭望周刊社的13年难以忘怀:在这里,我和同事们一起,以一篇篇经济报道,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之初的激情岁月。
1984年:
一组话题,引发城乡讨论持久未息

▲ 费孝通的《小城镇 大问题》系列文章,1984年刊于《瞭望》 杨乐摄
  40年改革开放,经济改革成绩斐然。《瞭望》新闻周刊这一充满创造力和战斗力的团队,在关键节点为推进改革开放贡献了多篇力作。
  记得《瞭望》以敏锐的前瞻性,在中央媒体的相关报道中,首次引入了“破产”这一概念,成为突破禁区的改革先声;记得《瞭望》紧密跟踪三峡工程建设,报道真实准确,使《瞭望》成为国家三峡论证领导小组以专访形式回应社会关切的首选中央媒体,凸显了《瞭望》的权威性……
  当然,这些记忆里,印象最深刻的还是《瞭望》对中国小城镇建设的推动。
  以《江村经济》闻名世界的社会学家费孝通,1983年到吴江调研小城镇。在之后召开的研讨会上费老作了一个报告。这个报告中关于小城镇的论述引起了中央高层重视。当时《瞭望》经济组资深编辑张智楚敏锐地抓住机会,游说费老在《瞭望》上发表这组调研。1984年初,费孝通以《小城镇 大问题》为题,连续四期在《瞭望》上发表系列文章,提出小城镇建设之于中国改革发展的重要性。之后,张智楚几次随费老下基层调研,帮助整理文稿,这些努力促成费老在《瞭望》上又连续发出《小城镇 再探索》《小城镇 苏北初探》《小城镇 新开拓》等文,进一步补充完善其观点。后来,费老以《小城镇四记》为题,将这四篇文章结集出版。
  文章刊发后引起全国巨大反响。如何看待城乡建设进程中的小城镇地位,第一次被《瞭望》放在了全国舆论的聚光灯下。不久小城镇建设就纳入国家改革视野,“离土不离乡”成为农民创业致富的口号,也成为媒体报道小城镇建设的标签。
  当然争论也由此而起:是先发展大城市还是先发展小城镇?小城镇能不能担当城乡之间的桥梁,起到蓄水池的作用?农民该不该“离土不离乡”?之后十几年的中国城镇化进程中,这些问题一直是令人困扰的难点。
  尽管后来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使大量农民流向城市,给出了与费老观点不尽相同的答案,但这些年愈演愈烈的“大城市病”,又反过来验证了费老的“有言在先”。掠尽浮华,体味艰辛之后,是升级市民还是回归城镇,将继续考验今天改革者的智慧。
1987年:
两篇报道,助力轿车走入家庭
▲1987年刊于《瞭望》的《我国应该发展轿车生产吗?》 杨乐摄
  《我国应该发展轿车生产吗?》——现在的读者看到这样的标题,一定会骂小编脑残。可这是千真万确印在《瞭望》上的白纸黑字,不过时间是1987年。
  作者李安定当时是新华社“跑汽车”的记者。那年,中国的轿车保有量仅27万辆,绝大多数为进口。汽车工业当时的关注点在运输车和公交车上。在很多人看来,发展轿车工业,既无能力也没市场,还容易被戴上追求高消费的帽子,在当时是无人敢想的禁区。所以看到李安定拿来的这篇稿子,我还是很犹豫的。经过再三讨论,领导终于下了决心,只是把原来是肯定句的标题变成了问句,一切的小心翼翼跃然“题”上。
  没想到,一年多之后,李安定又捧个更大的“炸弹”来了——《但愿这不是一个梦——轿车私有化的思考》。一看这题目我就发懵,还说不是梦?当时,连农民可不可以拥有自己的手扶拖拉机都是问题,何况私人轿车?
  不过既然已经迈出了第一步,就再往前拱一拱?我也希望能有机会做一做拥有私人轿车的梦。
  这一次决断使《瞭望》在中国轿车发展史上占有了一席之地。
  下面是李安定写在自己书中的话:
  就在我们考察日本汽车业的同时,新华社《瞭望》新闻周刊1989年第2期发表了我的专稿《但愿这不是一个梦——轿车私有化的思考》。那是在中国中央一级报刊上最早刊登的论述推动轿车进入中国人家庭消费的文章。
  当时,我提出的设想主要出于经济领域的考量。从过于集中的消费投向造成的通货膨胀,从公车造成国家财政的不堪重负,从产业结构升级,从城市化发展等角度,提出了打破禁区,尽快引导轿车进入家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他还写到,当时一位国务院领导看到《瞭望》新闻周刊上的这篇文章,作了一段批示:“已经有人买了私人轿车,也有不少人想买。现在的问题是没有合适价格的车。应该对促进微型轿车的发展制定一个规划目标……”
  改革开放释放的创造力远远超过了人的梦想。今天中国的轿车工业获得了井喷式发展,我国轿车年产量(含SUV)去年已超2000万辆,早已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现在我国民用轿车保有量已经过亿,其中私人轿车占90%以上。当年寄望微型汽车的国务院领导恐怕也难以想象中国轿车产业能有今日的辉煌——尽管今天的中国轿车产业仍有自主创新和民族品牌的软肋。
  作为记者,李安定是中国呼吁轿车进入家庭的第一人,同时,作为记者,他也是新华社购买私人轿车第一人。
1988年:
一篇调研,成为给“经济过热”降温的决策参考
▲ 1988年刊于《瞭望》的《中国经济发展走势探访录》系列文章  杨乐摄
  1988年,经济体改的关键之年。放权让利给地方和企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各地都在大干快上,经济增速高达两位数的同时,通胀率也达到了两位数,各地“自行其是”等问题也渐露端倪。
  《瞭望》敏锐觉察到高歌猛进中的隐忧,决定由我负责召集一批记者对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调研。当时《瞭望》从新华社各分社请来6位记者谈选题。记者们积极性很高,说是开会,其实连会议室都没进,就在新华社招待所他们入住的房间里摆开了“龙门阵”。
  大家谈了很多情况,有下岗职工待业问题,有粮食购销体制改革后农民收入问题。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广东分社记者王志纲提出的各地出现区域经济各行其是的现象,当时的流行说法是“遇到绿灯抢着走,遇到红灯绕着走”。《瞭望》觉得这个情况很重要,决定由他和辽宁分社记者夏阳进行采访,并预支经费5000元——那时候这可是一笔大钱。
  采访进行得很深入。王志纲和夏阳一跑就是两个多月,采访了从省委书记到乡镇书记等各级党政干部、专家学者、新闻同行和普通百姓,采访人次超过200人,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
  一天,我接到王志纲从贵阳打来的电话,平时说话嘻嘻哈哈的他这时语气严肃,他说情况比想象得还要严重,他认为经济出现过热并且有失控的风险,并建议先发内参再公开报道。我虽然心有不甘,但考虑到大局,在请示领导之后还是同意了。
  这组报道以《中国经济发展走势探访录》为总题,分《地方分权与宏观调控》和《变通与失衡》上下两篇在1988年第39、40期的《瞭望》发表,引起巨大反响。文章不仅被广泛转载,文中所讲的各地自行其是、争抢资源、割地而据等现象,成为社会热点话题,记者也到处被请去谈情况作报告,说明我们切到了问题的关键点,搭准了改革的脉搏。
  这次调研形成的报道,引起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视。一天晚上王志纲电话我,说一位国务院主要领导的秘书第二天要向他们了解情况,邀我再和他们细聊一下。我于是从家骑车赶到新华社招待所,连夜帮两位记者准备“功课”。后来得知,中央当时对经济过热已有判断,但地方争议较大,我们记者提供的来自基层一线的真实声音,成为领导决策的重要参考。这之后不久,中央就出台了治理整顿经济秩序的措施。《瞭望》以一组来自基层的扎实调研,提供了决策参考,并再一次印证了重视基层声音的这一改革开放的基本经验和方法论。
  两位记者一战成名,我作为此次报道的组织者与有荣焉,《瞭望》也展示了调研组织能力和权威性。
  改革开放40年,回首遥望,才发现我们已经走了有多远。尽管回忆中很多人和事已淡如云烟,但我相信,因为激情与责任,因为《瞭望》的凝聚与结晶,我们这一代人会在改革开放历程中留下应有的印记。LW
刊于《瞭望》2018年第40-41期
延伸阅读
长按上图,订阅《瞭望》杂志
瞭望新媒体,给你权威的新闻洞察力
总监制 | 王磊
监 制 | 潘燕
编 辑 | 喻千桓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